周亮;陆兵勋;尹恝
目的 前期临床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淋巴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基因表达升高,为进一步探讨GRK2表达升高的分子机制,检测高糖对GRK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H9C2成心肌细胞随机分成5组分别加入以下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和不同葡萄糖梯度浓度组(0,5.5,12.5 ,25,33mmol/L),培养72 h后采用RT-PCR.WESTERNBLOTTING分别测定GRK2-mRNA和磷酸化Akt(Ser473)蛋白含量比值.结果 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H9C2成心肌细胞的GRK2-mRNA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提示两者间存在直线相关(R= 0.683,P<0.001),采用Student Newman-Keuls'q检验,各葡萄糖培养组与无糖培养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8,P=0.009,P<0.001).而磷酸化Akt(Ser473)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F=369.1,P<0.001),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葡萄糖浓度与磷酸化AKt(Ser473)蛋白的表达呈线性负相关(R=0.913,P<0.001).结论 高糖培养使GRK2表达升高,可能是参与心肌细胞葡萄糖利用受损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陈红梅;林秋雄;谭虹虹;杨华章;余细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ZD6474联合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及杀伤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ZD6474、阿霉素单药及其联合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程度,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ZD6474单药及阿霉素单药对MCF-7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具有协同作用(P<0.05).ZD6474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阿霉素则使细胞阻滞于S期.两药联用后同时阻滞于G0/G1及S期.联合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ZD6474和阿霉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
作者:沈洁;何本夫;阮健;赵鹏;缪景霞;郑航;罗荣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小鼠坐骨神经旁包埋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研究.方法 165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各组分别于坐骨神经旁包埋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DXM-PLGA-MS)、罗哌卡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PLGA-MS)、空白乳酸一羟基乙酸微球(PLGA-MS)400mg·kg~(-1).每组植入微球后按0.5、1、2、4、8、12 .24、36.48、72、96h时间点,以小鼠热踏板法检测小鼠埋药侧小鼠舔后足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值的变化评价微球镇痛效果,每个时间点测定5只小鼠;小鼠热踏板测定结束后摘眼球取血,采用HPLC测定给药后各时间点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果 药效学实验表明ROP-DXM-PLGA-MS组麻醉镇痛时间达72 h以上较RoP-PLGA-MS组36h明显延长(p<0.01),空白微球未显示麻醉镇痛作用;药动学实验显示A、B两组罗哌卡因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MRT、t_(1/2)分别为117.8和119.8 ng·ml~(-1),24和12 h.8793.2和6861.15 ng·h·ml~(-1),43.7491和38.7743 h,65.799和46.166h.A、B、C三组均未测到地塞米松血药浓度数据,C组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血药浓度均未测到.结论 罗哌卡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中包入地塞米松可明显延长罗哌卡因的麻醉镇痛作用.
作者:余让辉;陈仲清;陈辉;傅卫军;徐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移植对慢性心力衰竭犬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9只慢性心衰犬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实验组(n=9):采用开胸直接心肌内注射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对照组(n=10):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前及术后5周行血液动力学检查,病理缉织标本行Desmin和Brd-U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结果 (1)术后5周,实验组dP/dtmax、MAP、LVSP明显升高(P<0.05),LVEDP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实验组心肌注射部位可见存活细胞,经Desmin和Brd-U免疫荧光双重染色证实来自于移植的骨骼肌成肌细胞.结论 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对慢性心力衰竭犬的血液动力学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李冬云;范利;何昆仑;刘宏斌;范明;刘淑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脂联素(ADPN)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相关的抗氧化机制.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饮食配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 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可表达球形脂联素的pIRES2-EGFP-gAd质粒用脂质体介导经腹腔转染糖尿病大鼠模型体内.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ADPN干扰组(DA组)和空载体转染组(DP),分别给予相应处理8周后,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留取肾组织切片观察光镜下的病理改变并测定肾组织ROS释放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模型组大鼠UAER显著上升,肾组织ROS释放量增加(P<0.05),DM、DA、DP各组之间尿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与DM组相比,DA组血糖和HbAlc有所下降,ROS释放明显减少(P<0.05).光镜下DM组大鼠大部分肾小球系膜区增宽,基质大量增生,节段性基底膜增厚、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脱落,肾小球内细胞数显著增多、单个核细胞浸润明显,与DM组相比,脂联素干预组以上病变均有减轻.与对照组相比DM组肾组织eNOS水平下降.p-AMPK蛋白表达下调(P<0.05),脂联素干预组eNOS水平也有下降,但较DM组升高,p-AMPK蛋白表达亦高于DM组(P<0.05).结论 脂联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通过刺激AMPK磷酸化,抑制ROS产生,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上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eNOS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袁芳;刘映红;田俊玮;彭佑铭;刘伏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陈旧性眼部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陈旧性眼部化学伤(伤后大于3月)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及角膜溃疡30例(30眼),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人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8周.结果 28眼原上皮缺损区恢复光滑透亮,角膜溃疡全部或部分修复,治愈率达93.3%.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为病灶角膜提供了健康干细胞来源,恢复了眼表屏障功能;人羊膜本身无抗原性,且具有抗炎及抗纤维化作用,使其成为角膜上皮移行及生长的支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陈旧性眼化学烧伤的手段.
作者:王军;尹东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PLR-R结合PRL后所引发生物学效应能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PRL-R表达与ER、PR的关联性,并分析CerbB-2表达对此关联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1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攸治的130例乳腺癌患者(中位年龄46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患者原发灶标本中PRL-R的表达.采用X2关联性检验分析乳腺癌PRL-R表达与ER、PR的关联性.结果 130例患者中PRL-R阳性表达89例(68.5%).分析发现,全组病例PRL-R表达阳性率与ER表达呈正关联(P<0.05),但此关联性仅限于CerbB-2阳性表达亚层中出现(P<0.05).全组病例PRL-R表达阳性率与PR表达无关联(P>0.05),但在CerbB-2阳性表达病例中,两者却表现为正关联(P<0.05).结论 乳腺癌PRLR与ER/PR表达间的正关联性有赖于CerbB-2的阳性表达,CerbB-2表达状况对PRL-R与ER/PR表达间的关联性存在较大影响.
作者:郑荣辉;管迅行;张秀萍;何振宇;黄赖机;廖志伟;童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肾结石合并非特异感染的细菌学特点,了解常见致病菌的种类、菌谱特点、发生频率、对抗生索的耐药性和敏感性.方法 通过经皮肾穿刺或输尿管导管留取318例肾结石合并非特异感染患者肾盂尿液,统计尿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结果 检出细菌33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33%(108/334),革兰阴性菌60.17%(201/334).药敏试验结果 不同于菌种抗菌谱,有明硅差异.结论 肾结石合并非特异感染菌种分布广,不同菌种对抗生索的敏感性差异明显,提示临床应根据不同菌种和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潘兆君;汪中扬;马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术中结肠灌洗I期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与常规手术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7月至2009年12月接受术中结肠灌洗行I期切除吻合术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58例及同期接受常规I期手术的左半结肠癌患者58例,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灌洗组和常规组平均失血量分别(255.5±137.5)ml和(240.5±145.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开始流质进食时间灌洗组分别(3.1±0.8)、(4.5±0.6)、(5.2±0.5)d,常规组分别(2.4±0.5)、(3.5±0.4)、(4.7±0.7)d,灌洗组较常规组胃肠道功能恢复稍晚(P<0.05).术后住院时间灌洗组[(11.5±2.7)d]与常规组[(10.9±2.8)d]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严格手术适应症,经有效术中结肠灌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行I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且避免了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作者:潘春球;周望梅;余壁湘;曾灿辉;韩述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脂质体介导外源基因转导烧伤创面的手段,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转移对创面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我们已经构建成功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SV-tk,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烫伤大鼠皮肤组织,用RT-PCR法检测HSV-tk基因的表达,在给与抗病毒药物丙氧鸟苷(GCV)后,用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RT-PCR结果 显示脂质体介导的tk基因转移可在创面成纤维细胞中出现阳性表达,给予GCV后可诱导表达tk基因的成纤维细胞出现凋亡.结论 脂质体介导的HSV-tk基因转移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
作者:杨磊;高建华;王甲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2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贫血、腹部肿块、黄疸.经腹部X线、消化道钡剂造影、CT、MRI等影像学手段以及纤维内镜取活组织检查或手术探查确诊.十二指肠为高发部位,占54.1%,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占55.8%.中位生存期19.2个月,1年生存率55.4%,小肠腺癌接受化疗者的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与未化疗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842).结论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应尽早诊断及手术治疗.
作者:刘哲峰;焦顺昌;杨俊兰;戴广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分析128例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28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1.57%,死亡原因:均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其它并发症有:低心排综合征17例(13.2%),心律失常9例(7.02%),急性肾功能不全5例(3.9%),呼吸功能不全4例(3.1%),伤口感染3例(2.3%),术后胸内出血2例(1.6%),脑梗塞1例(0.78%).早期1例因心包切除不彻底而复发.结论 缩窄性心包炎应尽早确诊,积极手术,术中心包切除范围因病情而定,力求彻底松解病变心包,术后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少忆;朱平;庄建;吴若彬;陈寄梅;肖学钧;卢聪;范瑞新;黄劲松;麦明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黄体酮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100 nM黄体酮刺激黄体酮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细胞株T-47D和MCF-748小时后,用MTT方法 检测细胞增殖,用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黄体酮刺激MCF-7和T-47D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且可以下调MCF-7和T-47DE-Cadherin的表达.结论 黄体酮能够促进培养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提示抗黄体酮治疗可能有临床意义.
作者:赵嘉佳;王辛;霍中军;罗深秋;熊静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处理因素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表达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影响.方法 用Hep-2细胞扩增病毒,并进行病毒毒力鉴定;试验分6组:对照组、RSV组、RSV/anti-TLR3组、RSV/IFN-γ组、RSV/IL-4组、RSV/地塞米松组,感染复数(MOI)为2的RSV病毒液吸附感染1h,不同处理因素分别加入培养基共培养:培养6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TSLP mRNA表达水平变化,培养24 h后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TSLP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经Hep-2细胞培养扩增获得足量RSV病毒;RSV感染16HBE细胞6h,可使细胞TSLP mRNA表达水平增高(是对照组的1.63±0.08倍)(P<0.001);加入anti-TLR3阻断TLR3受体,细胞TSLP mRNA表达量下降(P=0.034);加入重组人IFN-γ,细胞TSLP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01);加入重组人IL-4,TSLP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25);加入地塞米松,细胞TSLP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01).RSV感染后细胞TSLP蛋白表达量升高,约为对照组的1.9倍(P<0.001),TLR3抗体阻断TLR3受体可使TSLP表达降 低,但与RSV感染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14),IFN-γ降低TSLP表达升高(P=0.020),IL-4协同RSV感染引起的TSLP表达升高(P=0.014),地塞米松显著抑制RSV感染细胞TSLP表达(P<0.001).结论 RSV感染引起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合成TSIP增加;IFN-γ、antl-TLR3和地塞米松能抑制RSV感染引起的16HBE细胞TSLP合成,而IL-4能协同RSV感染促进TSLP合成.
作者:夏虎;骆利敏;于化鹏;蔡绍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CB2受体)在人正常皮肤与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RT-PCR检测人正常皮肤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B2受体在蛋白和mRNA不同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CB2受体在人正常皮肤和鳞状细胞癌均有表达;皮肤鳞状细胞癌与正常皮肤表达CB2的强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CB2受体在蛋白和基因水平表达均升高,皮肤鳞状细胞癌CB2受体表达强度明显大于正常皮肤,提示CB2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赵梓纲;李园园;杨洁;李恒进;赵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CYP2D6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SLE)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通过PCR-RFLP技术.分析HSLE患者与吸毒及正常对照基因多态性.结果 HSLE病人CYP2D6/C188、CYP2D6/L2938、CYP2D6/G4268基因突变率均高于正常人.结论 解毒酶CYP2D6基因缺陷与HSLE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周亮;陆兵勋;尹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改良植块法体外培养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方法 1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分别采用组织块法、酶消化法及改良组织块法分离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在含双抗及20%胎牛血清DMEM,37℃、5%CO2.95%空气的细胞培养箱静置中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扩增情况,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ctin)及结蛋白(desnu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类型.结果 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阳性率为96.3%.在成纤维细胞中阳性率为23.8%,结蛋白在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阳性率为74.4%,在成纤维细胞中呈阴性.三组间结蛋白阳性细胞率具有显著差异,改良组织块法组结蛋白阳性细胞率高于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组.结论 结蛋白是鉴定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特异性指标,改良组织块法可获纯度更高、结构和功能良好的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
作者:万波;韦安阳;叶挺宇;杨勇;罗新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鼻内镜术后应用自制中药液加西药液冲洗鼻腔,观察对鼻腔黏膜的影响.方法 鼻内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用生理盐水250 ml加庆大霉素(80000 U)和地塞米松(5mg),于术后第2天取出鼻腔油纱条开始鼻腔冲洗,前两个月2次/d,第3个月1次/d.实验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制中药洗液250 ml冲洗.术中、术后3个月用鼻内镜取患者鼻道窦口周围黏膜,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术后黏膜iNOS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实验组及对照组iNOS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实验组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用中西药液结合冲洗鼻腔可以通过调节鼻腔黏膜的iNOS修复鼻息肉术后黏膜,提高鼻内镜手术的疗效.
作者:郭童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初步了解广州市腹泻病人中香港海鸥型菌(LH)和产肠毒索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情况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10月于广州某医院采集了646例门急诊腹泻患者的新鲜粪便标本,用EC肉汤进行增菌,并分别采用麦康凯平板及头孢哌酮麦康凯平板进行ETEC和LH的分离培养;用生物梅里埃API20NE和API20E进行生化鉴定;用PCR方法 进行基因鉴定:K-B纸片扩散法作耐药性检测.结果 646例标本中未检出LH,检出38例ETEC.检出率6%.药敏结果 显示ETEC对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而对青霉素类,四环索类及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 广州市LH的人群感染率可能较低;ETEC引起的腹泻较10年前有降低倾向,仍需进一步做多中心调查.食用水产品可能是ETEC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治疗ETEC类腹泻建议首选头孢类抗生素.
作者:贾宇静;贺小峰;张欧;朱江峰;胡静;俞守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在血清胱抑素C(Cys-C)含量基础上开发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在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适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肾内科就诊的412例CKD患者,将简化MDRD方程、Cys-C方程1~5计算的GFR值与~(99m)Tc-DCPA测定的GFR(sGFR)进行比较.结果 各方程计算的GFR与sGFR总体上均呈显著性相关(P<0.001),Cys-C方程4和Cys-C方程5估算的GFR与sGFR的一致性佳,Cys-C方程4、5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均高于其他方程.在CKD1~5期,Cys-C方程4、5的准确性高于其它方程(P<0.001).所有方程中仅Cys-C方程5的偏差一致性限度在事先规定的专业界值60 ml·min~(-1)·1.73m~(-2)之内.结论Cys-C方程4、5的准确性、精确度均优于以往的GFR评估方程,并在不同CKD分期病人中有较好的适用性.但该方程的一致性限度仍存在不足,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方程,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和适用的肾功能评估方法.
作者:黎晓磊;梁敏;杨小兵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