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咬合重建治疗严重交错咬合病例的疗效比较

胡胜;陈茂冲;黄瑞涛;陈芳芳

关键词:咬合重建, 牙列缺损, 固定修复, 咀嚼效率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严重交错咬合的上下牙列缺损病例有效实用并且价格较低廉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严重交错咬合的上下牙列缺损患者分别进行单纯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修复咬合重建或固定与活动联合修复咬合重建,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咀嚼效率的检测.结果 固定与活动联合修复咬合重建对咀嚼效率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纯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修复咬合重建.结论 固定与活动联合修复咬合重建是治疗严重交错咬合的上下牙列缺损病例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在基层推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ER、VIM、CEA和p16四联检测在宫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癌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ER、VIM、CEA和p16四联检测在官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染色,观察ER、VIM、CEA和p16蛋白在31例官颈原发腺癌和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四联检测和三联检测(ER、VIM和CEA)诊断官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和准确度.结果 ER、VIM、CEA和p16在官颈原发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5%、19.4%、77.4%和67.7%.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则分别为70%、73.3%、40%和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四联检测对于诊断官颈原发腺癌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告值和准确度要高于三联检测-分别为96.3%(90.2%),65.1%(57.6%),94.9%(89.4%)和85.8%(80.6%),对于诊断子宫内膜腺癌的阴性预告值和准确度要高于三联检测-分别为58.7%(51.9%)和75.4%(68.6%),其他指标则基本相当.结论 在传统三联检测中加入p16对于提高官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准确有重要临床意义,尽管对于诊断敏感性的提高不够显著.

    作者:胡维维;陶金华;李广民;许欣;杨秀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并发下齿槽动脉破裂引起大出血的救治:1例报告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发生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并不少见,但并发下齿槽动脉破裂引起大出血甚为罕见,笔者遇到一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洁妹;吴乃强;曾伟鹏;刘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猝死型冠心病复苏过程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猝死型冠心病复苏过程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心脏骤停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给予两组患者基本的抢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抢救措施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素1 mg,静脉推注,同时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400 mg静脉推注.观察两组病例复苏前、复苏即刻、再灌注0.5h、再灌注1h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及超氧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复苏后各时期血清MDA及SOD水平与复苏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组复苏后各时期血清MDA水平较低,SOD、NO水平较高(P<0.05);两组复苏后其他心肌酶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治疗组的升高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能使血清NO水平升高,SOD活性增加,MDA水平降低,并使LDH、CK、CK-MB水平降低,抑制对心肌的损伤,保护缺血再灌注细胞.

    作者:刘志宁;赵庆霞;尤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脑卒中患者共2637例,随机进入组织化卒中病房(研究组)和普通神经科病房(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病死率、未愈率、好转率、治愈率.结果 研究组病死率、未愈率、好转率、治愈率分别为2.00%、0.90%、74.94%和22.16%;对照组则为3.26%、1.02%、74.01%及21.71%.研究组的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未愈率、好转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对减少脑卒中患者病死率较普通神经科病房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吴婉玲;卢锡林;郑民缨;梁伟;姚晓黎;胡正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手部滑膜肉瘤1例

    滑膜肉瘤是一种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发生于软组织内、具有滑膜分化的恶性肿瘤,约占软组织肿瘤的6%~10%~([1-2]).多见于四肢临近关节和腱鞘的部位,如膝、髋等大关节附近,尤其以下肢多见,发生于手部较少见.

    作者:杨俊;杨双石;白杨;蔡伟斌;肖斌;秦晓平;郭新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改良组织块法培养S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

    目的 应用改良植块法体外培养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方法 1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分别采用组织块法、酶消化法及改良组织块法分离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在含双抗及20%胎牛血清DMEM,37℃、5%CO2.95%空气的细胞培养箱静置中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扩增情况,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ctin)及结蛋白(desnu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类型.结果 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阳性率为96.3%.在成纤维细胞中阳性率为23.8%,结蛋白在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阳性率为74.4%,在成纤维细胞中呈阴性.三组间结蛋白阳性细胞率具有显著差异,改良组织块法组结蛋白阳性细胞率高于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组.结论 结蛋白是鉴定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特异性指标,改良组织块法可获纯度更高、结构和功能良好的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

    作者:万波;韦安阳;叶挺宇;杨勇;罗新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HGF调控肝纤维化信号转导途径研究

    目的 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转染肝癌细胞系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分析hHGF抗肝纤维化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 应用包含20000条人类全长基因的寡聚核苷酸芯片ImaGene3.0检测hHGF转染的肝癌细胞系基因表达谱差异,并选择其中参与肝纤维化过程的存在表达上调基因[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用RT-PCR方法 进行验证分析.结果 基因芯片筛选出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包括转录因子、细胞周期素、细胞因子相关蛋白、糖脂类物质代谢相关酶及细胞信号转导相关因子等,RT-PCR验证参与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几种存在表达差异的基因,其中STAT1和MAPK1表达明显上调,与基因芯片分析结果 一致.结论 hHGF转染肝癌细胞系存在基因表达差异,可能影响细胞周期的调控、物质代谢相关过程及细胞信号转导系统.hHGF可能通过激活JAK/STAT通路和MAPK通路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刘灏;陈景良;向国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120例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2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贫血、腹部肿块、黄疸.经腹部X线、消化道钡剂造影、CT、MRI等影像学手段以及纤维内镜取活组织检查或手术探查确诊.十二指肠为高发部位,占54.1%,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占55.8%.中位生存期19.2个月,1年生存率55.4%,小肠腺癌接受化疗者的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与未化疗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842).结论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应尽早诊断及手术治疗.

    作者:刘哲峰;焦顺昌;杨俊兰;戴广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1年的随访研究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DN)随访1年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Mogensen DN诊断标准分为III、IV、V期.其中IV期患者根据尿蛋白水平分为IV早期(尿蛋白<1.5 g/d)、IV中期(1.5 g/d<尿蛋白<2.5 g/d)和Ⅳ晚期(尿蛋白>2.5 g/d).各期患者再随机给予4种治疗方案:PGE1组、PGE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组、ACEI组和空白对照组.测定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5 d、1年的24h尿蛋白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1)III期及IV早期患者:PGE1+ACEI组和PGE1组治疗后15 d及1年时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GE1+ACEI组下降幅度始终大于ACEI组(P<0.01或P<0.05).(2)IV中期及IV晚期患者:PGE1+ACEI组治疗后15 d及1年时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下降幅度始终大于ACEI组(P<0.01).PGE1组治疗后15d时,两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后1年时两指标下降幅度减小且水平高于ACEI组(P<0.05).(3)V期患者:PGE1+ACEI组和PGE1组治疗后15 d时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下降幅度大于ACEI组(P<0.01).治疗后1年时,PGE1+ACEI组的两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但仍低于ACEI组:PGE1组及ACEI组的两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GE1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优于晚期.PGE1与ACEI联合应用疗效好,随访1年时疗效仍好于单用前列腺素E1及ACEI.

    作者:李鹏飞;牟亚汝;辛颖;曲勇;廖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细胞色素CYP2D6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CYP2D6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SLE)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通过PCR-RFLP技术.分析HSLE患者与吸毒及正常对照基因多态性.结果 HSLE病人CYP2D6/C188、CYP2D6/L2938、CYP2D6/G4268基因突变率均高于正常人.结论 解毒酶CYP2D6基因缺陷与HSLE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周亮;陆兵勋;尹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切口胫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探讨小切口解剖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对26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小切开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周定,加自体髂骨植骨,并结合CPM功能锻炼.结果 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3.5个月.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优14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达88.5%.结论 小切口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并发症少,功能满意.

    作者:孙景福;李保良;陈美珠;吴任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骨骼肌成肌细胞移植对慢性心衰犬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移植对慢性心力衰竭犬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9只慢性心衰犬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实验组(n=9):采用开胸直接心肌内注射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对照组(n=10):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前及术后5周行血液动力学检查,病理缉织标本行Desmin和Brd-U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结果 (1)术后5周,实验组dP/dtmax、MAP、LVSP明显升高(P<0.05),LVEDP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实验组心肌注射部位可见存活细胞,经Desmin和Brd-U免疫荧光双重染色证实来自于移植的骨骼肌成肌细胞.结论 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对慢性心力衰竭犬的血液动力学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李冬云;范利;何昆仑;刘宏斌;范明;刘淑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TACE联合大分割 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 初步观察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大剂量分割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疗效和毒性,探讨这种治疗模式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 对8例患者共13个病灶行1~4程TACE后,采用大分割模式的共面或非共面多野X线3-DCRT治疗,3~8 Gy/次,3次/周,总剂量40~60 Gy,LQ模型生物等效剂量52~84 Gy.结果 放疗结束1个月后复查,全部病灶中完全消退、部分消退和稳定者各占23.1%(3/13)、46.1% (6/13)和30.8%(4/13).总有效率69.2%(9/13),临床获益率100%.随访1~5个月,全组中有1例发生放射性肝病.结论 TACE联合大剂量分割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并有好的近期疗效,值得设置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研究其远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作者:欧涛;高兴旺;韦海珠;陆海文;陈海金;向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内固定植骨融合与Cage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病变的Meta分析

    目的 分析内固定植骨融合与Cage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病变的疗效.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手工检索中文文献,并询问相关厂家及研究者.纳入所有脊柱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RCT,共计702例进行评价,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实施偏倚和测量偏倚.Meta分析结果 显示:两种手术方式的融合率各研究间的同质性较好(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显示,合并后效应量OR=3.08,95%CI(2.01,4.72);两种手术方式的总体疗效各研究间有异质性(I2=53.4%),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合并后效应量OR=2.45,95%CI(1.25,4.80);手术并发症的3个研究之间同质性较好(I2=0%),Meta分析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4,95%C1(1.14,4.38),P=0.02].结论 内固定植骨融合组与Cage植骨融合组相比能显著提高融合率,总体疗效方面较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并发症的发生率稍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孙永建;裴国献;姜晓锐;魏宝富;王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因素对RS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处理因素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表达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影响.方法 用Hep-2细胞扩增病毒,并进行病毒毒力鉴定;试验分6组:对照组、RSV组、RSV/anti-TLR3组、RSV/IFN-γ组、RSV/IL-4组、RSV/地塞米松组,感染复数(MOI)为2的RSV病毒液吸附感染1h,不同处理因素分别加入培养基共培养:培养6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TSLP mRNA表达水平变化,培养24 h后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TSLP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经Hep-2细胞培养扩增获得足量RSV病毒;RSV感染16HBE细胞6h,可使细胞TSLP mRNA表达水平增高(是对照组的1.63±0.08倍)(P<0.001);加入anti-TLR3阻断TLR3受体,细胞TSLP mRNA表达量下降(P=0.034);加入重组人IFN-γ,细胞TSLP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01);加入重组人IL-4,TSLP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25);加入地塞米松,细胞TSLP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01).RSV感染后细胞TSLP蛋白表达量升高,约为对照组的1.9倍(P<0.001),TLR3抗体阻断TLR3受体可使TSLP表达降 低,但与RSV感染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14),IFN-γ降低TSLP表达升高(P=0.020),IL-4协同RSV感染引起的TSLP表达升高(P=0.014),地塞米松显著抑制RSV感染细胞TSLP表达(P<0.001).结论 RSV感染引起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合成TSIP增加;IFN-γ、antl-TLR3和地塞米松能抑制RSV感染引起的16HBE细胞TSLP合成,而IL-4能协同RSV感染促进TSLP合成.

    作者:夏虎;骆利敏;于化鹏;蔡绍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溶栓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维护

    目的 探索静脉溶栓后应用降纤、抗凝等综合治疗对维护溶栓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安全性.方法 对91例按照标准人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应用尿激酶溶栓后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综合治疗组溶栓后6h给予东菱迪芙10BU静脉滴注,溶栓后12 h给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同时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常规治疗组溶栓后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 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综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T、APTT均延长,但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二组FIB均降低,但综合治疗组治疗后FIB降低明显,尤以第1、2为明显(P<0.01,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治疗能有效维护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的神经功能,并且相对安全.

    作者:刘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乳腺癌PRL-R与ER、PR表达状况的关联性

    目的 PLR-R结合PRL后所引发生物学效应能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PRL-R表达与ER、PR的关联性,并分析CerbB-2表达对此关联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1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攸治的130例乳腺癌患者(中位年龄46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患者原发灶标本中PRL-R的表达.采用X2关联性检验分析乳腺癌PRL-R表达与ER、PR的关联性.结果 130例患者中PRL-R阳性表达89例(68.5%).分析发现,全组病例PRL-R表达阳性率与ER表达呈正关联(P<0.05),但此关联性仅限于CerbB-2阳性表达亚层中出现(P<0.05).全组病例PRL-R表达阳性率与PR表达无关联(P>0.05),但在CerbB-2阳性表达病例中,两者却表现为正关联(P<0.05).结论 乳腺癌PRLR与ER/PR表达间的正关联性有赖于CerbB-2的阳性表达,CerbB-2表达状况对PRL-R与ER/PR表达间的关联性存在较大影响.

    作者:郑荣辉;管迅行;张秀萍;何振宇;黄赖机;廖志伟;童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可溶性Aβ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鉴定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肽段Aβ与具有强助溶作用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BP)的融合蛋白,从而经济有效地获得具有天然免疫原性的Aβ肽段,为深入研究AD的发病机理和治疗药物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方法 用PCR法扩增Aβ的基因片段,并将其插入到含有麦芽糖结合蛋白的融合表达载体pMAL-c2中,经测序后再将重组质粒转化人大肠杆菌TB1中进行诱导表达.经多聚麦芽糖亲和色谱的纯化获得MBP-Aβ融合蛋白.再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Aβ及其融合蛋白的表达和免疫原性.结果 测序结果 证实插入的DNA片段与Aβ序列一致.SDS-PAGE电泳显示Aβ融合蛋白被高效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 表明Aβ及其融合蛋白可被其特异性抗体识别.结论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可溶性的Aβ融合蛋白并经纯化和酶解后获得了Aβ纯肽段,为AD病机理的研究及其病理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

    作者:朱瑞;郑传东;王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高眼压兔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身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索(rhEPO)对急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在设立正常对照、急性高眼压模型对照的情况下,日本大耳白兔皮下注射rhEPO,分别于造模后第1、3、7、14天免疫组化法观察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视网膜组织可见bcl-2蛋白表达,染色阳性细胞数为每高倍视野(10.5±1.2)个.模型组和EPO组兔眼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P<0.01).EPO组第7天、14天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增加(P<0.05,P<0.01).结论 rhEPO可以上调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这可能是rhEPO保护急性高眼压引起的兔眼视网膜神经功能损害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建明;宋艳萍;孙乃学;惠娜;赵世平;胡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在局部感染及败血症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评价

    目的 评价血清PCT浓度在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不同感染病例的PCT、CRP、WBC、neu%和lym%,以SPSS软件进行ROC曲线分析,并采用binary logistc回归建立预测概率模型,获得新的统计量,计算各曲线下面积(AUC),获得佳诊断点.结果 PCT在血培养阳性、阴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2=52.52,P<0.001),ROC曲线诊断标准选择为>2处的Youden指数大,灵敏度为63.3%.特异性为86.8%;PCT、CRP、WBC、neu%和lym%的AUC分别为:0.700、0.765、0,636、0.618和0.648;PCT联合CRP、1ym%检测的AUC为0.776,在0.566处的Youden指数结果 大,其诊断灵敏度为63.8%,特异性为84.7%.结论 PCT在败血症早期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PCT联合WBC、CRP和1ym%等指标可提高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刘飞;王前;曾方银;张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