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对心房颤动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

王蔚;吴平生;杨希立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心房颤动, 心房结构重构
摘要: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的基因表达,探讨其与心房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取因风湿性心脏病接受换瓣手术的患者共50例,其中窦性心律组20例,房颤组30例,术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开胸手术时取右心耳标本,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标本中MMP-1、MMP-3、MMP-7、MMP-9及TIMP-1、TIMP-2、TIMP-3、TIMP-4表达.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房颤组左右心房内径均显著扩大(P<0.01,P<0.01),心房组织中MMP-1表达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MMP-3、MMP-7、MMP-9及TIMP-1、TIMP-2、TIMP-3、TIMP-4基因表达显著增加(均为P<0.01).结论 房颤患者心房组织MMPs及其TIMPs的表达改变与心房重构有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地高辛标记斑马鱼cd99l2基因RNA探针的制备

    目的 制备用于斑马鱼胚胎早期cd99l2基因时空表达检测的地高辛标记RNA探针.方法 设计引物,构建cd99l2/pGM-T重组质粒,用SacII和SalI分别进行酶切得到线性化DNA片段,以Sp6 RNA聚合酶和T7RNA聚合酶转录合成地反义和正义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用整体原位杂交法检测斑马鱼胚胎早期cd99l2基因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cd99l2/pGM-T重组质粒,体外转录获得反义和正义RNA探针,反义探针杂交检测证实cd99l2基因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呈现高表达,正义探针未检测到表达信号.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反义cd99l2 RNA探针,兼顾了特异性和敏感性,能有效检测斑马鱼胚胎早期cd99l2基因的定位表达,而正义探针可以作为阴性对照,为进一步探究cd99l2基因在斑马鱼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温宗华;张艳;吴自勍;周新华;韩西群;张文清;赵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对心房颤动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的基因表达,探讨其与心房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取因风湿性心脏病接受换瓣手术的患者共50例,其中窦性心律组20例,房颤组30例,术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开胸手术时取右心耳标本,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标本中MMP-1、MMP-3、MMP-7、MMP-9及TIMP-1、TIMP-2、TIMP-3、TIMP-4表达.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房颤组左右心房内径均显著扩大(P<0.01,P<0.01),心房组织中MMP-1表达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MMP-3、MMP-7、MMP-9及TIMP-1、TIMP-2、TIMP-3、TIMP-4基因表达显著增加(均为P<0.01).结论 房颤患者心房组织MMPs及其TIMPs的表达改变与心房重构有关.

    作者:王蔚;吴平生;杨希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早产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早产胎膜早破患者血中MMP1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在胎膜组织上的表达情况与早产胎膜早破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荧光定量PCR (SYBR Grreen法)检测MMP-1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MMP-1蛋白表达量;MAIDI-TOF质谱分析法检测MMP1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早产胎膜早破组与正常足月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Z=3.283,P=0.001).早产胎膜早破与正常足月产组相比,MMP1(rs1799750)各基因型(G/G,G/-,-/-)分布频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等位基因(G/-)分布频率存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19).结论 MMP-1(rS1799750)多态性与早产胎膜早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MMP1(rs1799750)各基因型(G/G,G/-,-/-)有可能是早产胎膜早破的易感因素.

    作者:周俊;余艳红;王志坚;钟颖;周明;李艳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87例肝硬化张力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接受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和利尿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例数、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钠、血清白蛋白等生化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尿素氮和肌酐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血钠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量放腹水加静滴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君彦;李成安;宋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靶向包膜蛋白的HIV进入抑制剂非感染性定量筛选方法的研究

    目的 HIV包膜蛋白能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融合,本项目旨在建立一种靶向包膜蛋白的HIV进入抑制剂非感染性定量筛选方法 .方法 将表达包膜蛋白gp120/gp41和Tat等HIV蛋白的HL2/3细胞与表达CD4和由HIV长末端重复片段(LTR)启动的β-半乳糖苷酶的HeLa-CD4-LTR-β-gal细胞混合,采用氯酚红β半乳糖苷(CPRG)为显色底物检测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用特异性的HIV进入抑制剂对检测方法 进行验证.结果 HL2/3细胞与HeLa-CD4-LTR-β-gal细胞共育不能形成合胞体,但二者能发生膜融合,导致效应细胞表达的Tat蛋白与靶细胞中LTR结合,启动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CPRG方法 能灵敏地检测细胞中β-半乳糖苷酶的含量.特异性的HIV进入抑制剂能够抑制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这一非感染性定量的方法 能客观定量地筛选作用于HIV进入阶段的抗HIV药物,且操作方便、廉价、无感染性,用于天然和合成来源的小分子抗艾滋病药物的筛选.

    作者:李珉珉;夏承来;毛芹超;姜世勃;刘叔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严重烧伤后大鼠心肌组织水通道蛋白-1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6)、烫伤组(n=42);采用30%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其中单纯烫伤组又分为2、4、8、12、24、48、72 h组,每个时相点为6只动物.用于湿重法和ELSIA方法 分别检测烧伤后不同时间段心肌组织含水量和AOP1的表达变化.结果 严重烧伤后2 h心肌组织含水量增加及AQP1表达增强;烧伤后12 h达到高峰,烧伤后48 h仍高于正常;统计学分析表明,AQP1的表达与心肌组织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r=0.844,P<0.01).结论 严重烧伤后AQP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可能导致心肌组织含水量的增加.试验提示AOP1可能参与介导烧伤后心肌水肿的病理进程.

    作者:肖德权;王甲汉;李志清;易朝辉;徐礼笑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依托咪酯诱导与维持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复合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20~60岁、ASA Ⅰ~Ⅱ级、择期第一台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托咪酯组(E组)在诱导和维持中选用依托咪酯,丙泊酚组(P组)在诱导和维持中选用丙泊酚,每组2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患者麻醉前(8Am)、术后当日4Pm和术后24 h静脉血浆皮质醇含量.结果 两组间比较,各时点皮质醇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术后当日皮质醇浓度均较术前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高于正常值,术后24h时皮质醇浓度均较术前增高(p<0.01).结论 短时间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患者使用依托咪酯诱导与维持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皮质醇合成和分泌无明显影响.

    作者:谢咏秋;焦赫娜;郭曲练;陈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师职业总体压力的研究

    目的 探索作为医师与教师双重身份的临床教师(医师)承受职业总体压力的水平、来源构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的<高校临床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对广州市三所高校附属医院(三甲)的临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670份,获得有效问卷614份.结果 临床学院不同学历、职称层次和不同授课性质的教师在职业总压力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临床教师的学历越高,职业总体压力则越小(P<0.01):相对于单纯理论授课的教师,承担见习课、临床带教、见习兼临床带教的教师的职业总体压力较大(P<0.05),且以单纯参与临床带教的教师的职业总体压力大;其余因素的职业总体压力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当前影响高校临床教师职业总体压力的因索主要是学历和工作层次性质,因此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

    作者:黄丹华;纪泽泉;余天浩;凌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Cyclopamine联合喜树碱诱导口腔鳞癌凋亡的机制

    目的 研究Hedgehog通路特异性抑制剂cyclopamine联合喜树碱对口腔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CCK8法检测cyclopamine联合喜树碱对HSQ-8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cyclopamine联合喜树碱对HSQ-89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cyclopamine及喜树碱处理后HSQ-89细胞凋亡相关分子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Cyclopamine 联合喜树碱较单用喜树碱能更加明显抑制HSQ-89细胞活性.Cyclopamine处理后HSQ-89细胞中Bcl-2表达下降,而Bcl-xl、Bid等表达不变,联合喜树碱后Bci-2表达进一步减少.结论 Cyclopamine联合喜树碱能有效抑制Bcl-2表达而发挥抑制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效应.

    作者:江穗;陈锡林;丁咏;陈仲伟;朱李军;冯航;王启朋;甄茂川;汪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特布他林对肺泡Ⅰ型和Ⅱ型细胞钠水转运机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特布他林对肺泡Ⅰ型细胞(AT Ⅰ)和Ⅱ型细胞(ATⅡ)上Na+转运机制的影响.方法 分离ATⅡ,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应用全细胞钠通道(ENaC)阻断剂amiloride和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CNG)阻断剂ZnCl2观察ATⅡ ENaC和CNG电流及特布他林对两者的影响.结果 ATⅡ全细胞电流主要为amiloride敏感电流和Zn2+敏感电流,两者比例无差别(P>0.05);特布他林可使amiloride敏感电流和Zn2+敏感电流明显增加(P<0.05),amiloride敏感电流所占比例约为Zn2+敏感电流的1.7倍(P<0.05).结论 急性分离ATⅡ上存在功能性ENaC和CNG,并且Na+转运以两者为主.特布他林增强肺水吸收主要通过增加AT Ⅰ和ATⅡ上ENaC和CNG通道的Na+转运实现.

    作者:徐建光;李涛平;王沛;申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肝癌患者肝组织中螺杆菌感染研究

    目的 研究肝癌患者肝组织中螺杆菌(Hp)感染状况,进一步揭示Hp感染与肝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正常人、慢性肝炎、肝癌患者肝组织各30例,均经病理证实.(1)在微需氧环境37℃下应用哥伦比亚培养基分离培养肝脏组织中Hp.(2)系列生化反应和速尿素酶检测.(3)免疫组化.(4)应用PCR扩增螺杆菌属16S rRNA基因及序列测定.结果 (1)所有的肝组织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2)正常人、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快速尿素酶检测阳性率为0,肝癌为3%;1例肝癌组织硝酸盐试验和过氧化氢酶检测阳性.(3)免疫组化示9例肝癌组织发现Hp,检出率为30.0%.正常肝组织、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未观察到Hp,与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CR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于紫外检测仪下均可见16S rRNA基因阳性扩增带为109 bp;30例原发性肝癌标本中有18例Hp16S rRNA基因,正常人、慢性肝炎组均无检出Hp 16S rRNA基因,与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16S rRNA PCR扩增产物测序对比分析,与Hp 16S rRNA片段的基因有98.8%同源性.结论 肝癌患者肝组织中存在Hp感染,可能与肝细胞癌存在相关性.

    作者:陈仁;陈小苹;林炳亮;曹会娟;林秋雄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聚环氧乙烷对大鼠提睾肌微循环红细胞流速的影响

    目的 应用大鼠在体提睾肌模型,研究长链高分子化合物聚环氧乙烷(PEO)对微循环血流速度的影响,初步探讨减阻剂改善微循环的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6只,于术前1天,采集自体红细胞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后备用.成功建立在体提睾肌模型后经颈静脉注入荧光素标记的自体红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提睾肌微循环并全程录像.全部大鼠经静脉给药2次(10 ppm PEO及生理盐水各1次,注射顺序根据随机化表决定),速度均为3.5 ml/h.两种药物的注射时间及停药后观察时间均为20 min.试验全程监测心率和动脉血压.红细胞流速用IPP6.0专业图像分析软.件测定.结果 与注入生理盐水相似,注射PEO对大鼠心率、血压均无明显影响(P>0.05);注射生理盐水前、后大鼠微循环红细胞流速无明显改变(496.44±170.91 μm/s vs 515.22±172.77 μm/s,P=0.648),但注射PEO后可见大鼠微循环血流中红细胞流速显著增加(498.7±182.89 μm/s vs 773.54±308.27μm/s,P=0.012).结论 PEO在不影响大鼠心率、血压情况下,可明显增强大鼠提睾肌微循环红细胞流速,提示PEO可能通过增加局部血流速度的途径改善组织灌注.

    作者:杜荣生;查道刚;周冰洁;胡锋;纪丽景;吴爵非;宾建平;刘伊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危险分层中的意义

    目的 初步探讨联合监测多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 连续人选因胸闷、胸痛为主诉人院的患者264例(男180例,女84例),年龄64(55~69)岁.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变化,决定是否24 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将所有患者分为急诊CAG组和择期CAG组两组.每位患者在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MPO),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粘附分子(slCAM-1),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7(IL-27)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①急诊CAG组和择期CAG组之间NT-proBNP,hs-CRP,MPO,sCD40L,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生化标记物为NT-proBNP,hs-CRP,MPO,IL-27和CK-MB,建立预测ACS患者危险分层模型,进一步刀切法进行效果预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98.1,提示该模型对ACS患者入院病情变化或发展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有助于对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

    作者:刘北;付强;严全能;靳文;陶丹萍;华经海;李志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重大突发事件时机体主动应激与被动应激导致的代谢差异研究

    目的 分析重大突发事件时机体主动应激与被动应激状态下所导致的机体代谢的差异,并讨论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集我院57名赴汶川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和13名经历地震受灾群众清晨空腹血液标本,用日立Hitachi 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糖代谢及肾功能、血清酶类、血清离子、血清脂类等38项生化指标.并用CHISS软件分析所获得的数据.结果 应激对血清生化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相比,受灾群众组ADA、ALP和TG明显升高,而TP、ALB、MAO、Cr、UA、K、Na、Cl、Ca、ApoAl和HDL等指标显著下降.结论 两组血液样本的生化指标由于应激程度的不同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并且主动应激情况下机体的各项功能及状况明显优于被动应激.

    作者:郭广宏;谷峰;董振南;原新红;王玲;田亚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晚期肺腺癌胸苷酸合成酶和培美曲塞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ⅢB/Ⅳ期肺腺癌胸苷酸合成酶(TS)与培美曲塞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接受以培美曲塞化疗的ⅢB/Ⅳ期肺腺癌,RT-PCR法检测肿瘤标本TS表达.并对化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TS高表达(+)26.32(10/38),TS表达与患者的性别、临床分期、PS评分无关.化疗客观缓解率(CR+PR)为34.21(13/38),其中TS低表达患者客观缓解率为39.29%(11/28).而TS高表达患者客观缓解率为20.00%(2/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TS低表达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9.29%(25/28),TS高表达患者疾病控制率为40.00%(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推测TS可作为NSCLC对培美曲塞的敏感性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王治宽;胡毅;赵宏;付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PAK4在乳腺癌及良性乳腺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21活化激酶4(p21-activated kinase-4,PAK4)在乳腺癌发病、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正常乳腺组织、2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28例乳房纤维腺瘤、37例乳腺癌(其中非浸润性癌7例,早期浸润癌9例,浸润癌21例)及13例乳腺癌转移瘤组织中的PAK4含量,比较各类组织中PAK4的表达特点与分布特征.结果 PAK4表达主要位于胞浆,胞核偶有少量表达,而乳腺腺体细胞外基质中基本不表达;正常乳腺组织、良性病变(乳腺囊性增生病和乳腺腺瘤)、乳腺癌和乳腺癌转移瘤组织中的PAK4表达总体阳性率依次升高;乳腺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组织中PAK4的表达阳性率亦呈依次升高趋势.结论 PAK4与乳腺癌的演进和转移密切相关,PAK4及其基因有可能成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杨金星;韩宇晶;郑航;罗荣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瑞舒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各4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缺血发作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ST段压低减轻,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徐建欧;陈小芬;卢益中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网络技术在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考核中的应用

    针对传统住院医师培训考核的不足和基于网络的培训考核系统的优势,本文讨论住院医师培训考核系统的构建.本系统共由6大模块组成,采用XML文档存储试题及试卷,并以Ajax加强系统性能.通过完善管理和系统建设,可使其为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极大的便利,并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终保证卫生技术人员取得良好培训效果.

    作者:申玉杰;韩耀萱;俞守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早期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早期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1998年3月~2009年2月我科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58.6±5.7)岁;12例均无脓性胸液,支气管胸膜瘘确诊时间为术后4~17 d.本组病例均在确诊后72 h内再次手术,术中采用器械闭合支气管近端,术后配合胸腔冲洗使之无菌化.结果 10例痊愈出院,1例开放引流后出院,长期换药,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二次手术后住院时间18~49d,平均31 d.结论 全肺切除术后合并支气管胸膜瘘,如无脓性胸液,心肺功能良好,应早期积极手术,配合术后胸腔持续冲洗,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张宝石;于长海;刘颖;夏晖;李英杰;郭楠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Numb与p5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Numb蛋白和D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38例肝癌病人和36例来源于外伤及非肝病患者的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中Numb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Numb和p53蛋白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肝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刚好相反;Numb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患者的临床分期、门脉癌栓形成有关(P<0.05);肝癌组织中Numb和p53的异常表达呈负相关(r=-0.5201,P<0.01).结论 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中Numb蛋白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而p53蛋白表达却正好相反;Numb与肝癌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因此Numb可以作为判断肝癌恶性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郭晓东;孙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