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质疏松患者运动疗法研究与进展

沈晓桦;崔屹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患者, 运动疗法, 正常代谢, 平衡状态, 年龄增长, 进展综述, 结构破坏, 骨质丢失, 骨量减少, 骨的形成, 病综合症, 资料表, 骨强度, 发病率, 代谢性, 常见病, 重建, 治疗, 特征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骼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强度下降,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综合症。目前全世界大约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7位[1]。骨质疏松症发展缓慢,目前尚无很好的方法治疗,但大量资料表明,运动疗法可以逆转骨质疏松症,也能补充因年龄增长而丢失的骨量,从而保持骨的正常代谢平衡状态。[2]因此,为骨质疏松患者提供正确的运动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减缓骨质丢失,促进骨的形成和重建。现就骨质疏松患者的病因和运动疗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内科护理应用

    目的:从以往临床上的经验出发,对引起糖尿病足的各种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出如何通过各种方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方法:收治糖尿病足患者34例,均符合 WHO 诊断标准,进行原因分析,并对护理应用进行总结。结果:除过一小部分患者必须通过外科治疗外,80%的糖尿病足患者都可以通过有效地内科治疗而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完全恢复正常。结论:糖尿病的治疗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勿错过治疗时机而延误了治疗效果。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ASCOT方案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ASCOT方案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门诊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ASCOT方案治疗,治疗半年至1年后观察疗效(血压控制、不良反应)及心血管危险分层变化。结果:200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85%。心血管危险分层中低危人数从6%上升到37.5%,重高危人数从40.5%下降到6.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COT方案治疗社区高血压疗效明确,可在社区高血压人群中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远愉;韩翠平;叶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一例

    患者女性,57岁,患者3年前体检发现左肾上极及肾上腺区肿瘤,大小约63×52mm,无腰酸、腰痛,无头晕、头痛,无胸闷、胸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现“高血压”13年,一直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实验室检查:尿17-羟类固醇(17-OH)26.7μmol/24h,余内分泌指标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IVP示:肾盂静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CT 扫描示:左肾上腺区见一巨大混杂密度灶,大小约75×57×80mm,内见低密度脂肪成分,亦见索条状或分隔状软组织密度影,肿块边界清;增强扫描:肿块内脂肪成分未见强化,实性部分轻度强化(如图1)。术中所见:肿瘤位于左肾上方,来源于左侧肾上腺,表面有包膜,大小约60×70×80mm,左肾受压下移,紧贴肿瘤包膜表面分离周围粘连带。病理结果示:左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如图2)。

    作者:王贵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外治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方法多样:中药雾化吸入疗法、穴位贴敷、穴位埋线、艾灸、蜂针、烫疗、穴位按摩、捏脊、刮痧、耳穴压豆疗法等,综合疗法多于单一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远期疗效更好,副作用少,临床优势明显。现结合相关文献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外治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潘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孕妇600例,将胎儿的左、右室流出道、胎儿的主动脉弓以及胎儿的四腔心等切面作为本次研究的标准切面,对胎儿心脏结构进行仔细筛查,观察是否表现正常。胎儿自出生后的7d,对其实施彩超检查。将胎儿尸体终解剖结果以及胎儿的随访结果,同对胎儿实施心脏超声筛查的结果实施对照。结果:在本次研究的600例患儿中,共包括10例患儿出现了心脏结构异常的情况。终得出分娩前对胎儿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诊断的敏感性达到了90%,表现的特异性得到了100%。结论:针对胎儿,在分娩前实施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将时间适当延长,找到合适切面对胎儿实施心脏筛查,有效避免出现临床漏诊的情况。

    作者:张士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物配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梅花针与拔罐疗法对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采用药物治疗组与药物配合梅花针叩刺拔罐组;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及20天后药物配合梅花针叩刺拔罐组疼痛评分与药物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0天后随访则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药物配合梅花针叩刺拔罐组治疗带状疱疹能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或减轻后遗神经疼痛症状。

    作者:喻元元;夏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治疗方法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治疗组。结论:腹腔镜手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低,疗效好,增加患者的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孔德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6周妊娠临床应用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12~16周妊娠的应用。方案中妊娠12~16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04例在1~3天服用米非司酮300mg,第4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观察引产效果。结果:服用米非司酮后宫颈缩短1cm(P<0.5),Bishop 评分提高4~5分,宫颈成熟率100%,引产成功率98.07%。结论: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终止妊娠12~16周孕妇引产,显示出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妇女乳腺病检查结果分析

    乳腺增生是妇女高发病之一,我院针对妇女进行体检,对813名妇女进行浮现疾病普查,经远红外乳腺病诊断仪扫描检查,查出乳腺增生178例,纤维瘤9例,共187例。本文就收集到的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古丽斯坦·艾地格尔;任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减轻老年患者导尿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减轻老年患者导尿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时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观察组给予右托咪啶,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VAS及CRBD状况。结果:两组患者镇痛评分VAS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CRBD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8.33%(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老年患者导尿不良反应状况。

    作者:杨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护理应用于术前准备对白内障连台手术效率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运用于术前准备对提高连台手术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200例门诊实施白内障连台手术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方法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流程化术前准备;对照组采用传统操作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配合准确率及对手术效率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整体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依从性及相关人员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应用于术前准备对提高连台手术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影响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爱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骨盆外固定支架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舒适护理在骨盆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我科接受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并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患者的临床舒适度与感染等并发症方面研究组都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通过有效考虑患者需求进行人性化护理,极大地增强了患者的临床舒适感、预后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侯玮;刘霞;张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抢救体会

    目的:回顾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抢救经过,总结经验,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及时准确判断、及早使用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等抢救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对症处理。结果:经过及时正确的抢救,患者脱离危险且无后遗症。结论:林可霉素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临床应高度重视,及时正确地施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及基本的抢救设施是抢救成功的保障。

    作者:谢柏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在临床上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达50%或更高,常可导致患者代谢紊乱,营养障碍,甚至发生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SAP 患者早期都需禁食禁饮,因此及早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逆转SAP 早期的高分解代谢状态,预防或逆转肠粘膜屏障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肠内营养( EN)是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治疗中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能减少细菌移位和胰腺继发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光子嫩肤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光子嫩肤技术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光子嫩肤仪器,对62例烧伤后色素沉着的患者进行治疗,每位患者治疗4-5次,间隔3-4周,治疗过程中不需要进行麻醉,治疗完成后不需包扎。结果:使用光子嫩肤仪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能耐受,皮肤色素基本恢复正常。在治疗过程中,仅4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8.7%。结论:采用光子嫩肤技术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色素沉着的方法。

    作者:李峥;张兵;李巍;王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探讨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西药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I型(商品名:银尔舒)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宫颈炎患者,依照患者就诊编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接受单一的微波治疗,观察组接受微波联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宫颈炎临床治疗效果、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产生分泌物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组别差异显著,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产生分泌物>30d与术后经期阴道出血>10d的患者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宫颈炎患者实施微波联合西药治疗方案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黄凤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波洁治后硅研末头抛光和喷砂抛光处理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洁牙后使用喷砂抛光和硅研末头抛光处理后对软垢指数(DI)、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影响。方法:临床随机选择800例无牙缺失的牙周病患者进行超声波洁治,洁治后随机对牙齿进行喷砂抛光和硅研末头抛光对比,观察 DI、PLI和 SBI变化,对超声波洁治后使用喷砂抛光和硅研末头抛光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超声波洁牙后使用硅研末头抛光处理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 DI 和PLI和SBI,效果可持续半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喷砂抛光的 D I和PLI增加更快。结论:超声波洁治后使用硅研末头抛光更能提高牙面的清洁度、光滑度,不利于软垢、菌斑的再附着,促进牙周的健康。结论:1个月时DI 和 PL I和 SBI 在治疗1月时两侧数值基本一致:3个月时,均开始增加,但喷砂抛光抛光侧 DI和PLI明显高于硅研末头侧,两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6个月时,喷砂抛光侧基本回升到洁治前。

    作者:魏小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子宫肌瘤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黏膜下子宫肌瘤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给予4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为甲组,4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为乙组,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治愈率与乙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创伤小,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程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护理进展

    阐述了自我管理的定义、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定义、理论基础及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

    作者:沈彩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妇科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用不同的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82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分别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病情的改变情况。结果:用微波和LEEP两种治疗方式分别治疗所有的轻度宫颈糜烂患者患治愈率均为100%,用微波和LEEP两种方式治疗所有的中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83%和95%,用微波和LEEP两种方式治疗所有的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分别为33%和89%。结果显示用LEEP治疗宫颈糜烂的治愈情况显著,可达到97%的治愈率,而用微波治疗的治愈率为仅为68%。因此对于轻度宫颈糜烂的病人应用微波治疗方式较为合适,而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病人应用LEEP治疗方式更为合适。结论: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进行治疗,具有治愈率高,且患者血流量少,伤口愈合时间较短等特点。所以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病人应首选LEEP治疗方式更为合适。而对于轻度宫颈糜烂的病人应用微波治疗方式则较为合适。

    作者:孔春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