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

刘峰;赵伟霞

关键词: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口腔冲洗, 并发症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研究分析的对象为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来我科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205例患者,对手术后需要清洗的患者进行清洗,且观察清洗后效果,评价患者清洗后的口腔舒适度、清洁度及口腔清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95.12%的患者冲洗口腔舒适度良好,92.68%的患者经过冲洗后口腔舒适度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95%的患者有口腔感染症状。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采用口腔冲洗方法可以减少口腔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口腔舒适度,减少伤口的疼痛。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指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高血压的特点是“三高三低”,患病率高、增长趋势高,危害性高,同时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目前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变得越来越重要。高血压病与饮食等方面的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合理的饮食营养,是防止高血压的重要部分。

    作者:王清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放射性肺损伤国内外研究进展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组成,肺的放射性损伤达到一定程度即可表现为临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放射性肺纤维化。放射性肺损伤已成为限制胸部肿瘤局部治疗的重要因素,患者时常因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放射性肺炎而中断治疗,不但影响疗效而且严重影响着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1-2]。

    作者:崔鹏;刘鹏;姜传武;赵海荣;陆学超;高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成人肠套叠误诊2例

    患者张某男52岁因脐周阵发性疼痛3天,伴呕吐入院。既往史因胃穿孔行胃大部分切除术。体检:体温37.8℃,痛苦面容、脐周压痛、轻度反跳痛,未示包块,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X线检查:腹中部见数个阶梯状液气平面。入院诊断粘连性肠梗阻。给予保护治疗,2天后腹部疼痛加重,排暗红色水样便。诊断狡窄性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术中见距离回盲部3cm处一回型肠套叠。部分肠管变黑坏死,行肠段切除,肠吻合术。术后痊愈。

    作者:朱世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的执行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的执行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的执行率为活动主题,拟定计划,对ICU床头抬高现状问题进行调查,原因分析,规范床头抬高标准,圈员共同制定有效措施提高抬高床头的执行率。结果:经过品管圈小组4个月的实践,护士对床头抬高相关知识的掌握、床头抬高执行率及正确性有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抬高床头的执行率,并且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及主动性。

    作者:何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某市公安民警健康状况分析与思考

    目的:系统、科学、全面地了解和评价攀枝花市公安民警体质健康的现状,合理制定攀枝花市公安民警的工作与休息计划,有效推动国家、社会等各方面对公安民警体质健康方面的关注,保持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及稳定性。方法:通过询问病史,体格、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分析诊断,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运用 EXCEL 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机关公安干警的健康状况堪忧,88.51%处于亚健康或患病状态,女性健康状况稍好于男性,但体检异常率均高于90%;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成为危害该类人群的主要病种。结论:提倡警察职业健康倡导及健康促进,营造良好环境并实施有利于健康的政策,积极构建现代公安健康文化体系,确立全新的民警健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实施长效健康保障机制,谋求和谐发展格局。

    作者:唐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甘露醇在肾脏疾病治疗时的临床应用

    甘露醇应用于肾脏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双重作用,即损伤和保护的作用。目前,甘露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其作为高渗性脱水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以有效防止患者肾脏损伤,同时对患者肾脏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本文对甘露醇在肾脏疾病治疗时的护肾应用进展,以及减少肾脏损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曾淑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I 型糖尿病的护理

    目的:了解儿童I 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现状,为儿童I 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列举一列患儿的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与总结。结果:儿童I 型糖尿病的患者通过全面的治疗与护理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儿童I 型糖尿病的护理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燕桂;马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并观察运用中医序贯疗法对月经不调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月经不调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用雌孕激素进行治疗,在任一天或是月经出血停止后服用戊酸雌二醇片,连续服用21天,月经来潮后继续下一个周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序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82.6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无并发症;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17%,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7.39%,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月经不调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复发率低,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吴耀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支糖浆与阿莫西林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

    目的:分析并探究急支糖浆结合阿莫西林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并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急支糖浆结合阿莫西林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药物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为87.5%,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支糖浆结合阿莫西林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大大降低了患儿的痛苦,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壁横切口二次剖宫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二次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二次剖宫产产妇60例,分为对照组(腹壁纵切口)和观察组(腹壁横切口),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观察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盆腹腔粘连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壁横切口相比,腹壁纵切口更利于二次剖宫产手术。

    作者:张丽容;马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并分析出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举证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有60例。该院对这60例患者采用了营养支持、控制血压、降颅内压等治疗,并通过观察研究制定出了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我院的脑出血患者有7例死亡、9例恶化、26例好转、18例痊愈,患者的死亡及病情恶化率为26.6%,患者的治疗好转率为73.3%。结论: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有着相对较大的难度,因此护士必须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作密切的观察,再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出各项护理措施并以此使并发症得到一定的减少,使死亡率得到一定的降低,使治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

    作者:赵永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的护理心得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除碳水化会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1]。临床上主要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等表现,糖尿病患者治疗主要是饮食,药物及运动治疗,为使患者有效的配合t ac t,护士应着重进行以下方面的护理。

    作者:简朝凤;彭露瑶;何仕蓉;卢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炎5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9月我院入院治疗的11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依据感染类型给与对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比如肺部啰音、呼吸困难,以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儿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儿呼吸、肺罗音等症状更迅速,临床总有效率更高。

    作者:张竺泉;金继斌;谢敬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举措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提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措施。方法:调查2013年9月~2013年12月间基层医院内科、外科、骨伤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本次共调查108人,总执行率为61.11%;其中医生38人,执行率为52.63%;护士70人,执行率为65.71%,护士手卫生执行率高于医生;其中内科共调查46人,执行率为55.31%;外科共调查33人,执行率为73.52%;骨伤科共调查29人,执行率为55.55%,外科执行率高,内科执行率低。结论:针对基层医院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采取加强培训、改善设施、加强监督等措施,使得基层医务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与手卫生之间的相关性,自觉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作者:舒晓兰;李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测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方法:按照国家标准菌落总数测试片法、平板菌落计数法及TTC培养对150份样品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对三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组150分食品细菌总数测定比试验中,国标测试片法、TTC琼脂平板法及计数琼脂平板法测定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试片法、平板菌落计数法及TTC法检测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结果相似,三种测定方式各有千秋,可依据测定样品的具体实际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作者:温碧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抗凝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期间的护理。方法:对1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前术后及出院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抗凝健康教育和护理。结果:1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通过行之有效的围手术期抗凝护理可提高患者抗凝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许海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以便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资料相对完整的热性惊厥患儿1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对比其首发和复发情况,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复发相关因素。结果:160例患儿热性惊厥复发53例,复发率为33.125%。性别方面与首次发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在初发年龄、发作时体温、发作持续时间、有无家庭史方面与首发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热性惊厥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其复发与患儿的年龄、家族史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应做好婴幼儿的健康护理,减少发热,提高患儿抵抗力,从而有效预防小儿热性惊厥。

    作者:李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熏药在治疗鼻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熏药治疗在鼻渊患者治疗护理中的作用,指导鼻渊病人中医特色治疗护理技术。方法:将50例鼻渊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在试验组采用芳香通窍、行气活血的药物通过中药喷雾机产生热蒸汽进行中药熏鼻治疗,对照组不采用取中药熏鼻治疗,比较2组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及对中药熏药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通过患者对治疗疗效观察比较发现使用中药熏鼻治疗的病人显效率高于未使用中药熏鼻治疗的病人,通过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发现使用中药熏鼻治疗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未使用中药熏鼻治疗的病人。结论:中药熏药治疗有利于鼻渊患者症状改善,减轻疾病痛苦,有利于提高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庞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及预后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例,可见于各种疾病,尤其常见于内科、外科和妇产科疾患,其病死率高达30%~80%,每年因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行透析性治疗的患者约为30~60个/106人口,因此,尽早明确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有利于摆脱替代治疗,如果延误诊治,可迁延不愈,导致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长期依赖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1]。现将我科近年收治的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关于社区门诊护士的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针对社会门诊护士目前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及总结,并采取相对应的整改措施提高门诊护理安全系数,减少医患纠纷。方法: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并落实其各岗位职责,定期对门诊护士的专业技能(包括护理风险教育,规范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等)、与患者的沟通、服务等多方面进行强化教育及培训,结合实施绩效考核,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优化服务质量,保证门诊工作的顺利开展,并问卷调查门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门诊护士的服务质量及护患关系融洽度显著提升,有效减少门诊医患纠纷。调查发现,经过培训后的门诊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8%,较之前72%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及有效落实,强化门诊护士的专业技能,服务,沟通及护理风险等多方面的培训教育,使其技术操作标准化,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护士的安全防备意识,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

    作者:左少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