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灯盏花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疗效体会

沈志刚;李慧玲;李会玲;李海锋

关键词:甲钴胺注射液, 灯盏花注射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摘要:目的:研究灯盏花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确诊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35例患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灯盏花注射液40毫克静点每天一次,甲钴胺注射液0.5毫克肌注日一次。20天后疗效显著,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灯盏花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安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分析我院就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患者42例的病例及回访记录,42例患者共有患肢60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介入治疗:腘动脉18例,单纯球囊扩张术10例,扩张后植入支架8例;髂动脉22例,单纯球囊扩张15例,植入支架7例;股浅动脉20例,单纯球囊扩张术4例,植入支架16例。术后随访一年,观察患者近期效果、并发症、远期效果情况。结果:57(95%)例手术成功,2例有血栓形成,经积极治疗顺利出医院,1例手术失败,行人工血管转流术。结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针对性高,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毕国玺;张燕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与护理措施

    总结分析了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及护理。简明介绍了临床病历资料,抢救处理措施,以及抢救过程中基础护理、静脉输液管路的观察和护理、血浆置换的观察和护理、疾病急性期和恢复期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护理,取得了有效的效果。

    作者:颜克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眼化学烧伤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方法

    目的:对眼化学烧伤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救治的眼化学烧伤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急救及护理,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视力得到矫正,其中24例患者的视力处于0.8以上,5例好转,1例未愈,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予以眼化学烧伤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可有效提升临床治愈率。

    作者:闫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开展“三甲”复审的护理工作实践

    目的:探讨我院产科在“三甲”复审过程中针对三甲专项管理开展的各项护理工作。方法:学习领会“三甲”复审的方针,制定培训内容,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结果:通过“三甲”复审专项培训后护士专科业务、应急能力均提高。结论:三甲复审的专项护理管理工作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能力,使医院高分通过“三甲”复审,使患者感受到优异、舒心的护理。

    作者:高钿;孙秀杰;徐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是内科常见危重症之一,如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以及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胃炎、胃癌等,熟练掌握其抢救程序和抢救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估计出血量,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和护理是成功挽救病人生命的关健。

    作者:沈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逆向牵引下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骨折疗效评价

    目的:评估逆向牵引下闭合复位空心螺打内固定治疗距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案:距骨骨折病患127名,校正前将距胫骨远处以及跟骨处插入3mm克氏针一枚,置入提前灭菌的牵引弓,施加张力之后将牵引弓进行上下反向作用,骨折断端复位后,使用2枚钛制中空拉力螺进行加固,手术之后采用石膏托把踝关节固定在中立位,3星期之后拆除外加固器械活动,手术之后回访。结果:疗效评估:优72名,良35名,可12名,总体优良率达到93.7%。当中出现距骨体坏死、缺陷或疼痛性关节炎因此进行课踝关节融合手术3名,出现单一踝关节炎2名,出现距下关节炎5名。病患都不存在皮肤坏死和感染的情况。结论:逆向牵引下闭合复位空心螺植入内固定对距骨骨折进行治疗牵引力度大,复位效果好,牢固可靠,规避了伤口感染和皮肤坏死,降低了骨折并发症出现的机率,为一种良好对距骨骨折进行治疗的方式。

    作者:朱月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一周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一周,实验组和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40.03±3.66)和(42.90±4.07),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分别为(42.68±3.72)和(44.98±4.75),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缓解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王玉花;邓莹;李旭英;刘华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冲洗液加温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加温膀胱冲洗液冲洗能否减少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方法:将98例患前列腺增生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术后分别采取常温冲洗液和加温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统计两组患者发生膀胱痉挛次数、间隔时间及持续天数的差异。结果:采用加温膀胱冲洗液的患者组膀胱痉挛发生率、间隔时间、持续天数与常温冲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采用加温冲洗液膀胱冲洗优于常温冲洗。

    作者:刘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食道癌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灸疗与穴位按摩应用于食道癌术后肠蠕动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食道癌手术患者5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常规模式,观察组同时接受灸疗与穴位按摩,对比两组肠蠕动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肠蠕动的恢复时间、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相对较短,腹胀发生率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灸疗与穴位按摩有利于食道癌术后肠蠕动尽快恢复,减少腹胀发生,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燕英;温小媚;王玉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64排CT三维后处理技术对骨折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评价64排CT三维后处理技术对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0例外伤性骨折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P可明确显示骨折线,对骨折的部位、类型、骨折片大小及移位等可清晰显示,可不同程度显示周围软组织及邻近脏器损伤损伤情况。结论:64排CT三维后处理技术可从不同方位对骨折进行观察,可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骨折片及移位等,大大提高了骨折的诊断率,为骨折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更完整和准确的信息,有条件的可作为骨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陈尚昆;吴福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辨证治疗疗效评价

    目的:对我院临床采用中医骨伤疗法(简称CBST)结合独活寄生汤(简称APLD)辩证治疗腰腰椎间盘突出(简称LDH)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选取的37名于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我科用CBST结合APLD治疗的LDH患者的疗效行回顾,总结此法对于LDH的治疗经验。结果:37名患者中通过此法治疗后治愈率(CR)为27.0%,总有效率(TRR)为81.1%,疗效满意。结论:采用CBST结合APLD的方法,通过中医物理疗法结合辩证中医处方,外部内部共同作用,能使LDH患者的腰椎症状改善较为明显,达到不错的临床疗效,此法值得在LDH治疗中加以应用。

    作者:梅宗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常德市2009-2013年霍乱监测结果报告

    目的:及时发现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污染的水体及食物,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采取全市常规监测和疫点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常德市2009-2013年共发生3起霍乱疫情;常规外环境监测样品21349份,检出霍乱弧菌阳性78份,均为海产品;疫点检测3份,检出带菌者1例;来自病人、带菌者、甲鱼中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高度同源。结论:甲鱼等水产品是常德市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同时要做好农村聚餐的卫生指导。

    作者:谢敏;谢朝梅;XIE Chao-mei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脾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研究脾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行脾切除术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预防,观察组则采用干预护理方法进行脾切除术后静脉栓塞预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栓塞的比率,探讨脾切除术后正确的防治、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对照组护理之后产生下肢静脉栓塞患者占12例,所占的百分比为26.67%;观察组的脾切除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占3例,所占的百分比为6.67%,则两组患者在脾切除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所占百分比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组护理之后,对脾切除患者进行术后护理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干预护理措施执行,做好下肢深静脉栓塞预防,为脾切除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更好的保障。

    作者:黄羽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PCOS)妊娠结局与正常孕妇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2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与118例正常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的自然流产、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DH)、早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新生儿生后情况以及孕妇的分娩情况。结果:POCS组与正常妊娠组的自然流产率(19.6%对8.47%)、GDM率(18.3%对5.6%)、PDH率(24.4%对8.3%)、剖宫产率(74.4%对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早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新生儿生后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OCS患者的产科并发症较多,应予以高度重视,提高保健、治疗及安全意识母儿预后均较好。

    作者:刘彦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烟酸缺乏症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患者xx,男,29岁,已婚,汉族,以“乏力1年余,皮肤溃疡3月,腹泻1月”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诱因出现全身乏力,并间断出现颜面浮肿、口腔多发痛性溃疡,偶有咳嗽、咳痰,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片检查考虑“肺结核”,行中药及四联(吡嗪酰胺、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治疗半年,服药期间出现双侧腋下及会阴部对称皮肤溃疡,1月前饮酒后出现腹泻,每日4-6次/天,黄色稀便,伴腹部痉挛样痛、夜间间断发热,体温高达39.6℃。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吸烟1包/天*10年,饮酒4两-5两/天*3年。查体:营养差,卧床,口腔、前臂、双手、腋窝、会阴部大片皮肤溃疡部分结痂,左腋下可及大小1*1cm淋巴结1枚,活动度可,边界清,无压痛。心肺腹无明显异常体征。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右侧上肢针刺觉下降、右踝10cm 以下刺觉下降,双下肢膝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患者曾在外院行腹部CT:不全肠梗阻可能、盆腔少量积液,小淋巴结不除外,肠镜:全结肠阶段性糜烂水肿,多发浅表溃疡形成,有肠腔狭窄、局部粘膜粗糙状隆起。患者入院后查ESR 89mm/h。hsCRP 8.75mg/L。粪便潜血阳性(+)。自身抗体全项、HIV、针刺试验均为阴性,反复痰培养及涂片结果阴性。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胸片提示肺部病变活动,不排除结核活动可能。胸部CT 左肺上叶多发斑片、结节及条索影,符合肺结核改变。肠镜结果提示:结肠多发溃疡,性质待定。肠镜病理示:(盲肠)炎性渗出物、肉芽组织及结肠粘膜显急性及慢性炎。(降结肠)炎性坏死物、肉芽组织及少许结肠粘膜显重度急性及慢性炎。特殊染色结果显示:抗酸-TB未找到抗酸杆菌。皮肤活检结果提示:烟酸缺乏症。根据患者入院后相关化验检查结果,患者明确诊断为烟酸缺乏症、肺结核。先给予积极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补充烟酰胺、B族维生素,患者一般情况明显改善后,给予“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等药物抗结核治疗,患者皮肤溃疡逐渐愈合,肠内营养逐渐过渡为进食,经治疗两周后患者皮疹基本消退,患者精神、进食好,复查肝功、血象正常后带药出院。

    作者:许国彩;逯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脑梗死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本组脑梗死患者106例,依据病情分型兵进行分类化管理,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治疗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并加强各项护理工作。结果:本组106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与细心护理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认真贯彻各项护理工作、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积极措施能有效减少脑梗死患者致残率及致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取得满意疗效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万雪婷;周巍;权星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自拟中药辩证分型治疗老年便秘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辩证分型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沙比利片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本院自拟中药进行辩证分型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结论:本自拟中药辩证分型治疗老年便秘临床疗效肯定,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周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结合实际开展妇幼健康教育

    健康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健康教育是保证这一全球性目标的基本措施及途径,是通过信息传播及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系统教育活动。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提倡预防为主是非常重要的,而健康教育是体现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解决的不仅仅是身体健康问题,还直接涉及全民的心理素质、健康行为、医疗费用,甚至更多的社会发展问题,妇幼健康教育是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搞好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措施。开展好这项工作必须把握教育的对象和内容,要有良好的工作方法和灵活多样的形式。本文就几年来我市开展妇幼健康教育谈几点体会。

    作者:沈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8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90例)与辛伐他汀组(90例),所有病人均给予钙离子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降压常规治疗,辛伐他汀组加服辛伐他汀胶囊20mg/ d。并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1年后,辛伐他汀组血压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 <0.05)结论:加用辛伐他汀可以更好的控制血压,并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董晓明;高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胶南市1990-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近年来胶南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胶南市1990~2012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2012年胶南市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6018例,平均发病率为30.97/10万。男、女性别发病之比为2.16:1。发病年龄组以0~9岁发病率高(36.26/10万),其次为10~60岁年龄组(31/10万),6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低(23.25/10万)。职业构成中以农民为主,其次为小学生、工人、其他职业,分别占47.08%、23.50%、11.32%、18.1%。结论:胶南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男性农民和学生为主,近几年发病率又有所反弹,应进一步加强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同时加强乙肝和甲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屏障,逐步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达到经济、有效的防控效果。

    作者:刘晓芬;赵金亮;于式德;马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