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中药保留灌肠的观察与护理

王洋

关键词:肺结核合并肾功能不全, 中药, 保留灌肠, 观察护理, 慢性疾病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肾功能不全中药保留灌肠临床护理的有效途径。方法:通过饮食指导、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插管护理、灌肠护理等护理方法,观察我院34例肺结核合并肾功能不全病人应用中药保留灌肠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4例病人经过中药保留灌肠及精心观察与护理,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肺结核症状如咳嗽、咳痰明显减轻,盗汗乏力症状不明显,病人耐受力及抵抗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抗结核药物使用耐受时间明显延长,抗结核药物的临床副作用明显减少,从而病人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通过中药保留灌肠,经肠黏膜直接吸收药液,作用迅速,安全便捷,副作用小,病人肾功能血液检查回报,肾功能不全症状明显缓解,并且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本组病人均住院1~3个月后顺利出院。结论:正确地观察与护理可以为提高肺结核合并肾功能不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保障。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确诊后进行针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后比较理想,治疗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P<0.05);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9.6±0.4天),并发症为(1(2%))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6%对我院满意度较高,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病发病率较高,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青年病人手术病人及上呼吸道病人的心理护理

    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等因素的产生、发展、转归在治疗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临床治疗中越来越注重住院患者的心理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患者,除在接受治疗的全过程中,做好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外,护理人员还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与调节,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帮助增强适应能力。

    作者:杨昌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影响肾上腺醛固酮瘤术后血压变化的多因素分析

    肾上腺醛固酮瘤所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通过手术切除腺瘤可获得很好的疗效,大部分患者高血压均可恢复正常,但有仍有部分患者存在高血压。目前国内外关于影响肾上腺醛固酮瘤术后血压变化的研究虽有报道[1]但因其病例少,故本文通过收集大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影响肾上腺醛固酮瘤术后血压变化的相关因素,为指导肾上腺醛固酮瘤患者临床治疗策略提供选择。

    作者:李钦涛;康巍;刘德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CT引导下穿刺行125I粒子组织间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行125I粒子组织间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CT引导下穿刺125I粒子组织间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该技术的并发症、术后2月肿瘤体积、疼痛缓解及生存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术后3~7天疼痛开始缓解;术后2月复查CT显示所有患者肿瘤体积均较术前减小,缩小程度>50%者占63.3%(19/30);术后半年及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7%(26/30)和53.3%(16/30);结论:CT引导下穿刺行125I粒子组织间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波;李晓敏;徐兰彬;李强;柴天昌;张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比观察

    本文观察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两种药物对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并观察比较药物的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恩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药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左氧氟沙星组(A组)和阿奇霉素组(B组),两组各4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用药后临床症状、胸部X线片、血液检查及痰液检查改变情况。结果:左氧氟沙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2%,阿奇霉素组为97.67%,阿奇霉素组作用优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都有效,但阿奇霉素疗效更佳。

    作者:李淑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议医院护理安全管理

    本文介绍了本院更换新的水处理系统的维护保养和修理,总结了我院在水处理机的维护、维修管理方面的经验。

    作者:刘健;侯月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原发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原发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患者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原发ANCA-AAV患者72例,其中,合并CRF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32例肾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消化道症状、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发热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CRP、SBP、DBP、AI及CI显著高于对照组;尿红细胞、尿蛋白、BUN、血沉、尿酸、肌酐、红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道症状、血尿素氮、尿蛋白、肌酐、尿酸、贫血、高血压以及肾脏慢性病变均是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李灵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老年人牙周病防治的几点认识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健康的牙周是与老年人有关的主要口腔问题之一,是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1],可是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对牙周病的防治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农村尤为严重。

    作者:李一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诊科护理方法与职业安全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抢救危重病人的科室,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能给予病人及时恰当处置、治疗和护理。急诊科护理质量是医院水平高低的标志,领导在搞好其他工作同时要把急诊科构建好。急诊科存在许多意外和风险,工作人员也有人身安全的威胁,领导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保证人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兰峰;杨彩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探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结果:60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为4-11 h,平均入院至手术时间为(5.9±2.0)h,所有患者在术中均可见胆道不同部位呈梗阻状态,且有化脓性胆汁,经细菌培养阳性53例,胆汁找到虫卵5例。60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经积极手术治疗,治愈54例,术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5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1.67%。结论: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手术前给予抗感染、抗休克等基础治疗是手术前的关键因素,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在患者佳状态时给予简单的手术操作,损伤性小,再加上术后的细心照顾,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马渊平;马永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2例分析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中,50例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1例行阑尾周围脓肿引流术,1例为腹膜后阑尾中转剖腹手术。1例术后出血而再手术,戳孔感染1例,无因肠瘘、肠粘连、肠梗阻而再手术者。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要正确处理系膜并将阑尾移出腹腔,可降低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此术式尤其适用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③急性穿孔性阑尾炎。④急性坏疽性阑尾炎。⑤慢性阑尾炎以及肥胖,小儿阑尾炎患者。不适用:①中晚期妊娠阑尾炎。②严重出血倾向的阑尾炎。③不能耐受气腹及有严重的腹腔粘连的患者。

    作者:高应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辽宁城市社区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与健康的关系

    目的:探讨辽宁省城市社区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与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1078名辽宁城市社区老年人进行体力活动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应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MS)。结果:体力活动水平为高水平、中等水平和低水平者分别占14.5%、65.9%和19.7%,MS的患病率分别为32.3%、41.0%和41.7%;体力活动为高水平者MS的患病率显著低于中等水平和低水平者(均P<0.001);腹部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及低高密度脂蛋白率均随体力活动水平的降低而升高。结论:城市社区老年人的体力活动水平与健康状况有关,体力活动水平低者MS的患病率较高。

    作者:汪宏莉;韩一鸣;郑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疗养员太极拳教学的几点思考

    分析老年疗养员太极拳教学的难点,通过增强老年疗养员学习兴趣、制定合理教学计划、进行规范教学及采取多样化教学等方法提高老年疗养员太极拳教学效果。

    作者:刘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微创肺叶切除手术的研究进展

    1微创肺叶切除术的概述1.1微创肺叶切除术在20世纪,尽管胸腔镜检查已经存在几十年,直至90年代初,Kirby等人报道了将电视胸腔镜应用于肺叶切除手术[1],电视胸腔镜才由单纯的检查工具扩展为检查和治疗工具,微创肺叶切除手术才真正来临。他们选取了44名术前评估处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Ⅰ期的患者,并对其动脉血气及肺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保证这些患者能够承受肺叶切除的创伤。术中3名患者因肺癌分期处于N2期从研究组中剔除,剩下的41名患者中有35人进行电了视胸腔镜手术。手术通过两个胸腔镜切口和一个6-8cm 的手术操作切口完成,平均时间为153+/-26分钟,没有患者因并发症而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所有患者平均5.7+/-1.6天完全康复。这证明了VATS是安全可行的。然而新技术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能够熟练操作手术的医生较少以及电视胸腔镜本身存在摄像头不清晰、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等问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直到相关手术器械及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和显示器应用于胸腔镜,越来越多的胸外科医生采用这种新的手术方式进行肺叶的切除,与此同时获得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这些资料表明进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相对于传统术式的患者并发症少、疼痛较轻、平均住院日低、围手术期病死率低、明显改善低肺功能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对化疗有更好的耐受性[2]。尽管如此,据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的国家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只有44%的肺叶切除术是通过VATS完成的[3]。批评者认为该项手术方式不利于控制出血、增加了淋巴结清扫的难度、弱的光线及可视度增加了解剖的风险并且该技术有较长的学习曲线。

    作者:田园;刘尊;田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麻醉药品的临床管理分析

    目的:对基层医院麻醉药品的临床管理现状与管理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本县乡镇级卫生院使用的所有麻醉药品处方单5026份,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本县乡镇级卫生院所有麻醉药品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本县乡镇级卫生院所用麻醉药品类型非常多样,使用剂量各不相同,其排序从小到大分别是可待因片、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贴、吗啡缓释片、吗啡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就整体用量而言,正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结论:针对基层医院麻醉药品,在使用环节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是由于麻醉药品本省具备双重性特征,因此加强临床管理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强化临床管理,提升麻醉药品整体使用效率,以防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力争在缓解病人疼痛感的同时,大限度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钟益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膝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2月48例在该科膝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手术前、后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随访指导。结果:4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0个月。48例患者术前、术中均能积极配合,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良好。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膝关节不稳、无膝关节僵硬及无重建韧带断裂发生,术后应用改良Lysholm Scale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1.6%。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细致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使患者积极主动接受并配合手术治疗,减轻手术痛苦,手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加强,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恢复膝关节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肖昌慧;陈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死亡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对6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2例,死亡16例,占23.5%,期死于室颤3例,死于心源性休克5例,死于泵衰竭8例。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14例,前间壁急性心肌梗死10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12例,前侧壁急性心肌梗死7例,下壁急性心肌梗死7例,下壁+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4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14例。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18例,心源性休克10例,泵衰竭33例,低血压状态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7例,冠心病史,45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19例。发病时有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症状27例,占39.7%;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0例,占29.4%,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16例,占23.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差,病死率高,要及早控制血糖、血脂、减少并发症。

    作者:文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产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

    医疗护理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依法维权意识的提高,基层医院产科护理许多新的风险因素日益彰显,护理工作关系到患者的安康及治疗效果,而产科护理工作者尤其是助产士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事业的群体,其护理工作关系到母婴生命的健康,甚至影响了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因此重新审视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抓好关键环节管理和预防措施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对本院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回顾分析,共发生差错5例,其中,婴儿分娩于待产床上的1例;会阴III°撕裂2例;接生记录中婴儿的性别涂改导致纠纷1例;医务人员自身缺乏防患意识导致针刺伤1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后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现汇报如下。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两种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方法:从我院2012年12月~2012年12月医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病例中,抽样选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而后再分别采用两种序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HP消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半年随访调查发现,常规组患者的病症复发率远远高于实验组,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均十分理想,但是在远期疗效方面,14d疗法却更具优势。

    作者:杨均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