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张雅琪;侯娟;祝志琴;李玲;何熔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也是医院感染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新型强效、广谱抗生素的不断开发与广泛应用,尿路感染的治疗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同时也使细菌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且不同地区的耐药率及菌株分布也有差异,因此为了给临床提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科学依据,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现对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12月住院的老年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彪;郭会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organizing pneumonia,BOOP)一般为亚急性发病,发病初期常伴有流感样症状,常见症状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伴全身不适、厌食、体重下降等。较少见的症状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咯血、胸痛、关节痛、夜间盗汗等,大咯血少见,呼吸困难常呈渐进性[2]。确诊有赖于肺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包括开胸肺活检、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等。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首选药。20132月~2014年3月年我科共收治6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文欣;刘怡蓝;解思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社会人群知识层次的提升,公众对护理人员的认知也在逐步改善,目前,仅仅能为患者完成疾病护理,已经远不能满足大众需求,如何使护理人员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操作外,还能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职业礼仪,得体的仪容仪表,这是我们目前需努力改进的一个重点。因此,要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落实,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首先应该从塑造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礼仪着手。现就如何塑造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礼仪及方法浅谈如下。
作者:陈小玉;王艳;陈金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异丙肾上腺素(IPR)腹腔注射的SD 大鼠模型,观察IPR腹腔注射后腺体的组织学变化。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IPR注射组和对照组。IPR注射组按20 mg/kg剂量腹腔内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每天2次,连续注射5 d。对照组则以无菌生理盐水代替盐酸异丙肾上腺素。5d后处死动物,取出腺体。通过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组织化学变化。结果:IPR注射5 d 后,腺泡及腺泡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在腺泡和导管细胞之间可见少量细胞表达LN和α6β1,与正常腺体无明显区别。结论:IPR腹腔注射并未增加腺体内干/祖细胞的数量。
作者:胡洁;唐岳鹏;黄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了保证患者与医院工作人员的安全,采取一系列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本文针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浅谈其体会。采用全面综合性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细菌培养法,对医院的空气和各种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细菌种类展开检测。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利用细菌培养法,找出传染源,切断其传播的途径。利用细菌培养法并制定出合适的医院感染防防控度和流程,可以有效的预防并防控病菌的传播速度,达到有效防止防控医院里感染病菌传播的目的。
作者:刘从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是内科常见危重症之一,如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以及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胃炎、胃癌等,熟练掌握其抢救程序和抢救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估计出血量,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和护理是成功挽救病人生命的关健。
作者:沈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室留置胃肠减压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原因。方法:通过对14例留置胃肠减压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结果:发现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与未妥善固定胃管、患者对留置胃肠减压管所造成的不适不耐受、意识障碍病人缺乏有效约束、镇静效果不佳、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夜间护理警惕性降低等因素有关。结论:妥善固定胃管、对清醒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对意识障碍患者适当应用镇静剂及肢体约束、夜间加强巡视,可降低留置胃肠减压管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作者:殷晓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5-氟尿嘧啶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人均禁食,抗感染,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腹胀明显者予以胃肠减压,5-氟尿嘧啶500mg+5%葡萄糖500ml静滴,每天1次,使用5天。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100000U+5%葡萄糖500ml静滴,每天2次,连用5天。结果: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为7.05±2.72天,短于对照组的12.45±3.14天,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生并发症及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5-氟尿嘧啶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明显,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冠脉内注入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再灌注治疗后心肌微循环的作用。方法: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10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51例)应用微导管,罪犯血管内注入瑞替普酶18mg,随后给予球囊预扩PCI组;对照组(55例)球囊预扩后直接PCI组,再灌注治疗前与再灌注后72小时分别行心肌声学造影,评估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1)2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梗死心肌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I术后72小时,两者无复流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罪犯血管内直接注入瑞替普酶可以改善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心肌微循环。
作者:杨骄霞;高凤敏;李雪峰;乔智力;赵莹;李坤;李永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测定血尿患者自身血和尿MCV及其比值来鉴别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对206例血尿患者(肾小球性血尿127例为观察组,非肾小球性血尿79例为对照组)进行自身血和尿MCV测定,然后比较分析2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尿MCV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血和尿MCV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MCV数值<77fl,自身血和尿MCV比值≤1,诊断非肾小球肾炎性血尿符合率98.3%。结论:测定血尿患者自身血和尿MCV及其比值,是一个客观、无创伤的鉴别血尿来源的方法。
作者:布威海丽且姆·图鲁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糖尿病泌汗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58例糖尿病泌汗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治疗组采用内服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配方颗粒,对照组采用弥可保0.5mg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4周。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和体征、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105)。结论: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糖尿病泌汗异常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和体征、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芶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规范服药指导对痛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4月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家庭医生接诊痛风患者106例,随机分层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自行按医嘱服药,观察组给予规范服药指导。随访6个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尿液和血液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改善及血液及尿液转阴情况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液及血液检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服药提高了痛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有利于减轻疾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周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日常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包括病情评估、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血糖护理及运动指导等,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及其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糖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42例病情好转出院,护理满意度为95.3%;对照组38例病情好转出院,护理满意度为86.0%。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李香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高血压分级与鼻出血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2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2例高血压患者中,鼻出血的患者比例为76.09%;其中,高血压Ⅰ级占14.13%;高血压Ⅱ级占36.96%;高血压Ⅲ级占48.91%;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得出高血压分级和鼻出血间有十分明显的相关性,但是和鼻出血的患者性别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高血压的分级与鼻出血间的相关性十分的明显,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护理可以让高血压分级有效的降低,从而减少鼻出血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林金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本文对310例高危儿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分析高危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情况。方法:采用美国GSI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仪,在屏蔽隔音室内,婴儿睡眠状态下测试。结果:142例有听力高危因素的高危儿ABR波形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168例没有听力高危因素的高危儿(p〈0.05)。ABR波形异常检出率与出生时窒息、病理性黄疸和早产等因素有关。结论:对高危儿进行ABR检测是早期发现听力和脑干功能异常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东红;王玉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甲级泼尼松龙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支气管哮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给予安静休息,氧疗,控制呼吸道感染,静脉输入氨茶碱及口服孟鲁特钠,生理盐水3ml+异丙托溴铵1ml+沙丁胺醇1ml经氧气雾化吸入q8h,化痰、补液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对照组50例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58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甲级泼尼松龙80~16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EF、FEV1和FVC 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显效时间及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级泼尼松龙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
作者:吴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很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当代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PCI术的成功与否以及效果如何,不仅与医生的技术水平、患者的配合程度有关,还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有重大关系。本文综述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研究进展,探讨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各种护理因素的体会。
作者:张秀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我国已迈入老年型社会,老年疾病脑血管意外发病率呈逐年明显上升趋势,随着空巢老人的比例增多,脑血管意外康复病人的心理健康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消除和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并主动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大可能恢复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1]
作者:林婉丽;龚丽娜;彭莉;胡铃;朱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门诊咨询台护士在语言沟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高门诊咨询台护士语言沟通能力。方法:对门诊护士进行语言沟通技巧、人文服务理念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结果:通过对门诊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门诊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咨询台能准确的使用语言沟通为患者进行服务,而且患者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通过培训可以有效的提高门诊咨询台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门诊的服务质量,进而更好的提高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王云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腹腔镜下盆底重建术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本组10例,年龄35~70岁,平均55岁,均于全麻下行腹腔镜辅助子宫骶岬(补片置入)悬吊术+阴道顶悬吊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直肠脱垂悬吊术。结果:10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恢复良好。平均住院天数8.8d。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处理和监护,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平稳地度过围手术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莹;孙玉娟;陆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