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病人教育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曾素兰;彭成君

关键词:病人教育, 护理, 不良事件, 降低
摘要:目的:加强病人教育,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分析2011年发生的不良事件,2012年制定相关措施,加强病人教育。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强化教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降低。结论:强化患者教育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举措,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避免医疗纠纷或者医疗事故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直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分析心脏直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方法:统计了我院312例行心脏直视术后的患者引流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发生原因,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12例患者共出现并发症5例次,1例为引流管脱落,3例为引流管堵塞,1例为引流口感染,1例气胸,均未造成严重后果。总结引流管护理经验6大点。结论:良好的术后引流管护理流程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应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0例AMI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两组对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冠脉单支与多支病变患者血浆Hcy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肌梗死患者Hcy水平明显增高,提示Hcy水平与心肌梗死呈正相关。

    作者:王海燕;王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1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2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8.5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身体的不适症状,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普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分析普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探求应对策略。方法:结合普外科工作实际,从人员到科室特点分析存在的风险因素。结果:针对分析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结果:树立风险意识,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风险是普外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作者:刘林香;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TK基因突变实验评价川奇消食化积口服液的致突变性

    目的:通过TK基因突变实验研究川奇消食化积口服液的致突变性。方法:在代谢活化及非活化条件下,采用微孔板法进行川奇消食化积口服液TK基因突变实验,测定TK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受试物四个剂量组在代谢活化及非代谢活化条件下均未产生细胞毒性,TK基因位点突变频率未见明显升高。结论:川奇消食化积口服液不引起小鼠淋巴瘤细胞株(L5178Y tk+/-3.7.2c)TK基因位点突变。

    作者:乔艳玲;张昦昉;邵文;陈天焱;王钧;王璐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品管圈是改进医疗质量的一个有效工具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改进医疗管理质量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探究医疗管理,医疗服务的变化情况。结果:激发了工作热情,增强了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医患和谐。结论:品管圈是改进医疗质量的一个有效工具,较为人性化,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作者:张秀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与护理措施

    总结分析了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及护理。简明介绍了临床病历资料,抢救处理措施,以及抢救过程中基础护理、静脉输液管路的观察和护理、血浆置换的观察和护理、疾病急性期和恢复期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护理,取得了有效的效果。

    作者:颜克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的护理改进措施

    目的:研究OSAHS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OSAHS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健康知识问卷得分和治疗满意程度评价,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评价效果。结果:与常规护理相比,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减轻疼痛,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同时能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P<0.05),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满意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改善OSAS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费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孙起芬;刘卫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霉菌性阴道炎患病因素和治疗方案探析

    任何一种阴道炎如果治疗不及时都会危害到女性的健康,甚至对性生活的质量产生影响,霉菌性阴道炎是阴道炎症中常见的一种,其症状为外阴瘙痒,外阴及阴道灼痛,白带增多成豆腐渣样,有时候伴有尿频、尿痛,夫妻生活痛,妇科检查可见小阴唇内阴道侧壁有白色的膜状物,擦后露出红肿的黏膜面,急性期可见浅表溃疡或糜烂面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其他的病变,甚至影响生育功能,因此,本文对霉菌性阴道炎治疗方案进行探讨和分析。

    作者:丁彩芳;杨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的观察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详细分析101例在脱敏注射过程中发生的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的患儿的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及时的抢救和全面的护理,9例过敏患儿痊愈出院。结论:由于患儿体重较轻且免疫系统尚不健全,经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的患儿需给予有效、及时地药物治疗,并加以全面的护理措施。

    作者:柳志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快速过敏皮试仪在儿科临床应用体会

    快速过敏皮试法在临床的准确性、高效性已经有很多报道【1-2】为减少患者痛苦,增进患者的舒适程度,我院儿科引进广州伟杰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华康YLM一Ⅱ型快速皮试仪,对需做药物过敏皮试的儿科住院及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进行临床应用,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压疮的预防性护理新进展

    压力性溃疡简称压疮,俗称褥疮,它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长期以来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出现压疮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的医疗费用,也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反映医院护理质量的水平。近年来,国内外在预防压疮方面总结出许多新的观念,国外护理认为压疮大多数可以预防,但并非全部。大量临床资料也表明,压疮在临床上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与压疮治疗相比,在其发生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压疮的发生更为重要,目前认为对压疮预防的重点是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的关键环节,要求对病人发生压疮危险作定性定量分析,经过评估后对高危病人重点预防,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目的。

    作者:黎爱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0例的护理资料,总结归纳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例患者均好转出院,随访1年,无一例再发骨折。结论: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安全防护意识,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物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齐秀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分析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为脑中风。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脑血管病在我国每年发病率100-300人/10万,患病率500-740人/10万,50-70%患者留有残疾;死亡率100-150人/10万,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5倍,是日本的3.5倍。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本文分析了130例脑梗死患者和112例脑出血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旨在为临床脑血管病患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许金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院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对医院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体检中心感染危险因素并结合危险因素对感染预防、控制进行强化,通过针对性措施执行,观察医院体检中心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感染率为17.31%,观察组的感染率为6.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加强医院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规范灭菌操作、加强针刺管理并采取正确途径对医疗垃圾进行处理来提升感染预防控制效果,为体检工作者提供保障。

    作者:邓水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胸部结核病现状的x线胸片统计与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X线胸片检查,了解我市结核病发病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影像科X线胸片检查初步诊断为结核病的统计资料进行核查,逐一分类列表。结果:新发结核病人占总受检病人数的0.19%,总体发病率较低。结论:于国家对新生儿童结核预防的大力投入,使得0-20岁年龄段患结核比例显著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及发展,抗结核药物的合理及时应用,使得患者能够较早的发现并控制病情,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少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性乳腺病的彩色超声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乳腺病的彩色超声方法与效果。方法:2011年9月到2013年1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性乳腺病患者72例,都进行了彩色超声诊断。结果:患者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无明显后方声影;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未明显显示明显血流信号。同时经过与病理判断,超声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8.5%和100%。结论:糖尿病性乳腺病的彩色超声有利于鉴别良恶性状况,从而指导治疗与判断预后。

    作者:王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早餐营养干预对于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早餐干预对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营养调查结果由营养师制定营养食谱,食谱中早餐的营养含量应该要达到全天膳食总营养量的30%,并且选取100名小学生为试验对象,进行为期4个月(有效工作日为60天)的早餐营养干预,并对小学生营养干预前后的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及血红蛋白的含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早餐营养干预小学生的各种营养的摄入量占一日参考摄入量的20%-50%,跟参与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血红蛋白和头发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及无机盐的含量也都有明显的增加,P<0.5。结论:通过早餐营养干预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作者:邵家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微创肺叶切除手术的研究进展

    1微创肺叶切除术的概述1.1微创肺叶切除术在20世纪,尽管胸腔镜检查已经存在几十年,直至90年代初,Kirby等人报道了将电视胸腔镜应用于肺叶切除手术[1],电视胸腔镜才由单纯的检查工具扩展为检查和治疗工具,微创肺叶切除手术才真正来临。他们选取了44名术前评估处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Ⅰ期的患者,并对其动脉血气及肺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保证这些患者能够承受肺叶切除的创伤。术中3名患者因肺癌分期处于N2期从研究组中剔除,剩下的41名患者中有35人进行电了视胸腔镜手术。手术通过两个胸腔镜切口和一个6-8cm 的手术操作切口完成,平均时间为153+/-26分钟,没有患者因并发症而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所有患者平均5.7+/-1.6天完全康复。这证明了VATS是安全可行的。然而新技术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能够熟练操作手术的医生较少以及电视胸腔镜本身存在摄像头不清晰、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等问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直到相关手术器械及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和显示器应用于胸腔镜,越来越多的胸外科医生采用这种新的手术方式进行肺叶的切除,与此同时获得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这些资料表明进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相对于传统术式的患者并发症少、疼痛较轻、平均住院日低、围手术期病死率低、明显改善低肺功能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对化疗有更好的耐受性[2]。尽管如此,据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的国家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只有44%的肺叶切除术是通过VATS完成的[3]。批评者认为该项手术方式不利于控制出血、增加了淋巴结清扫的难度、弱的光线及可视度增加了解剖的风险并且该技术有较长的学习曲线。

    作者:田园;刘尊;田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当前药品生产企业使用药包材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药企的药品包装材料主要是指直接接触药品类的包装材料与容器。现今,常见的药品包装材料主要为玻璃、塑料、橡胶、金属。药品包装材料与所包装的部分药品会产生反应,部分材料甚至会吸收药品中的某些成分,减少了药品的治疗效果;同时部分药品包装材料还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对药物造成影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所以,重视药品包装材料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是药品生产企业始终坚持的原则。本文主要给出了药品生产企业使用药包材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作者:徐超尔;袁远;周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