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楷;吴艳萍;肖咏
目的 探讨兔冬眠心肌模型外周血骨髓干细胞的变化及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用雄性日本大白兔为研究对象,通过开胸不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建立冬眠心肌动物模型.将成功制备的24只兔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缺血3 d组、缺血7 d组、缺血28 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模型动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百分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各组动物模型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mRNA表达.结果 兔冬眠心肌模型于手术后出现骨髓干细胞动员,1周内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弱;同时相应地出现手术后1周内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mRNA表达明显升高,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冬眠心肌可通过组织局部肿瘤坏死因子表达增高而动员骨髓干细胞进入外周血.
作者:赵庆斌;孙超峰;马爱群;崔长琮;吴岳;田雨灵;赵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82例(男66例,女16例,平均年龄12.9岁)行手术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病例,其中56例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22例采用显微镜下手术,2例先使用内镜行造瘘术,后改为显微镜下手术,2例采用囊肿腹腔分流.结果 术前有症状的64例患者中,症状消失14例,改善28例,无变化4例,失随访18例.术前无症状的患者,近期效果不明显.内镜组和开颅组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16.8)、(143±36.0)min和19.6%、40.9%;但内经手术组有3例并发动眼神经损伤.结论 对于有症状的外侧裂蛛网膜囊肿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内镜手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优于开颅手术.单纯内镜手术时可能因为双极电凝功率太大、靠动眼神经太近或脑脊液导电、热导致动眼神经损伤,手术过程应予注意.
作者:纠智松;彭玉平;漆松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双黄连注射液对病毒性脑炎小鼠脑组织中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病毒性脑炎小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双黄连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后5、10、20d,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RT-PCR,观察小鼠脑组织中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F-κB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0.2和1.5mg/kg双黄连注射液治疗组中NF-κB蛋白和基因表达降低(P<0.05),而5 mg/kg双黄连注射液可显著的抑制NF-κB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可以降低小鼠脑组织中NF-κB的表达水平,同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田晔;狄政莉;雷辉;张格娟;梁画荻;陈惠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无钙化肺结核球的CT增强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分别对56例孤立性无钙化性肺结核球(直径1.1~4.2 cm)进行2~3 mm薄层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重点观察病灶的强化特征并进行CT-病理对照研究.结果 56例结核球中45例无强化:7例晕薄层环状强化;4例呈厚环状强化.病理切片显示:无强化区主要是干酪样坏死组织,少数为液化性坏死.边缘强化部分是类上皮肉芽组织或纤维疤痕组织.结论 结核球主要为干酪坏死组织组成,增强扫描大多无强化,少数呈不同程度的环状强化,藉此能将绝大部分结核球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CT增强扫描是诊断不典型结核球的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周永生;苏锦权;许晓矛;江庆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蛇毒纤溶酶治疗过程中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形态、数量的变化.方法 选择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60例和对照镬组20例,分别在蛇毒纤溶酶给药前,给药3 d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用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初步鉴定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H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Ⅰ双染色阳性细胞为EPCs;相差显微镜分析细胞形态数量变化和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结果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蛇毒纤溶酶治疗3 d后EPCs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增加.7d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但给药前后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并尤变化.结论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蛇毒纤溶酶治疗后,可引起EPCs数量的增加.
作者:姜朝新;王前;郑磊;包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高胆红素血症状态下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性脑干反应(ABR)和欠匹配负波(MMN)的反应特点,比较不同程度高胆红素IffL症对听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正常幼年豚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组,在建立高胆红素血症豚鼠模型基础上,检测其DPOAE、ABR及MMN,比较各组间不同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各组间DPOAE检测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R检测时,低剂量组仪Ⅲ、Ⅴ潜伏期和Ⅰ-Ⅲ波间期明显延长,较埘照组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MMN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38,P=0.024),高剂量组MMN潜伏期明显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N振幅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主要导致蜗后听觉传导通路的损害,对耳蜗损伤较为轻微;不仪引起感音神经性听觉功能障碍,还可能导致听觉中枢对声学信息处理出现异常.
作者:周昕;梁勇;李琦;欧阳天斌;谭曼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胃舒散中挥发油提取以及包合的佳工艺.方法 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选取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挥发油的包合率为评价指标,用正交实验优选佳提取条件.结果 挥发油提取的佳条件是: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0倍,浸泡1 h,蒸馏5 h.挥发油佳包合工艺是:加10倍量β-环糊精,室温下搅拌4 h.结论 该实验结果可为胃舒散的剂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林旭楷;吴艳萍;肖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CT及MRI表现,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和临床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60例发性骨髓瘤骨病累及部位以脊柱骨、肋骨、骨盆、颅骨多见.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软组织肿块,少数见骨质硬化.X线诊断敏感性65.4%(34/52),准确度82.4%,CT诊断敏感性98.1%(51/52),准确性94.1%,MRI诊断敏感性100%(20/20),准确性95%,X线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与CT和MRI存在显著差异(P<0.05),CT和MRI无显著差异(P>0.05).X线、CT和MRI联合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100%(12/12).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骨质损害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X线平片空间分辨率高,可对全身骨骼进行全面评估,CT和MRJ对早期病变和小的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敏感性高,可作为X线平片的补充.X线、CT和MRI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影像学诊断准确性.
作者:陈任政;张刚;成官迅;张雪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比较胸腔镜入路和胸骨正中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探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2~10月,行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20例,同期行胸骨正中人路胸腺扩大切除术32例;胸腔镜组采用右侧胸腔三孔法,胸骨正中入路组则完全切开胸骨,两组病人均切除胸腺和清扫前纵隔脂肪组织.结果 胸腔镜组与胸骨正中入路组比较,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失血量减少,术后不必使用镇痛药物,术后入住ICU比例非常低,这些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总住院费用和缓解好转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与传统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术比较,手术切口小,体内无残留金属异物,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手术中远期效果无差异,值得推广.
作者:左继东;陈振光;刘卫彬;谭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肝星状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HSC-T6细胞株,分别给予Angα,Ang1-7,Angα+Ang1-7,Ang1-7+A779 10μmol/L处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Rock通路中Rock2(Rhokinase 2)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ngⅡ处理组Rock2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Ang1-7可抑制AngⅡ诱导的Rock2 mRNA的表达.AngⅡ可诱导α-平滑肌肌动蛋白水平的变化,Ang1-7可抑制AngⅡ诱导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量.结论 Ang1-7可抑制AngⅡ诱导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
作者:英嵩崧;李旭;黄茂梁;孟莹;张振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影响及细胞活力和凋亡情况.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为5组:Ⅰ组(正常组)、Ⅱ组(20μmo/L ROS组)、Ⅲ组(I/R组)、Ⅳ组(FR+20μmol/LROS组)、Ⅴ组(I/R+80μmol/LROS组),Ⅳ组和Ⅴ组在缺氧/复氧前12 h经ROS处理.分别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缺氧/复氧后各组心肌细胞形态改变,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采用MTT法比较各组心肌细胞活力和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Ⅰ组相比,Ⅲ组的MDA和LDH含量及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SOD含量和细胞活力降低(P<0.05);Ⅳ组和Ⅴ组MDA和LDH含量及细胞凋亡率较Ⅲ组降低(P<0.05)而SOD含量和细胞活力增加(P<0.05).Ⅴ组MDA和LDH含量及细胞凋亡率较Ⅳ组降低(P<0.05)而SOD含量和细胞活力增加(P<0.05).电镜下观察到Ⅲ组(I/R组)心肌细胞形态出现明显凋亡损伤改变,凋亡小体形成,而Ⅴ组改变轻微.结论 罗格列酮可以显著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改善细胞活力和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率,并存在量效关系.
作者:姚友杰;耿登峰;王景峰;杨敏华;张玉玲;聂如琼;周淑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7月至2008年10月应用UHR术治疗48例腹股沟复发疝(斜疝36例,直疝7例,复合疝5例),其中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10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12例,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POM)21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补片修补术(TPIPOM)5例.结果 48例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6~185 min,平均147.6 min;术中出血15~25 ml.TEP和TAPP患者术中均有阴囊气肿,术后自行吸收.48例术后疼痛轻,均未使用镇痛剂,体温高38.4℃,2d内均恢复正常.2 d内恢复饮食.住院时间8~11 d,平均8.8 d.随访时间2~50个月,无复发,5例出现下腹壁轻微感觉异常,采用IPOM患者均未出现肠梗阻.结论 LIHR治疗腹股沟复发疝安全可靠.
作者:王汉宁;向国安;肖金丰;陈开运;李鹏胜;余志涛;张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血肿内麻醉在桡骨远端骨折整复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法整复前予以血肿内麻醉;对照组则予以盐酸曲马多针肌肉注射.用划线记录法对二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术中观察组疼痛程度为(6.56±1.62),对照组疼痛程度为(8.23±1.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肿内麻醉比肌注盐酸曲马多针对缓解桡骨远端骨折整复中疼痛更有效.
作者:吕燃;黄伟明;谢杰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X线照射在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后sTNFR-p75变化情况.方法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sTNFR-p75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X线照射后肝癌HepG2细胞培养上清sTNFR-p75水平显著低于照射前sTNFR-p75水平(P<0.01);光镜及透射电镜发现细胞体积缩小,变圆,胞浆浓缩,核固缩深染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X线可通过抑制sTNFR-p75脱落到上清中,诱导细胞凋亡,增强照射肿瘤的杀伤作用.
作者:高蕾;陈龙华;戴九龙;南清振;白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骨形态蛋白-7(BMP-7)对糖尿病(DM)大鼠nephr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 20只链脲左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BMP-7治疗组(BMP-7)各10只,另以10只大鼠作对照组(NC).BMP-7组每周2次腹腔注射人重组BMP-7 30 μg/kg.DM组和N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于8、16、24周检测不同时间点24h尿蛋白、尿肌酐和血糖.24周处死动物.PAS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学改变,RT.PCR、免疫荧光检测nephrin的表达和分布,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和WT1的表达.结果 与NC组比,DM组24 h尿蛋白、肾质量/体质量指数、TGF-β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NC组(F值分别为174.3、38.9、117.7,P均小于<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内生肌酐清除率(Cer)、足细胞数目、nephrin的表达显著低于NC组(F值分别为13.4、79.04、65.5,P均<0.01),而且nephrin由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向颗粒状、团块状改变.BMP-7组24 h尿蛋白、肾质量/体质量、TGF-β1的表达较DM组显著降低,Cer、足细胞数目和nephrin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且保持着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肾脏病理改变减轻.结论 外源性的运用BMP-7可以有效地抑制糖尿病引起的nephrin表达的下凋,维持nephrin在足细胞上的正常分布;BMP-7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町能与拮抗了TGF-β1的活化有关.
作者:肖厚勤;史伟;张永;梁永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后缺血性心肌挛缩的发生规律.方法 通过测量Wistar大鼠心脏骤停后心脏长度、宽度的变化,分析窒息法心脏骤停后心肌挛缩的发生规律.结果 窒息法致心脏骤停后大鼠心脏均出现明显的心肌挛缩现象.在心脏骤停后4~6min心肌挛缩程度接近大.结论 窒息法心脏骤停模型大鼠发生心肌挛缩时间早.对及时复苏可能要求更高.
作者:肖利民;桑显富;陈东升;金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减毒耐药变形杆菌对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和健康人DC细胞表面表达的CD80、CD86的影响.方法 分离慢性HBV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对树突状细胞进行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和培养,FACS检测DC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 在加入减毒耐药变形杆菌共培养后,慢性乙肝病人CD80,CD86的表达率显著增加(P=0.000.P=0.000),而健康人的CD80、CD86表达阳性百分牢改变不显著(P=0.185,P=0.118).结论 减毒耐药变形杆菌能够显著增加慢性乙肝病人外周血中树突细胞CD80和CD86阳性细胞百分率.对正常人外周血中树突细胞CD80和CD86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并不增加.
作者:王鹏;舒斯云;胡艳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ADC值在诊断肝脏纤维化模型(Liver fibrosis model,LFM)病理变化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4只正常和13只LFM兔进行MR-DWI检查,选择b值为200 s·mm-2、500 s·mm-2、300 s·mm-2、600 s·mm-2,分别在肝脏左右侧获得4个ADC值.按照ISHAK肝脏病理组织学评分和纤维化分期标准,对全部兔肝脏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分级(1~6分为一级、7~12分为二级、13~18分为三级)和纤维化分期(Ⅰ期~Ⅵ期),以此为标准统计分析ADC值的变化情况.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采用单向方差分析方法(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兔LFM组中4个ADC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统计分析表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不同病理评分分级和纤维化分期间ADC值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肝脏发生纤维化时,肝组织的ADC值明显降低,随着病理评分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增加,ADC值降低越加显著.肝细胞变性、肿胀和炎细胞浸润,以及间质内胶原纤维沉积,使水份含量减少,水的自山运动受到限制,是导致ADC值降低的主要病理学基础.
作者:李绍林;张雪林;朱幼芙;陈平雁;陈斌;曲华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MMP-24基因表达,研究其对人卵巢上皮癌SKOV3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2条特异性针对MMP-24基因的siRNA,转染至SKOV3中,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24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细胞侵袭实验观察转染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转染siRNA后,卵巢癌细胞MMP-24mRNA表达受抑制,蛋白表达降低,细胞侵袭力减弱.结论 RNAi沉默MMP-24基因可影响卵巢癌细胞的侵袭,有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途径.
作者:骆亚平;钟梅;汪丽萍;孙桂芹;黎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在Excel中编写和应用四格表资料Fisher确切概率法的计算程序.方法 应用ExeeI中if语句、sum、fact、dsum等计算函数,编写四格表资料确切概率法的Excel计算程序,结合医学实例比较和评价计算结果.结果 在Excel计算程序中输人四格表资料4个数值,即可得剑确切概率法计算的各组合表P值、双侧累加概率P双、单侧累加概率P(-)或P(+)以及直接卡方检验和校正卡方检验的X2值、P值,计算结果与SAS、SPSS结果一致.结论 在ExceI中可方便、快速、正确地完成四格表资料直接卡方检验、校正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的计算.
作者:陈青山;王维;林佩贤;钟倩红;俞守义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