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P-HPLC法测定白芍愈伤组织中芍药双苷的含量

江海龙;冯定军;俞伟;马莹莹;胡升;代冬梅;梅乐和

关键词:RP-HPLC, 白芍愈伤组织,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定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芍药愈伤组织中两种有效成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SinoChrom ODS-BP(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05%磷酸二氢钾(v/v,11:89)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芍药苷与芍药内酯苷可完全分离,在一定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101.67%和98.59%,RSD均小于2%。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能快捷简便、准确有效、重现性好的芍药愈伤组织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为进一步优化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提供了重要保证。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到2012年12月中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0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排石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泌尿结石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秦光明;方利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膀胱隆起样病灶三维超声剖面图分析

    经腹壁途径超声检查,尿液是良好的透声介质,超声波可以透过适量充盈的尿液,较为清晰的显示膀胱腔,膀胱壁及其周围结构,是目前为常用的膀胱影像学检查方法,(1)但经腹壁超声探头频率低,制约了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力,临床漏诊及误诊时有发生。三维超声及其剖面图技术的应用对膀胱隆起样病灶内部结构和形态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的问题。为了弥补经腹壁途径膀胱超声检查的不足,2010年6月到2012年12月,我们对经腹二维超声显示膀胱隆起样病灶患者,应用三维超声剖面图技术及联合应用经腹壁与经腔内(经阴道或直肠)超声检查,并将三种检查结果对照,之后用膀胱镜及病理检查印证,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巡回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巡回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占据的地位以及如何真正贯彻并且落实精神科护理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通过对精神科的巡回护理特点的专业阐述以及对设置巡回护理岗位的必要性的说明,总结了一系列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具体措施涉及到这几个方面:巡回护理岗位交接班工作、基础安全护理以及重要的心理护理。结果:(1)任职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巡回护理人员要时刻怀揣着一颗高度的责任心;(2)无间隙、无遗漏的交替巡回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加大了对精神科意外事件发生的防范力度;(3)巡回护理人员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尽大努力去为精神科患者保障安全。结论:巡回护理的工作质量是精神科护理的大安全保障,优质的安全管理措施不仅能保障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还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了医患纠纷现象的发生。

    作者:郭健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C/EBPα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C/EBPα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间来我院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癌组织,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以及距癌组织大于5cm的正常组织中C/EBPα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癌症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结果:与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的C/EBPα表达情况相比,正常肺组织中C/EBPα表达明显要高;而C/EBPα表达阳性的患者与C/EBPα表达阴性患者相比,其微血管密度明显要低组间差异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C/EBP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低表达可影响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进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展。

    作者:黄贵;于起春;张蕾蕾;张艳;吴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妊娠与分娩是公认的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产后早期的干预和治疗盆底肌是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措施,同时正确治疗方法的选择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的治疗以及预后也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不同的方法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晋;李辉;白枫;王雅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乌鲁木齐市红十字急救中心近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statins)再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二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4.48%;观察组的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0.3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给予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较高,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大幅降低,值得临床研究。

    作者:哈斯也提·艾合买提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子宫肌瘤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黏膜下子宫肌瘤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给予4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为甲组,4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为乙组,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治愈率与乙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创伤小,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程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如何正确地选择、合理地应用药物,发挥药物的疗效、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广大医师、药师和患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知识不足导致诸多的不合理用药,其危害在于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损害健康,浪费金钱,甚至延误治疗,引发进一步的严重后果(1-2)。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应用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制定对策。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高度重视。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

    作者:袁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全麻术后患者护理的要点

    目的:相应护理措施可提高全麻患者的康复质量。方法:对7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护理进行分析,对术后各项康复指标进行细化观察和对照,明确了长时间手术对术后的呼吸、消化、生理反应以及自主活动(功能)恢复等方面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结论:在加速麻醉药物的排泄、改善呼吸功能、促进胃肠功能、加强舒适护理方面积极采取了一系列对应措施,全面提高了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方丽清;姚碧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探讨治疗支持对提高OSAHS患者CPAP治疗顺应性的价值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由于上气道解剖结构和(或)神经肌肉控制等多个环节的异常,造成睡眠时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低通气,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睡眠结构紊乱。患者有晨起头痛、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夜尿频、性功能减退等症状,并可有心、脑、肾、内分泌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其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多样,效果不一。近年来无创呼吸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临床实践已证明,经鼻CPAP治疗其优点即无创又显效,是OSAH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同时可以对其产生的并发症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又有很好治疗效果。另外,CPAP 还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心病患者的肺功能和气体交换。尽管如此,在临床上医生还是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患者对CPAP治疗存有疑虑,从而导致顺应性不高,尽而影响了治疗效果。针对此问题,作者从2005开始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关注细节,不断规范治疗技术(呼吸机操作与管理),通过加强治疗支持(对疾病基本知识宣传教育、治疗开始后的密切随访、支持等)的应用,二者兼顾,使患者由被动接受治疗转为主动参与治疗,大大提高了OSAHS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及肺心病患者对 CPAP 治疗的顺应性。从而保证了治疗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作者:柏桦;王琳;刘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诊科护士面临的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急诊科患者体现出病情复杂、流动性大的特点,而急诊科护理人员更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其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需要经常接触具有感染性的血液、排泄物、体液等,因此急诊科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之下,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文章汇总分析了急诊科护士面临的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性危害、心理危害及暴力危害等,并提出对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急诊科护士自身的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的程度。

    作者:王晓玲;白瑞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析妇产阴道不规则出血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

    目的:对妇产阴道不规则出血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不规则出血的原因与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综合对症治疗,再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行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行常规治疗方案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女性发生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原因诸多且复杂,而在治疗时医生一定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作确切、详细的分析,以便能应用综合、有效、适当的治疗方案,及时控制阴道出血、缩短出血时间、减少感染发生率,进而为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碧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随着交通事业发展,交通事故多发,严重的腹部多发伤事故也随之增多。严重的腹部多发伤患者死亡率极高,但若能抢救及时,急救护理正确得当,极大部分的严重腹部多发伤患者都可以康复。本文介绍我院对严重腹部多发伤的急救及其护理的经验。

    作者:黄晓珍;姚伟君;姚虹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温阳法对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血流变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阳法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温阳健脾汤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48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流变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子宫肌瘤体积缩小,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5.8%。可有效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结论:温阳健脾汤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洪波;闫玉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观察小夹板外固定结合骨伤药酒外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夹板外固定结合骨伤药酒外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7月-2013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7例,所有者均予以小夹板外固定结合骨伤药酒外用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分析所有患者的疗效情况,优31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为93.62%。结论:予以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小夹板外固定结合骨伤药酒外用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夏仲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服自拟补气活血汤,比较两组的综合疗效、血液流变学比较及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比较结果,前者全血比高切黏度、血小板粘附率两项指标均低于后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比较,观察组的收缩功能的SV、EF、舒张功能的A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鲍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妇科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用不同的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82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分别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病情的改变情况。结果:用微波和LEEP两种治疗方式分别治疗所有的轻度宫颈糜烂患者患治愈率均为100%,用微波和LEEP两种方式治疗所有的中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83%和95%,用微波和LEEP两种方式治疗所有的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分别为33%和89%。结果显示用LEEP治疗宫颈糜烂的治愈情况显著,可达到97%的治愈率,而用微波治疗的治愈率为仅为68%。因此对于轻度宫颈糜烂的病人应用微波治疗方式较为合适,而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病人应用LEEP治疗方式更为合适。结论: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进行治疗,具有治愈率高,且患者血流量少,伤口愈合时间较短等特点。所以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病人应首选LEEP治疗方式更为合适。而对于轻度宫颈糜烂的病人应用微波治疗方式则较为合适。

    作者:孔春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洁净手术室的感染管理

    目的:有效预防手术患者感染的发生。方法:加强各类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物品及洁净设施的管理及各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结果:确保了手术质量,有效防范了手术期医院感染,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双丰收。结论:洁净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要从人员知识培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洁净设施及物品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管理。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疼痛评定量表在腹腔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管理

    目的: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病人得到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将腹腔镜术后病人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应用疼痛评估工具数字评分法,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定,制定及实施疼痛控制流程,落实疼痛教育,进行镇痛效果评价;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士疼痛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对疼痛护理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在疼痛评估、疼痛一般知识、药物镇痛知识和疼痛处理技巧方面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疼痛治疗方式、疼痛照顾、止痛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大高于对照组。结论:文字描述疼痛评定法在腹腔镜术后病人中使用,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认知度,还提高了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患者得到了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闫萍丽;李琦;闫素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ASCOT方案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ASCOT方案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门诊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ASCOT方案治疗,治疗半年至1年后观察疗效(血压控制、不良反应)及心血管危险分层变化。结果:200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85%。心血管危险分层中低危人数从6%上升到37.5%,重高危人数从40.5%下降到6.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COT方案治疗社区高血压疗效明确,可在社区高血压人群中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远愉;韩翠平;叶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