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阳法对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血流变的影响

杨洪波;闫玉英

关键词:子宫肌瘤, 正虚血瘀型, 温阳法, 血流变
摘要:目的:观察温阳法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温阳健脾汤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48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流变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子宫肌瘤体积缩小,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5.8%。可有效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结论:温阳健脾汤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罕见短距离剧烈运动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损害,肾单位调节功能急剧减退,以致不能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和排泄代谢产物,而导致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症的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大多数为大出血、休克、脱水、结石和中毒等。本文报告1例罕见以短距离剧烈运动为诱因的病例,希望引起临床医生对此种情况的重视。

    作者:乐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王振涛教授治疗阴寒凝滞型冠心病经验总结

    本文通过介绍王振涛教授运用中药治疗阴寒凝滞型冠心病的典型病例,以探讨总结王师治疗此证的经验。

    作者:王超;王振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TCT检查宫颈细胞异常标本在各年龄组的分布情况

    目的:了解液基薄层细胞(TCT)检测阳性标本在不同年龄的分布情况。方法:对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2011年3月-2014年5月通过TCT方法检测标本3749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CT检查宫颈细胞总的异常率为6.32%,不同年龄组的宫颈细胞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岁以上年龄组的患宫颈细胞异常的风险是35岁以下年龄组的1.62倍。结论:35岁以上年龄组的TCT检测宫颈细胞异常率明显高于35岁以下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胥威;卢明文;韩维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血尿酸清除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血清中尿酸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长期维持并规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HD)组20例,每周血液透析3次。血液透析联合灌流(HP)组20例,每周血液透析2次,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8周时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浓度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D+HP组与H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HD和HD+HP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均可使血清尿酸水平下降,且以HD+HP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曲金宁;黄洪兵;张志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无保护接生在低危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保护接生术运用于临床后,对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胎儿娩出至产后2小时出血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三月在嘉兴妇幼保健院运用无保护接生法接生的低危产妇150例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三月未实行无保护接生法,采用常规接生技术接生的低危产妇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情况,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为26.67%,对照组的会阴侧切率为6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的会阴I度裂伤率为61.33%,对照组产妇会阴I度裂伤率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会阴完整率及产后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保护接生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了产妇会阴损伤程度,减少了产后出血量,提高了分娩舒适感,促进自然分娩率,提升医院产科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倪小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谈标本考核在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临床医学的日新月异,如何适应现代医学教育需要,提高教学效果,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笔者作为一名解剖学教师,为适应发展的需要,从校本教育这一层面探索一些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在近年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标本考核这个环节,对运用前后的教学效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标本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杨兴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中医护理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医院在工作中应该加强护理质量的提高,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本文对基层医院中中医护理管理的难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够对中医护理的管理有所改进。

    作者:陈学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2月收治的73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34例采用常规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9.4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使肺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促进身体得到较快恢复,为良好的护理模式。

    作者:马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诌议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中的具体实施方法与效果,得出结论:PDCA既是现代医院提高内部管理的必要措施,也是消毒供应中心保证物品及医疗用具合格供应的有效保障。

    作者:王丽;陈秀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喉罩用于产科全麻气管插管失败后补救方案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喉罩作为产科全麻气管插管失败后气道管理补救方案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气管插管失败后改插喉罩的3例剖宫产手术资料,分析从产妇麻醉开始到手术开始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失血量,麻醉相关并发症,以及胎儿娩出后第1min,5min和第10min的Apgar评分。结果:3例产妇生命体征基本平稳,麻醉效果好,无麻醉并发症。新生儿第1min,5min和第10min的Apgar评分均大于8分。结论:喉罩是行剖宫产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失败时安全有效的补救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张海萍;陈本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方法:收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90例,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程序做回顾性调查分析,分析探讨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的表现有呕血、黑便、发热、出血后疼痛、血象升高、精神乏力软弱等。经过治疗及内科护理后,其中治愈37例,好转38例,未愈6例,有效人数占患者总数的92.5%,改手术治疗者4例,死亡2例。结论:正确及时的内科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整个诊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患者预后提供了科学坚实的保障。

    作者:欧阳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原因及护理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惠,可在家中操作,节约医疗资源等优点。[1]腹膜感染是腹膜透析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和退出腹透的主要原因。特对2014年第一季度我科收治的6例腹膜透析病人发生腹膜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任璐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微创肺叶切除手术的研究进展

    1微创肺叶切除术的概述1.1微创肺叶切除术在20世纪,尽管胸腔镜检查已经存在几十年,直至90年代初,Kirby等人报道了将电视胸腔镜应用于肺叶切除手术[1],电视胸腔镜才由单纯的检查工具扩展为检查和治疗工具,微创肺叶切除手术才真正来临。他们选取了44名术前评估处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Ⅰ期的患者,并对其动脉血气及肺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保证这些患者能够承受肺叶切除的创伤。术中3名患者因肺癌分期处于N2期从研究组中剔除,剩下的41名患者中有35人进行电了视胸腔镜手术。手术通过两个胸腔镜切口和一个6-8cm 的手术操作切口完成,平均时间为153+/-26分钟,没有患者因并发症而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所有患者平均5.7+/-1.6天完全康复。这证明了VATS是安全可行的。然而新技术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能够熟练操作手术的医生较少以及电视胸腔镜本身存在摄像头不清晰、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等问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直到相关手术器械及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和显示器应用于胸腔镜,越来越多的胸外科医生采用这种新的手术方式进行肺叶的切除,与此同时获得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这些资料表明进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相对于传统术式的患者并发症少、疼痛较轻、平均住院日低、围手术期病死率低、明显改善低肺功能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对化疗有更好的耐受性[2]。尽管如此,据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的国家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只有44%的肺叶切除术是通过VATS完成的[3]。批评者认为该项手术方式不利于控制出血、增加了淋巴结清扫的难度、弱的光线及可视度增加了解剖的风险并且该技术有较长的学习曲线。

    作者:田园;刘尊;田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母乳喂养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母乳喂养对婴儿智能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调研,就母乳喂养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作一概述。

    作者:谢玲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开天门手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开天门手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胶囊5mg 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予氟桂利嗪胶囊5mg 每晚1次口服+每天1次开天门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总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愈3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有效率86.7%;治疗组治愈11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有效率9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7.1±2.4)天,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5.2±1.7)天,两组比较,P<0.05。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嗜睡、疲乏症状。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开天门手法配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安全有效,方便操作,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申梅;梁益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2例分析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中,50例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1例行阑尾周围脓肿引流术,1例为腹膜后阑尾中转剖腹手术。1例术后出血而再手术,戳孔感染1例,无因肠瘘、肠粘连、肠梗阻而再手术者。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要正确处理系膜并将阑尾移出腹腔,可降低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此术式尤其适用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③急性穿孔性阑尾炎。④急性坏疽性阑尾炎。⑤慢性阑尾炎以及肥胖,小儿阑尾炎患者。不适用:①中晚期妊娠阑尾炎。②严重出血倾向的阑尾炎。③不能耐受气腹及有严重的腹腔粘连的患者。

    作者:高应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甘南藏族自治州2012年度死因监测与分析

    目的:了解甘南藏族自治州人群的死亡水平和疾病监测模式,确定本州主要死亡原因,为疾病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对本州2012年登记的死因数据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本州2012年年均死亡率为169.85/10万,主要死因为慢性病583例占50.48%、其次为伤害144例占12.47%、感染性疾病和母婴疾病129例占11.17%,慢性病、伤害、感染性和母婴疾病的粗死亡率分别为85.73/10万、21.18/10万、18.97/10万。结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民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交通业的日益发达,慢性病、伤害的死亡比例,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州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防范应对措施。

    作者:王辉艳;杨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胸部结核病现状的x线胸片统计与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X线胸片检查,了解我市结核病发病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影像科X线胸片检查初步诊断为结核病的统计资料进行核查,逐一分类列表。结果:新发结核病人占总受检病人数的0.19%,总体发病率较低。结论:于国家对新生儿童结核预防的大力投入,使得0-20岁年龄段患结核比例显著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及发展,抗结核药物的合理及时应用,使得患者能够较早的发现并控制病情,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少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骨科护理的发展现状及新趋势

    本文着重介绍了骨科护理的基础知识,包括护理路径、内固定技术和支具对骨科护理发展的影响;发展骨科专业的新趋势和必要性。

    作者:田荣娜;张韦;王芸;崔秀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胸部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胸部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44例胸部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护理组22例患者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心理情况结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部肿瘤患者术后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荣;王慧敏;张洪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