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王振涛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改进医疗管理质量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探究医疗管理,医疗服务的变化情况。结果:激发了工作热情,增强了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医患和谐。结论:品管圈是改进医疗质量的一个有效工具,较为人性化,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作者:张秀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前言:心肌炎作为引起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表现为无症状自限性,也可表现为心律失常、进行性心衰、甚至死亡,其发生与感染、系统性疾病、药物和毒物等多种致病因素有关。其中,药物可以通过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反应,或通过免疫介导的机制引起心肌炎症性反应。药物引起的心肌炎因其发病机制不同分为药物中毒性心肌炎和过敏性心肌炎,前者临床多见。自1942年French 和Weller 报道第1例因磺胺药物引起的过敏性心肌炎后,药物过敏性心肌炎才被作为药物治疗的并发症开始被临床认识和了解。国内外文献报道很少。现将我们发现的1例使用环丙沙星栓引起的过敏性心肌炎报道如下如下。
作者:李进峰;张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控制医院感染,环节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完善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及环节质量标准,强化清洗,检查包装,质量运行过程以及无菌物品,一次性无菌物品储存,发放个环节质量管理,提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结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提高医疗护理安全,结论环节质量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起主导的关键作用。
作者:王丹;李颖;占彩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患儿因牙髓炎治疗,进行抗炎,效果不佳,以至于形成口底蜂窝织炎,家属不同意切开口底,来我院进行补充体液,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抗炎治疗,没进行口外切开。完全治愈口底蜂窝织炎,由此看来,如何合理用药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作者:侯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分析方法,并测定各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Discovery C18(25 cm×4.6 cm,5μm);流动相:甲醇-0.5%醋酸水,洗脱梯度(0-10 min,9%→75%甲醇;10-40 min,75%甲醇);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75nm。结果:丹参素钠线性范围为0.0996-1.1952μg,平均回收率为101.33%;丹参酮ⅡA线性范围为0.026-0.312μg,平均回收率为100.2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丹七合提物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沛;周剑宇;苗光新;刘丽艳;刘翠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AECOPD的疗效。方法:4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氧疗、有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前后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AECOPD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王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法(微粒子酶免法)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胶体金免疫沉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差异性。方法:利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病人标本,记录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结果,将同样的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胶体金检测,记录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对三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方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存在差异,化学发光法的阳性检出率较ELISA法及胶体金免疫沉析法高。结论:对ELISA法及胶体金免疫沉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处于临界状态的标本,应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更好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孙俊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服自拟补气活血汤,比较两组的综合疗效、血液流变学比较及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比较结果,前者全血比高切黏度、血小板粘附率两项指标均低于后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比较,观察组的收缩功能的SV、EF、舒张功能的A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鲍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社会各种医疗保险的大力推广,来我院就医患者逐年上升趋势,门诊接诊量每日多达上千人,这样就对我院收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信息化的普及既方便了病人就医,也给收费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为了适应新的挑战,建设军队医院新内涵,树立我院新形象,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加强收费员管理工作,提升收费员素质就成为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于莉荣;沈文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呼吸道护理为重要。包括气管切口的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等多个方面。
作者:冯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灸疗与穴位按摩应用于食道癌术后肠蠕动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食道癌手术患者5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常规模式,观察组同时接受灸疗与穴位按摩,对比两组肠蠕动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肠蠕动的恢复时间、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相对较短,腹胀发生率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灸疗与穴位按摩有利于食道癌术后肠蠕动尽快恢复,减少腹胀发生,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燕英;温小媚;王玉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眩晕一症,临床甚多,论其病因,历代医家颇不一致,有虚、痰、湿、火等不同,其病主要责之于清窍失养,或邪扰清窍,头目不利,眼目昏花,头脑晕转而为病,临床尤以痰、湿、火为多,兹举阴虚和阳虚眩晕治验各一则于后,以供参考。
作者:黄佳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各项病毒感染指标检测。分析传染原因,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4700例受血者进行乙肝五项、梅毒螺旋抗体、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对4700例患者进行检测,阳性患者为983例(20.91%)。其中HBsAg阳性542例(11.5%),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80例(1.70%),丙肝抗体阳性39例(0.82%),艾滋病抗体初筛试验阳性4例(0.08%)。结论:通过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清前检测,可明确患者健康状况,杜绝医源性经血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作者:杨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病例68例69膝,男性17例,女性51例,年龄9岁-73岁。根据盘状半月板损伤的范围及稳定性决定关节镜下切除范围,其中行部分切除术11,次切除术16,完全切除术41例,并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随访时间2-16个月,平均7月,按照Lysholm评分术前和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具有视野好、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能够精确切除损伤失稳及破裂的盘状半月板,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可以广泛展开。
作者:夏培字;夏玉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护理方式,观察护理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首先收集11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整体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根据组别,分别对整体护理组患者与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的作用效果。结果:经6个月的护理与观察,整体护理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较常规护理组患者更加良好,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整体护理组患者对自身的病情认识更加科学,自我保护意识更高,更能够遵循健康的生活与作息方式。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而言,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不仅能更为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更能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吴艳丽;蔡春燕;黄利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中进行围术期护理的80例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心理护理。分析对于患者的护理措施效果,总结经验。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护理后,平均主要时间为13.5±1.6天,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临床的治愈率高达97.5%。而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6±2.3天,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5例,临床的治愈率达到82.5%,满意率为80%。结论:围术期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后的恢复效果都非常优秀,并且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胡洪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多酶清洗剂温度及清洗时间对效果的影响,探讨多酶洗剂的佳清洗条件。方法:1:125的多酶清洗液按照不同温度分为3组,常温、30℃和50℃,将60件带有干枯血迹、组织液的血管钳置入其中,观察放置1h、2h和5h后按要求放入喷淋式清洗消毒器中,经过一个p6清洗程序,器械清洗的效果。结果:3组多酶清洗液器械清洗的效果不同,常温组1h、3h和5h合格率分别为10%、20%、45%;30-c组3个时间段的合格率分别是35%、60%、80%;50-c组3个时间段的合格率分别是60%、80%和100%,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0-c多酶清洗剂在1h、3h和5h对带有干枯血迹、组织液的血管钳清晰合格率高。
作者:赵金秀;魏崇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对32例脑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后的检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重视出院指导及随访,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安丰华;姜深美;逄桂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在卵巢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卵巢瘤患者90例,均行腹腔镜下卵巢瘤剥除术,将90例患者分成两组,给予实验组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统计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为4.44%、(5.36±2.69)d、97.78%,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崔丽文;陈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腓骨远端骨折是足踝部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轻微暴力即可引起此类骨折,且以粉碎性骨折为主[1]。钢板固定术是治疗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首选方法,术中内植物选择及固定方式众多,包括1/3管型钢板、围关节钢板、钩钢板、锁定钢板及锁定加压骨接板等,可通过抗滑、中立、钢丝张力带技术、桥接或结合小螺钉辅助加压固定[2-5]。传统的内植物和固定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易发生术后感染及固定不稳定等。为解决传统术式和保守治疗的缺陷,我院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术结合南詹骨科中药制剂对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进行治疗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尹新生;邓芳文;孙德贵;尹书东;廖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