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新;高梅菊;李德胜;范义湘;吴继珍;李科斌;刘青竹
目的 建立血清游离β-HCG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一步法建立游离β-HCG试剂盒,并对试剂盒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试剂盒的可测范围为3~200 ng/mL,灵敏度为0.12 ng/mL,CV分别为4.23%和5.73%,与hLH、hFSH、hTSH的交叉反应低,与2000 U/L的hCG的交叉反应结果小于100 ng/ml.51份血样用本试剂盒与国外同类试剂同时检测,其相关系数为0.95.结论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是目前血清游离β-HCG检测中灵敏的方法.该分析法稳定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彭建柳;温莺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穿线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松开结扎线造成再灌注.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①假手术(SHAM)组、②缺血再灌注(IR)组、③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的高选择性阻断剂LY294002(LY)组、④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组和⑤促红细胞生成素+LY294002(EPO+LY)组.观察各组大鼠在整个缺血再灌注期间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室性心律失常评分;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MB(CK-MB)和肌钙蛋白l(cTnI)水平;以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 EPO组的心律失常评分明显低于IR、LY和EPO+L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O血清CK-MB和cTnI水平组明显低于于IR、LY和EPO+LY组(P<0.001);EPO组SOD含量明湿高于IR、LY和EP0+LY组,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01);EPO组MDA含量明显低于IR、LY和EPO+L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EP0 1000mg/kg再灌注前给药能有效降低大鼠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但此作用可被预先给予的LY294002所减弱,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作用有关,PI3K/AKt通路参与其信号转导.
作者:吴锦波;吴平生;张宏斌;王月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合并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晚期原发巨大肝癌的疗效.方法 搜集2001年1月~2004年12月诊治病例,对84例无法进行手术的巨大(直径≥10 cm)原发性肝癌进行TACE、3-DCRT序贯治疗.其中UICC/AJCC L期49例,T4期35例,均为NO,合并有门脉癌栓30例.根据Child-Pugh肝硬化分级,A级64例,B级20例.可见肿瘤体积(GTV)为(705±430)cm3(170~2099 cm3).先行TACE:将氟尿嘧啶和羟喜树碱注入患者肝肿瘤的供血动脉(靶动脉),然后将卡铂和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与超液化碘油充分混合成乳剂注入靶动脉,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根据患者情况每1.5~2个月重复1次,1~3次治疗.后行3-DCRT,每次分割剂量4~6 Gy,照射次数(11±2)次(7~15次),肿瘤剂量(53.6±6.6)Gy,每周3次,隔日1次.结果 8例患者3-DCRT后3个月内死亡,未能评价疗效,总有效率(CR+PR)68.9%(51/74),1、2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5.4%、24.7%和15.4%,T分期、GTV、门脉癌栓和分割剂量对生存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Child-Pugh肝硬化分级是独立的预后因子(P=0.035,相对危险度=2.440).结论 3-DCRT合并TACE对晚期巨大原发肝癌有一定疗效,Child-Pugh是独立预后因子.
作者:孙恒文;陈龙华;韦传军;郑小康;李启生;官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认知功能及其与白质扩散各向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LA患者31例,其中LA-1级13例,LA-2级12例,LA-3级6例;对照组18名,各组受检者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匹配.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查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测量其扩散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平均扩散系数(M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A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降低,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心算能力各项目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都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对于LA-1级、LA-2级患者以及全部31例LA患者,白质形似正常区(NAWM)FA值、MD值均与认知功能障碍呈中度相关.结论 LA患者随脑白质病变程度加重总体认知功能呈降低趋势,MRI上显示的白质损害严重程度不能准确反映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而LA患者白质纤维扩散各向异性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高的相关性,认知功能障碍与FA值呈正相关,与MD值晕负相关.
作者:栾萍;王静新;陆兵勋;潘速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糖对INS-1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INS-1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萄糖5.5mmol/L培养)、高糖组(葡萄糖16.7 mmol/L培养)、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高糖组(NAC 1.0mmol/L+葡萄糖16.7 mmol/L培养),均干预72 h.分光光度计测定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Ⅲ活性,荧光素酶方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放免法测定胰岛素分泌水平.结果 高糖组的呼吸链酶复合物Ⅰ活性[(1.53±0.24)μmol/(mg·min)]、Ⅲ活性[(1.08±0.22)μmol/(mg·min)]分别较正常对照组的呼吸链酶复合物I活性((2.31±0.33)μmol/(mg·min)]、Ⅲ活性[(1.92±0.39)μmol/(mg·min)]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ATP含量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在高糖组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使用抗氧化剂NAC干预高糖组,其线粒体酶复合物Ⅰ、Ⅲ活性、细胞ATP含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高糖损伤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可能与损伤线粒体呼吸链功能有关,高糖可能通过氧化应激损伤INS-1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功能.
作者:林占;薛耀明;沙建平;毛睿睿;龙可;桑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旨在探讨颅骨局部加位对NPC颅底骨侵犯的诊断价值并与CT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2003年01至2007年12月间病理确诊为NPC的放疗前患者,共405例,均在1周内行前后位全身骨显像(WBI)及颅骨左、右侧位局部显像和CT检查.结果 WBI诊断与CT诊断阳性符合率29.48%,阴性诊断符合率76.05%,总符合率81.23%;骨局部显像目测诊断同CT诊断的阳性符合率67.95%,阴性诊断符合率74.07%,总符合率87.16%;骨局部显像半定量分析诊断同CT诊断的阳性符合率75.64%,阴性诊断符合率74.07%,总符合率88.64%.在27例CT诊断阴性而局部显像半定量分析诊断阳性的患者中,其中有9例同时行了MRI检查,MRJ结果为阳性.结论 全身骨显像加做局部颅骨侧位显像,对NPC颅底骨侵犯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做为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筛选方法.
作者:冯会娟;欧阳伟;刘金华;刘伟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R-Spondinl(RSpol)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健康雄性昆明小鼠50只,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40只).对照组小鼠仪作剖腹手术,实验组小鼠麻醉后夹闭肠系膜动脉20min后松夹,分为再灌流6 h(A组)、12 h(B组)、24 h(C组)和48 h(D组).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小肠组织RSpol的表达.结果 RT-PCR和ELISA结果均显示RSpol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6h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12 h表达逐渐增加,在24 h达到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其表达迅速下降,在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RT-PCR:P<0.05:ELISA:P<0.01).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能抑制肠道内分泌细胞早期RSpol表达,诱导中期RSpol表达,RSpol能促进肠道上皮干细胞增殖分化,参与肠黏膜受损后的修复过程.
作者:殷刚;吴承堂;王运星;雷尚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对Neurospom crassa基因组中与黑曲霉phyA具有46.85%相似性的EAA33149.1蛋白基因进行鉴定并确定其功能.方法 利片j信号肽预测软件SignalP 3.0 Server,真核蛋白序列中精氨酸和赖氮酸前导肽切割位点以及信号肽切割位点预测软件PmP 1.0 server,跨膜结构域预测软件Tmpred和TMHMM Server v.2.0,GP I锚定位点预测软件big-P I Predictot以及哑细胞器中蛋白定位分布预测软件TargetP v1.01对EAA33149.1蛋白基因进行预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该基冈克隆到酿酒酵母中表达.结果 确定了该蛋白的信号肽、信号肽切割位点以及分泌途径.重组酿酒酵母表达的54 000重组蛋白,显示了植酸酶活性.结论 初步确定该蛋白基因为N.crassaphyA基因.
作者:孙平楠;周小玲;王正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脐带异常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31例有脐带异常分娩者,与同期无脐带异常分娩者进行对照.结果 脐带异常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脐带异常组(脐带绕颈、脐带过长除外)剖腹产或阴道手术率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不同脐带因素对妊娠结局和分娩方式的影响不同,应根据不同脐带因素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案.
作者:纪妍;林静吟;欧惠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海马神经元NF-κB及ICAM-1随再灌注时间表达变化,探讨姜黄素脑保护的分子机制.方法 制作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S组、IR组、Cur组及SC组.HE染色观察海马锥体细胞形态改变、免疫组化观察海马NF-κB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海马组织ICAM-1蛋白含量.结果 IR组细胞轮廓消失,大部分细胞出现核固缩、碎裂.Cur组70%细胞边界基本清楚,核形状基本规则.Cur组海马CA1区在再灌注后各时间NF-κB的表达水平均低于相应时间点IR组(P<0.05).Cur组海马ICAM-1蛋白含量均低于IR组及SC组,其中在1 d和3 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ICAM-1、NF-κB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
作者:庄荣;林孟相;宋秋英;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远志YZ-50对慢性应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健康雄性Ⅱ级Wistar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一步法抽提总RNA,分光光度计测光密度值.β-actin做内参照,RT-PCR技术检测BDNF及其受体TrkB mRNA在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组织的表达,从分子水平探讨在给予远志YZ-50后BDNF及其受体TrkB mRNA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的变化规律.本实验共设5组,分别是空白对照、慢性应激模型组、地昔帕明、YZ-50低剂量组、YZ-50高剂量组.结果 YZ-50各剂量组均显示活性,能显著提高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B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作用好,与模型组相比P<0.01.结论 YZ-50能够提高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BmRNA的基因转录,加强神经元营养,促进应激损伤的神经元恢复,从而改善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有效发挥抗抑郁作用.
作者:孙艳;谢婷婷;王东晓;刘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大鼠烫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创面病理学改变的特点.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70只,质量为180~22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7只)、单纯烫伤组(B组)、烫伤后合并人工海水浸泡1 h(C组)、3 h组(D组),每组21只.除A组外,各组动物均造成背部10%深Ⅱ度烫伤;C、D组动物双前肢以下部分分别浸泡于人工海水中1 h和3 h;分别于伤后1、3、5 d观察创面大体情况、光镜观察创面病理改变、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创面微循环毛细血管损伤变化和其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测量各组动物创面含水量.结果 除A组外,各组动物创面含水量于伤后1 d升高,3 d达到峰值,5 d小幅度F降,其中:D组高,A组低,C组高于B组(P=0.000).相对B组,海水浸泡后创面明显干燥、创面坏死发生早,且严重,以D组为明显;光镜下:除A组外,各组动物创面表皮均坏死脱落,有不同程度的毛囊破坏、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以D组明显;电镜下:除A组外,各组动物创面毛细血管基底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缺损,并可见内皮细胞间隙不同程度增宽,海水浸泡组还可见部分内皮细胞胞膜缺失去,细胞皱缩脱落,以D组明显.结论 大鼠烫伤后合并海水浸泡使组织细胞脱水、变性坏死,尤其是加瑼了皮下毛细血管网内皮细胞损伤、使创面水肿加重而进一步加剧创面微循环障碍和创面组织损伤.
作者:马军;王甲汉;李志清;易朝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TAC方案联合使用绿脓杆菌制剂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价值.方法 以随机排列表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6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TAC新辅助化疗方案,实验组加用绿脓杆菌制剂,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的疗效、毒副作用、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成本比.结果 实验组在新辅助化疔第2、3、4疗程后总有效率(RR)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化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无明显差别,而对照组化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毒性反应发生率及反应程度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出现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感染的几率较对照组降低;实验组患者经2次新辅助化疗后即行手术治疗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第2次新辅助化疗后实验组每增加1%化疗有效率需花费人民币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绿脓杆菌制剂在新辅助化疗中的联合使用能增加化疗的疗效,同时能增加患者的化疗承受能力,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而且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没有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卫东;唐中华;徐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人外周血源性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获得PBMC,体外采用多种细胞因子(TNFα、IL-4、GM-CSF)联合诱导,获得了分化与功能相对成熟的DC.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观察了不同浓度黄芪多糖(终浓度为50、100、200 mg/L)对DC表面分子表达以及DC与T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体系中活细胞相互作用过程的干预作用.结果 LPS组、50mg/L组、100mg/L组的细胞呈悬浮生长,可见部分细胞聚集成簇,细胞表面可见数量不等、形态不一的树突样突起,扫描电镜下细胞呈不规则形,表面粗糙,胞体有形态不一的突起,α-萘酸酯酶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呈阴性,200 mg/L组细胞大量凋亡崩解.培养6 d后实验组的DC表面CD86(TCD86*LPS=9.1302、TCD86*50 mg/L=6.4024、TCD86*100 mg/L=8.3165,P<0.001)、HLA-DR(THLA-DR*LPS=6.3118、THLA-DR*100mg/L=7.0752,P<0.001;THLA-DR*50 mg/L=3.5797,P<0.01)等表型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LPS组和100mg/L组的CD14等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CD14*LPS=8.5709、TCD14*100=8.6103,P<0.001),50mg/L组的CD14表达下调,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CD14*50 mg/L=1.7918,P>0.05).结论 研究初步表明,适当剂量黄芪多糖可以上调DC膜表面与抗原递呈相关的HLA-DR、CD86等共刺激分子的高表达,对促进DC的分化与成熟,有着显著的影响,并增加DC的免疫活性.
作者:陈朝俊;李志梁;傅强;刘艺;雷霄;吴宏超;刘映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诊断直径>2.0 cm 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9例直径>2.0 cm乳腺肿块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测定定量参数,分析时间-强度曲线类型及肿块增强模式,分析良恶性肿块间的差别.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大小、超声造影基础强度、峰值强度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强度、上升斜率、强化强度指数、曲线类型及增强模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造影为直径>2.0 cm的乳腺肿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鉴别方法.
作者:张建兴;沈嫱;蔡丽珊;高蕾;宋光辉;谢晓燕;黄洁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合并子宫卒中的治疗原则与监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五年来诊治的胎盘早剥并发子宫卒中28例,结合临床讨论治疗原则与相关措施.结果 28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卒中均及时终止妊娠并行剖宫产术取出胎儿与胎盘后,经过及时恰当的处理,22例保全子宫,4例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子宫卒中面积大,经积极处理无效而行全子宫切除.结论 胎盘早剥合并子官卒中,严重危及母婴生命,应及时终止妊娠,但子宫卒中不是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只要处理及时恰当,多能保留子宫,降低母婴的死亡率.
作者:吕小燕;尹春艳;王保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供肾切取术(RPLDN)与传统开放活体供肾切取术(ODN)在活体供肾切取术中临床应用.方法 对45例供者采用后腹腔镜供肾切取术的22例,传统开放取肾手术的23例,所有供受者随访3~24月,分析资料进行比较总结.结果 RPLDN与ODN相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分别为75±35 min与65±26 min,p>0.05),术中出血亦较少(分别为150±50 ml与110±40 ml,p>0.05),RPLDN供肾热缺血时间相对较长(分别为107±34 s与20±5 s,P>0.05),所取血管长度较短(供肾动脉3.8±1.6 cm/4.2±0.6 cm,P<0.05;供肾静脉2.5±1.3 cm/3.5±0.8cm,P<0.05);供者术后恢复方面,RPLDN的供者术后下床时间较早(分别术后3±1 d与术后5±1 d,P<0.05).肾移植术中血管开放后供肾均在1 min内泌尿,RPLDN术后1周出现排斥反应1例,肾功能恢复延迟(DGF)1例.ODN受者术后1月出现急性排斥1例,其余均在术后3 d血清肌酐恢复至正常.所有供者术后7 d伤口拆线后均出院.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亲属供肾切取临床应用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但是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对供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肾功能等优势,更能促进亲属肾移植的开展,增加供肾来源.
作者:徐战平;王行环;郑祥光;杨浣情;刘久敏;高炜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可疑急性阑尾炎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18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要求阑尾超声检查的病例中,探及增粗肿大阑尾,结合临床提示急性阑尾炎.探及正常阑尾,则扩大扫查范围(肝胆脾胰腺、盆腔、泌尿系、胃肠及胸腔),以期找到阑尾炎之外的急腹症病变.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或临床观察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为93.2%、特异性为94.1%、准确性为93.7%、阳性预测值为91.8%、阴性预测值为95.1%.非阑尾炎急腹症中正常阑尾显示率87.1%(162/186).非阑尾炎急腹症超声诊断符合率78.2%(140/179).结论 可疑急性阑尾炎病变中,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性很高.检查中探及正常阑尾声像可增强检查者的自信心,迅速调转思路寻找并发现除急性阑尾炎之外的急腹症.
作者:文革;赵景亭;刘小珍;张成立;许锦富;吴凤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肠外+肠内营养(PN+EN)与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4年6月至2008年9月20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例.观察组接受PN+EN,对照组接受TPN,两组等氮、等热供给;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浓度.外周血Iga、lgG、IgM、淋巴细胞总数TLC、CD4/CD8比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LC、CD4/CD8比值和IgC有所增高(P<0.05);两组间总蛋白和清蛋白及组内营养支持前、后的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PN+EN较TPN更能改善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程雪涛;李胜玲;刘国莲;杨晓明;鲁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童重型β-地中海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与急性心力衰竭(AHF)发生的相关性,观察其在预测和诊断AHF发生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行allo-HSCT治疗的重型地贫病人,其中12例曾发生过AHF,7例未曾发生,比较两组移植前后血浆NT-ProBNP浓度和心肌酶谱(CK、CK-MB、LDH)、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浓度与AHF发生的关联性.结果 预处理化疗后两组血浆NT-ProBNP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峰值时间约为+5 d,两组存allo-HSCT后的+1 d、+10 d、+14 d有显著性差异(P=0.014,P=0.001,P=0.002),AHF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血浆NT-ProBNP的升高能早期提示AHF发生的可能;两组的心肌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在移植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HF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移植前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AHF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AHF组的铁蛋白较non-AHF组的含量高(p=0.04),HF组的LVEF较non-AHF组的偏低(p=0.017).结论 重型β-地中海贫血病人allo-HsCT后血浆NT-ProBNP的浓度与AHF发生有相关性,而心肌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的变化与AHF无明显相关性,血浆NT-ProBNP可作为重型地贫病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中急性心衰的一个早期实验室预测指标.
作者:李娜;吴学东;石磊;何岳林;张振洪;邹纬;冯晓勤;李春富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