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亚玲;周昌菊;薛敏
目的 构建大鼠δ阿片受体基因的pIRES2-EGFP表达质粒,并实现其在HEK293细胞的表达.方法 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通过逆转录巢式PCR,扩增δ受体全长cDNA,克隆至pMD20-T载体中,测序鉴定,经酶切、连接克隆人pIRES2-EGFP中,将获得的δ-pIRES2-EGFP重组子转染人HEK293细胞中,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和δ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δ基因正确构建入 pIRES2-EGFP表达质粒中,转染了重组子的HEK29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应用细胞免疫荧光,可以观察到δ基因高强度表达.结论 利用巢式RT-PCR等成功构建了δ-pIRES2-EGFP表达质粒,并在HEK293细胞中实现了高效表达.
作者:胡子有;漆松涛;张遐;曹琼;吴炳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肝移植手术成功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105例肝移植资料.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10~350 min,平均250 min;无肝期35~65 min,平均53.5 min.手术中输血0~6600 ml,平均400ml.95例术后恢复顺利,10例死亡,手术成功率9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道并发症12例(11.4%),内出血6例(5.7%).结论 减少术中出血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术中彻底止血、保证胆道有充足的血供能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杰;林建华;崔忠林;张思云;王宇;张国伟;林艺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方法 对93名心功能Ⅱ至Ⅳ级(按NYHA分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2级至4B级(按Lown分级)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口服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心胸比,超声心动图的LA、LVEDV、LVESV、EF的改变;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改变.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在的心率、血压、心胸比两两比较后,P均<0.05,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超声心动图的LA、LVEDV 、LVESV均明显缩小,EF增加,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治疗6周后心律失常改善的总有效率为72.04%,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为86.02%.结论 缬沙坦与胺碘酮联用,能有效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减少.
作者:邝健;黄裕立;麦炜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黄芪对妊娠期糖尿病抗氧化活性及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8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经过规则饮食控制需药物治疗,予胰岛素控制血糖稳定后,随机分为继续胰岛素治疗组(43例)和胰岛素联合黄芪治疗组(41例),测定两组血液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的水解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血脂、肾功等.结果 加用黄芪治疗后,患者血清SOD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而MDA较对照组明显下降.黄芪治疗组肾功能及血脂均较对照组下降.结论 黄芪可有效控制血糖的升高,减少自由基生成,提高机体抗氧化损伤能力,改善机体功能,在妊娠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梁海英;侯峰;丁勇利;张温麑;黄晓晖;张碧云;刘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低肺功能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术前肺功能、手术治疗方式和术后并发症,探讨重度低肺功能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外科治疗的价值.方法 和结果回顾性分析和总结43例低肺功能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治疗经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2%(16/43),住院死亡率为2.3%(1/43).肺叶切除和空洞清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2.5%(10/16)和23.07%(6/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肺功能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手术治疗应结合病史、术前其他检查来综合判断.采用不同术式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薛宗锡;刘健雄;游佩涛;邵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指导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以急性阑尾炎为初步诊断,实施了阑尾区B超检查的139个病例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约96.3%,特异性约67.7%,阳性预测值约91.2%,阴性预测值约84.0%.结论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指导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沈嫱;戴九龙;石小红;高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前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分析其与移植排斥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25例次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预处理前后外周血中CD3~+、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比率,以同期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1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对照,研究移植排斥与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重型β地中海贫血组植入率65.2%,排斥率34.8%,急性白血病组植入率100%;CD3~+CD8~+T细胞百分比,重型β地中海贫血组在预处理前、后均高于急性白血病组(P均<0.05);CD3~-CD56~+细胞比率,重型β地中海贫血组预处理后较预处理前升高(P<0.05),而急性白血病组预处理后较预处理前显著降低(P<0.05);预处理前CD3~-CD56~+NK细胞比率,重型β地中海贫血排斥组高于植入组(P<0.05).结论 CD3~-CD56~+NK细胞可能与重型β地中海贫血移植排斥有关,可做为预测排斥的指标之一;CD3~+CD8~+T细胞与β地中海贫血移植排斥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郝文革;黄绍良;孙新;刘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含量检测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307例有复发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0例无复发转移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SGF含量,并对复发转移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TSGF含量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复发转移患者血清TSGF含量明显高于无复发转移患者及正常对照者(P<0.01);无复发转移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TSGF含量无差异(P>0.05);复发转移患者化疗有效者化疗后血清TSGF含量明显低于化疗前(P<0.01);进展者化疗后血清TSGF含量明显高于化疗前(P<0.01);稳定者化疗前后血清TSGF含量变化不大(P>0.05).结论 血清TSGF含量检测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诊断、疗效判断及随访检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华;闫茂生;郑涛;陈亦欣;许瑞莲;刘雅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MR动态增强的特点及其组织学基础.方法 对20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MR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宫颈癌病灶强化形式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 20例宫颈癌动态增强曲线可分为2型,宫颈癌的强化形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宫颈癌的组织学成分相关.感兴趣区为明显均匀强化或者病灶周围的明显环形强化区,所得的时间-信号曲线主要是Ⅰ型,速升速降型,病理上主要由肿瘤细胞组成,周围包绕薄层或者散在的间质组织.而感兴趣区为肿瘤轻度强化或者病灶中央表现为轻度强化区,其时间-信号曲线主要表现为Ⅱ型为缓慢上升型,病理学所见为主要是纤维组织组成,内可见散在的肿瘤细胞.结论 宫颈癌的MRI动态增强能够更好的显示病变特性,其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特性与宫颈癌的组织学特点相关.
作者:钟华;彭振鹏;刘锦文;程传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观察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探讨Fhi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包括3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22例子宫腺肌症)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及15例子官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对照组)中Fhit的表达情况.结果 Fhit主要表达在腺体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其表达强弱顺序为:对照组子宫内膜>EMS组在位内膜>EMS组异位内膜,EMS在位和异位内膜Fhit表达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MS组在位内膜的Fhit表达在临床r-AFS分期的不同期别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异位内膜的Fhit表达在不同r-AFS分期中差异显著(P<0.05);卵巢EMS组和子宫腺肌症的在位和异位内膜Fhit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Fhit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苏桂栋;柯妍;余艳红;张广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17例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217例IgA肾病患者在30~39岁年龄段发病率高(50.38%);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型常见(56.68%,123/217),该型病理改变程度较重,Ⅲ级病变以上占38.21%:IgA肾病的病理类型包括了几乎所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以I级病变为常见(31.34%,68/217),其次为Ⅱ级病变(29.95%,65/217),且随着病理分级程度的进展,临床合并高血压的比例也越高;免疫病理分型中48例为单纯IgA型(22.12%),106例伴补体沉积(48.85%).结论 IgA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伴高血压患者肾病理改变程度较严重.对无症状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患者应尽早行肾活检术,并根据病理类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符克英;陈汝;詹锋;蔡俊宏;谢瑶芸;吴艳;韩叶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睾丸横过异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报告一例睾丸横过异位,行精索松解并将异位睾丸通过阴囊纵隔进行复位固定.结果 随访6个月,患儿双侧睾丸位置良好,血流正常.结论 睾丸横过异位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病因不明,宜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赵善超;郑少斌;谭万龙;徐军刚;陈彤;陈鹏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惠州市两家医院在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各临床科室住院及门诊病人265株血液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和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标本进行培养,MicroScan-4微生物系统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2342份血标本中,共检出细菌265株,检出率为11.3%,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43株(54.0%),革兰阴性杆菌105株(39.6%),阳性杆菌14株(5.3%)真菌3株(1.1%).血液感染中内科疾病127例占47.9%,外科疾病67例占29.2%,儿科71例占26.8%.儿科检出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77.5%(55/71).结论 内科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外科与儿科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葡萄球菌尤其是CNS已成为血液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严伟玲;陈国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碎石(URL)、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分别采用ESWL、URL、PCNL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种方法碎石成功率分别为78.5%(146/186),91.2%(93/102)和100%(38/38).ESWL组结石直径分别为0.5~0.99 cm,1.0~2.0 cm,>2.0 cm三组,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0.8%(89/98)、69.3%(52/75)、30.8%(5/1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RL组3例入镜困难,5例结石上移肾盂,1例结石残留,发生输尿管穿孔2例;PCNL组均1期建立经皮肾通道并碎石成功,结石清除率为100%,无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SWL佳适应症是<1 cm输尿管结石;URL适合大多数输尿管结石,特别是中下段结石,入镜成功是碎石成功的前提,结石返肾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PCNL处理输尿管上段大的梗阻性结石有优势,特别是ESWL、URL失败病例.
作者:肖耀军;邵志强;张明;王海坤;王建平;黄谷;李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p21-activated kinase-1(PAK1)基因对大肠癌细胞系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把重组p21活化蛋白激酶1质粒用脂质体转染大肠癌SW480细胞,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于转染后48 h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AK1的蛋白表达水平,Boyden小室模型检测大肠癌细胞SW480在转染重组PAK1基因质粒后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SW480细胞转染p21活化蛋白激酶1重组质粒后,与空白对照和空载体对照相比,PAK1蛋白水平明显增加,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增强.结论 转染pPAK1重组质粒能够有效上调PAK1基因,增强大肠癌细胞系体外侵袭潜能,提示PAK1基因高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相关.
作者:武金宝;韩宇晶;南清振;张振书;张宏权;宋于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手段和措施.方法 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对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输注机制血小板的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发热反应多见,而输注血浆引起的不良反应则以过敏反应常见.结论 应用去除白细胞技术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普山;叶汉深;陈漫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构建凋亡素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并制备表达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 构建凋亡素 pGEM-T/Apoptin载体,并将凋亡素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将该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受体菌中,以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目的蛋白.用表达蛋白常规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的滴度.结果 凋亡素基因被成功的克隆至pET-28a(+),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在相对分子量约17 000的位置出现目的蛋白条带,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Balb/c小鼠经5次免疫后,得到了滴度为1:5×10~5血清抗体.结论 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凋亡素的功能和凋亡素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健生;张明鑫;段小艺;莫非;王全颖;杨广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改良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测定方法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84例胸痛病人,其中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3例,胸痛对照组41例,所有病人均在发病6 h内抽血,用改良钴-白蛋白结合法测定缺血修饰性白蛋白,结果用吸光度大小表示;利用ROC曲线来评价IMA诊断AMI的阀值.结果 AMI组IMA吸光度值为(1.195±0.320),胸痛组IMA吸光度为(0.855±0.068),两组差异显著(P<0.001).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47,当阀值为0.906时,其诊断敏感度为93.0%,诊断特异度82.9%.结论 利用改良方法测定IMA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志晓;王前;郑磊;包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或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急性心肌缺血状态犬的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健康杂种犬6只,开胸后游离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使用自制动脉血管缩窄器制备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测量不同冠脉血流状况下二尖瓣环心肌舒张速度平均值(Em),同时进行心导管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 随着犬心肌缺血程度的加重,左室舒张功能进行性下降,LVEDP则逐步升高(P<0.001),VVI与QTVI测量的Em逐渐降低(P<0.001及P=0.001),二者与LVEDP具有良好的负线性相关,使用V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834,P<0.001.使用QT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680.P<0.001,两相关系数行Z检验Z=2.625,P=0.0087.结论 VVI及QTVI技术均是无创性测量左室舒张功能的好方法,VVI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技术,克服了测量时的角度依赖性,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上明显优于QTVI,为临床上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方法.
作者:张川;查道刚;杜荣生;胡锋;李胜辉;吴小苑;刘伊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与开放后门静脉高压模型犬体循环的变化及与NO/ET、PGI2/TXA2的关系.方法 正常家犬12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门静脉高压模型组(采用部分结扎门静脉的方法建立门静脉高压症犬的模型并饲养12周),进行门静脉和肝后下腔静脉阻断与开放实验,监测围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B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心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分别于麻醉后术前、无肝期30min、新肝期30min 3个时点抽取中心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_2)/血栓素A2(TXA_2)水平.结果 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后两组犬出现了明显的体循环的变化,表现为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后均处于低有效循环,但模型组相对稳定;门静脉高压模型组围术期体循环血浆NO水平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后持续显著降低.结论 在围术期两组犬出现了明显的体循环的变化,门静脉高压组阻断期体循环相对稳定,血浆NO、ET、PGI_2、TXA_2的意义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池信锦;魏涧琦;黑子清;葛缅;刘德昭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