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静脉置管的优点及并发症

任玲;杨春艳;朱玉菊

关键词:浅静脉, 置管, 优势, 并发症
摘要:浅静脉置管针又称套管针,它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塑料针座组成。它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浅静脉置管应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骨科研究生医学专业英语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由印度的普拉布首次提出并实施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随着医学交流国际化,社会需要掌握医学专业技术知识和医学专业英语技能的人才,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在骨科研究生医学专业英语学习中,既能学习所需的专业知识又能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具备用英语进行专业交际能力的国际骨科医学人才。

    作者:孟祥玉;吐尔洪江·阿布都热西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使用药篓编号前后小儿门诊注射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和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药篓编号前后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随机抽取2012.5-2012.12月份未使用药篓编号叫号前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1120份,抽取2013.5-2013.12月份使用药篓编号叫号后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1120份,计算并比较它们在输液及就诊过程中对医院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使用药篓编号叫号后调查满意度明显高于未使用前。结论:使用药篓编号叫号后,有效避免门诊输液患者拥挤现象、关系患者插号现象,使患者真正感到医院的公平、公正,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春花;高淑贞;林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西宁市城北区乡村级免疫规划人力资源配置调查分析

    目的:为加强我区免疫规划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保障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2013年对城北区乡村级免疫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统一表格,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75名免疫规划服务人员中,50岁以上人员占13.33%;大专以上医学学历占49.33%;无职称和初级职称占85.34%,中级职称占14.67%;从事免疫规划服务5年内人员占62.67%。结论:城北区免疫规划人员主要特征为,低学历、低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大,人员更换频繁。学历、职称及人员的不稳定不适应免疫规划的进程和当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发展和需求。

    作者:王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对比患有骨质疏松症患者与普通患者的心理反应,便于更好的为患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让其拥有更幸福的晚年生活。方法:随机抽取九台县医院骨科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20例,放疗科和甲状腺科住院的患者20例,进行测评。结果:实验组在社交回避及苦恼、惧怕否定、抑郁、焦虑四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其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和接受治疗,让身体恢复的更快。

    作者:陈铁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2月收治的73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34例采用常规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9.4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使肺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促进身体得到较快恢复,为良好的护理模式。

    作者:马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睡眠障碍对飞行员的影响及健康教育

    目的:认识睡眠障碍对飞行员的影响及通过健康教育改善睡眠质量从而提高飞行质量。方法:通过生活习惯及相应的外界条件找到影响睡眠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睡眠质量提高飞行水平。分析:从外界环境到内在心理因素找到影响飞行员睡眠质量的根源,研究相应解决方案。结果:采取措施通过相应健康教育改善睡眠质量从而提高飞行质量。结论:睡眠质量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飞行质量。

    作者:吴晓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艾滋病病房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目的:通过探讨艾滋病患者的静脉输液实施安全管理办法,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护士职业暴露。方法:分析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了解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造成的后果,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通过强化法律意识、感染知识培训、消毒隔离及查对制度、操作技术的加强,有效的沟通,巡视及健康教育等管理办法安全实施静脉输液。结果:有效提高艾滋病患者了的治疗效果,减少输液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无职业暴露发生。结论:安全管理在艾滋病房中能有效提高护士穿刺安全防护意识,对预防医务人员因为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确保静脉输液安全的有效手段。

    作者:田爱玲;陈秀敏;刘静静;张敏;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和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需进行胆囊切除的患者共9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这三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术后无明显出血患者和伤口感染患者,疼痛感强烈的患者3例(6.25%);对照组患者中明显出血患者7例(14.58%),出现伤口感染患者8例(16.7%),疼痛感强烈患者12例(25%)。两组患者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术行胆囊切除,能有效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加强病人教育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加强病人教育,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分析2011年发生的不良事件,2012年制定相关措施,加强病人教育。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强化教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降低。结论:强化患者教育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举措,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避免医疗纠纷或者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曾素兰;彭成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中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中常规的西医治疗辅以中医治疗的联合方式治疗。比较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有效率以及溃疡复发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少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溃疡复发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P<0.05)。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联合治疗,治疗副作用小,患者恢复好,溃疡复发少,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谢瑞刚;赵永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辨证施护在小儿泄泻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中医辨证施护在小儿泄泻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泄泻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其中两组患者均给予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治疗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施护,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小儿泄泻的治疗中采用中医辩证施护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减轻患儿痛苦,有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吕明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前静滴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

    1例22岁女性患者,宫内孕39+1周,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给予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以60滴/分静脉滴注,静点约5ml左右时,患者突然出现胃痛、周身瘙痒,胸闷,频死感,周身皮肤呈暗红色,血压65/35mmHg,脉率140次/分,即刻停止输液,静注地塞米松20mg,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面罩吸氧。听诊胎心为55次/分,考虑产妇为过敏性休克导致急性胎儿窘迫,快速剖宫产挽救胎儿,断脐后新生儿台下急救,与此同时台上手术室积极抢救,给予抗过敏、抗休克、胸外按压等治疗,抢救约20分钟患者周身瘙痒及胸闷好转,监测血压为80/50mmHg,Spo297%,心率67次/分,呼吸20次/分,开放第2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加快代谢。19:40产妇血压105/50mmHg,心率130次/分,继续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至21:00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母婴安返病房。

    作者:齐有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人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高血压在我国已经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了,在面对高血压这种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并且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的疾病,患者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护理呢?

    作者:肖秀玲;刘春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饮食计算图在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中的应用

    饮食治疗是所有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必不可少的措施。传统糖尿病膳食计算方法繁琐[1]。而多数糖尿病患者存在学习、记忆力障碍。仅靠宏观指导,一般说教及简单举例,很难掌握和应用。为此,我科依据2013年版国家行业标准《成人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导》,设计了糖尿病饮食计算图,于2014年起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海燕;张慧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半髋置换手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30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30例运用半髋置换手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进行临床观察。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法,将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其男女比例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例为手术治疗组,进行半髋置换手术;30例为保守治疗组,进行牵引治疗。结果:在随访的10~20个月里,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和患者恢复活动时间表明,手术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半髋置换手术治疗法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可以尽快的恢复活动时间,并且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进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胎膜早破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护理方法及对其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胎膜早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孕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有效的护理措施后,1例产妇出现产褥感染、1例宫内感染、1例早产,无新生儿死亡,母婴均安全出院。结论:对胎膜早破孕妇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提高新生儿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结局。

    作者:金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喀什市2013年麻风强化免疫工作研究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以及喀什地区卫生局印发的《2013年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强化免疫实施方案》要求,喀什市顺利完成了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并通过了地区督导组的评估。本次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强化免疫强化工作的开展,取得显著防疫效果,为我市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总结汇如下。

    作者:肖丽;阿提坎木·肉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院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对医院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体检中心感染危险因素并结合危险因素对感染预防、控制进行强化,通过针对性措施执行,观察医院体检中心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感染率为17.31%,观察组的感染率为6.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加强医院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规范灭菌操作、加强针刺管理并采取正确途径对医疗垃圾进行处理来提升感染预防控制效果,为体检工作者提供保障。

    作者:邓水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对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大肠癌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1],亦明显高于胃癌患者。为了解大肠癌患者并糖尿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作者自200111月至2008年11月对40例糖尿病并行大肠癌术的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比较,重点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的观察。

    作者:李玲;何熔;张丽华;张雅琪;侯娟;祝志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通过对我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1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情观察,总结出呼吸麻痹、肺感染、心力衰竭是该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提出对此疾病患者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做好气管插管、密切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等护理是此疾病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及遗留后遗症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戈杰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