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个药物支架植入安全性和可行性的临床研究

傅强;李志樑;吴宏超;严全能;傅晓华;刘映峰

关键词:药物支架, 再狭窄, 心血管事件
摘要:目的 评估多药物支架植入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从2004年6月到2005年12月共34例多个药物支架(≥3枚)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为单个支架植入组(n=64)和两支架植入组(n=53),随访术后6月冠状动脉内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再狭窄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51例患者PCI治疗均成功.介入治疗1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多支架组、两支架组及单支架组均没有发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P>0.05),介入治疗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个药物支架植入治疗,并不增加近期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方法筛选人肾癌相关基因

    目的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人肾癌差异表达基因文库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方法 以肾癌细胞株RLC-310和肾近曲小管细胞株HK-2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提取mRNA,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进行正反两向消减杂交,获得人肾癌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文库,结合反向Northern斑点印迹杂交,筛选差异基因克隆,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正向和反向文库共包含1200多个阳性克隆,经斑点杂交筛选后,对213个差异克隆进行测序并经BLAST分析,得到144个差异表达基因,与肾癌相关的高表达基因67个,低表达基因77个,其中新EST 14个,未知功能基因21个;对测序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与细胞生长、黏附、凋亡等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相关.结论 该文库质量可靠,所筛选出的差异基因和新的基因为进一步筛选肾癌特异性相关基因,绘制肾癌差异基因表达谱,终阐明肾癌发生、发展、转移机制提供了实验材料和研究靶点.

    作者:王莹;陈葳;李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姜黄素对肠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检测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探讨姜黄素对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作用.方法 应用氨甲碟呤制备大鼠小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SASP,100 mg/kg)、姜黄素组(Cur,100 mg/kg),每天灌胃给药1次,共5天,第3天、第5天分别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和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肠黏膜ICAM-1蛋白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D-乳酸和小肠组织DAO水平.生化法检测大鼠小肠组织髓过氧化酶(MPO)活性.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小肠炎模型组DAI、CMDI、HS评分,D-乳酸和DAO水平及MPO活性明显升高(P<0.01).ICAM-1表达明显增强(P<0.01).姜黄素组DAI,CMDI,HS评分及D-乳酸、DAO、MPO活性较同期模型组有明显下降(P<0.01),ICAM-1表达也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结论 大鼠小肠炎模型中肠黏膜通透性增高,肠黏膜受损.姜黄素可以改善肠黏膜的通透性,对大鼠小肠炎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宋卫兵;张振书;肖冰;王新颖;黄茂梁;赵世义;张彦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热休克蛋白2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临床大肠癌组织标本中Hsp27的表达情况.应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转移潜能大肠癌细胞株中Hsp2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大肠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27的表达率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相关性(χ2test,P>0.05),但其过表达和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显著负相关(Fisher's exact test,P=0.035).应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显示Hsp27基因和蛋白在高淋巴结转移潜能的SW620细胞中呈低表达,在低淋巴结转移潜能的SW480细胞中呈高表达.结论 Hsp27和大肠癌肿瘤细胞的转移行为可能为负相关,可能在阻止其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赵亮;李祖国;丁彦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人类结肠癌肝转移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及其MR成像的初步观察

    目的 建立适用于影像研究的人类结肠癌肝转移瘤裸鼠模型,观察常规MRI表现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质量.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人类结肠癌SW480制成细胞悬液(1×107/ml),取0.5 ml注射至2只裸鼠胁部皮下制作种瘤鼠.将种瘤鼠麻醉,切除肿瘤制成大小约1 mm3组织块,将小肿瘤块种植于36只(雌雄各半)麻醉状态下的裸鼠肝脏制成结肠癌肝转移瘤荷瘤裸鼠模型.给予荷瘤鼠行MR T1WI、T2WI、DWI扫描.结果 2~6周后,裸鼠肝脏肿瘤长至0.7~2cm,2只伴有全肝播撒,36只裸鼠移植性人类结肠癌肝转移瘤模型成瘤率100%(36/36).T1WI、T2WI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肝脏及肿瘤,肿瘤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与常规T2WI图像比较,DWI图像明显变形4只,表面变形不影响肿瘤观察14只,表面无变形18只.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人类结肠癌肝转移荷瘤裸鼠模型成瘤率高,移植瘤生长良好,便于MR的常规成像与DWI观察,MRI图像可反映移植瘤的病理改变,是一种适用于分子影像学研究的动物模型.

    作者:谢琦;梁碧玲;江新青;陈明旺;张静;杨绮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慢性盐负荷对AngⅡ模型大鼠血压及血管平滑肌氯通道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慢性盐负荷对AngⅡ模型大鼠血压及血管平滑肌钙激活性氯通道(mCLCA4)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2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AngⅡ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用AngⅡ药泵(100 ng·kg-1·min-1)皮下输注2周;对照组除不给予AngⅡ干预外与模型组相同,正常饲养2周.2周后去除模型组药泵,于2组中各选6只取材分析后,再将模型组和对照组各分为高盐组(4% NaCl)和正常盐组(0.6% NaCl)干预12周.观察大鼠的钠代谢及血压变化.自盐负荷起,每隔4周取材用标记好的寡核苷酸探针通过原位杂交观察各组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钙激活性氯通道mCLCA4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输注AngⅡ2周的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血压明显升高(P<0.05),但血管平滑肌mCLCA4 mRNA的表达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模型大鼠的高盐组与正常盐组在各时点的血压均无明显差异;高盐干预4周时,血管平滑肌mCLCA4 mRNA的表达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别;高盐干预至8周及12周时,高盐组mCLCA4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同时点正常盐组(P<0.01).对照组中,高盐组各时点血管平滑肌mCLCA4的表达水平均比正常盐组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各时点血压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给SD大鼠AngⅡ(100 ng·kg-1·min-1)皮下慢性输注,可使其血压升高,但AngⅡ引起血压升高的机制可能和mCLCA4的表达变化无直接联系.AngⅡ输注2周可对抗短期高盐干预(4周)使mCLCA4 mRNA表达上调的作用.高盐摄入对正常SD大鼠血管平滑肌mCLCA4 mRNA的表达有上调作用,但对其血压无显著升压作用,说明mCLCA4的表达上调可能拮抗盐的升压作用.

    作者:方媛;刘治全;郑勇;叶涛;何岚;王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与超声造影检测肝动脉狭窄的实验研究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超声造影在检测肝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并对二者进行比较.方法 分别应用CDFI和超声造影对10条犬的肝动脉进行检查,每条犬按照肝动脉正常、50%、70%、90%、100%狭窄的顺序进行,狭窄模型均经X线血管造影证实成功建立.后对CDFI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 以CDFI检查的血流峰值、加速度时间以及阻力指数为指标进行检测,其对肝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50%和89%.超声造影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1%和98%.经检验二者在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超声造影对于诊断肝动脉狭窄的准确性要优于CDFI.

    作者:王娜;龚渭冰;吴凤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脱出性痔的形态学观察

    目的 初步探讨脱出性痔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采用光镜观察PPH手术切下的病理性肛垫组织.结果 肛垫上段的固有膜结缔组织中主要以发达肠腺为主,下段的固有膜结缔组织中肠腺稀少退化.肛垫的粘膜下层特别厚,富含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也含有大量的神经丛和血管,肛垫的动静脉吻合血管的静脉端管壁呈现特殊的二种结构.结论 脱出性痔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结构和血管结构特点.

    作者:李胜龙;朴英杰;杨俊明;张梅林;尹廷宝;康东;鲍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清脂软胶囊对实验性高脂模型大鼠脂肪肝变性程度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清脂软胶囊对高脂模型大鼠脂肪肝的病变程度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灌胃高胆固醇脂肪乳剂以制备大鼠高血脂模型,以清脂软胶囊为治疗组,血脂康为阳性对照组,观察实验动物治疗3周后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同时显微镜下观察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脂软胶囊二个剂量组(150、75 mg/kg)对高脂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水平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5);对高密度脂蛋白有一定的升高作用,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剂量组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同时,清脂软胶囊组动脉硬化指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肝脏病理结果显示,清脂软胶囊可以减轻高脂模型大鼠肝脏脂肪病变的程度.结论 清脂软胶囊可以调节高脂模型大鼠血脂水平,降低动脉硬化指数,减轻模型大鼠脂肪肝的病变程度.

    作者:佟丽;陈育尧;郭友立;杨江梅;黄永全;林善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PET显像剂18F-NaF骨骼分布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18F-NaF在骨质疏松症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过量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法制作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对动物模型注射18F-NaF,进行生物分布研究,测定大鼠各器官对18F-NaF的摄取值.对8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胸部动态及全身PET显像,测定骨骼对18F-NaF的摄取.结果 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对18F-NaF的摄取值低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股骨颈、腰椎、第七肋骨及胫骨对18F-NaF的摄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志愿者胸部动态PET显像发现,在注射后.20 s,脊柱骨、肱骨、肋骨有明显的18F-NaF摄取,随着时间的延长,骨骼对18F-NaF的摄取逐渐增加,60 min摄取达峰值.60 min行全身PET显像发现,全身骨骼明显摄取18F-NaF,骨骼/肌肉比值高,平均为8.12.结论 18F-NaF是理想的骨血流和代谢显像剂,18F-NaF在正常骨和实验性骨质疏松症骨骼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提示18F-NaF在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王鹏;李钦宗;王明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杀草强对FRTL-5细胞甲状腺激素相关基因转录的影响

    目的 观察杀草强对FRTL-5细胞中甲状腺球蛋白基因(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基因(tpo)、钠碘转运体蛋白基因(nis)、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tshr)、甲状腺转录因子基因1(ttf-1)和双链复合蛋白8基因(pax-8)转录的影响,初步探索其干扰甲状腺激素活性的机制.方法 0.001、0.01和0.1 mg/ml杀草强分别处理FRTL-5细胞24 h,收集细胞并提取细胞总RNA,用RT-PCR观察杀草强对tg、tpo、nis、tshr、pax-8和ttf-1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 杀草强各剂量组使tg基因转录均显著增强;杀草强高剂量组使pax-8和tshr基因转录显著降低,使ttf-1基因转录显著降低;杀草强各剂量组对tpo和nis基因无显著影响.结论 杀草强干扰甲状腺激素活性可能与其对tg,tshr,pax-8和ttf-1基因的影响有关.

    作者:潘红梅;张立实;吴德生;王津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对研究中药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应用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自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香豆酸(Ⅰ),对香豆酸甲酯(Ⅱ),2-醛基-5-羟甲基呋喃(Ⅲ),槲皮素(Ⅳ),山柰酚(Ⅴ),β-谷甾醇(Ⅵ),胡萝卜苷(Ⅶ).结论 化合物Ⅱ,Ⅲ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永勇;罗佳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谷氨酰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Aln-Gln)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GLN组(n=25)和对照组(n=25),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给予等氮等热量的全肠外营养,GLN组静脉滴注Aln-Gln 1周,对照组静脉滴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补充Gln前1 d和补充后第7天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Gln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8和TNF-α水平.结果 GLN组补充Gln后第7天血清Gln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7 d后GLN组血清IL-8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7d后GLN组病人血清白蛋白水平、体脂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留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 重症胰腺炎患者补充Gln可明显改善临床恢复结果,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8和TNF-α水平有关.

    作者:杨四清;徐建国;李立涛;徐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非体外循环心内手术装置的设计与观察

    目的 设计在非体外循环情况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特殊装置,并对其实用性进行初步观察.方法 根据心内直视手术特点,设计出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装置.利用该装置在5个游离猪心房间隔缺损模型上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验证该装置的实用性,对手术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使用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装置可以完成房间隔缺损的直视手术.结论 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装置对某些类型的心内直视手术较为理想,但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蔡开灿;王武军;王文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利用Gibbs距离图Snake模型分割医学图像

    目的 提出利用Gibbs距离图Snake模型分割医学图像的算法.该方法能克服医学图像周有的噪声和伪边缘干扰,收敛到正确的目标轮廓.方法 首先推导Gibbs形态学梯度,然后提出基于Gibbs形态学梯度的距离图Snake模型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结果 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克服了传统距离图Snake模型的上述缺点.结论 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分割结果鲁棒性好,分割过程无须人工干预,适合应用于临床医学图像分割.

    作者:程广斌;郝立巍;陈武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骨盆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骨盆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94例骨盆髋臼骨折手术病历资料完整病例,选择与并发症相关生理学及手术严重度评分为变量,以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回归系数,建立其并发症发生概率预测模型,以ROC曲线分析检测其预测价值.结果 本组资料数据建立的骨盆髋臼骨折并发症发生概率预测模型为:ln P/(1-P)=-13.83+0.47×PS+0.33×OS(P:预测并发症发生概率;PS:术前生理学评分;OS:手术严重度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888±0.037、截断点P=37%、灵敏度84.21%、特异度82.14%、符合率82.98%、误判率15.79%及漏判率17.86%.结论 本组资料建立的预测模型对骨盆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可指导临床治疗,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苏以林;王钢;王瑞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温复合脂多糖应激大鼠血清尿素和肌酐的变化特点

    目的 探讨高温与脂多糖(LPS)复合应激大鼠血清尿素、肌酐含量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 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生理盐水组(C组)、高温+生理盐水组(H组)、常温+LPS组(L组)、高温+LPS组(HL组).置动物于模拟气候舱,HL组、H组暴露环境干球温度为(35.0±0.5)℃,L组、C组Tdb为(26±0.5)℃;HL组、L组动物经尾静脉注射LPS 8 mg/kg,H组、C组动物经尾静脉注射0.9% NaCl 8 ml/kg.检测动物应激0、40、80、120 min时血清尿素、肌酐等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 肌酐在不同温度、时间、药物水平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温度、时间、药物水平间动物血清尿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时间与药物、温度与药物、时间与温度交互效应显著(P<0.01).应激40 min起各组间尿素差异显著,HL组尿素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1).尿素水平与TNF-α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r=0.730,P=0.000).结论 高温与LPS复合应激可促发、扩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造成肾损伤.

    作者:刘宏华;赵廷宝;李志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马尔尼菲青霉对巨噬细胞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Dectin-1的表达及TNF-α分泌的影响

    目的 研究马尔尼菲青霉对巨噬细胞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Dectin-1的表达及促炎因子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 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相菌液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培养24 h,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巨噬细胞TLR-2、TLR-4及Dectin-1的平均荧光强度;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染色的受体;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TNF-α的浓度;Real time PCR检测不同时间段TNF-α的mRNA表达.结果 马尔尼菲青霉可使巨噬细胞TLR-2、TLR-4、Dectin-1的平均荧光强度均增高,并激活巨噬细胞产生TNF-α.结论 马尔尼菲青霉上调了巨噬细胞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及Dectin-1的表达,巨噬细胞的激活与TLR-2、TLR-4及Dectin-1的表达上调相关.

    作者:赵文杰;席丽艳;马黎;张军民;李希清;鲁长明;李飞;曾翰翔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父方否决细胞对小鼠半相合干细胞移植模型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父方否决细胞对小鼠半相合干细胞移植模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否起预防作用.方法 以B6CF1(H-2 b/d)作为半相合干细胞移植的受鼠,给予9.0 Gy全身照射后4 h,单纯照射组经尾静脉注射0.3 ml D-Hank's 液,不进行细胞移植;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C57BL/6小鼠混合细胞悬液(4.5×106骨髓细胞+3.0×107脾细胞),但不进行其他治疗处理;实验组于移植4 d后经尾静脉注射BALB/c小鼠脾细胞悬液(数量分别为5.0×106、1.0×107),然后观察其造血恢复、植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情况.结果 由于没有给予GVHD防治措施,对照组受鼠GVH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10和10/10;而1/6量否决细胞组小鼠GVHD的发生率为5/10,30 d生存率增加至5/10(P<0.01),5只因GVHD死亡的受鼠中位生存期为20 d,较对照组(中位生存期14 d)有显著性差异(P<0.05);1/3量否决细胞组小鼠GVHD的发生率为2/10,30 d生存率增加至8/10,中位生存期延长至30 d以上(P<0.05).结论 半相合干细胞移植后输注父方否决细胞,可以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显著降低半相合干细胞移植GVHD的发生率.

    作者:王三斌;郭坤元;胡灯明;尹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保肝宁对肝纤维化大鼠瘦素及瘦素受体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保肝宁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复合因素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保肝宁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瘦素、瘦素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药物组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保肝宁药物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保肝宁明显抑制模型大鼠肝组织瘦素、瘦素受体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保肝宁可有效防治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抑制模型大鼠肝组织瘦素、瘦素受体的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贺松其;文彬;侯丽颖;吕志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多个药物支架植入安全性和可行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估多药物支架植入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从2004年6月到2005年12月共34例多个药物支架(≥3枚)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为单个支架植入组(n=64)和两支架植入组(n=53),随访术后6月冠状动脉内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再狭窄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51例患者PCI治疗均成功.介入治疗1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多支架组、两支架组及单支架组均没有发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P>0.05),介入治疗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个药物支架植入治疗,并不增加近期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傅强;李志樑;吴宏超;严全能;傅晓华;刘映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