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侯金岭

关键词:门冬氨酸钾镁,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AMI合并VA患者分为观察组(84例)与对照组(6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扩冠、溶栓(有溶栓适应症时)、对症支持等基础治疗。在上述基础治疗方法上,观察组接受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接受利多卡因联合普罗帕酮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室颤动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AMI合并VA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药物指导卡的设计与临床护理运用

    目的:探讨口服药物提示卡在临床护理中使用效果。方法:在服药指导卡使用前后抽取120名服药中的住院患者了解护士服药指导的正确性;抽取N1和N2层面的护理人员100名让她们表达对使用口服药物指导卡的态度与感受。结果:使用口服药物指导卡后的患者服药错误率1.7%低于口服药物指导卡使用前的服药错误率8.3%, 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使用口服药指导卡后护士的满意度高于使用口服药指导卡前。结论:口服药物指导卡方便护士对患者正确用药的指导,提高患者服药准确性,发挥药物的佳效能,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高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多节段突出导致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导致椎管狭窄症7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57例,女21例。年龄52~87岁,平均57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1.5年。突出间隙多6个间隙少3个间隙。所有病例均有下腰痛、下肢麻木和放射痛病史。间歇跛行62例,行走不稳21例,二便功能障碍8例,退行性滑脱18例。术前常规行脊柱X线平片、CT、MRI检查,证实三节段突出44例、四节段突出28例、五节段突出6例。

    作者:孟勇;陈聪;兰海;信效堂;倪博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灌肠疗法及特定据理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价值优势

    目的:总结利用中药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经验及体会。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瘀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20 d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78.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效果明显。

    作者:刘启文;蔡伟毅;刘巧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痔瘘患者围手术期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痔瘘患者围手术期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88例痔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前、中、后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结论:护理干预能减少痔瘘患者围手术期不适,减少并发症,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

    作者:王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护理观察

    目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从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80位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与40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方法。结果:在有效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能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祝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180例诊治体会

    目的:观察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腹部损伤患者180例,分别进行诊治,结果:171例治愈,9例死亡,因腹腔多脏器损伤,出血性体克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6例,合并重度颅脑损伤死亡2例,合并心脏损伤死亡1例。结论:外科医师要有快速、细致检查和严密的动态观察责任感,快速作出诊断和救治方案,以保证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尽快得到救治。

    作者:马福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院所辖石狮镇500例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人肝功、肾功、血脂、血糖及相关情况,指导老年人合理膳食,更多地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方法:我院所辖社区5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其相应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测定结果发现,肝功、肾功结果比较理想,56.3%的老年人存在血脂异常;19.5%的老年人血糖异常;30.4%的老年人血压升高。各项指标女性均高于男性。结论:血脂、血糖、血压的异常占相当比例,应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作者:任永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人脑白质变性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脑白质变性患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无脑白质变性患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205例老年患者,完善头颅MRI检查证实脑白质变性89例,无脑白质变性116例。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差异。结果:脑白质变性患者合并高血病、既往卒中史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较无脑白质变性患者高。结论:脑白质变性与高血压病、既往卒中史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相关。

    作者:陆明佳;包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小儿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而对照组42例予以肺炎常规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患儿总体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能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87名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幼儿园儿童的视力状况,及早发现异常、及时诊治,以保证儿童视力的正常发育。方法: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市幼儿园的287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对有异常的提出下一步诊治意见。结果:筛查学龄前儿童287名,视力异常率18.47%,结论:视力筛查是儿童保健中集体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在幼儿园进行视力筛查是简便可行的,可早期发现儿童视力异常,早期进行干预,保证儿童视力正常发育。

    作者:曾润萍;田景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36例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症,其特征为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重型颅脑损伤是(1)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2)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Oprenheim征、Gordon征、Bragude征等出现阳性;(3)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有明显改变。通过对本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仔细观察和细心护理,减少了并发症,同时为患者的康复赢得宝贵的时机。

    作者:桂娟;张丽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PCR快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38例

    目的:探讨PCR检测技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重要意义。方法:对2006年3月~2011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选取38例进行回顾性的研究。结果:本组研究3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我们分别采用的PCR法、直接涂片染色法、ELISA法进行检测,PCR法阳性率达89.47%,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阳性率34.21%)和ELISA法(阳性率31.58%),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PCR法对结核性脑膜炎阳性检出率高,且快速、简便、特异、敏感,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快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古力克孜·克尤木;买买提艾力·艾合木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心得与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的方法,得出对心血管疾病的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共1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于在院期间积极的护理进行跟踪性观察并将其选为护理组,随即抽取同期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护理,总结患者护理的效果,对比两组患者对在院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出院后进行随访,对比观察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复发及并发症产生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期的护理,护理组90例患者中,显效8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显效率为88.89%,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90例患者显效62例,有效8例,无效20例,显效率为68.89%,总有效率为77.78%。护理组90例患者中,对护理措施非常满意的有86例,满意的患者4例,没有不满意的患者,总满意率达到100%;对照组90例患者中,对护理措施非常满意的有36例,满意的患者46例,不满意的患者8例,总满意率达到91.11%。护理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合理的护理方法,不仅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韩宏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改良环型头臂石膏外固定在臂丛损伤术后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环型头臂石膏外固定在臂丛损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对126例臂丛损伤术后患者应用改良环型头臂石膏外固定,并对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103例患者术后获3至4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再生表现,患肢感觉、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有11例患者拆除石膏后发现肘关节或腕关节骨性突起部压疮。结论:改良环型头臂石膏外固定能确保臂丛损伤术后神经再生,效果确切,但也存在着护理困难和可能出现压疮等并发症可能,应注意避免。

    作者:傅国;李雪佳;秦本刚;顾立强;王洪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放置元宫型Cu365宫内节育器18月临床效果观察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目前常用的长效避孕措施,具有安全、经济、有效的特点。但置入后可能出现脱落、带器妊娠、副反应等现象,影响了IUD的使用效果。为了减少放置后出血,国内先后研制了含孕激素,含纤溶药物和抗前列腺素药物的IUD。元宫型Cu365宫内节育器是近几年使用的新型节育环,它是由0Cr18Ni9不锈钢丝、纯铜丝、医用硅橡胶制造,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法观察元宫365型环和爱母环(Mcu)使用18个月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梅;张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心理负担较重,主要原因是由于胆管结石反复并发胆管炎,长期深受疾病的折磨,担心肝内结石复发或残留需要多次手术;因此,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向病人耐心地解释肝叶切除手术的必要性和治疗效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防治方法,增强病人治疗的信心。

    作者:吴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干休所家庭病房开展吸痰护理的体会

    为了满足离休干部这一特殊服务对象不断增高的医疗需求[1],我们选择适合的老干部,特别是家庭病房中的老干部,开展吸痰护理工作,并在实践中作了些有益的尝试,在家庭病房这一服务模式下进行了一点服务多样性和实效性的探索。1吸痰对象选择及吸痰器的准备1.1脑卒中后遗症、老年痴呆出现吞咽困难的病人;长期卧床需鼻饲的病人;饮水、进食经常呛咳导致进食困难的病人。1.2病人需在医院进行了系统的治疗,主要化验指标均正常,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无需再住院治疗,但其它慢性疾病仍需继续进行治疗和护理的病人。1.3体系医院对口干部病房,对干休所护士和老干部身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给予后期技术支持,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方可实施吸痰操作。1.4我所使用的吸痰器均为正规医药器材商店购买的电动负压吸引器,使用前均经过检查和测试。吸痰管为总后勤部药材站购进的DRE型可控式医用吸痰管。

    作者:张芳;徐仕波;贾秀敏;李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菏泽市201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目的:对菏泽市201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初步评价我市保持无脊灰状态进展,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菏泽市疾控中心的疫情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临床诊断资料和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菏泽市2013年共报告AFP27例,无确诊脊灰病例,无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无疫苗高变异脊灰病毒病例。AFP病例48小时及时调查率为100%,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为100%,未分离出脊灰野病毒,分离出2株疫苗脊灰病毒,疫苗脊灰病毒分离率为7.41%,未分离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未分离出疫苗高变异脊灰病毒。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3.70%。结论:我市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建议仍应加强AFP监测,消灭脊灰工作仍需努力。

    作者:张复臣;马翠荣;姜桂荣;侯仰秀;刘景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普洱市X社区120名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通过筛查量表对普洱市X社区120名居民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工作,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体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排序以及不同人群危险因素的差异情况,为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邓美芝;杨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信息化系统促进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分析

    应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一种重要有效的手段,也是医院信息化发展应用的重要体现。本文介绍了某二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分析了系统使用前后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临床管控情况。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抗菌药物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管与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有效减缓抗菌药物的滥用,提高了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

    作者:安艳芳;马亚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