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杨青梅

关键词:妇产科, 优质护理, 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护理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妇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对A组患者展开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在实施优质服务后的身体情况,并且详细的记录下来。结果:对患者展开优质护理干预之后,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和对自身身体恢复情况有了进一步的满意和认知。结论:针对患者开展相应的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不断的加快患者的身体恢复,也是医院医护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炎采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本文就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炎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组接受果糖二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科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状况探究

    目的:对我院老年科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找出相关营养风险,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以及与营养风险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探讨。方法:对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30例老年住院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结合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和血清清蛋白以及前清蛋白对患者进行营养不足评估。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年龄越大,发生营养风险的几率越高。结论:在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中,患者存在较多的营养风险以及营养不足情况。此外,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发生营养风险的几率也在增加。并且老年科中,营养支持不足以及滥用情况均存在。

    作者:刘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接受PD 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中进行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98例,接受联合血管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54例。结果:152例中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的患者共计41例,占26.97%。主要并发症为上消化出血,胰漏,胆漏及胃肠吻合口功能障碍等,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共计11例,占并发症总数的26.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年龄和TBil 为相关影响因素,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才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屈小勇;王毅;刘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防压疮的体会

    由于病人卧床时间长,肢体不能自主活动以及翻身受限,使局部组织受压力、摩擦力的作用,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易导致压疮等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终导致局部组织的坏死而形成溃疡。由于肢体末端循环差,肌肉组织少,形成溃疡后很难愈合。这样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甚至可因继发感染而危及生命,影响护理质量,若溃疡久治不愈,也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隐患。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日常护理,杜绝压疮的发生。现将压疮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心理护理压疮的发生与长期卧床、不改换体位有关。由于病痛,患者不愿变换体位或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了解病人的心理和感觉,给予恰当的解释和精神安慰,以主动热情的态度、真诚温和的语言向病人讲解有关病情和治疗方案,正确的进行健康宣教,消除病人的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促进愈合。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理论的应用现状和中国护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护理理论(本文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模式和理论)是对护理现象及本质的规律性认识,代表着护理知识体系的提升,对护理学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现阶段,我国所使用的护理理论多是从西方借鉴而来[2]。虽然西方护理理论在指导我国护理实践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是不可否认的事实[3]。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提出了舒适模式、顺应自然理论、天人合一等护理理论,但这些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也并不理想[4]。可以说,在我国推行、应用和发展护理理论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综述护理理论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中国护理理论的应用趋势。

    作者:张凤梅;刘继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普罗布考对环磷酰胺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对环磷酰胺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和其氧化应激的机制。方法:测定普罗布考在不同浓度下对环磷酰胺作用下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普罗布考低、中、高(200、400、800mg·kg-1)剂量组,腹腔注射100 mg·kg-1环磷酰胺,每天一次,持续5天,制备环磷酰胺肝损伤模型,10天后检测大鼠血清ALT、AST及肝组织各氧化指标,同时取肝组织标本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用普罗布考孵育能够明显提高环磷酰胺作用下HL7702细胞存活率;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普罗布考组血清ALT、AST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中NO含量、NOS、GSH和SOD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普罗布考能降低环磷酰胺所致大鼠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起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抗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作者:张玲;樊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36例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症,其特征为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重型颅脑损伤是(1)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2)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Oprenheim征、Gordon征、Bragude征等出现阳性;(3)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有明显改变。通过对本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仔细观察和细心护理,减少了并发症,同时为患者的康复赢得宝贵的时机。

    作者:桂娟;张丽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44例肠梗阻患者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的综合性临床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一共收集44例肠梗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体系更加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术中止痛剂使用量、术后进食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结果:经不同的临床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同样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肠梗阻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中止痛剂使用量,缩短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可以明显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房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行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3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80例和研究组184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开始应用抗生素的方法,而研究组采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应用抗生素。术后常规应用2-3天,根据病情可延长应用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1.实施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术后体温、血象变化、退热时间、抗生素用量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住院天数、术后药费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跃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单纯结石性胆囊炎156例进行分析,按照手术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和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明显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且具有创伤小、疼痛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作者:郭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加奥沙利铂治疗初诊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加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57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分别予“雷替曲塞+奥沙利铂+多西他赛”方案和经典的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并评价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的疾病治疗有效率、控制率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见明显差异,分别为8.3个月和7.9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治疗组总的副作用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多在可控制范围内。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加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胜玉;任光平;王跃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放置元宫型Cu365宫内节育器18月临床效果观察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目前常用的长效避孕措施,具有安全、经济、有效的特点。但置入后可能出现脱落、带器妊娠、副反应等现象,影响了IUD的使用效果。为了减少放置后出血,国内先后研制了含孕激素,含纤溶药物和抗前列腺素药物的IUD。元宫型Cu365宫内节育器是近几年使用的新型节育环,它是由0Cr18Ni9不锈钢丝、纯铜丝、医用硅橡胶制造,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法观察元宫365型环和爱母环(Mcu)使用18个月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梅;张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50例突发性耳聋进行护理干预:入舱前护理(详细询问病史,行心理护理及相关护理);舱内护理(升压、稳压、减压护理);出舱后护理。结果:50例患者行高压氧治疗20d后,临床疗效为治愈18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5例。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显著,及时做好护理工作十分必要。

    作者:王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早孕流产后存在宫腔内残余物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总结。方法:选择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负压吸引人流产术后,经彩超检查确认宫腔内存在少量异常信号(<2cm2)或有异常血流信号的病人88名,按疗程给予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并且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促宫缩药物,进残余物排出。结果:全部88名病人中,经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后,通过彩超确认宫内无残留者79例,9名病人行清宫术清宫。结论: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宫内残余的疗确切,避免了再次手术清宫,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给予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临床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伍其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桡动脉穿刺在新生儿采血中的体会

    目前临床上新生儿的血气标本采集途径主要是股动脉、桡动脉和动脉化的末梢血。股动脉穿刺需他人协助,一人不易操作,易误抽静脉血且对患儿损伤大。而末梢动脉血又存在结果误差较大等缺点,应用动脉血气针行桡动脉穿刺则避免了上述缺点,只要熟悉解剖位置,掌握操作技巧,在新生儿应用动脉血气针行桡动脉穿刺是一种安全、便捷、有效的采血方法。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精神科住院病人意外死亡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对精神科住院人意外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精神科住院病人意外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精神科住院病人的意外死亡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结论:精神科住院病人的意外死亡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可能避免的因素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唐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童血浆D-二聚体在临床中的作用

    血浆D-二聚体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的降解产物之一,为继发性纤溶特有的代谢物,其含量变化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鉴别的可靠指标,也可作为溶栓治疗有效性的观察指标。尤其在小儿外科手术后的观察,具有很好的知道意义。

    作者:周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CR技术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CR技术联合常规方法在肺外结核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材料和方法:所有标本均采集于在临床上疑似肺外结核的病例。我们利用齐尼氏痰涂片检查(ZNS),改良罗氏培养法(LJM)和PCR技术对匀浆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总共有182例疑似为肺外结核的标本节接受了上述三种方法的检查。其中22例经至少一种方法检测证实为阳性。PCR 技术检测出肺外结核病例多,其次是细菌培养。结论:联合使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可以提高实验室对存在于临床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而PCR技术必须包含在肺外结核的诊断程序之中。

    作者:丁实;周健;毕红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连云港市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状况调查

    微量营养素不足,包括碘缺乏,严重地损伤人类,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身体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的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1992年的《世界营养宣言》(世界营养会议、罗马)指南:有20亿以上的人口(主要是妇女和儿童)患有一种或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症。我国是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不足十分普遍的国家(1)。为了解连云港地区现状,我们对本地区婴幼儿(6月龄~6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或超标)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6年1月~2008年12月2年期间在市区各定点幼托机构及市(区)妇幼保健医院(所)门诊进行健康检查儿童。按年龄分组为:婴儿组(6月龄~)、幼儿组(1岁~)、学龄组(3岁~6岁)。

    作者:左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