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绝经前后妇女去氢表雄酮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简政威;吴赛珠;阮云军

关键词:去氢表雄酮, 绝经, 雌激素, 内皮素, E-选择素, 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目的 探讨绝经前后妇女去氢表雄酮(DHEA)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绝经前后健康妇女各40名,分为两组,观察各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DHEA浓度,并测定了血脂、雌二醇、内皮素、E-选择素.结果 绝经后组颈动脉IMT增加,DHEA、雌二醇水平降低,IMT与DHEA显著相关,同时绝经后组内皮保护能力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结论 女性低DHEA水平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这可能与低DHEA状态引起内皮保护能力下降和血脂升高有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肾移植术后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受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受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发病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752例肾移植术后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52例病人中分为3组,应用环孢素A、骁悉、强的松治疗226例为环孢素A组,应用FK506、骁悉、强的松治疗386例为FK506组,应用FK506、雷帕霉素(Rap)、强的松治疗140例为雷帕霉素组;观察3组肺部感染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分析肺部感染的原因、诊断和治疗.结果 752例病人中发生肺部感染53例,治愈50例,死亡3例.环孢素A组肺部感染发病率为7.08%06/226),死亡1例;FK506组发病率为7.25%(28/386),死亡2例;Rap组发病率为6.43%(9/140),无死亡病例.53例病人中混合感染者17例,单纯细菌感染24例,巨细胞病毒感染9例,真菌感染1例,病原菌不明2例;检出的细菌中G(革兰氏阴性)细菌占68.35%.结论 G菌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术后前6个月是肺部感染的高危时段.环孢素A组、FK506组、雷帕霉索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肾移植术后重视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避免排斥反应发生和生物制剂的应用.是预防肺部感染的主要手段;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重症肺炎死亡率提高人肾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张彦选;于立新;付绍杰;叶俊生;刘小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

    目的 评价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35例尿道下裂病人行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年龄15月~10岁,冠状沟型10例、阴茎体型17例、阴茎阴囊交界型3例、尿道成形失败者3例、Ⅱ期手术2例.5例于包皮脱套后仍有下曲行阴茎背侧白膜折叠.常规留置导尿管10d.拔管排尿后1周开始行前尿道扩张1月,每周1次.结果 35例顺利实施Snodgrass术式,术后随防5月~1年,阴茎外观完好,尿道外口呈垂直状、龟头呈圆锥状,无阴茎下曲.尿瘘3例,发生率8.5%,均为早期病例,2例出现于排尿后第8天和第10天,经尿道外口扩张后治愈,1例半年再行尿痿修补成功.另有1例由于阴茎下曲无法矫正,中转其它手术方式.结论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是一种安全、美观、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的手术,适合大部分类型的尿道下裂修复.

    作者:梁健升;姚干;李宇洲;张庆峰;郭健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NF-κB表达抑制在异丙酚保护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作用

    目的 探讨核因子-KB(NF-κB)在异丙酚保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n=10):(1)假手术(N)组;(2)缺血/再灌注(IR)组予部分肝脏(左、中、右叶)缺血1 h.再灌注2 h;(3)异丙酚(P)对照组予手术后持续泵注异丙酚10 mg·kg-1·h-1;(4)异丙酚处理(PIR)组予肝脏缺血/再灌注同时泵注异丙酚.RT-PCR检测NF-κB P65亚基mRNA的变化;Westen-Blot检测肝组织总NF-KB蛋白量的变化.结果 肝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显著升高(P<0.05),光镜下见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并有点灶性坏死,肝血窦轻微淤血,NF-κB转录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总NF-κB蛋白量显著升高(P<0.05).应用异丙酚后,肝ALT、AST酶升高受到显著抑制(P<0.05),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血窦淤血减轻,肝组织总NF-κB蛋白表达量的升高程度却受到显著抑制(P<0.05),但NF-κB mRNA转录进一步显著升高(P<0.05).结论 异丙酚可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时损伤的程度,NF-κB蛋白表达抑制可能是这种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何静;鲁开智;陶国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近期随访

    目的 评价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近期随访效果,分析影响髋关符表面置换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我科自2005~2007期问共完成髋关节表面置换术13例.所有病例均进行术前后Harris评分,并均进行规范随访.结果 和结论近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在所有的病例中均无髋关节脱位、周用神经麻木、感染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所有病例术后疼痛均完全或大部分消失.术前Harris评分:36.69,术后评分升至89.63;术后拐杖使用多为4周,所有病例均在4周后可完全负重行走.

    作者:林茘军;靳安民;方国芳;丁超;陈伟义;韦葛堇;李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某校独立学院女生与普通本科女生健康危险行为及生殖健康问题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和比较独立学院女生和普通本科女生的健康危害行为及生殖健康问题现状和异同,为学校健康教育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我校独立学院女生421名与普通本科女生465名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和生殖健康问题或困惑问卷调查.结果 独立学院大学生吸烟率29.4%,饮洒率57.2%,有性行为15.6%;普通本科生吸烟率14.5%,饮酒率34.7%,有性行为6.7%,两者比较,P均<0.01,有高度显著差异.独立学院学生和普通本科学生分别有37.8%、27.4%的学生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生殖健康问题.结论 应重视不同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健康危害行为和生殖健康问题,由于独立学院女生的健康危害行为和生殖健康问题普遍高于普通本科女生,故对独立学院女生尤应引起高度关注,且针对不同类型大学生女性群体进行健康危害行为和生殖健康教育干预十分必要.

    作者:杜建林;程瑛;罗雪梅;肖志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单侧唇裂修复旋转推进法与三角瓣法术后上唇外形及鼻部改变的比较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整复的不同方法-旋转推进法和三角瓣法对唇及鼻畸形的改善的比较.方法 235例单侧唇裂修复术后患者为样本,其中行三角瓣法110例,旋转推进法125例,术后平均复诊时间5.1年.采用VLS分类评价于行单侧唇裂修复术后唇部外观及鼻畸形的情况.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旋转推进法组和三角瓣组术后唇红部畸形、上唇疤痕及唇高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三角瓣组术后有22.7%(25人)出现人中破坏,与旋转推进法组有统计学差异.运用旋转推进法鼻翼根部畸形能够得到较明显改善.三角瓣法对患侧鼻翼根部远中错位几乎无改善.结论 旋转推进法适用于鼻畸形程度较严重的单侧唇裂患者,三角瓣法适用鼻畸形程度较轻的单侧唇裂患者.

    作者:冯航;朱李军;陈仲伟;王启朋;江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023例儿童腹泻病病原学分析

    目的 为了解儿童腹泻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对1023例住院腹泻儿童进行了常见肠道致病菌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376例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36.75%.婴儿期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幼儿期以痢疾杆菌、轮状病毒、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要病原.痢疾杆菌对头孢噻肟耐药率低、其次为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呋辛;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低,其次为头孢噻肟、头孢呋辛.传统的一线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唑啉普遍存在耐药情况.结论 儿童腹泻病原菌类型复杂、多样,在诊治中应重视病原学诊断和合理应用抗生索.

    作者:康春华;赵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母源性BDE-209暴露对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剂量效应关系

    目的 从剂量效应关系角度出发,研究大鼠在妊娠期及哺乳期暴露于不同剂量BDE-209对仔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胃灌的方法建立Wistar母鼠自妊娠期至哺乳期的不同剂量BDE-209(100、300、600、1200mg/kg·d)的暴露模型,分别为实验A、B、C、D组,对照组E胃灌等量花牛油.每组随机选取刚断乳第一代雄性仔鼠各20只为观察对象,通过Morris水迷宫法检测仔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光镜下观察仔鼠海马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水迷宫第1~2天,各组逃避潜伏期无显著差异(P>0.05);第3~5天,与对照相比,B、C、D组潜伏期均延长(P<0.05);A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HE染色光镜下A、B组仔鼠海马组织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C、D组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过半,细胞间质水肿.结论 母源性BDE-209可导致仔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影响仔鼠海马组织结构,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吴英;余艳红;陈敦金;蒋惠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水平的影响

    目的 通过测定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介人治疗前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甲的改变,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埘冠心病病人炎症指标及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单支病变的冠心病病人80例,4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的人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浊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人选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hs-CRP和MCP-1水平.结果 (1)冠状动脉介入组病人术后血浆hs-CRP为(2.37±0.56)μg/L,显著高丁术前的(1.59±0.41)μg/L(P,0.01),而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hs-CRP为(1.18±0.37)μg/L与术前的(1.13±0.32)μ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冠状动脉介入组病人术后血浆MCP-1为(26.04±5.43)pg/L,显著高于术前的(18.07±4.30)pg/L(P<0.01),而对照组冠脉造影术后MCP-1为(9.80±2.64)pg/L,与术前的(9.63±2.52)p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促进冠心病病人血浆hs-CRP及MCP-1水平的升高,是否为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机制之一尚待进一步考证.

    作者:王守力;韩雅玲;刘丽军;阎承惠;康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基于混合滤波的避投影数据微分螺旋锥束CT重建

    目的 本文将综合现有经典CT重建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Hilbert-Ramp混合滤波的避投影数据微分螺旋锥束CT优质重建算法.方法 新算法采用Katsevich算法框架.将现有FDK类型算法和Katsevich算法的不同优点有机地融合.完全回避投影数据中关于探测器坐标变量的直接微分运算.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算法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有效地提高了螺旋锥柬CT重建图像的分辨率,减少了重建伪影.结论 文中提出的基于Hilbert-Ramp混合滤波的避投影数据微分螺旋锥束CT重建公式是对Katsevich重建公式的重要改进.同时Ramp滤波的引入可以针对不同的临床应用进行优化设计.

    作者:马建华;陈凌剑;颜刚;陈武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体内连续筛选法建立可视化乳腺癌肝转移裸鼠模型

    目的 建立整体可视化原位乳腺癌肝转移模型,实时观察乳腺癌发展、转移的规律,为研究乳腺癌肝转移的机制以及治疗提供一种更好的动物模型.方法 利用pEGFP-N1表达质粒转染乳腺癌高转移亚系MDA-MB-231细胞,经稳定筛选后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乳腺癌细胞株pEGFP-MDA-MB-231细胞.利用pEGFP-MDA-MB-231癌细胞株通过体内连续传代,建立乳腺癌高肝转移模型,并借助整体荧光成像系统采集、分析乳腺癌细胞发出的荧光信号,实时观察乳腺癌细胞在裸鼠原位生长及肝转移情况.结果 乳腺癌细胞pEGFP-MDA-MB-231稳定、高效表达EGFP,通过体内连续筛选法建立乳腺癌原位接种模型后,第1代、第2代、第3代原位接种模型的肝转移率分别为20%、80%、100%.并通过常规病理学方法验证了可视化模型的可靠性.结论 利用稳定转染的乳腺癌pEGFP-MDA-MB-231细胞通过裸鼠体内连续筛选可以建立高效、相对特异性的整体可视化原位乳腺癌肝转移模型,为研究乳腺癌肝转移的机制及治疗提供一种更可靠有效的实验模型.

    作者:杨敏;杨朝晖;侯致典;李学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一种基于可恢复性水印的医学图像认证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医学图像内容认证和保护的可恢复性水印箅法.选取图像的小波重要系数进行SPIHT编码生成水印:使用Arnold变换确定其嵌入块位置并将其加密嵌入剑图像数据低位;通过链式认证结构实现水印信号的检测和图像篡改数据的定位,由 SPIHT解码完成篡改数据的恢复.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含水印医学图像具有良好视觉透明性的基础上.还可以定位并恢复被篡改区域内容.

    作者:龚剑;钟晓燕;冯前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hASCs的单克隆培养及干细胞相关标志物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对人体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hASCs)进行单克隆培养,以获得单克隆hASCs.并比较不同克隆干细胞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方法 ①临床手术切取脂肪组织,经胶原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细胞培养并传至第2代后,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形成实验.②针对获得的单克隆hA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同克隆CD29、CD34、CD44、CD54、CD106、ABCG2的表达.结果 ①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共获得10个单克隆细胞群,并成功扩增到第9代后冻存.②不同克降细胞群体具有相似的成纤维细胞样形态,但增殖活力各异.③干细胞相关标志检测显示:各个群体均高表达CD29(92.9±7.4%)、CD44(94.6±6.8%),低表达ABCG2(2.5±1.4%),但CD34、CD54和CD106的表达在不同群体问有明显差异.结论 酶消化法获得hASCs是含有不同分化潜能干细胞以及其他多种细胞的混合群体.用单克隆培养的方法可能获得纯化的单一细胞群,不同的克隆之间的表面抗原表达既有共性和义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克隆间分化潜能的不同相关.

    作者:顾繁;高建华;鲁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龙虎跌打祛风膏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龙虎跌打祛风膏的佳配方工艺.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以基质配方中聚丙烯酸钠、明胶、CMCNa、PVA、高岭土、甘油与丙二醇为因素,以用量为水平,设计L9(34)正交表.以总分(包括综合感官、初粘性、持粘性与膜残留性)为评价指标.结果 各因素的作用大水依次为甘油;丙二醇>聚丙烯酸钠>高岭土>明胶:CMCNa:PVA.结论 优化配方为A382C3D1,即明胶:CMCNa:PVA:甘油:丙二醇:聚丙烯酸钠:高岭土=1.4:1:0.6:8:4:1.6:2.

    作者:吴雪茹;熊颖;袁伟彬;陈土荣;赵毛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心肌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心脏毒性

    目的 评价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和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三种心肌生化标志物以及心电图在监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心脏毒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48例恶性肿瘤患者分成两组,A组(24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B组(24例)单纯化疗,每治疗周期的d0、d15,检测心电图,以及血清CK.MB、cTnT和血浆中NT-proBNP水平,共观察2个治疗周期.结果A组每个治疗周期结束后CK-MB,cTnT和NT-proBNP与治疗前基线相比明显升高(P<0.05),B组组内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基线)CK-MB,cTnT和NT-pro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每个周期治疗后A组CK-MB,cTnT和NT-proBNP水平与B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组内不同治疗时间心电图异常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周期治疗后心电图异常率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存在确切的心脏毒性.CK-MB、cTnT和NT-proBNP可作为预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心脏毒性的心肌生化标志物.

    作者:覃晶;张鹏海;钱新宇;康世均;罗荣城;王月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PKC-c-fos途径在罗格列酮抑制内皮素诱发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RSG)抑制内皮素(ET-1)引起心肌肥大的机制与蛋白激酶C(PKC)和c-fos的关系.方法 在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采用RSG(PPAR-γ激动剂)、PKC的激动剂(佛波醇酯,PMA)、PKC的阻断剂白屈菜季氨碱(che)观察罗格列酮在ET-1和PMA诱导心肌肥大中对PKC活性和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培养2 d后,对照组(DMEM)蛋白质含量为(290±13)μg/ml,ET-1组和PMA组分别为(339±15)μg/ml和(329±14)μg/ml,较对照组升高15%和13%(P<0.01);ET-1+10-8 mol/L RSG组、ET-1+10-7mol/LRSG组、ET-1+che组、分别为(303±14)、(292±11)、(291±12)μg/ml;与ET-1组比较分别降低10%、12%、13%(P<0.05,P<0.05,P<0.01);PMA+10-7mol/LRSG组的蛋白含量较PMA组降低10%(P<0.01).PMA和ET-1促进心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RSG和che分别抑制蛋白质合成.测定心肌细胞的3H-亮氨酸掺人,RSG同样可以抑制ET-1和PMA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同时PMA和ET-1使PKC从胞浆移位到细胞膜.RSG和che均有抑制蛋白质合成和3H-亮氨酸掺人的作用,还有抑制PMA和ET-1引起心肌细胞PKC活性和c-fos蛋白表达增强的作用.结论 RSG抑制ET-1和PMA引起的心肌肥大,其制作用可能与抑PKC-c-fos途径有关.

    作者:朱肖星;牛小麟;陈定章;周晓东;裴建明;朱妙章;郭军;朱萧玲;王文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号外显子缺失后dystrophin蛋白空间结构和功能改变

    目的 探讨3号外显子缺失后营养障碍基因蛋白空间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 SWISS-MODEL同源模构3号外显子缺失前后营养障碍基因蛋白重要结构区的三维模型.Pafin数据库搜索识别3号外显子缺失后营养障碍基因蛋白的基序和结构域.分析PDB数据库搜索的营养障碍基因肌动蛋白结合区域晶体结构.结果 3号外显子缺失后营养障碍基因的氨基端发生扭转.Pafm搜索营养障碍基因氨基端CH1区命中指数由108下降至36.5,期望值由2.3e-29上升至8.1e-08.3号外显子缺失使营养障碍基因肌动蛋白结合区域CH1区的螺旋区C缺失.结论 3号外显子缺失后.营养障碍基因肌动蛋白结合区域的CH1区空间构像稳定性下降,且不能形成与肌动蛋白结合的结合面,从而影响营养障碍基因与肌动蛋白结合.信息生物学方法可为DMD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梁颖茵;张成;陈松林;冯善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糖通过氧化应激及NF-κB通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G1的表达

    目的 探讨高糖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面介导细胞内胆固醇逆向转运的ATP结合盒(ABC)转运体ABCA1和ABCG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VSMCs分别与不同浓度的D-葡萄糖(5~30mmol/L)孵育1~7 d,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葡萄糖对VSMCs的ABCA1和ABCG1 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以及高糖干预的VSMCs经抗氧化剂NAC和NF-κB抑制剂Bayll-7085、TPCK作用后,ABC转运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高糖可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抑制VSMCs的ABCG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而对ABCA1的表达影响不明显.抗氧化剂和NF-κB抑制剂几乎可完全逆转高糖对ABCG1 mRNA表达的抑制.结论 高糖可抑制VSMCs表面促进胆固醇流出的重要受体ABCG1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高糖增加的氧化应激和活化的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薛嘉虹;袁祖贻;吴岳;赵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收缩及Rho-Rock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ROCk通路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HSC-T6细胞株,给予AngⅡμmol/L处理,聚硅酮膜法直观检测HSC的收缩性;另予AngⅡ 10 μmol/L处理,免疫印迹法检测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的表达水平.观察AngⅡ 1型受体(AT-1受体)阻断剂伊贝沙坦和Rho激酶特异性抑制剂Y27632对磷酸化MLC表达水平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Rock通路Rock2(Rho kinase 2)mRNA的表达.结果 AngⅡ可诱导磷酸化MLC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呈时间依赖性,15min达到峰值后逐渐减低.伊贝沙坦和Y27632处理组可抑制AngⅡ诱导的MLC蛋白磷酸化水平.AngⅡ处理组Rock2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伊贝沙坦和Y27632均可抑制Rock2 mRNA的表达.结论 AngⅡ可以通过Rock通路来诱导HSC的收缩.

    作者:张小兰;李旭;肖冰;黄茂梁;孟莹;李鹰飞;王媛媛;宋卫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绝经前后妇女去氢表雄酮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绝经前后妇女去氢表雄酮(DHEA)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绝经前后健康妇女各40名,分为两组,观察各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DHEA浓度,并测定了血脂、雌二醇、内皮素、E-选择素.结果 绝经后组颈动脉IMT增加,DHEA、雌二醇水平降低,IMT与DHEA显著相关,同时绝经后组内皮保护能力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结论 女性低DHEA水平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这可能与低DHEA状态引起内皮保护能力下降和血脂升高有关.

    作者:简政威;吴赛珠;阮云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