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曦龄;梁莉;丁彦青
目的 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Neuregulin-1(NRG1)对小鼠海马脑片CA1区突触传递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制作成年小鼠离体海马脑片标本,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小鼠海马脑片CA1区Schaffer侧枝诱发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以及施高频强直刺激(HFS)诱导长时程增强(LTP).分别在室温(26±1)℃和生理温度(32±1)℃条件下,观察NRG1对fEPSP和LTP的影响.结果 (1)无论在室温或生理温度条件下,灌流NRG1前后fEPSP斜率的平均值无明显变化(P>0.05).(2)室温灌流NRG1组与室温正常对照组相比,强直刺激后fEPSP斜率的平均值无明显变化(p>0.05);与生理温度正常对照组相比,生理温度灌流NRG1组强直刺激后fEPSP斜率平均值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NRG1温度依赖性抑制小鼠海马脑片CA1区的长时程增强.
作者:陈永君;张猛;王璞;朱心红;高天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PCOS患者及其中16例合并M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脂代谢,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胰岛素和稳态评估法评估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对腰围大于80 cm的PCOS患者划分MS组和非MS组进行患者各指标的差异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113例PCOS患者14.16%诊断MS,26.55%是肥胖,56.64%胰岛素抵抗.MS患者均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MS组PCOS患者病程时间长.腰围、体质量指数、空腹胰岛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甘油三酯高于非MS组,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胰岛素抵抗的肥胖型PCOS患者是患MS的高危人群,对其早诊断和早治疗有助防止MS等远期并发症.
作者:彭幼玲;林芸;闻安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替加氟磁性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制备、药动学规律和靶向性.方法 采用反相蒸发超声法制备替加氟磁性长循环热敏脂质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检测替加氟在大鼠体内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替加氟磁性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26nm左右,具有强磁性和超顺磁性.磁控并加热的替加氟磁性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组的肝内8 h药时曲线下面积是游离药物组的17.45倍,是替加氟长循环脂质体组的3.9倍;其肝外组织血浆、肾器官中比游离组低.其肝靶向效率达到73.9%.替加氟长循环脂质体组半衰期比替加氟游离药物组明显延长.结论 替加氟磁性长循环热敏脂质体显著增加药物在肝脏的分布,降低了药物的肾毒性.
作者:曾昭武;王小丽;周伟华;张阳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其发生提供方法.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人住我院神经内科病房的6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86例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结合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其中可能的多项致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意识状态、住院日、气管切开、鼻饲胃管及肺部基础疾病.共培养出病原菌165株,革兰阴性杆菌与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50.91%和44.24%.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对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含有内酰胺酶抑治剂的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 在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治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处理.可能是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侯德仁;田怡;陈坤;万顺;宋治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和巢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其细胞类型及相关性.方法 利用动脉瘤夹压迫法建立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利用BBB评分标准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法与LeicaQ500IW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和显示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1、3、5 d,1、2、4、6、8、w)、不同部位脊髓损伤的程度以及巢蛋白与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及细胞类型.结果 BBB评分结果显示术后所有实验动物双后肢(HL)评分低至0~1min,随后逐渐上升,1~2周内恢复的幅度较大,以后恢复较缓慢,较正常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胺蓝染色可见损伤区有核固缩、胞浆溶解、尼氏体模糊且染色较深的神经元.随着动物存活时间延长,损伤范围逐渐扩大,约1周后损伤范同不再扩大.正常对照组脊髓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轮廓清晰.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及图像处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脊髓伤24h后可诱导损伤及邻近区域巢蛋白和GFAP高度表达,中央管周围室管膜区几乎均为巢蛋白/GFAP-细胞群.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几乎全是巢蛋白/GFAP+细胞群,3~7d逐渐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弱,在损伤后2周左右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正常对照组在脊髓中央管室管膜区有少量巢蛋白/GFAP-细胞,在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偶可见染色强度较弱的巢蛋白/GFAP+共存细胞.结论 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可诱导巢蛋白和GFAP的表达.巢蛋白的表达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呈正相关,且表达多相互共存;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对脊髓损伤都有反应,并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
作者:杨平林;贺西京;李浩鹏;兰宾尚;王栋;王国毓;徐思越;刘亦恒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e抗原状态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325例,研究血清e抗原状态及血清AFP水平对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 32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中,HBeAg阳性168例(51.7%),HBeAg阴性157例(48.3%).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两组间男女构成比、平均总胆红素峰值及平均凝血酶原活动度谷值均无显著差异;HBeAg阴性组平均年龄及肝硬化比例均显著高于HBeAg阳性组(P值均<0.001);HBeAg阴性组好转率显著低于HBeAg阳性组(P<0.05).在168例HBeAg阳性与157例HBeAg阴性病人中,均显示随着血清AFP的升高,其好转率亦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0.001、0.05).结论 HBeAg阴性重型乙型肝炎较HBeAg阳性者预后差;不管HBeAg状态如何,血清AFP水平越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越好.
作者:彭劼;王程;张琪;郭亚兵;侯金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快速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 雌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方法,B组采用口服BSA+SEB+皮下注射CCl4方法,C组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10、14周处死后取动脉血、肾脏,检测血生化指标,检查组织病理及lgA免疫荧光.于第10、12、14周收集24h尿检测尿蛋白.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均显著增高(P<0.05),有中度肾小球系膜扩张伴系膜细胞增生,A组和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出现血尿、蛋白尿早于A组,且IgA免疫荧光强于B组.结论 口服BSA+SEB法与口服BSA+SEB+皮下注射CCl4方法均能诱发SD大鼠IgA肾病模型,后者更早出现血尿、蛋白尿,肾脏IgA免疫荧光更强,是更为省时的制模方法.
作者:彭伟;刘郑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在对预激综合征患者显性旁路定位诊断方面,头胸导联心电图是否具有与常规导联心电图一样的价值.方法 对于按标准预先筛选的预激综合征患者,同时记录常规心电图及头胸导联心电图各1份,由两位资深的电生理医生进行分析,对旁路作出定位诊断,而后由观察者将两种导联心电图的诊断结果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的结果相对照,计算出两种导联心电图对旁路定位的准确率,并作X2检验,同时对两种导联心电图△波的大小进行比较.结果 本实验包括由全国12家大医院提供的符合入选标准的预激综合征患者58例.常规导联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是86.2%(50/58),头胸导联心电图的准确率是84.4%(49/58),两者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头胸导联记录的△波都比对应常规导联的更为明显.结论 在对预激综合征患者显性旁路定位诊断方面,头胸导联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一样都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作者:周翔;李本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肌酶(CK)、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及血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在急性PTE继发心肌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三间医院近5年来影像学确诊的36例PTE住院患者,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及速率酶学法分别测定血清Myo、cTnI、CK-MB、AST、LDH、HBDH、CK水平,以同期住院非PTE、无缺氧及合并心、肝、肾疾病者为心肌生物标记物基线值组.并与肺栓塞面积、肺动脉高压、死亡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心肌生物标记物升高:AST(56.14±15.73)U/L,LDH(303.06±94.99)U/L.HBDH(234.67±87.86)U/L,CK-MB(26.19±12.39)U/L,CK(129.25±76.14)U/L,Myo(70.63±45.75)ng/ml,cTnI(0.45±0.41)ng/ml,与基线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ST、CK-MB与死亡显著相关;cTnI与肺动脉高压相关;Myo与肺动脉高压和大面积肺栓塞相关. 结论 心肌生物标记物AST、LDH、HBDH、CK、CK-MB、Myo、cTnI可作为诊断PTE继发心肌损害的指标.AST、CK-MB、cTnI、Myo可监测病情,作为PTE继发心肌损害预后参考指标.心肌生物标记物检测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灼君;周宇麒;张海波;黎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肠炎清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粘膜细胞间的黏附分子-I(ICAM-1),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肠炎清的抗炎机制.方法 应用三硝基苯磺酸((TNB))/乙醇灌肠,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100mg/kg),肠炎清组(39.75mg/kg),每天灌肠及灌胃给药1次,给药时间从造模后第2天开始至实验结束共7d,第4天,第7天分别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肠黏膜ICAM-1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IL-10,生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髓过氧化酶(MPO)活性.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DAI、CMDI、HS评分及结肠组织MPO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肠黏膜ICAM-1表达明显增强(P<0.01),IL-10表达减弱(P<0.01).肠炎清组DAI,CMDI,HS评分及MPO活性较同期模型组有明显下降(P<0.01).ICAM-1表达也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IL-10表达增强(P<0.01).大鼠结肠黏膜IL-10与ICAM-1表达呈正相关(r=0.911,P<0.01).ICAM-1与MPO活性也呈正相关(r=0.621,P<0.01).结论 肠炎清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IL-10、减少黏附分子ICAM-1产生以及降低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
作者:吕永慧;宋卫兵;肖冰;龙燕;姬宏莉;王媛媛;张小兰;李鹰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药半枝莲提取物(ESB)的抗肝癌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接种H22肝癌细胞的小鼠分为模型组、ESB高、中、低剂量组(12、6、3 g/kg)、5-氟尿嘧啶组(5-Fu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10d.观察小鼠瘤重、体质量、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并检测各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NK细胞活性及脾细胞IL-2分泌量.结果 ESB中、高剂量可明显抑制荷瘤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28.68%、36.98%.而且能明显增加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P<0.01),而5-Fu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明显降低.模型组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NK细胞活性及分泌IL-2能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5-Fu组荷瘤小鼠的NK细胞活性和脾细胞IL-2分泌量进一步降低(P<0.05).而ESB高剂量组三者均得到明显改善.ESB中剂量治疗使荷瘤小鼠的NK细胞活性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ESB可明显抑制H22移植瘤的生长,改善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代志军;刘小旭;汤薇;薛茜;王西京;纪宗正;康华峰;刁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考察不同孔径陶瓷膜微滤在田基黄水提液纯化中的应用,确定佳微滤用膜.方法 取1.8 kg田基黄水煎煮提取后,分别取水提液25 L.选择0.1、0.2、0.5、0.8 μm四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室温下进行循环微滤,操作压力为0.15MPa.当原液太少不能循环微滤或太稠微滤速度太小时,加8 L纯水顶洗.继续微滤.收集4种不同孔径膜各部分滤液,取样,测定.结果 0.1、0.2、0.5、0.8 μm各孔径陶瓷膜微滤液中槲皮苷转移率分别为82%、87%、80%、86%;总黄酮转移率分别为85%、82%、79%、79%;除固率都在20%左右;其HPLC指纹图谱中峰数没有缺失或增加.结论 利用陶瓷膜微滤技术可有效除去田基黄水提物中的不溶性或大分子杂质,并保留了有效成分;0.2μm孔径陶瓷膜较适用于田基黄水提液的纯化精制.
作者:王永刚;谭穗懿;苏薇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序贯实验法测定不同年龄女性患者罗库溴铵气管插管的半数有效剂量(IED50),并探讨年龄因素对罗库溴铵IED50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女性患者40例,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20例.将气管插管剂量按等比级数分成4个阶梯,中青年组为0.24、0.29、0.35和0.42 mg/kg,老年组为0.22、0.26、0.31和0.37mg/kg.按照序贯实验方法单次静注罗库溴铵,并计算罗库溴铵气管插管的IED50和95%可信区间(95%CI). 结果 中青年组IED50为0.312 mg/kg,老年组IED50为0.284 mg/kg,老年组的IED50是中青年组的91%(P<0.05).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气管插管罗库溴铵IED50显著低于中青年女性患者,使用罗库溴铵麻醉诱导时,应适当减少剂量.
作者:张卫;樊肖冲;阚全程;张化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考察静脉推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后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1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静脉推注给药2 mg后,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5 min,0.25,0.5,1,1.5,2,2.5,3,4,6,8,12,24,36和48 h采集血样,单剂量试验结束后进人多剂量试验.8名受试者静脉推注给药2mg,连续给药6d,并于给药后的第4,5,6天早上给药前采静脉血,于第6天给药后按设定时间点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纳美芬的浓度,并采用PKS药动学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求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 单剂量静脉推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2 mg后,其药-时曲线经拟合符合二室模型,12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给药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T1/2,AUC0-48,AUC0-∞分别为(7.34±1.56)μg·L-1,0.08 h,(12.01±2.20)h,(30.29±9.84)μg·L-1·h,(32.23±9.94)μg·L-1·h,多次静脉推注2 mg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T1/2,AUC0-48,AUC0-∞分别(8.04±1.09)μg·L-1、0.08 h、(12.43±1.44)h、(33.64±9.15)μg·L-1·h和(35.98±9.23)μg·L-1·h,血药浓度波动系数、AUCss和Cav分别为(4.69±1.29)、(19.64±6.20)μg·L-1·h和(1.64±0.52)μg·L-1.结论 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单剂量静脉推注2 mg和多次给药2 mg后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在连续多次给药时,并未出现蓄积现象,血药浓度第6天达稳态.
作者:廖日房;曾转萍;温预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初治鼻咽癌患者32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定),所有患者皆行18F-FDGPET/CT显像,沿病灶周边勾画感兴趣区,计算鼻咽部和颈部病灶的SUV值,病灶大小=(长轴+短轴+纵轴)/3.结果 (1)Ⅰ、Ⅱ、Ⅲ、Ⅳ期患者的平均SUV值分别为4.50±0.42、6.65±1.74、7.33±1.50和8.24±2.16,各期SUV值无差异(P>0.05);(2)T1、T2、T3、T4的SUV值随T分期的增加逐渐增大,分别为2.56±1.05、3.72±0.60、6.87±1.07和9.70±0.70,各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N1、N2、N3之间的SUV值无差异(P>0.05),但直径>6 cm的淋巴结的SUV值(5.02±1.91)较直径≤6 cm的淋巴结SUV值(3.48±1.81)大(P<0.05);(4)鼻咽癌低分化鳞癌患者SUV值为5.58±1.48,较未分化癌患者SUV值8.41±1.71低(F=1.336,P=0.000).结论 (1)鼻咽癌临床分期与SUV值无相关性;(2)鼻咽癌T分期与SUV值有相关性;N分期与SUV值无相关性,但直径>6cm的淋巴结与直径≤6 cm的淋巴结与SUV值具有相关性;(3)鼻咽癌18F-FDG PET/CT显像的癌细胞SUV值与其病理分化程度有相关性.
作者:黎静;潘艳东;尹吉林;李向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影响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相关指标,为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过病理组织真菌特异性六胺银染色方法确诊,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术前资料进行分析,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病程较短,平均37131月,慢性鼻-鼻窦炎病程长,平均130.84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P=0.000).与慢性鼻-鼻窦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为流涕OR0.17(0.04~0.62)、脓性引流物OR0.35(0.15~0.80)、单侧感染OR41(12.50~100.00)、CT诊断为钙化斑OR91(24.01~344.95)等.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现钙化斑OR7.12(2.98~17.03)是真菌性鼻窦炎的高危指标.结论 出现钙化斑是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强危险信号,CT诊断是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重要诊断线索.
作者:曾转萍;廖日房;张革化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腰椎小关节在各种形式负荷作用下的承载功能.方法 取青壮年男性新鲜尸体的L4-L5运动节段标本,经螺旋CT扫描得到断面图像,在ANSYS软件中建立L4-L5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模型施加400N轴向压缩载荷和/或8Nm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弯矩和左右轴向旋转力矩,测量分析小关节面所受的压力.分析各种加载方式下小关节面的接触应力,评价小关节的承载功能.结果 L4-L5小关节约承受轴向压缩载荷的20%.前屈时小关节受力减小.后伸时受力增大;侧弯时对侧小关节受力增大,同侧小关节受力减小;轴向旋转时同侧小关节不受力,对侧小关节则受力极大.结论 腰椎小关节具有重要的承载功能,临床上应注意保护和维持小关节的完整性.
作者:肖进;张美超;赵卫东;原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合并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的有关问题.方法 分析我科在2006~2007年对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合并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6例进行的人工耳蜗植入术.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的植入了Nucleus 24型人工耳蜗,电极植入鼓阶顺利,经开机调试一月后,声场测听(啭音)言语频率平均听阈达35 dBSPL.结论 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合并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是人工耳蜗植入适应证,术后听觉效果和NRT反应阈等同于一般的耳蜗植入患者,其语言康复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作者:冯晓华;钱宇虹;陈浩;万良财;谢南屏;郭梦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甘蔗渣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CY)造模法复制小鼠免疫抑制模型,测定甘草渣多糖对实验动物免疫器官重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迟发型变态反应(DTH)、溶血素(IgM)含量、溶血空斑形成、T细胞百分比和淋巴细胞转化.结果 小鼠灌胃剂量为200、400mg/(kg·d)的甘蔗渣多糖能显著提高免疫器官重量,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DTH和促进IgM、溶血空斑形成并且增加T细胞百分比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结论 甘蔗渣多糖有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刘强;宋雨鸿;李慧;蔡宇;孙学刚;陈志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POCT和Immage分析仪两种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方法比对分析,探讨各系统之间检测C反应蛋白(CRP)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参照NCCLSEP9-A文件的要求,以美国Beckman-Coulter Immage特定蛋白测定仪及其配套原装试剂、质控组成的检测系统为比较方法,挪威NycoCard Reader Ⅱ蛋白定量金标检测仪为实验方法测定血清CRP,检测3CRP含量分别为高、中、低水平的新鲜血清标本共40份.结果 两个检测系统测定CRP的精密度良好,两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R>0.975.回归方程为Y=1.300+0.981X.结论 两种检测系统间相关性良好,两系统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通过比对试验可对仪器进行校正,两者之间结果具有可比性.
作者:陈新宇;李向阳;鲁勇;张阳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