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刘秀琳

关键词:椎间盘镜, 手术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通过对分析50例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结论: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熟练掌握器械使用和维护,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清醒镇静在拔牙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牙槽外科拔牙时清醒镇静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心电监护拔牙门诊在清醒镇静下拔牙的确诊高血压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咪达唑仑组,每组64例。分别记录镇静起效时间及镇静前(T1),镇静状态评分达到Ⅱ~Ⅲ级(T2),拔牙时(T3),拔牙后(T4)时点的镇静评分、血压、脉氧、呼吸频率;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血压、镇静起效时间咪唑安定组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镇静状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齿槽外科拔牙术中清醒镇静的临床效果均令人满意,咪达唑仑有明显的降低血压的作用,而且镇静起效时间明显迅速。右美托咪定对呼吸的影响更小。

    作者:王久国;贾丽永;刘晓艾;王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和发病机制的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是根源于十二指肠、胃区域消化不良迹象,包括恶心、早饱、上腹痛和下腹痛等迹象。同时表现出反复持续的发作,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程一般为一年之内超过12周。根据罗马Ⅲ的标准,将FD(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上腹疼痛综合症和餐后不适综合症。

    作者:李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黄药子致肝功能异常1例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黄药子引起肝损伤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66岁。因乏力、纳差3周,伴皮肤黄染2周,于2014年3月3日入院。入院前因甲状腺结节而自行煎服民间验方黄药子30g ,每日1剂,煎服,连服3周后出现上述症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入院时辅助检查:ALT 1042 U/L,AST 1006 U/L,GGT 165 U/L、TBiL 281.1umol/L、DBiL218.0 umol/L,ALB 40.7g/L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均阴性。肝脏 CT示:脂肪肝,胆囊壁略增厚,胆囊窝积液。平素无烟酒嗜好,否认有肝病史。入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遂停中药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g,加入5%葡萄糖250m l每天1次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120mg,加5%葡萄糖250m l每天1次静滴以减轻药物性反应和免疫变态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及肝内胆汁淤积;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g加入5%葡萄糖250m l静滴,每天1次,熊去氧胆酸胶囊0.25g,每天3次口服以消退黄疸。治疗一周症状明显好转,复查ALT 182 U/L,AST 121 U/L,GGT 110U/L、TBiL 143.8umol/L、DBiL97.7umol/L,ALB 40g/L,病毒性肝炎标志物仍阴性;继续治疗一周ALT 77 U/L,AST 52 U/L,GGT 77U/L、TBiL 94umol/L、DBiL58umol/L,因肝酶基本正常,复方甘草酸苷减量静滴一周后停用,余治疗不变,继续治疗3周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姜爱华;杨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种不同缩宫药物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卡孕栓、缩宫素、益母草等三种缩宫药物在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成 A(卡孕栓组)、B(缩宫素组)、C(益母草组)三组,每组采用不同药物进行干预性治疗产后出血,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其中 A 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其他两组,三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发生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均发生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缩宫素和益母草在预防产后出血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会同时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临床治疗应当注意把握用药剂量,在加强疗效的同时控制药物毒副作用,促进患者产后快速恢复,提高临床治疗质量。

    作者:郭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总结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66例儿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之外,均给予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预后心理重建做出评估。结果: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干预后较对照组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QOL评分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焦虑和恐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梅;陈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发病特点,总结诊疗方案,降低因误诊或延误而引发并发症所导致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2013年12月诊治的20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案。结果:20例患者中,妊娠早期被确诊的15例立即实行阑尾切除手术,3例患者采取保守;2例患者由于子宫妨碍手术,先联合妇产科实施剖宫产手术,再行阑尾切除手术。均痊愈出院。结论: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立即实施手术,这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母婴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胡世林;李洪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4例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法帮助治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24例,观察分析其临床作用。结果:本组24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6例,进展5例,无效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3.3%;患者手术后发生骨髓抑制2例,脱发1例,消化道反应3例,对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术病理检查表明,经前期辅助化疗治疗,所有患者的阴道病灶及官颈等明显缩小,且患者的主骶韧带及宫旁组织等均变软,术中分离输尿管隧道、直肠阴道间隙及膀胱宫颈间隙过时的出血量明显降低,无输尿管损伤以及其他副损伤。结论:晚期局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给予患者前期新辅助化疗对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头孢替唑纳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对头孢替唑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对120例儿童静脉滴注头孢替唑钠引发不良反应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男孩不良反应出现率71.67%高于女孩28.33%。头孢替唑钠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90.83%为皮肤和附件损害,5.83%的呼吸系统损害以及2.5%的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对头孢替唑钠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对现有的皮试方法进行改进,从而降低头孢替唑钠不良反应出现率。

    作者:郝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影响及护理对策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我国离婚率逐年上升,到了2002年,我国的单亲家庭已达到1500万个以上,如果按每个家庭一个孩子计算,我国就有1500万个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加上各种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丧偶家庭,导致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因此,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尤其心理护理,成为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

    作者:宋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艾滋病孕产妇住院分娩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艾滋病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防护措施及护理要点。方法:取2010年12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孕产妇患者。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分娩的艾滋病孕妇共有6例,通过收集资料,结合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总结出妊娠合并艾滋病孕妇住院分娩的管理与护理要点,包括消毒隔离的要求、孕妇的护理、新生儿的护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等。结果:在我院分娩的6例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中,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助产士无职业暴露及医源性感染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只要自觉落实各种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充分认识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掌握妊娠合并艾滋病的护理要点,遵循标准性预防原则,就可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武夷山市2013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巩固武夷山市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成果,继续了解和掌握干预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根据《福建省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对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检查和尿碘与盐碘测定。结果:甲状腺肿大率为3.04%;尿碘中位数为419.7ug/L,尿碘>100ug/L占99.52%;盐碘中位数为27.68mg/kg,盐碘合格率为95.23%。结论:武夷山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效果明显,巩固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成果。食盐加碘为主的干预措施是改善居民碘营养行之有效的途径,必须年年坚持,才能防患于未然。

    作者:隆华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翻修

    目的:回顾分析腰椎滑脱症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失败的原因,并应用PEEK椎间融合器进行翻修手术。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10月,14例腰椎滑脱患者经手术治疗症状复发,再次接受翻修手术,全部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PEEK 椎间融合器椎体间融合。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临床疗效:优7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2.6%,椎体间植骨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等发生。结论:腰椎滑脱症初次手术失败原因主要与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未行植骨融合或植骨未愈合,造成再次滑脱产生临床症状,因此只要翻修手术方式得当、术中仔细操作、合理应用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材料,仍能取得满意疗效。应用PEEK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是一种较为实用的融合方式,在生物力学上保持腰椎生理前凸、提高腰椎生物力学功能,对恢复脊柱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永红;孙宏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先兆流产保胎治疗100例防治分析

    我院于2011年6月—2012年7月对因先兆流产在我院积级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者,其妊娠结局如何,就这一问题作一下报告:1资料与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7月在我院保胎治疗并住院分娩的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又抽取周期分娩无先兆流产史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病例。

    作者:祁荣华;柯凤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促进改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结论:通过对患者全程护理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增强病人预防保健知识,更好的配合放疗,达到治愈目的。讨论:鼻咽癌放疗患者由于放射野定位准确率相对低,疗程长等因素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身体及心理上不可避免的伤害,让患者感到畏惧和痛苦,因此,除了采用较先进的适形放疗外,在放疗期间适时的护理干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乔艳丽;付永梅;郝炎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儿肠梗阻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肠梗阻80例,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给予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结果:治愈出院78例,2例患儿死亡,治愈率97.5%,手术切口裂开2例,肺部感染2例,无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5.1%,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6.3%。结论:新生儿肠梗阻应该给予精细的护理,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潘文颖;张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舒适的手术室护理服务。结果:参加本次试验研究的患者均没有护理纠纷和手术事故发生,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手术室护理质量。结论:在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过程的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了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黄芪与伪品药蜀葵的鉴别

    黄芪年消耗量十分庞大,野生资源正慢慢枯竭,商品货源日趋紧张,市场上常有不法商贩以药蜀葵根冒充黄芪销售,二者功效有明显差别,所以对黄芪和药蜀葵根的鉴别特征进行比较是必要的。结合文献,本文采用根类中药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理化鉴别法等方法对黄芪和药蜀葵进行鉴定。

    作者:孙圣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乳腺钼靶X线检查误诊病例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总结术前行钼靶X线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病变116例,由放射科医生根据BI-RADS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由病理科医生分析钼靶X线误诊病例的病理学特征。结果:116例乳腺病变(恶性77例,良性39例)中,钼靶X线检查误诊13例,误诊为良性者3例,导管内癌、黏液腺癌、髓样癌各1例;误诊为恶行者10例,其中增生性疾病4例,纤维腺瘤3例,慢性炎症2例,脂肪坏死1例。结论:术前钼靶X线检查应作为乳腺癌的常规诊断方法,但对于分化好的乳腺癌及早期乳腺癌易漏诊;慢性炎症、脂肪坏死、表现复杂的增生性疾病及纤维腺瘤与乳癌鉴别存在一定难度。

    作者:朱玉;王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与常见疾病患病情况的分析

    目的:探讨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与常见疾病患病情况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80名中小学生的健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与常见疾病患病情况间的关系。结果:学生现实营养状况与常见疾病患病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此关系为:现时营养状况好的学生,其视力低下、肥胖及龋齿患病率明显低于现时营养状况差的学生,但营养过于充分,其常见疾病患病率也会有所升高。结论:学生常见疾病患病与学生营养状况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且不受性别的限制。合理膳食,适量补充营养,是预防学生常见疾病患病的重要对策。

    作者:季雪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和研究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比法,对我院的58名护士按照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2011年7月~2012年6月实行传统管理办法,定为对照组。2012年7月~2013年6月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护理管理,定为实验组。对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效果的满意度做比较,将两组的结果做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护理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杨文红;吴英风;李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