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种带血管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观察和护理

徐艳萍

关键词:带血管蒂皮瓣, 手部皮肤缺损, 修复
摘要:带血管蒂皮瓣移植在手外科中应用修复四肢皮肤缺损,常通过血管吻合,使带有血管蒂的皮瓣移植到创面上。手术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术后血管易痉挛或栓塞,使手术失败,术后护理尤为重要,如何进行血运观察及病人术后护理,早期发现血管意外可使医生尽早做出处理,为早期血管探查争取时机,关系着手术成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本地区青少年营养促进实施状况及其建议

    目的:调查本地区青少年营养促进实施状况。方法:2013年2月到2013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在本地区中学上学的160名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对肥胖情况与个人家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60名青少年人存在肥胖21例,肥胖率为1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缺乏锻炼、偏爱肉类食物、家长健康知识缺乏等因素与青少年肥胖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本地区青少年的肥胖发生率比较高,要积极根据营养状况加强对症干预。

    作者:孙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B型钠尿肽(BNP & NT-pro BNP)在临床心衰诊断中的区别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医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心衰诊断领域中研究比较广泛的就是BNP和NT-pro BNP,但是这两个指标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对临床确诊心衰和疑似心衰的500例患者深入研究如下。

    作者:周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症胰腺炎手术指征与术式选择

    目的:分析重症胰腺炎(SAP)手术患者的手术指征与术式选择,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接诊的SAP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取手术治疗,总结手术指征及术式选择情况。结果:47例患者中有46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这些患者皆为发病后48小时内住院手术,剩余1例患者因发病5天才入院手术,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治愈率97.8%;47例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并发胰漏,但皆采取非手术治疗后3个月内治愈;住院时间16~70天,均值27.89±2.45天。结论: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不论发病时间长短,若其符合手术指征时则应尽早手术,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朱长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电图改变与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脑电图(EEG)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3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在入院5d内行脑电图检测,所有病例均行脑脊液(CSF)检查、头颅MRI扫描,观察其异常变化及相关性。结果: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入院5 d内脑电图异常率达84.6%,EEG异常与意识状态之间有较好的平行关系,与腰穿压力增高及脑脊液异常无显著相关性,与头颅MRI扫描从不同角度反映大脑的功能和结构状态,二者有相互补充的作用。结论:EEG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朱平;余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长期静脉输液患者提高穿刺成功率实行人性化护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长期静脉输液患者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实行人性化护理。方法:分别从老年组、小儿组、肥胖组、化疗组阐述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结论:根据不同患者血管特点选择适当的穿刺方法和穿刺部位,结合正确的固定方法,加强对静脉输液血管保护,提高静脉输液质量。

    作者:李章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运用Bobath球进行俯卧位手支撑训练的观察

    目的:了解Bobath球在俯卧位手支撑训练中的运用是否有利于脑瘫及中枢性协调障碍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儿的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在同一个中枢性协调障碍、脑瘫等患儿的俯卧位手支撑训练中分别采用Bobath球、软垫、三角垫等器材,观察患儿在使用每种器材时俯卧位手支撑训练的时间和质量。结果:相比之下大多数患儿在Bobath球上进行的俯卧位手支撑训练的时间较长,质量较高,而且多数患儿喜欢在Bobath球上进行俯卧位手支撑训练。结论:在中枢性协调障碍、脑瘫等运动功能障碍患儿的俯卧位手支撑训练中运用Bobath球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白艳;周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03~2013年柳州市农村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是否提高了农村住院分娩率和达到了预期目标。方法:结合柳州市农村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实施,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柳州市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目标实现情况。结果:2003~2013年,全市住院分娩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有了明显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和儿童死亡率有了显著降低。

    作者:刘成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武夷山市2013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巩固武夷山市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成果,继续了解和掌握干预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根据《福建省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对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检查和尿碘与盐碘测定。结果:甲状腺肿大率为3.04%;尿碘中位数为419.7ug/L,尿碘>100ug/L占99.52%;盐碘中位数为27.68mg/kg,盐碘合格率为95.23%。结论:武夷山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效果明显,巩固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成果。食盐加碘为主的干预措施是改善居民碘营养行之有效的途径,必须年年坚持,才能防患于未然。

    作者:隆华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抗阻训练在肱骨外上髁炎的应用观察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损伤性肘部疾患。主要表现为患者肘关节后外侧痛,有时放散到前臂,局部有压痛,抗阻伸腕时引起疼痛。常见于需反复用力活动腕部的职业或喜欢打网球等业余运动的人员。由于患者局部疼痛和握力下降,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活动。临床上常常用局部封闭、理疗等缓解疼痛。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在理疗的基础上应用抗阻训练加强伸腕肌力对前臂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金美兰;李红梅;李浩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上采取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方式的有效性。方法:针对我院从2011年5月到2013年收治的4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7例转移性肝癌患者,并比对50例健康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血清CEA、AFP的检测数值进行比较并进行通过统计学分析。结果在AFP的检测结果中,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数值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患者和健康患者,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CEA的检测结果中,转移性肝癌的数值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和健康患者,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的鉴别中,采取AFP和CEA联合检测的手段,能够有效的将原发性肝癌患者和转移性肝癌患者、健康患者区分开来,有效地提高了临床原发性肝癌的检出准确率。

    作者:鲁爱辉;韩素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明确替米莎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6例2012年9月~2013年9月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莎坦40mg/日,一周后血压控制不佳者加量至80mg/日;2周后血压控制仍不佳者加用氨氯地平5mg/日,服药前行血脂、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服药1周后复查肝肾功能,4周后再次复查血脂、肝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结果:替米沙坦治疗2周后血压的达标率为37.93%,4周后的达标率为77.58%;4周后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后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明显变化,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替米莎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疗效好,单药达标率高,安全性好。

    作者:张福荣;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医院不同患者术后康复工作的综合论述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要求医院从单纯医疗型向预防医疗、康复综合服务型转变。目前不少医院为适应医院分级管理的要求均成立了康复科,一般在理疗科、中医科的基础上建立的。本文就此类康复科开展康复工作提出几点看法与建议。

    作者:付从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张琪教授用健脾补肾、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蛋白尿经验

    张琪教授从事肾脏病临床研究70载,在治疗蛋白尿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张老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脾肾两虚为本,湿热为标,日久兼夹瘀血,常夹杂致病,故临床采用健脾补肾、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雯静;王立范;曹尚美;于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护理。方法:对59例腹膜透析患者透析管出口处定期检查评估、早期识别和处理。结论:59例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2人(4%),腹膜透析管技术成活率100%。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对腹膜透析置管患者进行规范腹膜透析操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定期随访,是减少腹膜炎发生率,提高疗效,避免不良后果的关键措施。

    作者:陈海燕;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教学前后高护学生对健康教育认知的调查

    目的:了解高护学生对健康教育认知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提问方法。结果:高护学生对健康教育认知程度在教学前后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教学后高护学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认知程度较教育前明显提高。结论:社区护理教学能提高高护学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认知程度。

    作者:周理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达到长期控制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肖双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不同护理服务方案分为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和干预组(40例,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方案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经有效治疗及护理3d 后的血清胆红素值及体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儿胎便转黄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儿家长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黄疸患儿施行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儿黄疸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如何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素质

    门诊是医院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前线,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在医院的总体医疗水平。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门诊量突破58万人次,日门诊量约3000人,为了更好服务于病人,满足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的需要,给我们门诊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护理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我在门诊部工作近8年,如果要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者的素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作者:马玉英;董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肿瘤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我院156例肿瘤PICC患者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此分析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PICC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培养健康行为,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对冠心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对其中80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药物如硝酸酯类、ACEI、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倍他乐克、万爽力,降低氧耗及营养心肌为主的药物治疗。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好转,临床症状改善,80例患者中,观察组40例,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5%,对照组40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治疗上,给予倍他乐克、万爽力药物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预后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王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