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假设检验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

安胜利

关键词:假设检验, 等效检验, 统计学方法
摘要:以两样本t检验为例,结合实际,通过适当改变当前的差异性检验公式,使得统计分析方法更符合实际应用,避免非统计学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统计分析方法的误用.同时为其他常用假设检验方法进行相应的改变提供线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89SrCl2治疗无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的效果

    目的 评价89SrCl2治疗无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4例不伴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病人,首次静脉注射89SrCl2,剂量根据体质量计算为1.48~2.22MBq/kg,重复给药间隔3~6个月,给药次数为1~3次.结果 54例病人中,总有效率为74.0%,病灶直径>2 cm病人的有效率较≤2 cm病人明显为低(33.3% vs 66.6%,χ2=14.9,P<00.1).89SrCl2治疗的副作用为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但绝大数病人为轻度降低,且可以恢复正常,无需特别处理.结论 89SrCl2治疗无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有效且安全.

    作者:欧阳伟;刘金华;刘伟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氧化苦参碱对阿霉素大鼠慢性肾纤维化组织中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OM)对大鼠慢性肾纤维化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第1天、第21天尾静脉注射阿霉素(2 mg/kg)建立慢性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苯那普利治疗组和OM治疗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检测各组的24 h尿蛋白含量、血生化及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内NF-κB、抑制性κB(IκB)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NF-κB与IκB蛋白的表达、肾脏病理改变及肾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苯那普利治疗组、OM治疗组的肾脏病理改变、肾功能损害均轻于模型组,第2次注射后8周时组织内NF-κB蛋白的表达轻于模型组,而IκB蛋白的表达高于模型组,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与IκB成负相关,而与肾脏病理改变及肾功能损害成正相关.结论 OM可能通过下调阿霉素大鼠肾组织中NF-κB的表达而抑制肾纤维化的发生,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陈晨;金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基因的克隆和大肠癌细胞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 研究claudin-1在大肠癌中的作用,构建包含claudin-1基因编码区域的重组质粒.方法 从人类大肠癌细胞株SW620用Trizol提取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DNA,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T4连接酶进行连接:将PCR产物插入绿色荧光蛋白pEGFP-C1载体,然后转染进人人类大肠癌细胞株SW480.结果 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显示序列正确,在SW480中主要为膜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claudin-1/pEGFP-C1重组质粒,并能在人类大肠癌细胞中表达.

    作者:陈琳;姜泊;张亚历;张宏权;龚伟;卢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总黄酮的吸附

    目的 考查AB-8树脂对甘草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总黄酮含量,用树脂吸附量、上样溶液体积为指标考查AB-8树脂对甘草黄酮的吸附行为.结果 确定合适的上样条件为:pH=5,上样液中总黄酮的浓度为0.85 mg/ml,上样流速为3 BV/h;合适的洗脱条件为:60%的乙醇,流速为3 BV/h.结论 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

    作者:韩博;陈文;景文娟;刘绍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兔肝硬化肝癌立体定向照射后PCNA、GST-π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应用已制备的兔肝硬化肝癌模型观察肝病状态下肝癌照射后放射性肝损伤的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肝硬化肝癌兔16只(实验组),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单次剂量20、30 Gy的立体定向照射;8只单纯接种肝癌兔(对照组),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只,按上述方法分别给予立体定向照射,单次剂量20、30 Gy.照射后3周分别处死实验组与对照组,应用EV二步法分别观察照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肝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变化.结果 照射后PCNA、GST-π在癌周组织的表达:照射20Gy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癌周组织表达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0);照射30Gy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癌周组织表达相似,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1.000);实验组不同剂量照射后,高剂量组(30 Gy)PCNA、GST-π的表达比低剂量组(20 Gy)的表达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0).照射后PCNA、GST-π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实验组不同剂量照射,高剂量组(30 Gy)的表达比低剂量组(20 Gy)的表达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0).结论 实验性肝硬化肝癌的照射效果单次剂量30 Gy优于20 Gy;PCNA、GST-π可作为评价肝硬化肝癌照射效果的参考指标.

    作者:丁轶;陈龙华;吴德华;孙爱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同干预措施对犬急性肺损伤早期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不同的干预措施对急性肺损伤(ALI)早期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的影响.方法 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ALI模型成功后(PaO2/FiO2≤300mm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进入:(1)控制性高浓度氧疗组(n=8);(2)CPAP组(n=8);(3)BiPAP组(n=8).连续记录并计算正常、ALI早期、干预后1~4h内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各项生理指标.结果 在降低呼吸频率和浅快呼吸呼吸指数上,BiPAP组效果明显(P<0.001),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P<0.001).3组对分钟通气量的影响不大(P>0.05),维持在ALI/ARDS发生后的通气水平.在潮气量、平均吸气流量指标的改善上,BiPAP组效果显著,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3组在吸气时间占呼吸周期比值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跨膈压峰值上,BiPAP组降低明显,其次是CPAP组.CPAp组和BiPAP组可有效地抵消内源性PEEP(P<0.01),氧疗组对于内源性PEEP改善不显著(P>0.05).在降低吸气做功上,BiPAP组显著,其次是CPAP组,氧疗组呼吸功耗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PAP组(P<0.01)和BiPAP组(P<0.05)有效地降低了克服内源性PEEP成分做功的比例.结论 BiPAP和CPAP对于缓解呼吸窘迫、减少呼吸功耗、改善呼吸应答均具有积极作用,显著延缓了ALI/ARDS的病情恶化,其中BiPAP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陈新;许睿;陈荣昌;岑燕遗;钟南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广东佛山某社区医院550例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为了解2型糖尿病(DM)患者在社区医院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病情况,提高社区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开展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SPSS软件对550例2型D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550例患者中有并发症的人数为494例(89.82%),不同年龄、不同病程的并发症分布不同;并发症按发生率排列,依次为脑血管病(59.6%)、高血压病(45.5%)、高脂血症(41.3%)、心血管疾病(27.3%)、脂肪肝(19.3%)、周围神经病变(18.5%)、糖尿病肾病(17.8%);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控制水平较差.结论 多数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2型DM并发症的发生率高,社区基层医院糖尿病教育、防治的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李双喜;周琼;罗婉莹;吴筠;廖庆辉;蔡德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对NK细胞KIR/NKG2D受体的免疫编辑作用及其对NK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NK细胞与表达NKG2D配体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混合培养后4、24、48h时KIR、NKG2D的变化及其对NK细胞杀伤CNE2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PCR-SSP法检测CNE2细胞HLA-A、B、Cw表型、NK细胞KIR表型(选择3例健康者为试验对象),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新鲜分离的NK细胞)KIR2DL1、KIR2DL3、KIR3DL1、NKG2D的表达情况.IL2组(IL2培养的NK细胞)、CNE2组(CNE2、IL2、NK细胞混合培养)培养后4、24、48 h时KIR2DL1、KIR2DL3、KIR3DL1、NKG2D的表达情况,LDH释放法测定IL2组及CNE2组培养24 h后的NK细胞对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CNE2细胞表面HLA-A、B、Cw表型为A2,24;B18,35;Cw4,7.3例健康者均表达KIR2DL1、KIR2DL3、KIR3DL1.CNE2组4、24、48 h时KIR2DL1、KIR2DL3表达较对照组、IL2组明显升高(P<0.01),NKG2D表达较对照组、IL2组明显降低(P<0.01),KIR3DL1表达与对照组、IL2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IL2组4、24、48 h时KIR2DL1、KIR2DL3、KIR3DL1及NKG2D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IL2组、CNE2组培养24 h后的NK细胞对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在效靶比10∶1时分别为(26.%±1.47)%和(2.74±1.6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靶比20∶1时分别为(35.74±3.59)%和(4.57±2.4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K细胞与NKG2D配体阳性的肿瘤细胞持续性接触,下凋NK细胞表面NKG2D表达,上调NK细胞表面与HLAⅠ类分子相结合的KIR表达,导致NK细胞对靶细胞杀伤活性减低.本研究阐明了编辑后的NK细胞杀伤活性减低的分子基础,同时提示阻断HLAⅠ类分子与KIR的结合或者增强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将有利于提高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作者:郭坤元;梅家转;姚开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广州地区绝经前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无关

    目的 研究广州地区绝经前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技术检测193例绝经前广州地区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股骨颈、瓦氏三角、大转子等处骨密度.结果 193例测试对象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分别为bb型120例(62.2%)、Bb型64例(33.2%),BB型9例(4.6%);b等位基因频率为78.76%,B等位基因频率为21.24%.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其基因型与所测量部位的骨密度无关.结论 未观察到绝经前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与骨密度有关,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多态性还不能作为预测广州地区绝经前妇女是否易患骨质疏松危险性的遗传标志物.

    作者:吴文;智喜梅;李东风;林凯;许翎;杨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糖尿病性大鼠阴茎白膜弹性纤维改变对勃起功能的影响

    目的 了解糖尿病大鼠白膜中弹性纤维改变对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及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模型,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先按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分别是注射STZ后7周组和4周组,再按处理因素即给予大鼠腹腔注射STZ(60mg/kg)是否成模,分为对照组(未注射STZ,5只)、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模型组、糖尿病性非勃起功能障碍组、未成模组.利用维多利亚蓝-丽春红染色法对不同处理组的标本进行弹性纤维染色,利用彩色图文系统进行分析,以累积光密度(IOD)作为测量指标.结果 各处理组间I0D存在显著性差异(E=10.433,P<0.001),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组IOD均小于对照组、糖尿病非勃起功能障碍组及未成模组(P<0.05),糖尿病非勃起功能障碍组的IOD小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点间的IOD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685,P=0.415),不存在交互效应(F=0.905,P=0.452).结论 糖尿病可以导致白膜弹性纤维减少;白膜中的弹性纤维在勃起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白膜中弹性纤维的减少将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作者:韦安阳;程祎;李煜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PEG-SPA修饰血小板CD42a效果差异分析

    目的 观察mPEG-SPA对血小板抗原的修饰效果,并比较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mPEG-SPA修饰效果有无差别.方法 分别用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20 000的mPEG-SPA对血小板CD42a进行化学修饰;流式法检测修饰前后CD42a荧光强度变化;模拟CD42a三维空间结构,分析赖氨酸区域在CD42a的分布情况.结果 经5000和20 000的mPEG-SPA修饰后,CD42a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降低比例分别为85.54%和88.65%.CD42a分子表面表达多个赖氨酸区域.结论 5000和20 000的mPEG-SPA对血小板CD42a均具有良好的化学修饰作用,20 000的mPEG-SPA修饰效果优于5000 mPEG-SPA的修饰效果.

    作者:张印则;熊文;李桢;邵超鹏;李天君;赵锋;杨宝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三种镇痛法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血浆IL-6的影响

    目的 比较硬膜外超前镇痛复合术后硬膜外镇痛、单纯术后硬膜外镇痛及单纯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术后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 66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33~60岁,随机均分为3组:(1)超前镇痛组即硬膜外超前镇痛复合术后硬膜外镇痛;(2)单纯术后硬膜外镇痛;(3)术后静脉芬太尼镇痛.记录3组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4、8、16、24、48和72 h各时间点静息时和咳嗽时视觉模拟(VAS)评分,测定术前、术后24、48、72 h血浆IL-6值.结果 3组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相似;术后VAS评分及IL-6增高,超前镇痛组VAS和IL-6均低于单纯术后硬膜外镇痛组,单纯术后硬膜外镇痛组均低于术后静脉芬太尼镇痛组(P<0.05).结论 硬膜外超前镇痛复合术后硬膜外镇痛比单纯术后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具有更好的镇痛和抗炎效果.

    作者:蔡肖衡;王寿平;陈晓彤;彭书崚;曹铭辉;叶西就;杨勇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Hassab术治疗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附87例报告)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87~2005年应用Hassab法断流术治疗的87例门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止血74例,死亡7例,再次出血6例,生存病例中无肝性脑病发生.结论 Hassab法断流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止血确切、肝性脑病发生率低的优点,是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首选术式之一.

    作者: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三氧化二砷对哮喘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对哮喘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分离T细胞,每位受试者T细胞分别加入或不加三氧化二砷和地塞米松进行体外培养,24h后收集细胞,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和细胞色素c 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哮喘患者T细胞自发凋亡减慢.加入地塞米松一起培养,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T细胞凋亡均显著增加,两者增加幅度无明显差异;加人三氧化二砷一起培养,哮喘患者T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但健康对照者T细胞只受轻微影响.结论 哮喘患者T细胞自发凋亡减慢.对三氧化二砷诱导的T细胞凋亡,哮喘患者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正常人;对地塞米松诱导的T细胞凋亡,哮喘患者和正常人敏感性一样.

    作者:覃冬云;吴铁;刘军麟;梁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应用四种用药方案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比较

    目的 比较冻融胚胎移植(FET)四种用药方案的临床结局,探讨如何选择恰当的FET子宫内膜准备方案.方法 对用于FET子宫内膜准备的四种临床用药方案419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自然周期、激素替代周期(HRT)、促排卵(hMG)周期和自然周期+hCG这四种方案对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继续妊娠率和分娩率的影响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四种用药方案在不孕年龄、不孕年限、移植胚胎个数和子宫内膜厚度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在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继续妊娠率和分娩率上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种用药方案用于FET的子宫内膜准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结局,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进行FET的个性化用药方案.

    作者:陈士岭;何锦霞;宋华东;黎淑贞;刘晓宁;李红;邢福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半环槽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高能损伤

    目的 探讨半环槽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高能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5月收治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6例,其中Ⅴ型10例,Ⅵ型6例,平均年龄42.4岁.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5~27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月.仅有2例出现钉道浅表感染.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膝关节功能优10例、良4例、中2例、差0例.结论 半环槽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高能损伤的理想选择之一.

    作者:谢肇;吴雪晖;王序全;马树枝;许建中;李起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假设检验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

    以两样本t检验为例,结合实际,通过适当改变当前的差异性检验公式,使得统计分析方法更符合实际应用,避免非统计学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统计分析方法的误用.同时为其他常用假设检验方法进行相应的改变提供线索.

    作者:安胜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和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皮瓣在复杂断掌再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和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皮瓣在复杂断掌再植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1999年8月~2005年10月共收治复杂断掌18例,根据复杂断掌中掌心、掌背皮肤的缺损程度,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掌心皮肤缺损,皮瓣大小:2~4 cm×3~6 cm;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掌背皮肤缺损,皮瓣大小:4~6 cm×5~8 cm;并同时完成断掌再植.结果 所有再植断掌及皮瓣全部成活.根据相关功能评定标准,手部功能均恢复70%以上.结论 利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和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皮瓣分别修复复杂断掌中的掌心、掌背皮肤缺损,可较好地重建手的外形与功能,有利于一期完成断掌再植.

    作者:梅良斌;王钢;刘勇;任义军;王瑞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Smo在小鼠视觉传导通路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膜蛋白Smoothened(Smo)在胚胎第13~15天(E13~E15)小鼠视觉传导通路和生长锥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震荡切片机制备E13~E15小鼠头部水平和纵切片,并行视网膜组织培养.经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在E13和E14的视网膜和视盘中,Smo有微弱表达;而在中脑及进入中脑并刚刚形成视束的视神经纤维中,Smo于E13强烈表达,且以中线为中轴呈倒V字形,但该表达方式于E14消失,仅在视束的表浅区域和视网膜片断培养的轴突和生长锥中表达.结论 Smo可能在引导视神经生长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郝彦利;洪乐鹏;陈新安;董为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将术前体温、三大常规、C-反应蛋白及胸片均正常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预防组35例,术前30 min给予先锋霉素V 2.0 g静脉滴注;对照组37例,不使用抗生素.随后均在DSA下用一次性21G酒精针穿刺病变椎间盘,注射浓度为40 μg/ml臭氧气体6~10 ml,退针至椎间孔附近椎旁组织内注人臭氧10 ml.术后第3天复查三大常规和C-反应蛋白.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体温均在正常范围,局部皮肤无红肿热痛,无深部肌肉压痛和椎体叩击痛等.对两组间术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反应蛋白超过正常值患者进行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皮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不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作者:韦传军;李彦豪;陈勇;王江云;曾庆乐;赵剑波;梅雀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