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影响艾滋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因素与护理措施

罗美玲;彭立明

关键词:艾滋病, 深部真菌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
摘要:目的:了解艾滋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预后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艾滋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均伴有咳嗽、发热、腹痛、消瘦、水样泻、皮肤病变、意识障碍、肝脾、贫血、淋巴结大等症状。主要检出青霉菌28例(48.27%),以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为主;新生隐球菌15例(25.86%),以隐球菌脑炎为主。按照药敏试验分析结果,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运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进行治疗,52例(89.66%)经治疗后明显好转。结论:加强艾滋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予以及时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与抗真菌治疗,强化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4例,用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18例痊愈,5例好转,1例无效(中毒时间长,且不配合治疗),有效率为95.8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吕会平;王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我科近一年间83名确诊为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分别为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治愈达94.9%,好转率为5.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贺春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2013年10月~2013年12月就诊的56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儿给予传统的口服补液盐Ⅱ(北京曙光药业有限公司,每包13.95g,每包加温开水溶化至500ml)。观察组采用新型的低渗口服补液盐Ⅲ(博叶,西安安健药业有限公司,每包5.125g,每包加温开水溶化至250ml)。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总有效率和大便成形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血钠浓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成形的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临床伴随症状明显比对照组缓解的效果好(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钠浓度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临床效果好,起效快,安全性高,症状缓解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作者:崔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80例宫外孕并行输卵管切除术后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40例,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术后第一天对患者采用焦虑心理测试量表进行统计打分,两组患者护理后7天,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状态变化以及对比两组患者焦虑状态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心理测试量表评分没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心理测试量表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见,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林连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析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神经外科收取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进行分析,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采用细节护理组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组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年龄在25岁到65岁之前,平均年龄35.7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在35岁到72岁,平均年龄42.5岁。结果:经过护理后,对照组中有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有27例,有1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且12例患者有不适感,总体有效率为78%。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有2例出现并发症,总体有效率为96%。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细节化护理能够提高神经外科护理水平,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且能够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在神经外科护理中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熊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主管医生参与个案护理查房的实施方法与效果

    目的:探讨主管医生参与个案护理查房的模式,提高护理查房效果,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及患者满意度。方法:以骨科病房为试点,实施主管医生参与的个案护理查房,制定查房流程、查房标准、查房规范,并通过培训及现场观摩由区域主任分片包干在全院推广。结果:护理查房模式改进前后,护士对患者整体情况知晓度比较, P<0.0001;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在医护配合、护士专业技术、专业知识、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康复指导、护理效果方面比较,P<0.0001,患者平均住院日比较,P<0.0001。结论:查房形式的改进,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了不同专科间的深入交流与探讨,提高了护士专业水平,密切了医护合作关系,提高了临床护理效果,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

    作者:孙秀杰;李君;赵丽萍;谢方瑜;赵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山区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长阳县中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改善当地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县5所乡镇中小学校1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24h回顾法,并结合个体询问法,记录下学生连续1周的饮食情况。结果:中小学生的主食是谷物类食物,但对肉、蛋、奶的摄入量远远不足。结论:针对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使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吕琼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00例骨科老年卧床病人的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增加,老年人患疾病的风险越来也高。随着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的增多,老年人患骨折的风险也越来越增加。笔者所在的综合性三甲医院骨科自2011年收治的60岁以上的患者占收治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2012年收治60岁以上的病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五,2013年收治60岁以上的病人占百分之三十七,收治的病人人数和年龄都成上升趋势。据统计,老年病人容易患的是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这几种骨折都会产生疼痛,功能障碍,不同程度的对老人的生活,活动,情绪,饮食,睡眠产生影响,如必须卧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情绪低落,失眠等。甚至引起原有疾病的复发或加重,比如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出现肺部感染等。因此对此类病人应加强管理。

    作者:吴开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梗塞病人手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手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3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功能观察组15例患者,19例满意,4例较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15例患者中,4例满意,6例较满意,4例不满意,满意率为73.3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使手功能恢复,降低其临床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因大面积烧伤入住需治疗患者52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26例,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法(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后SAS、SDS、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30.3±4.1明显低于对照组47.5±5.7,SDS评分37.1±5.3明显低于对照组46.3±6.4,生活质量评分83.7±6.1明显高于对照组64.8±5.8,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率80.8%显著高于对照组38.5%。结论:我院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不良情绪影响,提高生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谌佳;冯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量化考核方法在急诊科护理管理的研究分析

    目的:对量化考核方法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于急诊科室中成立了量化考核小组,并对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制定了质量量化考核评估标准,通过多个内容对护理人员进行整体的工作考核评分,再回顾性分析量化考核实施前与实施后的效果。结果:实施量化考核方法后,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整体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两段时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量化考核方法,可有效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与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医院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于护理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管理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状况及管理现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整群调查、知情人访谈和专家咨询的方法进行。结果:辖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年龄偏大,随访上报信息准确性、及时性不高,完成工作积极性不强,考核扣分比例多为随访报表未上报及健康教育群众知晓率低。结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管理薄弱环节是规范化管理及信息化交流,应采取措施予以加强。

    作者:韩晓丽;高洪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T细胞亚群和免疫因子IL-4、INF-y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T细胞亚群和免疫因子 IL-4、INF-y的影响。方法: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雾化吸入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咀嚼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的肺功能、T细胞亚群和免疫因子IL-4、INF-y水平。结果: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T细胞亚群和免疫因子IL-4、INF-y水平均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的肺功能、T细胞亚群和免疫因子IL-4、INF-y均有明显的影响,可以改善哮喘患者的综合状态。

    作者:张敏;王玲玲;邬占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53例螺旋霉素联合替硝唑局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螺旋霉素与替硝唑局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的5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设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治疗的5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参照组。试验组给予螺旋霉素与替硝唑局部治疗,参照组给予替硝唑局部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给予螺旋霉素联合替硝唑局部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立国;贾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牵正散加减辅助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一例体会

    目的:探讨牵正散加减辅助针刺局部穴位治疗面神经麻痹。方法:牵正散加减,辅以针刺治疗和心理疏导。结果:经过服用中药牵正散、局部针刺、心理疏导,患者痊愈。结论:牵正散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辅以针刺治疗可以缩短病程。

    作者:王道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科62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50 min,术后住院4~8 d,平均6 d。术后出现尿潴留6例,阴囊血肿1例,术后异物感2例,术后疼痛1例;术后随访6~14个月,无复发、慢性疼痛。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简便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成人是疗效确切的疝修补方法。

    作者:陈边强;张新有;董继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肠高危腺瘤和低危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性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大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资料完整的大肠息肉病例772例,其中腺瘤性息肉病例412例,将腺瘤性息肉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分别进行临床特点的比较分析。分析大肠息肉的大小、形态、病理类型与癌变的关系。结果:腺瘤性息肉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年龄、性别方面,大肠高危腺瘤性息肉与低危腺瘤性息肉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在分布部位上有差异。大肠息肉的癌变率随体积增大而增高。分叶息肉的癌变率明显高于无分叶息肉。三种腺瘤性息肉中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结论:结肠镜检查时要注意探查全结肠,直径>2.0cm、分叶、腺瘤性息肉所含绒毛成分高都是大肠息肉癌变的高危因素。

    作者:蒋爽;冯常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通过探讨根据相关疼痛评估制定里的相应护理的措施在临床中妇产科患者术后出现的疼痛中所起的相应作用。方法:我院将686例妇产科相关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评估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为343例。评估组通过根据患者主诉的疼痛来将其程度采用相关的分级法与数字分级法将有关患者的级别进行有效的疼痛评估,并且对应采用相适应的护理方面的措施,而另一组对照组则采取一般的级别的护理干预手段。结果:评估组的相关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程度与住院所需的时间和对照组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根据有关数据的显示发现通过疼痛评估制定的相关护理措施在临床妇产科的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方面的减弱起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1]。

    作者:李媛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分析

    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1位,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常规化疗、节拍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放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中手术是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姚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柳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的要求,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各主要阶段所产生的业务、管理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分析、传输及交换,从而为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及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是妇幼保健机构对其服务对象进行长期、连续的追踪管理和开展优质服务的基础,是妇幼保健机构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

    作者:周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