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娜
目的:探讨在连续护理模式下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效果,并且总结在护理中应当注意的事项。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7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连续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各自护理过程中焦虑、抑郁以及睡觉质量效果。结果:进行连续护理模式护理的患者较之对照组,焦虑程度愈抑郁程度明显降低,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两者各项治疗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慢性病的护理工作之中,进行连续护理模式,可降低老年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是优质的护理方法。
作者:黄德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腹部外科大的手术,需要完成包括胰头、肝外胆管、胆囊、远端胃、十二指肠等多个器官的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再加上复杂的消化道重建,手术创伤大,难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在各个专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世界各国专科医生都在尝试将微创外科技术应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一传统腹部外科中复杂的手术当中,以期能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和痛苦。
作者:许勇(综述);刘荣(审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本院在2013年3月—2013年10月间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采取的螺旋CT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的发病部位在中央、外侧以及远外侧。结论:采取螺旋CT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诊断的重要方式,能够对腰椎间盘突出部位进行确定,以及充分的了解脊神经压迫等情况。对联系CT 分型与临床表现有重要作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数据。
作者:于山;林眀;刘伟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脑淤血已经成为威胁当代老人的首要杀手之一。所以,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医院及家人的脑淤血急救措施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徐绍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降压止晕农本方”治疗高血压头晕的临床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13年10月找我院龚学锋医生就诊的300例高血压头晕患者,采用随机、病例对照法,研究组患者150例,对照组患者150例,观察“降压止晕农本方”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100%,显效率98%,仅3例患者减为中度头晕。而且“降压止晕农本方”中药颗粒治疗组患者的依从性好,150例初选患者中无1例中途退出研究。“降压止晕农本方”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对39例研究组中的I级高血压患者单纯用“降压止晕农本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降压止晕农本方”可有效地治疗高血压头晕患者的头晕症状,并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而且服药安全、副作用小、疗效可靠,可作为高血压头晕患者的辅助用药以及I级高血压临界期患者头晕的主要治疗药物。
作者:杨宏梅;龚学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对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接收的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49例患者,对其临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49例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1.84%,出院后6个月内,5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0.20%。出院后12个月内,3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6.12%。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对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复发率较低,对维护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黄培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适应现代药学发展需要的一门交叉学科,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通过突出重点、类比讲述和自主学习三方面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际探讨。
作者:胡纯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者:黄俊音;莫湘琼;麦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管理以及预防控制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县的80例患者,并且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实验组采用整体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结果:实验组呼吸道疾病在我县的感染率远远低于对照组,该组的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管理模式在我县对呼吸道疾病的管理和防控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
作者:韦雪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小儿发生急腹症的原发器官和病因甚多,加之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未完和幼儿的恐惧心理,小儿对腹痛的反应大不相同。故小儿急腹症时的腹部检查较成人困难,给临床及时作出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容易造成误诊、漏诊。结论:随着超声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小儿急腹症的误诊、漏诊率降低,为及早作出正确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罗守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复习11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1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中10男1女,年龄27~75岁之间,以血尿为主,部位多位于膀胱三角区,肿物大小不等,镜下特点肿瘤表面被以正常移行上皮,层次较溥,瘤组织无纤维血管轴心。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为良性肿瘤,预后好,应避免过诊断及临床过度治疗。
作者:付兴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研究荆防汤用于治疗过敏女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皮肤科过敏性皮炎患者48例并随即分为A、B两组。A组24例患者服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B组24例患者使用荆防汤。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比较显示B组患者使用荆防汤其治疗总有效率95.8%显著优于使用常规药物组79.2%(P<0.05)。实验室指标显示A组患者使用荆防汤治疗其实验室检查指标显著优于使用常规药物组(P<0.05)。结论:临床使用荆防汤对过敏性皮炎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各类不适症状且服药后不良反应少,疾病治疗效率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液灌流(HP)和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HD治疗,观察组给予HD+HP串联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β2-MG和PTH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皮肤瘙痒改善总有效率明显小于对照组(90.0%VS50.0%),且P<0.05。结论:HD联合HP治疗尿毒症患者可明显清除中分子物质,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
作者:刘淑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学习医生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的使用,同时对影响该量表评定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使用NOSIE对急性官能症发作经治疗后缓解(以下简称急性组)、慢性官能症(以下简称慢性组)患者评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对149例官能症患者进行NOSIE评定,通过相关分析,探讨年龄、病程、首发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家族史对 NOSIE 评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急、慢性官能症患者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年龄、病程与病情总估计、总积极因素呈显著负相关,受教育年限与其呈显著正相关;各因子分比较,慢性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抑郁因子分及总积极因素均显著低于急性组患者,前者的激惹、精神病性表现、迟缓、总消极因素、病情总估计显著高于后者,而迟缓因子分和病情总估计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OSIE是一种易于掌握的护理人员测评量表,其影响评定结果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急性组的总积极因素高于慢性组。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脑出血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与住院时间、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费用。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与对照组(83.33%)相比明显较高,满意度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临床护理中,可促进临床疗效的发挥,减少诸多并发症出现,提高临床满意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晓松;刘文杰;樊瑾;杜艳华;乐汉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同时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TDaP)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引发罕见过敏反应,分析反应原因,预防反应发生,为以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郝培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产后家庭访视,探讨其在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中的相关作用。方法:抽取已经接受产后家庭访视的150例产妇资料,然后对这些抽取出来的产妇资料进行收集和汇总,并进行全面具体的系统分析。结果:在产后家庭访视之后,及时了解产妇在产褥期的健康状况,如果发现已经存在或潜伏的健康问题应该及时预防,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结论:有效开展产后访视对促进产褥期妇女及新生儿的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姚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单独的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同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3d内的平均止血时间和止血有效率。结果:治疗72h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23.5±3.77)h、(34.2±6.28)h,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0/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缩短止血时间,改善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苏秋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健康教育在普外科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以便提高完善健康教育的意识和临床质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普外科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出院指导等全程健康教育内容。结果:实施连续性的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从而能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降低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连续性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效的提升了护理的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赵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对痛经患者采用温经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6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6例)采用温经汤分型加减治疗,对照组(70例)选用芬必得进行对照治疗。结果:近期总有效率与远期总有效率均以治疗组显著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而对照组分别有2例患者发生过腹泻与皮疹,另1例患者有出现轻微呕吐,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分型加减治疗痛经临床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惠君;雒其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