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血清胱抑素C评价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肾功能

易俊;景华;朱家全;董国华;许飚;强勇;曹涌

关键词:胱抑素C, 心肺转流术, 心脏瓣膜置换, 肾功能, 肌酐清除率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肾功能改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14例风湿性心脏病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8 h、术后1、2、3、7 d 6个时点取静脉血和尿测定下列指标: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尿肌酐水平,计算校正的24小时肌酐清除率,观察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并比较各项指标检测肾功能损害与肌酐清除率的关系.结果 尿素、肌酐、肌酐清除率术前术后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胱抑素C在术后第3天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肌酐、尿素、胱抑素C术后均有上升趋势并于术后第3天达到峰值,肌酐清除率术后呈下降趋势,也于第3天达到峰值,各指标均于术后第7天恢复到术前水平.胱抑素C倒数与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r=0.756,P<0.01)优于肌酐、尿素倒数与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r=0.462、r=0.536,P<0.01).尿素、肌酐、胱抑素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0.713、0.772.约登指数分别为血尿素:0.352,血清肌酐:0.325,血清胱抑素C:0.373.结论 血清胱抑素C能准确判断心肺转流换瓣术后肾功能改变,优于或至少不亚于肌酐和尿素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病理分析

    目的 了解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SLE)的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15例HSLE患者的脑组织标本,通过电镜、HE染色、髓鞘染色及神经纤维染色来观察其组织学特点,并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大脑、小脑皮质未见明显病变,病灶局限于白质,表现为大量海绵状空泡形成,空泡非包裹样变,由皮质下白质向白质深处逐渐增多、增大:白质区域无血管充血、炎性细胞浸润;髓鞘结构层次紊乱,髓鞘内大量空泡形成,并有明显脱髓鞘改变,髓鞘脱失越明显处空泡的生成也越明显,无空泡的区域仍见完整髓鞘存在,轴索有改变但远较髓鞘为轻.结论 HSLE的脑白质海绵状空泡形成为原发性髓鞘损害、脱失所致,其脱髓鞘改变与脑白质空泡样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作者:尹恝;潘速跃;周亮;吕田明;罗一峰;陆兵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青年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和hMLH1/hMSH2表达缺失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初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青年大肠癌中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和hMLH1/hMSH2表达缺失率及其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初步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对73例中国南方青年大肠癌患者(年龄≤40岁)进行微卫星不稳定和hMLH1/hMSH2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微卫星不稳定性发生率为56.16%,hMLH1和/或hMSH2表达缺失率为49.32%,二者皆随患者发病年龄的降低而迅速增加;二者对阳性病例的检出率相似.结论 中国人青年大肠癌DNA错配修复基因缺陷为频发事件,运用微卫星不稳定分析和hMLH1/hMSH2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可在青年大肠癌有效地进行HNPCC患者及家系的初步筛查.

    作者:杨磊;丁彦青;李国新;余江;王瑜;周军;杨红军;张进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早期糖代谢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首次发病、未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糖代谢变化.方法 对42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首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年龄31.3岁)与相似年龄、性别比例的30名健康成人的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2 h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n=42),糖耐量减低8例(占19%);对照组(n=30),糖耐量减低仅1例(占3.3%);与对照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存在较高的空腹血糖[(M=4.80±0.70)mmol/L;对照组M=(4.52±0.42)mmol/L]、OGTT 2 h血糖[M=(7.26±1.43)mmol/L;对照组M=(5.41±1.42)mmol/L]、胰岛素[M=(5.92±1.76)mIU/L;对照组M=(3.77±1.36)mIU/L]、胰岛素抵抗[(M=(1.05±0.47);对照组M=(0.76±0.30)]、糖化血红蛋白[M=(5.32±0.58)%;对照组M=(4.59±0.46)%].结论 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可发生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增高的变化,有较高的糖耐量减低的发生率.

    作者:秦峰;余金龙;郑洪波;马崔;胡文生;蔡颖莲;陈宇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肾衰养真胶囊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营养不良大鼠残余肾组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肾衰养真胶囊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残余肾组织的影响.方法 5/6肾切除,同时予4%酪蛋白饮食,制作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模型,称取体质量,检测血尿素氮、肌酐、白蛋白、血红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观察营养不良出现时间,符合条件的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养真胶囊治疗组、开同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灌胃4周后应用光学显微镜(包括HE、PAS染色),透射电镜以及免疫荧光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造模组2次术后10周末符合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条件;肾衰养真胶囊可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减轻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白蛋白、血红蛋白:经肾衰养真胶囊治疗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有明显改善.结论 肾衰养真胶囊可改善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营养不良,可减轻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肾损伤.

    作者:李玉明;魏连波;邓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川芎嗪对成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NOS的表达和神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变化,及其对海马齿状回、侧脑室室下区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动物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川芎嗪处理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由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ACO)制成.BrdU标记增殖细胞.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脑区在不同时间段的nNOS、BrdU免疫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 blotting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脑区在不同时间段的nNOS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大脑皮层、纹状体与尾壳核和海马均有nNOS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对照组缺血侧各脑区内,nNOS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并随时间延长而递增.川芎嗪处理组大脑皮层、纹状区与尾壳核nNOS表达1、3 d组比对照组同时段表达降低(P<0.05).川芎嗪处理组BrdU阳性细胞在侧脑室室下区(SVZ)缺血再灌注1、3 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川芎嗪处理组BrdU阳性细胞在海马齿状回(DG)缺血再灌注3 d、7 d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川芎嗪能抑制缺血后脑组织内早期nNOS的表达,对缺血后脑组织具有早期保护作用,并能促进SVZ和DG神经细胞增殖.

    作者:祁存芳;刘勇;张建水;田玉梅;陈新林;张蓬勃;肖新莉;张军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柴胡皂苷α对实验性癫痫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柴胡皂苷α对实验性癫痫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 采用戊四氮诱导大鼠急性痫性发作来制作癫痫模型,通过记录大鼠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和强直性惊厥发生率的变化,研究柴胡皂苷α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的抗癫痫作用.结果 柴胡皂苷α可显著性延长戊四氮诱发的大鼠痫性发作的潜伏期(P<0.01),降低大鼠强直性惊厥发生率(P<0.05).结论 柴胡皂苷α具有抑制戊四氮致痫大鼠痫性发作的作用.

    作者:李长征;谢炜;鲍勇;周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支原体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研究分析

    目的 报告支原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现象,比较六种抗菌药的体内耐药率的差别,并初步探讨支原体体内耐药的机制.方法 选定支原体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敏感的抗菌药单种给药常规治疗.根据应用抗菌药的不同相应分为六个治疗组(红霉素组,氧氟沙星组,四环素组,美满霉素组,克拉霉素组,阿齐霉素组),共445例.全部病人治疗后复查并观察记录疗效.结果 6个治疗组共存在支原体体内耐药48例.对六种抗菌药均存在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病例,但可以认为红霉素,氧氟沙星,四环素体内耐药率相对较高,而阿齐霉素,克拉霉素体内耐药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 支原体同某些细菌一样存在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现象.不同个体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差异及抗菌药诱导作用可能是体内耐药的主要原因.

    作者:朱长太;姚余有;盛敏玲;濮跃晨;夏红灯;刑凌生;卫广英;赵卫东;高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择期分娩前胎肺成熟度测定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择期终止妊娠前不做胎肺成熟度的测定是否会增加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的发生率.方法 43例GDM孕妇于妊娠36~39周在终止妊娠前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行羊水振荡试验,在确定胎儿肺成熟后终止妊娠.40例孕龄准确的妊娠36周后的GDM孕妇作为对照组,在终止妊娠前不行羊膜腔穿刺术,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胎儿体质量、胎盘重量、剖宫产率等妊娠结局指标无差别,两组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的发生率无差别.结论 孕龄准确的GDM孕妇妊娠36周后在择期终止妊娠前不需常规行羊膜腔穿刺术做胎儿肺成熟度的测定.

    作者:王子莲;詹雁峰;周袆;陈海天;梁莹莹;张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系hNPC-TERT体内外D2受体的表达

    目的 验证神经前体细胞系hNPC-TERT移植入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前后多巴胺D2受体的表达.方法 免疫荧光定性鉴定体外培养hNPC-TERT的D2受体表达,并进一步应用放射受体分析方法测定hNPC-TERT细胞表达D2受体数量.实验组兔脊髓内移植3×106 hNPC-TERT,对照组动物脊髓内移植同等数量HeLa细胞,移植后第7天,以11C-raclopride为示踪剂,移植动物活体或处死动物剥离出脊髓进行D2受体PET显像,并行移植段脊髓切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hNPC-TERT在体内的D2受体表达.结果 免疫荧光和放射受体分析显示体外培养hNPC-TERT细胞表面表达大量D2受体(Bmax=8×104).移植入兔脊髓后,D2受体显像显示移植部位有明显的放射性浓聚,经ROI半定量分析,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7),离体脊髓PET显像、组织免疫荧光进一步证实了活体显像结果.结论 神经前体细胞系hNPC-TERT高表达多巴胺D2受体,并且在移植入体内后仍保持该特性,具有移植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等D2受体缺乏性疾病的潜力.

    作者:丁为民;田嘉禾;杨晓华;白金柱;沈丽;张锦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肝移植术后并发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并发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期2例肝移植术后并发CPM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结果 两例病人在肝移植手术前后均有在24 h内血钠明显升高病史,病例1于术后第7日出现肢体抽搐、耳鸣头痛,随之出现构音障碍.病例2于术后第3天即出现神志淡漠,即而出现神志不清,四肢瘫痪,构音障碍,闭锁综合症.头颅MRI均符合CPM的影像学改变,确诊为CPM.经抗感染,营养支持和预防其他并发症等处理后两例病人均恢复,1例完全康复出院,1例有轻度语言障碍.结论 肝移植术后并发CPM的原因复杂,预后差,尚无有效的病因治疗,因此CPM的治疗关键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头颅MRI是诊断CPM的首选方法.

    作者:蔡常洁;陆敏强;安玉玲;李敏如;易慧敏;陈规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利尿剂对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基因表达和尿液水通道蛋白2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利尿剂呋塞米、双氢克尿噻及安体舒通对正常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基因表达及尿液水通道蛋白-2浓度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呋塞米组、安体舒通组、双氢克尿噻组.观测尿量、血钠及尿渗量,应用RT-PCR半定量检测肾内髓质AQP2和血管加压素-2型受体(V2-R)mRNA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肾髓质AQP2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尿液AQP2浓度.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利尿剂组大鼠尿量均显著增多(P<0.05),尿液中AQP2浓度明显增加(P<0.05).但呋塞米组尿渗量低于对照组(P<0.05),而双氢克尿噻组和安体舒通组尿渗量高于对照组(P<0.05).②呋塞米组肾脏AQP2 mRNA、V2-RmRNA和AQP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双氢克尿噻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安体舒通组有所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三类利尿剂均可显著增加正常大鼠尿液AQP2蛋白的排出.但对正常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基因表达的影响并不相同,双氢克尿噻可以抑制正常大鼠肾内髓质AQP2mRNA和蛋白的表达,呋塞米能增加正常大鼠肾内髓质AQP2mRNA和蛋白的表达.

    作者:林晟;许顶立;赖文岩;沈倩波;高锦雄;张彬;任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抗小鼠PGRP-L单表位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目的 制备抗小鼠长型肽聚糖识别蛋白(mPGRP-L)单表位多克隆抗体.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小鼠mPGRP-L分子的B细胞优势表位,人工合成抗原肽,采用MBS法将其与钥孔血蓝蛋白(KLH)偶联,免疫家兔获取mPGRP-L抗血清,采用HiTrap proteinG柱和抗原肽亲和层析柱纯化抗体,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鉴定.结果 确定了位于mPGRP-L分子N端第85~104位残基的1个B细胞优势表位NH2-(C)DPHSLSPELQALISEVAQHDCOOH,合成短肽并制备KLH-肽偶联物,免疫家兔得到的抗血清效价达1:256 000.分别以HiTrap protein G柱和抗原肽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兔抗mPGRP-L单表位多克隆抗体mPGRP-Lnl和mPGRP-Ln2.纯化抗体能与重组蛋白pET-mPGRP-Ln结合,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9 000处可见清晰的反应条带.结论 获得抗mPGRP-L单表位多克隆抗体,为mPGRP-L分子的研究提供了工具.

    作者:何智;张丽芸;陈政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

    学习、就业压力、考研竞争、抑郁倾向,交际恐慌、上网成瘾、睡眠障碍、攀比心理和物质缺乏、家庭不和造成的自闭、悲观等问题已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这种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参加群体性活动、积极开展科学的心理支持和救助等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保护措施,尽量降低其危害性.

    作者:王乐然;陈立明;罗仁;王松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L-[S-11C-甲基]-蛋氨酸的体内生物分布和PET显像

    目的 研究新型脑肿瘤显像剂11C-蛋氨酸的体内生物学分布,探讨11C-蛋氨酸的临床显像方法及其在脑肿瘤显像中的应用.方法 将24只Wistar大鼠按每组4只分为6组,分别由尾静脉注入11C-蛋氨酸,在5、10、20、30、40 min时断头放血处死,采集血液,摘取肝、脑、心、肺、肾、脾等脏器测定放射性计数,测定11C-蛋氨酸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对健康志愿者和病理证实胶质瘤患者进行PET脑显像.结果与结论 11C-MET在脑肿瘤内有较长的滞留时间,11C-蛋氨酸有较高的肿瘤/脑比值,是理想的脑肿瘤显像剂;11C-蛋氨酸还能实现脑垂体的显像.

    作者:陈立光;周美娟;唐安戊;王淑侠;何山震;丁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可视化观察Tiam-1基因沉默对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转移的影响

    目的 应用整体可视化成像技术观察Tiam-1基因沉默对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转移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绿色增强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EGFP+与SW480/EGFP+/Tiam-1-经裸鼠尾静脉注射和结肠原位接种,分别建立可视化转移动物模型,比较两种细胞株成瘤与转移特性的差别.结果 SW480/EGFP+与SW480/EGFP+/Tiam-1-细胞均稳定表达EGFP;SW480/EGFP+/Tiam-1-的Tiaml基因干扰率达70%;SW480/EGFP+/Tiam-1和SW480/EGFP+比较体外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但体内增殖能力差异显著(P<0.05);SW480/EGFP+/Tiam-1转移率明显降低.结论 Tiaml基因可能在人大肠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娟芝;邓永键;谢思明;丁彦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脊髓损伤患者的抑郁情绪及其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抑郁情绪及其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79例SCI患者进行抑郁(BDI、HAMD)和功能(Barthel指数及FIM)评定,了解抑郁与年龄、病程、职业和功能状况的关系.然后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治疗和系统康复治疗,治疗组增加心理治疗.结果 SCI患者抑郁发生率为97.47%(BDI)和96.20%(HAMD),抑郁评分与年龄、病程、职业间不相关,与功能状况(Barthel指数及FIM)呈负相关;对照组治疗后BDI、HAMD得分降低不明显(P>0.05),Barthel指数及FIM得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BDI、HAMD得分明显降低(P<0.05),BartheI指数及FIM得分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IM得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SCI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抑郁情绪与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与年龄、职业和病程关系不明显;心理治疗能明显改善SCI患者的抑郁情绪,同时亦改善了患者的功能状态.

    作者:陈银海;靳安民;姚红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蛋白激酶C的活性变化

    目的 观察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在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肺动脉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变化.方法 建立野百合碱诱导的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放射活性测定法检测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肺动脉蛋白激酶C的活性.结果 随着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的进展,大鼠肺动脉PKC总活性和胞浆PKC活性先是逐渐上升,而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5),但胞膜PKC活性和PKC活性的膜质比持续上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PKC活性的上调和PKC的转位活化可能参与了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

    作者:董旭;王钢;王怀良;章新华;宗志宏;邢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龄老年患者生物可分解环肠道吻合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回顾性分析20例76岁以上的小肠肿瘤、肠粘连和结肠、直肠肿瘤的高龄老年患者,肠切除采用生物可分解吻台环吻合手术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中、术后处理的围手术期特点.

    作者:张玉新;吴良平;周宏锋;邓鉴文;谢正勇;丁洪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研究生用教学质量评估量表》研制初报

    目的 研制研究生用教学质量评估量表(GSEEQ),初步评价量表的技术性能.对象以南方医科大学502名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以7名参与研究生教学的教师为评估对象.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方式.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价重测信度,用Cronbachα系数评价内部一致性信度,通过对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调查评估内容效度,用因子分析和组内相关性评价构建效度.结果 问卷回收率89.8%,回收问卷的有效率93.4%,条目应答率99.7%,依从性较好.重测信度r=0.917(P<0.0001),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958.因子分析结果与量表结构基本吻合,条目与其所属因素的相关性强于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性,均支持量表有较强的构建效度.结论 可以初步认为,GSEEQ是可信的和有效的.

    作者:李红颜;何明娥;李多茹;陈莉雅;陈平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腺病毒介导AMP激活的蛋白激酶的过表达诱导肝星状细胞株LX2凋亡

    目的 探讨在肝星状细胞株LX2中,用腺病毒介导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过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病毒感染细胞后,用免疫印记的方法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梯状条带,免疫印迹检测caspase-3以及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表达组成性激活的AMPK的腺病毒感染LX2细胞72 h,AMPK过表达.过表达AMPK的LX2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有凋亡的亚二倍体峰出现;DNA断裂出现梯状条带,casepase-3被激活,Bcl-2在LX2中是低表达的,而Bax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腺病毒介导AMPK的过表达可以诱导LX2细胞发生凋亡,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

    作者:张婧;谭丽;林骏;徐爱民;罗深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