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桃英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静脉腔内激光术与传统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11例,随机分为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组和传统点式抽剥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结果: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术后疼痛轻、无淋巴漏、内踝部麻木不适感少,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组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无需拆线、美观,无疤痕;术后并发症,痛苦少而且恢复快。
作者:郑新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深度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入院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取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方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各方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观察组患者的之力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平均为(5.4±0.1)mm 和(9.1±0.3)mm,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较好,深得患者好评,临床上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邹长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产前采用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诊断60例18-36孕周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60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有39例确诊为单纯性心脏畸形,并发心外畸形的有10例,7例为心脏肿瘤,3例出现漏诊,1例误诊。结论:在产前采用超声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检查手段。
作者:李海华;葛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探讨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加强医院感染宣传和培训,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科室的监督管理;结果: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使各项医院管理制度得以顺利实施,控制医院感染;结论: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找出与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相关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2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528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与术后切口感染有关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528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有40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7.6%,感染原因与病程长短、手术时间、病理类型、患者年龄、体重、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及是否放置引流管等有关。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由多种原因引起,总结原因,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及治疗时间、治疗费用。
作者:蒙之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16例门诊检查诊断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凯妮汀联合红核妇洁洗液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凯妮汀治疗,观察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评价妊娠期应用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妮汀联合红核妇洁洗液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显著、安全、复发率低,同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对孕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晓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创新。方法:分析了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创新分析和推动医学科研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结果: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动机、创新目标、创新能力,推动医学科研管理创新的措施包括1、通过政策法规引导医学科研管理创新2、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结论:医学科研管理能够有效整合医学科研的科技成果,从而实现责任和目标的创造性动态活动,对于我国医学科研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莫少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社区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级管理,了解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方法:从2008年起,按照《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指南》的要求,对通过社区门诊、健康体检等途径发现的糖尿病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利用糖尿病管理信息系统,定期进行病情评估和危险因素分层,实施随访管理。结果:通过近四年的全程信息化管理,目前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论: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结合家庭医生制服务,探索更为全面、有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汤春红;韩昌绍;王纲;赵燕萍;李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西雅图量表应用于我国冠心病患者的可行性及对患者治疗前后应用其进行疗效评价的情况。方法:分析西雅图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收集冠心病患者130例,经中医辨证后,分为痰热证组,湿阻证组,脾虚证组并对其进行干预治疗,用西雅图量表对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此量表跨指标的一致性较好,分半信度好;克朗巴赫系数表明量表内在一致性好;效度评价—结构效度,说明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反应度较好。痰热证组,湿阻证组,脾虚证组分别经西雅图量表评价治疗前较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该量表用于我国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均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
作者:李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腰椎骨质增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腰椎的骨质增生是因为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各组织生理功能也逐渐衰退老化,退化的椎间盘逐渐失去水份,椎间隙变窄,纤维环松弛向周边膨出,椎体不稳,纤维环在椎体边缘外发生撕裂,导致髓核之突出,将后纵韧带的骨膜顶起,其下面产生新骨,形成骨刺或骨质增生。也有人认为椎间盘退变萎缩后,椎体向前倾斜,椎体前缘在中线为前纵韧带所阻,两侧骨膜掀起,骨膜下形成新骨。另外,局部的受压因素也是引起骨质增生的主要因素目前,西医、西药对腰椎骨质增生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治疗这类疾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我们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结合我院老中医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研制了腰痛康口服液,在我院用于腰椎骨质增生引起的各种症状,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保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带状疱疹全面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通过对老年人72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针对性治疗,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疱疹皮肤护理。结果:19例在发带状疱疹病人痊愈出院,仅2例伴有轻微神经痛53例疱疹痊愈后神经痛的患者治疗效果理想。结论:早期、正确治疗及有效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痛苦,预防继发感染,减少后遗症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令;郝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A125和HE4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ELISA试验检测24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治疗过程中CA125和HE4值。结果: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化疗后,CA125和HE4均降至正常,HE4时间早于CA125。结论:CA125和HE4在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孙丽莎;王虹;李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再理解—升华的过程,是培养护生独立工作的重要阶段,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过渡阶段[1]。自2004年起,儿科实行带教老师和护生之间进行一对一带教,即师生班次相同,一位带教老师全方位对一名实习护生实行带教,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英;李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门诊的综合护理研究,以进一步探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门诊的护理需求。方法:选取我中心2012年9月-2013年12月筛查的共168例高危妊娠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试验组给予综合产前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护理措施。筛查后发放一份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高危妊娠孕妇产前门诊护理需求和产前门诊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168例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门诊的护理需求以胎儿状况需求高,经济状况需求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个体化、综合性护理措施更能满足高危妊娠产前门诊的需求。
作者:俞海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微生态调节剂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实际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76例(2011年4月-2014年2月)腹泻患儿进行治疗,分为A、B两组,A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微生态调节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效果、平均住院天数和愈后复发率方面的不同。结果:376例患儿中,A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2.4天,B组平均住院天数为8.7天,A组总有效率88.9%,B组总有效率93.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小儿腹泻在儿科临床应用中有很大的优势,比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更加明显,能明显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应用前景广泛,值得推广。
作者:江秉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的病因以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2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37例胸腔积液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结核患者治疗后,其中18例患者在实施后,患者病症明显改善,胸液减少;13例确诊恶性患者实施治疗后,6例患者胸液明显减少。对4例肝硬化、心功能不全以及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后,患者胸液基本完全吸收。结论:导致胸腔出现积液的主要原因为肿瘤和结核,在临床治疗中,首先应准确鉴别这两者,而后针对不同病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及预后。
作者:温建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寻找便捷有效措施降低托幼机构肥胖儿童的发生率。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颍泉区一所幼儿园实施儿童肥胖干预方案,通过健康教育、家园联动等形式让教师、家长掌握科学的饮食行为,培养肥胖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肥胖儿童的有氧运动。结果:一年后,肥胖儿童的检出率低于干预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健所、幼儿园、家庭联合,将简便易行的肥胖儿童干预措施融于幼儿园日常工作和儿童生活中,有一定效果。
作者:陈利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黄药子引起肝损伤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66岁。因乏力、纳差3周,伴皮肤黄染2周,于2014年3月3日入院。入院前因甲状腺结节而自行煎服民间验方黄药子30g ,每日1剂,煎服,连服3周后出现上述症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入院时辅助检查:ALT 1042 U/L,AST 1006 U/L,GGT 165 U/L、TBiL 281.1umol/L、DBiL218.0 umol/L,ALB 40.7g/L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均阴性。肝脏 CT示:脂肪肝,胆囊壁略增厚,胆囊窝积液。平素无烟酒嗜好,否认有肝病史。入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遂停中药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g,加入5%葡萄糖250m l每天1次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120mg,加5%葡萄糖250m l每天1次静滴以减轻药物性反应和免疫变态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及肝内胆汁淤积;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g加入5%葡萄糖250m l静滴,每天1次,熊去氧胆酸胶囊0.25g,每天3次口服以消退黄疸。治疗一周症状明显好转,复查ALT 182 U/L,AST 121 U/L,GGT 110U/L、TBiL 143.8umol/L、DBiL97.7umol/L,ALB 40g/L,病毒性肝炎标志物仍阴性;继续治疗一周ALT 77 U/L,AST 52 U/L,GGT 77U/L、TBiL 94umol/L、DBiL58umol/L,因肝酶基本正常,复方甘草酸苷减量静滴一周后停用,余治疗不变,继续治疗3周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姜爱华;杨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部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于我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腹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所有腹部肿瘤患者进行实施入院和治疗过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所以舒适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及减少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腹部肿瘤患者围术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龋病是世界上流行广泛的疾病之一,我国儿童龋病发病率很高,据调查,特别是6-12岁儿童龋齿发病率高达40%-50%。其中又以窝沟龋的发病率高。针对近几年来高东社区儿童龋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且向低龄化发展,这一现况应引起重视。龋齿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还可引起根尖及牙周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的可引起乳牙的过早缺失而导致恒牙萌出困难,错颌畸形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地降低儿童龋病发病率,应找到主要的相关因素,进行积极的干预措施,有效的提高社区口腔保健工作的水平。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