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秉云
目的:研究血浆B型尿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意义。方法:以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COPD需有创呼吸机治疗且上机时间不少于72小时的患者共79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低水平压力支持模式撤机,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对患者相关指标与撤机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撤机成功51例(64.6%),撤机失败28例(35.4%),血浆BNP、hs-CRP水平与撤机结果均有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血浆BNP、hs-CRP水平对预测COPD患者撤机结果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谭植华;冯恩民;吴振海;刘丽君;李颖;李维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联合测定于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胆疾病患者224例与体检健康者40例,分别进行TBA、ALT测定,对比指标水平与阳性率。结果:肝癌TBA、ALT水平分别为(30.9±18.3)μmol/L、(71.2±58.3)U/L,肝硬化(28.1±20.0)μmol/L、(70.2±63.0)U/L,,急性肝炎(41.1±32.7)μmol/L、(162.1±123.2)U/L,慢性肝炎(19.1±14.2)μmol/L、(90.3±73.2)U/L,胆道疾病(60.1±51.6)μmol/L、(88.9±70.6)U/L,体检健康(6.3±4.1)μmol/L、(21.2±14.3)U/L;肝癌TBA、ALT阳性率分别为80.00%、36.67%,肝硬化84.21%、39.47%,急性肝炎100.00%、100.00%,慢性肝炎90.38%、80.77%,胆道疾病85.00%、75.00%,体检健康0.00%、0.00%,肝炎患者TBA、ALP水平均较高,肝硬化、肝癌患者TBA水平较高,胆道疾病介于两者之间,肝胆疾病TBA、ALP水平均高于体检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TBA、ALT有助于诊断鉴别肝胆疾病,特别是针对肝炎患者,其TBA、ALT水平均较高。
作者:吴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对住院138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行VSD负压引流术及护理。结果:1380例患者伤口感染控制,创面缩小,肉芽组织新鲜,直接缝合或皮瓣修复或二期植骨术后皮瓣移植覆盖,伤口逐渐愈合。结论:VSD术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加强VSD术的护理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健。
作者:程杏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吉木萨尔县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调查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吉木萨尔县共124名肺结核患者为病例组和135名非结核人群为对照组,开展营养状况调查。结果:肺结核患者膳食营养及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均较低。肺结核患者对人体所需五类营养物质的知晓率仅为9.5﹪,哪种蔬菜含有水溶性维生素较高的知晓率为18.2﹪,均明显低于对照人群(p<0.01)。结论: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较差,健康知识缺乏,建议对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加强膳食营养指导和健康教育。
作者:宣兆元;徐建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善终服务在国外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及家属对医院服务日趋需求,在国内各省市三级甲等医院也相继开展姑息病人善终服务,使临终病人安详离开人世,我院姑息治疗科自2012年9月成立已为459例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深受病人及家属的好评,病人家属满意,现将我科善终护理服务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扎依拉·哈米提;齐媛媛;付路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社区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级管理,了解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方法:从2008年起,按照《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指南》的要求,对通过社区门诊、健康体检等途径发现的糖尿病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利用糖尿病管理信息系统,定期进行病情评估和危险因素分层,实施随访管理。结果:通过近四年的全程信息化管理,目前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论: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结合家庭医生制服务,探索更为全面、有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汤春红;韩昌绍;王纲;赵燕萍;李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不吃早餐、吃不健康零食、频繁在外就餐、喝含糖饮料等不健康行为相当普遍。这些现象并不仅仅是儿童青少年自身的问题所致,其背后隐藏着社会根源。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家庭、学校是他们的主要生活和学习的场所,父母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照料者,父母的行为影响着孩子饮食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而学校在重视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但一些学校没有课时保证,部分学校由于“应试压力大”等原因取消了健康教育课,主要靠校医和班主任等老师利用广播、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常规教育”;少数农村学校从来没有开设过健康教育课。
作者:张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补益肺肾法对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意义。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3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益肺肾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8%,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结论:予以支气管哮喘患者补益肺肾治疗,疗效显著,并可有效的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德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176例新生儿黄疸疾病患儿病历。随机分为2组,每组88例。对照组给予随机对症护理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将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对两组的护理效果与黄疸降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80.7%,(P<0.05)。结论: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护理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闫艳;姬生芹;陈晨;仉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探讨根据相关疼痛评估制定里的相应护理的措施在临床中妇产科患者术后出现的疼痛中所起的相应作用。方法:我院将686例妇产科相关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评估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为343例。评估组通过根据患者主诉的疼痛来将其程度采用相关的分级法与数字分级法将有关患者的级别进行有效的疼痛评估,并且对应采用相适应的护理方面的措施,而另一组对照组则采取一般的级别的护理干预手段。结果:评估组的相关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程度与住院所需的时间和对照组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根据有关数据的显示发现通过疼痛评估制定的相关护理措施在临床妇产科的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方面的减弱起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1]。
作者:李媛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心内科患者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取4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评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4例患者经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其病情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新内科临床上生脉注射液应用极为广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杜洪明;李德增;李迎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的要求,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各主要阶段所产生的业务、管理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分析、传输及交换,从而为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及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是妇幼保健机构对其服务对象进行长期、连续的追踪管理和开展优质服务的基础,是妇幼保健机构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
作者:周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综合措施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进行冲击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效果显著。
作者:姜蓉;徐俊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概述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心肌坏死,临床表现呈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衍变及血清酶的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2临床症状观察心肌梗塞病人约70%有先兆症状,表现为:突然明显加重的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或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速;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压低,T波倒置或高尖,或伴有心律失常;老年冠心病病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呼吸困难或晕厥等。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危重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对比两组营养支持后各项营养指标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比营养护理前高,并发症少,与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护理方式并发症少,对营养指标改善好,更适合危重症患者临床应用。
作者:律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儿的营养状况,并了解影响疾病的因素,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就124例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儿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进行比较,对患儿的膳食和营养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儿每天的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蛋白质和热量的不足,钙、铁、锌及维生素A、C、D、B族摄入均不足,病儿生长迟缓、体重过低、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较高。结论: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均是慢性迁延性腹泻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些因素可减少慢性迁延性腹泻的发生。
作者:徐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而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是长期的过程,作为护理工作者,我们应该在认真分析导致这种疾病因素的基础之上,对病人进行药物的治疗,同时配之以得当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以期达到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的保健能力。
作者:黄媛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接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用常规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促进胃肠蠕动等基础治疗,之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处理,总结分析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43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有25例治愈、14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90.70%。结论:针对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针对性干预护理,可以有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促进他们更好地接受与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朱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科62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50 min,术后住院4~8 d,平均6 d。术后出现尿潴留6例,阴囊血肿1例,术后异物感2例,术后疼痛1例;术后随访6~14个月,无复发、慢性疼痛。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简便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成人是疗效确切的疝修补方法。
作者:陈边强;张新有;董继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优化《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中甲硝唑制剂的甲硝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改变甲硝唑对照品的溶解方法;降低甲硝唑的进样浓度。结果:方法优化后,甲硝唑对照品易于溶解,进样浓度在5.008~100.1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n=5)。结论: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为今后修订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刘淑华;郑琰;崔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