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艳;姬生芹;陈晨;仉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腰椎骨质增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腰椎的骨质增生是因为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各组织生理功能也逐渐衰退老化,退化的椎间盘逐渐失去水份,椎间隙变窄,纤维环松弛向周边膨出,椎体不稳,纤维环在椎体边缘外发生撕裂,导致髓核之突出,将后纵韧带的骨膜顶起,其下面产生新骨,形成骨刺或骨质增生。也有人认为椎间盘退变萎缩后,椎体向前倾斜,椎体前缘在中线为前纵韧带所阻,两侧骨膜掀起,骨膜下形成新骨。另外,局部的受压因素也是引起骨质增生的主要因素目前,西医、西药对腰椎骨质增生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治疗这类疾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我们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结合我院老中医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研制了腰痛康口服液,在我院用于腰椎骨质增生引起的各种症状,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保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2000年全国实行GB5461-2000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后,在2005~2012年间对8~10周岁学龄期儿童开展的碘营养状况调查,以测定儿童尿碘以及其对应的盐碘含量,评估食盐中碘含量对碘缺乏病防治的实际作用。方法:采集2005~2012年间苏州市区四次8~10岁学龄儿童碘缺乏病病情监测调查数据,进行碘盐覆盖率、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析,对对应的尿样进行尿碘中位数统计分析。结果:苏州市区儿童的尿碘中位数控制在292.27ug/L~221.31ug/L 间,盐碘均数在31.99mg/kg~27.40mg/kg 间,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的要求。结论:苏州市区儿童碘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在盐碘均数稳定在30mg/kg ,学龄组儿童尿碘中位数保持在WHO/UNICEF/ICCIDD推荐的100~300ug/L的水平,建议保持运行监测-反馈-调整的碘缺乏病防治机制,补充完善碘缺乏病防治指标体系。
作者:郭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只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则是予以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比分析所选两组经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发现,观察组中的家长,其掌握的基本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能,还有护理满意度等,都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护理之中,实施家长参与式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戴秋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触诊、常规实验室检查,使用德国SI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螺旋CT扫描机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平扫和加强扫描,对图像进行重建。结果:70例患者中包括37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8例肠系膜下动脉栓塞、9例肠系膜静脉栓塞和6例肠系膜血管栓塞。结论:CT扫描诊断AMVO的临床准确性较高,实践良好。
作者:张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为提高正确诊断率,现对我院1995年-2008年34例肺结核误诊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计34例肺结核误诊病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5岁,临床表现不规则发热16例(低热11例,高热5例),慢性咳嗽27例,咯血7例,痰中带血9例,胸痛12例,乏力10例,。误诊时间半月到半年不等。
作者:缪春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牙槽外科拔牙时清醒镇静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心电监护拔牙门诊在清醒镇静下拔牙的确诊高血压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咪达唑仑组,每组64例。分别记录镇静起效时间及镇静前(T1),镇静状态评分达到Ⅱ~Ⅲ级(T2),拔牙时(T3),拔牙后(T4)时点的镇静评分、血压、脉氧、呼吸频率;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血压、镇静起效时间咪唑安定组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镇静状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齿槽外科拔牙术中清醒镇静的临床效果均令人满意,咪达唑仑有明显的降低血压的作用,而且镇静起效时间明显迅速。右美托咪定对呼吸的影响更小。
作者:王久国;贾丽永;刘晓艾;王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28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分析造成其不愈合的原因。方法:收集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13年5月8年间所收治的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2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从12岁到73岁,平均38.7岁。交通事故所致17例,重物砸伤所致6例,摔伤所致4例,被别人打伤1例。闭合性骨折9例,开放性骨折19例。患者从首次治疗出院到再次入院时间在0.6—2年,均进行2次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并根据其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无皮肤坏死。全部患者未见骨不愈合、感染、畸形及再骨折发生。结论:胫骨骨折不愈合可以有胫骨本身解剖及生理特点,外伤程度及部位,手术治疗及术后功能锻炼等几个方面原因。
作者:张庆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的术前护理。方法:收治血液透析患者患者368例,38例行深静脉置管术,对其进行专科护理,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专科护理,3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平均7-10天,术后无并发症,1例术后出血。结论:对于深静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专科的术后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石甜;王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自制静脉止自夹在静脉麻醉穿刺后压迫止血的调查和体会,2013年6月至2013年9月胃镜室共选取800例静脉麻醉病人,其中男性462例,女性338例,年龄14--85岁,平均45岁,均使用自制止血夹,,785例使用后止血,无瘀斑及血肿,15例止血夹位置按压不准确,12例穿刺点出现皮下瘀血、青紫,3例出现皮下血肿。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龄(年龄≥7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超声及冠脉造影的临床特征。方法:随机选择60例年龄<70岁的 AMI患者(对照组)和60例年龄≥70岁的高龄AMI患者(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及冠脉造影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低而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且侧支循环形成较多;左心房内径≥39mm、左心室内径≥50mm、冠状动脉狭窄≥70%、LVEF<50%的比例明显升高。结论:对高龄AMI患者采用心脏超声及冠脉造影进行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是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批质控样木,并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和反馈实验室的上报结果,以评价实验室操作的过程[1]。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我省临床化学实验室的广泛应用,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成绩总体稳定,并旱逐年上升趋势[2]。木文就仅对一次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作一总结分析。
作者:张素蕊;王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护理措施。通过对2013年6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0例进行标准化管理并对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以提高基层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方法:对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个体化化管理。结果:200例患者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与2013年6月份之前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管理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结论:个体化患者管理能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作者:潘洪芹;张霞;贾桂敏;李梦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利培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在2009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病患,随机将病患划分为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两组病例各为40例,利用精神评定量表和治疗不良反应量表就两组临床治疗情况实施评定,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相对于治疗前,两组精神病病理、阳性症状以及阴性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所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分别用利培酮与喹硫平来予以治疗,均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但是相对于利培酮而言,利用喹硫平来予以治疗,其起效更快且不良反应也相对比较少,对此,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应优先选用喹硫平来实施治疗。
作者:陈善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近两年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风湿免疫病病人30名,研究其病因并进行分组。对照组人数为10名,通过常规性手段进行治疗,观察组人数为20名,通过生物制剂展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20名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的临床治疗上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效果。结论:与常规性治疗相比,生物制剂在治疗风湿免疫病上针对性更强,治疗效果更显著,同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降低病人的痛苦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佐克热·艾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龋病是世界上流行广泛的疾病之一,我国儿童龋病发病率很高,据调查,特别是6-12岁儿童龋齿发病率高达40%-50%。其中又以窝沟龋的发病率高。针对近几年来高东社区儿童龋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且向低龄化发展,这一现况应引起重视。龋齿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还可引起根尖及牙周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的可引起乳牙的过早缺失而导致恒牙萌出困难,错颌畸形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地降低儿童龋病发病率,应找到主要的相关因素,进行积极的干预措施,有效的提高社区口腔保健工作的水平。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不仅影响美观,翼状胬肉接近角膜瞳孔区,造成角膜散光,从而导致视力下降。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常见方法,据统计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25%—45%。为减少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2010年以来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29例(30眼)受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杰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妇幼保健业务年报是了解妇女和儿童卫生保健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妇女儿童保健水平和“妇女和儿童发展纲要”进展情况,体现妇幼保健需求,并为制定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措施和开展研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为了解兰州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科学管理的依据,现对兰州市2013年城关区妇幼卫生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钱月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抽取67例,随机划分为两组,甲组37例患者采用单纯放疗治疗,乙组30例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对比不同方法的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2、3年的生存率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食管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法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疾病复发,疗效满意。
作者:唐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解除患者术前恐惧、紧张的心理,积极配合术后的护理,减少眼部运动,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198例术后复明率100%。术前视力光感至0.3,术后视力0.3-1.0.结论: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首先消除心理负担,减少眼部运动,预防并发症,对保证术后病人复明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包艳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单独的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同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3d内的平均止血时间和止血有效率。结果:治疗72h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23.5±3.77)h、(34.2±6.28)h,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0/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缩短止血时间,改善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苏秋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