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临床分析

朱雪云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 宫内节育器, 临床分析, 避孕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两种不同时段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情况。方法:2007年2月~2008年9月人工流产术后要求上节育环的妇女450例,其中人流术后即时放置吉妮IUD223例作为观察组,227例于经间期放置吉妮IUD作为对照组,术后定期随访。结果: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吉妮IUD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置术后一年内避孕效果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月对照组的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术后3月、6月副反应发生无显著差异。结论:人流术后即时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安全性高、避孕效果可靠、脱落率低、副反应少等,故吉妮宫内节育器适合于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和研究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比法,对我院的58名护士按照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2011年7月~2012年6月实行传统管理办法,定为对照组。2012年7月~2013年6月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护理管理,定为实验组。对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效果的满意度做比较,将两组的结果做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护理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杨文红;吴英风;李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本专科护理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状况及,比较本专科护理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差异,为以后的本科护理临床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护理专业学生中,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特质测量表(CCTDI-CV)对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本科护理专业学生50名,大专护理专业学生50名。结果:护理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呈正态分布,全体调查学生多数人达到了整形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正分,其中,大专护理学生余人数比少于本科护理学生。子条目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略高于专科生,护理专业学生总体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缩小本专科学生的差异,共同进步。

    作者:金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阳上亢型眩晕给予天麻建瓴汤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肝阳上亢型眩晕给予天麻建瓴汤的疗效。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考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64人。常规组应用尼莫地平、脑灵素及氟桂利嗪口服治疗,考察组应用天麻建瓴汤治疗,比照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的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液流动速率显著提高(P<0.05),而考察组其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考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9.69%(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阳上亢型眩晕应用天麻建瓴汤行之有效,疗效确切。

    作者:王秋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常用几种特殊染色方法的应用和质量控制

    目的:总结我院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几种特殊染色方法及应用体会。方法:染色结果好坏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常用几种特殊染色技巧,以提高阳性率。结果:提高了阳性率,防止了特染中脱片现象。结论:虽然分子生物等研究方法已渗透到各种领域,但许多传统的病理学特殊染色方法仍然是显示病原体,组织及细胞内特殊结构简便而可靠的方法,特染技术是对病理常规染色的一种辅助,帮助病理医师完成病理诊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作者:吴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椎体成形术用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月接收的102例高龄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平均51例,观察组患者施行传统的保守疗法,实验组施行PKP(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经过院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swestry评分、VAS评分均下降明显,且实验组患者的两项评分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伤椎后缘、伤椎中线、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后凸角等影像学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相较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以上几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龄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PKP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恢复其受损椎体形态,不断提高患者的后续生活质量。

    作者:杨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主要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烦燥不安等,含服硝酸甘油无效,严重者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作者:徐亚利;邢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搜集2011年6月一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37例四肢开放性骨折且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内外固定进行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6例,患者年龄18~64岁,平均(35.8±11.7)岁,对其护理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随访跟踪6~12个月后,平均(10.8±2.3)个月,均获得随访,34例(91.9%)患者创面肉芽新鲜,血液循环状况良好,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创面修复好,进行直接缝合或植皮后创面彻底修复,无感染现象,所有患者的患肢功能都得到了恢复,疗效满意。3例(8.1%)患者创面感染进行了二次修复。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系统的护理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能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疗效可靠,并发症少,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芳;黄春红;王敏;雷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精神科护士的压力及应对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生活高质量的追求快节奏的提上日程,使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精神科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专科知识及娴熟的专科技术、高度的责任心及永恒的爱心,还要有与之相应的心理素质及临床综合能力。然而,由于精神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繁琐而特殊的工作性质、微妙的护患关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及护理服务质的提高与发展。现深入分析我科多年护士的压力源,总结其应对措施,对护士的身心健康、护理服务、心理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伍为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书画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探讨书画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成书画治疗组和常规精神科治疗组,分别为24例和42例。书画治疗组除精神科常规治疗外给予8周书画治疗,用GQOLI-74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经书画治疗8周后,患者在除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外的其他16个因子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维度分和总分上,均明显高于书画治疗前(P<0.01);在8周后与常规精神科治疗组比较,除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经济状况4个因子分及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分外,其他各项得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书画治疗有利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疆南疆地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诊治特点(附46例分析)

    目的:探讨新疆南疆地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均给予氢化可的松或强的松替代治疗,其中39例患者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15例患者联合性激素治疗,3例垂体危象全部救治成功。结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轻重不一,易造成误诊、漏诊,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早期确诊,给予激素替代治疗,病情可明显好转。

    作者:张燕;李旖旎;付欢欢;秦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影响无偿献血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搜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站无偿献血的279名献血者,选择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全部献血者进行调查,分析无偿献血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调查共收回263份,有效应答率为94.27%。其中,男性占53.99%;18岁-30岁范围占45.25%;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46.77%;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占34.60%;了解无偿献血安全性的占41.06%;献血动机为单位内部组织占63.5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对献血行为了解程度及行为动机是影响无偿献血行为的主要因素,应当针对各个因素采取必要措施加快无偿献血事业的全面发展。

    作者:邝娇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AS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ASP并发ARD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在气管插管行无创机械通气基础上分别应用输液泵、输液器控制进行持续气道湿化,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各时点A组平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浓度比值等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较输液器控制气道湿化更有利于改善ASP并发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

    作者:陈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强化护患沟通在分娩期妇女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强化护患沟通在分娩期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分娩期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采取常规的说教式沟通模式,观察组150例根据产妇个体情况进行强化沟通,比较两组产妇的沟通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6.7%,对照组为82.7%;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7.3%,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强化护患沟通应用于分娩期妇女可增强健康教育效果,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45例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药物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30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房颤动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药物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2h、用药后24h心室率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所下降,用药前与用药后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药物给予临床治疗,获得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术中止血方法

    人体自身具有止血凝血的生理功能。在受伤出血时,血管断裂端会自行收缩,减少失血,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因为出血而激活,加速凝血的过程,使血形成凝块,像栓子一样堵住血管出血的通路。伤口血流越慢,越易形成血凝块而止血,反之亦然。正常成人一次流失500毫升血液对身体影响不大(例如一次献血量可达200~400毫升),但失血超过2000毫升,后果就很严重了,剩余的血不能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供血,造成生命危险,必须快速正确止血。

    作者:朴向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教学前后高护学生对健康教育认知的调查

    目的:了解高护学生对健康教育认知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提问方法。结果:高护学生对健康教育认知程度在教学前后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教学后高护学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认知程度较教育前明显提高。结论:社区护理教学能提高高护学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认知程度。

    作者:周理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着重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并针对不同的需求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135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首次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护理要点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1)观察组出现情绪障碍3例、营养不良2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和身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要点,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患者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倪雪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实证护理在老年透析低血钾患者护理中应用和评价

    目的: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老年患者发生低血钾护理中应用实证护理的效果及技巧。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实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低血钾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血钾13例,实验组患者发生2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证护理在老年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汪莉华;胡文秀;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58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1)掌握病情要点,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对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2)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计划要有针对性,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该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作者:姚慧;陈卫芳;沈春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3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中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布地奈德吸入组(观察组)35例;静脉皮质激素组(对照组)35例。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呼吸困难、声嘶、犬吠样咳嗽可迅速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抗感染基础上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是快速缓解急性喉炎患儿喉梗阻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并可避免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气管切开的机率。

    作者:陈艳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