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六栓;左丽萍;郑广成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总结42例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了解其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42例患者经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痊愈出院。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吴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伴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水平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如何更加科学、高效以及安全的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和细菌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就成了广大临床医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特点进行探讨,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作者:余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治疗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自2013年2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给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识,提高疾病应对能力及治疗的依从性,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
作者:任全艳;李清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饮食与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摄盐过多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易使人发胖,肥胖易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中,既要保证充分的热量、脂肪和必需蛋白质,但又不宜过量。
作者:刘永霞;刘彦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特点,着重强调本手术具有简单、微创性的优点及良好的愈合。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正确对待手术,安心进入角色,以佳心态接受手术。
作者:韩瑞芳;张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脑电图(EEG)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3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在入院5d内行脑电图检测,所有病例均行脑脊液(CSF)检查、头颅MRI扫描,观察其异常变化及相关性。结果: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入院5 d内脑电图异常率达84.6%,EEG异常与意识状态之间有较好的平行关系,与腰穿压力增高及脑脊液异常无显著相关性,与头颅MRI扫描从不同角度反映大脑的功能和结构状态,二者有相互补充的作用。结论:EEG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朱平;余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风患者在本多为肝肾阴虚,在标多为风痰瘀阻络,治疗棘手,我们在临床上贴压药籽(王不留行、白芥子)在井穴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安晓旭;张进领;武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头部软组织伤”于2014年2月5日急诊入院。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5℃,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5/65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急性痛苦面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及皮疹。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醒脑静注射液(厂家:大理药业,规格:5ml,批号:1312022)20ml静脉滴注,40min后患者诉胸闷不适,立即停止输液,半卧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5min后患者症状好转。
作者:张雨洁;孔飞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发展模式下,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其上升趋势极快,使得老年髋骨部骨折成为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安全的关键。老年患者因身体衰老,身体机能和免疫力逐渐下降,导致身体出现多处病变,患者有多处疾病时,出现髋部骨折后,易出现并发症。为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实施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前髋骨骨折治疗中,一项关键步骤。实施风险管理,在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可对患者护理质量有效提高,也让老年患者可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
作者:王丽苇;李恩萍;漆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地西泮对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以及对受术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行人工流产、无手术禁忌证正常早孕妇女600例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丙泊酚联合地西泮10㎎静脉注射,丙泊酚用量根据体重2㎎/㎏,对照组仅用地西泮,观察两组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宫颈扩张度、人工流产综合症及术中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自然扩张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实验组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显著、可靠,对受术者无不良影响,是安全可靠方便的无痛人工流产方法。
作者:张淑霞;王玉珍;李桂云;苏桂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20例宫腔镜手术治疗过程的分析,探讨不同切割方法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例宫腔镜手术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顺行、逆行、垂直、横行切除法适用于不同的宫腔镜手术患者。结论:不同的切割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宫腔镜手术,需慎重选择。
作者:孙丽莎;王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多由于急性高能量损伤(车祸、机器擦扎伤、重物砸伤)所致,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肌腱损伤及裸露。如不能及时有效地覆盖创面,易发生感染、肌腱坏死、粘连、瘢痕挛缩,严重者可后遗皮肤缺损、足踝畸形、功能障碍等。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采用急诊清创、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 VSD)、延期皮瓣移植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46例,给予精心护理,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赵清风;邢娜;陈立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头孢替唑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对120例儿童静脉滴注头孢替唑钠引发不良反应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男孩不良反应出现率71.67%高于女孩28.33%。头孢替唑钠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90.83%为皮肤和附件损害,5.83%的呼吸系统损害以及2.5%的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对头孢替唑钠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对现有的皮试方法进行改进,从而降低头孢替唑钠不良反应出现率。
作者:郝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95%)、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88.3%)明显优于对照组78.3%、7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心肌功能修复,且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检验是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物等标本,通过目视观察、物理、化学、仪器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并强调对检验全过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采取严密质量管理措施以确保检验质量;从而为临床、为病人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资料。
作者:张素蕊;王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优选天灸巴布剂佳基质配方。方法:以配方中聚丙烯酸钠NP80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甘羟铝、甘油为因素,以用量为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成型巴布剂的初黏力,持黏力和综合感官指标为衡量指标,优选出佳的基质配方。结果:天灸巴布剂的佳基质配方为NP800:PVPK30:甘羟铝:甘油的比为2.0:1.5:0.1:8.结论:采用优化后配方巴布剂初黏力优良、持黏力适中、涂展性良好等,各项感官指标均符合外用贴敷要求。
作者:刘茜茜;蔡小连;朱水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奥美拉唑联合中药组方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以期对慢性胃溃疡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奥美拉唑治疗,同时,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还给予中药组方的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5%,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在腹痛、胀气、嗳气及呕吐症状治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治疗与控制慢性胃溃疡,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措施而加以推广。
作者:崔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即婷、毓婷、多日纳三种紧急避孕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计划生育门诊咨询的300名患者,均为在排卵期有无保护性生活行为,时间在24-72小时内的患者。观察组空腹或进食2小时以后口服一片即婷,服用后禁食1-2小时。对照组1口服一片毓婷,12小时候重复一片;对照组2口服四片多日纳,12小时重复四片。随访三组患者的月经紊乱、类早孕反应、躯体症状、是否妊娠四个方面。结论:即婷作为紧急避孕药明显优于毓婷、多日纳。
作者:陈立慧;武静;朱丽萍;罗菊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1例重度营养不良合并Ⅳ期压疮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湿性愈合护理方法,配合基础护理、加强营养等综合措施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结果:处理前和处理后伤口未见好转。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发现该患者由于低蛋白血症、低体重指数、体位不当、缺氧状态、护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压疮难愈。
作者:丁立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国民的健康状况受到了很多疾病的威胁,脾肠病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疾病的危害性比较大,为了保证人们的健康状况,国家应该加大对各种疾病的研究,来保障人们的健康,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本研究综述了脾肠病概述、中医中关于脾肠病的病理、药理介绍等内容,阐述了中医治疗内科脾肠病的优势。
作者:汪丽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