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蕾;梁建文
1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现已成为危害儿童多国家及地区发生过多次较大规模的暴发和流行,并引起一定数量儿健康的重点传染病之一。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大多数成人以隐性感染为主,儿童则多表现为显性感染。有研究显示,在手足口病聚集性患者疫情中,EV71和CoxA16感染所致的儿童手足口病显性和隐性感染比例分别为1:1.6、1:2.2。一般感染后均可获得长期而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但不同型别的病毒感染后诱导的特异性免疫缺乏交叉保护力。
作者:妥霞;张红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智障患者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例行输卵管结扎术患者住院期间的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围手术期恢复平稳,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设计完整而合理的护理方案并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是保证围手术期安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吕新霞;吴新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加内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颅内囊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52例颅内囊性肿瘤行CT引导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抽吸囊液并注入同位素胶体磷酸铬P32内放疗后,再对肿瘤实体部分(包括囊壁)行伽玛刀治疗。结果:术后52例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或改善。无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0.5~5年,52例颅内肿瘤中肿瘤缩小或消失者36例,占69.2%,无变化者9例,占17.3%,肿瘤增大者7例,占13.4%。有效率86.5%。结论:利用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加内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颅内囊性肿瘤,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有明显的近期效果和有效的肿瘤控制率等优点。
作者:宁铁英;赵明媚;陈瑶刚;刘伯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旅客列车车厢水的检测,并结合对旅客列车途径上水车站水源情况的调查分析,找到旅客列车用水硝酸盐超标的因素。方法:对36件硝酸盐超标的旅客列车车厢水进行复查,并对上水车站水栓、给水所水源地及净水厂水源地水质进行跟踪监测。结论:污染源自砂土层或车厢二次供水消毒不及时。建议:在没有现行旅客列车水箱水质标准的情况下,应按生活饮用水的国家标准进行监测检验,并以此作为旅客列车用水安全标准制定的理论依据;调整客车上水站;定期清洗列车水箱,缩短车箱水水质存储时间。
作者:宋丽娟;王文韬;赵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用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两者的优点及区别。方法:对80例经临床明确要进行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为40例。分别进行全髋置换术治疗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全髋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病人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在80例进行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中,两组研究对象之间的治疗效果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8)。经过平均1年的随访,实验组研究对象在Ganland和Werley评分(缺陷失分)均好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结论:全髋置换术的治疗方式较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治疗效果会更好些。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以达到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手术痛苦。
作者:郑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节律性化疗联合根治放疗对恶性肿瘤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到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86名恶性肿瘤病人,将其随机分成联合组43人和放疗组43人,联合组病人给予节律性化疗联合根治放疗,放疗组病人只进行单纯的放疗,观察比较了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病人总有效率69.77%明显高于放疗组病人的39.53%,其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 s状况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而联合组病人生活质量改善较放疗组病人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节律性化疗联合根治放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放疗,而且没有过多的不良反应,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苑仁冰;庄永志;徐丽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商洛市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率的比较采用 X2检验。结果:2013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2种7716例、死亡14例,报告发病率为330.06/10万、报告死亡率0.60/10万;发病率居前五位传染病分别为手足口病(95.86/10万)、病毒性肝炎(68.31/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54.58/10万)、肺结核病(54.37/10万)、痢疾(17.28/10万),其发病数占传染病总发病数87.99%;各类传染病发病构成分别为肠道传染病51.85%、呼吸道传染病22.53%、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23.25%、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0.45%、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92%;全年均有发病,5月为发病高峰;各县区发病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X2=463.93,P<0.01),柞水县发病率(419.35/10万)居首位;男女性别比为1.60: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14岁以下儿童(52.86%)为主,其职业以散居儿童(44.87%)和农民(39.28%)为主。结论:商洛市传染病发病具有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特点,应重点做好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病、痢疾、艾滋病、麻疹等传染病防控。
作者:杨兆民;贾文涛;何涛;张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并促进康复。方法:对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胶原酶髓核消融术,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注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体位指导。结果: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183例病例进行评估,评定出优、良、可,统计总有效率为91.8%。结论:加强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观察和指导可减少胶原酶溶解术的病发症的发生。
作者:曲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近年来困扰着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2009年4月6日,新华社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1]。
作者:夏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药效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目前已上市的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有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和沙格列汀。本文以沙格列汀为例对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机制及药效进行综述。
作者:龚玉梅;唐德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骨样骨瘤的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骨样骨瘤患者,对实施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骨样骨瘤射频消融术的晚期组的疗效大大优于采用传统刮除术的早期组(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骨样骨瘤射频消融术治疗骨样骨瘤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黄同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即 DPN 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多发性和对称型的特征,患病率高达7%-50%,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中医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许多研究者和医药专家对中医治疗DPN给予了关注,并通过了大量实验对中医药治疗效果进行了验证。
作者:储舟;华文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开展医院的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健康教育可以降低医患纠纷率,提高患者康复率,进而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因此应积极开展医院的健康教育,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本文就提出了开展医院的健康教育相关的对策,以期为今后实际的应用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
作者:万昌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螺旋CT三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4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肾癌,分别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扫描,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14例癌灶中,平扫呈等、低、稍高密度,分别为9、3、2例,其中2例见斑点钙化影。增强扫描皮质期7例与肾皮质强化程度相近,7例低于肾皮质期强化程度。实质期、肾盂期强化程度均下降,肾盂期癌灶呈相对低密度,对比显示轮廓清晰。结论:小肾癌的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中“快进快退”现象,是其特征性的诊断依据。
作者:刘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满足妇产科产妇的心理需要,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玉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胆道探查手术的情况。方法:对十余年的胆道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探查手术特殊情况多,传统的探条探查并发症多。结论:胆道手术风险较大,合理的手术方式、谨慎的思想、轻柔的操作是手术安全的保证。
作者:赵丙生;郭朝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钩钢板治疗旋后-内收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分析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间,采用切开复位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26例。结果:本组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本组26例中,21例为优,3例为良,1例为可,1例为差,总优良率89.6%。结论:钩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旋后-内收型外踝撕脱骨折,较其他传统内固定方式固定可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快,从而能有效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等的发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荣俊;宋秀锋;李宏志;张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的必要性。方法:从健康档案中选取2012.7~2013.3期间在本体检中心体检的16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防治护理与随访,而观察组则给予积极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及随访,6个月后对比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经过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该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及防治知识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对患者有积极的影响,很有必要全面推广。
作者:鲍一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初产妇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各项相关因素无统计学差异180例正常初产孕妇,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产前、产后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顺产率92.22%显著高于76.67%(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120min人数、产后出血人数、新生儿呼吸窘迫人数, 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前产后的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初产妇正常分娩成功率。
作者:卢云;任瑞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左卡尼汀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1年6月1日-2011年11月30日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病例,将80例心肌梗死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ACEI或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及急诊 PCI 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ACEI或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及再灌注治疗后,加用左卡尼汀,对患者心功能改善、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及预后有一定的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谌彦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