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期营养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

石艳梅

关键词:孕期, 营养, 母婴健康状况,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孕期营养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进行产检的600名孕妇按照是否接受孕期营养指导分为观察组(孕期进行个体化营养指导)和对照组(孕期并未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对比观察两组孕产妇并发症以及新生儿体重状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发生羊水异常、妊娠期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等疾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分娩结局中巨大儿、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指导可有效提高母婴健康状况,改善母婴妊娠结局,降低妊娠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异烟肼致癫痫样发作1例分析

    通过对异烟肼所致癫痫样发作1例分析如下。病历男,24岁,学生,因“咳嗽、咳痰1月余,加重伴发热1周”之主诉入院。患者于入院1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自按“上呼吸道感染”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消炎药后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1周前咳嗽较前明显加重,并出现发热,测体温38.0℃,午后明显。,双肺可见大量斑片状、片絮状阴影,其内可见多发空洞。血常规提示:WBC 6.7×109/L,N 0.84,Hb 115 g/L。既往体健,其同宿舍同学患“肺结核”。

    作者:王启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执业药师的以人为本职业操守探究

    执业药师是药品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执业药师对于药品服务市场及医务界的健康稳定是尤为重要的,其个人的职业操守对于执业药师的服务质量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执业药师应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高道德标准律己,不断提高专业技艺和汲取新知识的能力,完善自我知识框架,增强创新能力,做大绩效为广大患者服务,造福社会。

    作者:杨立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级责任制护理在普通儿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级责任制护理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方法:从2012年11月开始对全科室的患者实施分级责任制的护理,根据护士的工作经验、能力及患者的病情,给于能级对应式的护理,再由责任护士全权负责患者的治疗护理等各项操作。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护理质量大大的提高,基本满足病人需求、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结论:分级责任制护理责任制护理的开展,使护理工作真正“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使护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王维昌先生从天癸观点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证经验

    卵巢早衰是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疑难病,因其发病机制的复杂多样及西医缺乏明确有效的恢复卵巢自然功能的治疗措施而成为目前妇科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已故黑龙江省名中医王维昌老先生用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颇为擅长,笔者随其临床,受益匪浅,现将王老从天癸观点治疗卵巢早衰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班艳红;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微信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微信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还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向患儿及家长发送有关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自我管理内容,比较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结果:3个月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微信干预组在自我管理得分及症状管理、疾病共性管理方面的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微信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其自我效能。

    作者:郭存霞;张建伟;陈小永;陈辉;高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本院在2013年3月—2013年10月间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采取的螺旋CT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的发病部位在中央、外侧以及远外侧。结论:采取螺旋CT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诊断的重要方式,能够对腰椎间盘突出部位进行确定,以及充分的了解脊神经压迫等情况。对联系CT 分型与临床表现有重要作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数据。

    作者:于山;林眀;刘伟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坏疽性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坏疽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确诊为感染坏疽性糖尿病足的病人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观察效果。结果:21例患者治愈19例,未愈合2例,创面愈合时间为68d—280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坏疽性糖尿病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兆君;邓皓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诊疗原则及注意问题。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妇科产收治的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分娩方式、肌瘤直径、肌瘤分类进行分组,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周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上数据资料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诊疗原则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100例患者中,剖宫产术前确诊67例,诊断率为67%;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周期上与单纯的剖宫产手术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妊娠合并宫体肌瘤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合并子宫下段及宫颈部肌瘤(P<0.05);合并子宫肌瘤大于8 c m组与≤2 c m肌瘤组、2~5 c m肌瘤组和5~8 c m肌瘤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多(P<0.05);黏膜下肌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周期均显著长于浆膜下肌瘤组患者(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尽可能的早诊断,并根据妊娠、肌瘤情况做评估以确定分娩方式及术中处理方式,对于合并>8cm、粘膜下肌瘤患者需特殊对待,以求将各类损害降到低。

    作者:郭巧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乳腺癌49例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49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与干预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97.4%担心治疗效果,92.3%担心受到歧视,84.6%因疼痛产生焦虑,71.7%担心失去丈夫关爱,51.2%担心经济。经过心理护理,全组均克服不良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对重归术前生活充满信心。结论: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积极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十分必要。

    作者:张会娟;李颖颖;孙向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的隐患及应对措施

    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分析了关于血液透析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梳理,从而提出对应措施,以降低隐患发生的机率,使护患双方达到和谐共赢的目的。

    作者:聂景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6层螺旋CT在膝关节游离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3-D)与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膝关节游离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病例均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在工作站上进行3D及MPR等影像后处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右侧膝关节游离体8例,左侧3例,双侧3例,多发游离体1例;其中2例伴有关节积液,6例有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16层螺旋CT的3-D图像可清晰显示游离体的立体形态,MPR图像则可以多平面,多角度地观察游离体的大小、形态、密度、位置,对病变显示满意。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能提供骨关节病变非常有价值的空间关系信息,其表现接近病理解剖,临床应用价值大,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制订手术计划。

    作者:李夫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血宁治疗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失调5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血宁应用于节育环放置后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失调妇女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宫血宁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消炎痛25mg,3次/d,氨基己酸2g3次/d;维生素C 200 mg1次/d;宫血宁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宫血宁胶囊2粒,3次/d,连用7天,并于之后每个月经周期开始连续服用7天;两组患者疗程均6个月。结果:宫血宁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宫血宁联合西药应用于节育环放置后月经过多治疗比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是基层计生服务机构治疗置器后引起子宫异常出血的较好选择。

    作者:郭世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268例骨科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坚持吃药、规范锻炼、配合护理等康复功能锻炼方面依从性(90.3%、87.31%、83.58%)、日常生活能力(63.65±16.24)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7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加强医院消毒设备的管理确保感染控制的质量

    目的:探讨加强医院消毒设备管理的方法,为确保感染控制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通过制定严格的医院消毒设备管理制度和规定,使管理制度的操作性更强,为提高感染控制治疗提供依据。结果:通过严格的医院消毒管理制度和规定的运用,医院的消毒设备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为提高感染控制的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论:医院消毒设备应该与其它的大型设备一样,做到购进、使用和维护三位一体的管理,让消毒设备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发挥其佳的效益。

    作者:雷瑶;蔚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胫骨骨折不愈合28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28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分析造成其不愈合的原因。方法:收集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13年5月8年间所收治的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2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从12岁到73岁,平均38.7岁。交通事故所致17例,重物砸伤所致6例,摔伤所致4例,被别人打伤1例。闭合性骨折9例,开放性骨折19例。患者从首次治疗出院到再次入院时间在0.6—2年,均进行2次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并根据其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无皮肤坏死。全部患者未见骨不愈合、感染、畸形及再骨折发生。结论:胫骨骨折不愈合可以有胫骨本身解剖及生理特点,外伤程度及部位,手术治疗及术后功能锻炼等几个方面原因。

    作者:张庆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呼吸病房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的难点及对策

    目的:探讨呼吸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的难点和对策。方法:通过2013年1-12月份呼吸科5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全面预防控制。结果:通过强化医务人员的培训,增加认知,促使其改变行为,提高洗手的依从性,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无菌操作、执行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监测等措施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结论:通过以上预防控制措施,有效地杜绝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扩散,未造成院内暴发流行。

    作者:杨春玲;孙璐;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因某种原因在短期内使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出量急剧下降,体循环或肺循环压力急剧上升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急性左心衰竭常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或心跳骤停。现就我科近几年来救治急性左心衰竭所致肺水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崔锦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人脑溢血的急救

    脑淤血已经成为威胁当代老人的首要杀手之一。所以,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医院及家人的脑淤血急救措施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徐绍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此次来进行超声检查的42例脂肪肝患者采用B超检查,同时将检查的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结果:经过检查和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90.48%(38/42)。结论:临床上采用超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诊断,其具有简单、快捷和准确等优点,同时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

    作者:葛艳;李海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术后肺梗塞21例体会

    目的:总结手术后肺梗塞预防的经验。方法:对21例肺梗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梗塞患病率明显下降。结论:肺梗塞死亡率高,肺梗塞重在预防。

    作者:赵丙生;郭朝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