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维江;张英;胡辉莹
目的探讨半枝莲提取物(ESB)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MTT法检测ESB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光镜、电镜观察ESB作用后Hep-G2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ESB作用后Hep-G2凋亡细胞、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Fas表达.结果ESB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有剂量效应及时间效应关系.ESB作用Hep-G2细胞72h后,呈现凋亡早期的形态学改变;凋亡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0/G1期细胞增多;Fas表达增强,Bcl-2及Bax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ESB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可能与激活FNFR超家族有关.
作者:林敬明;刘煜;罗荣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Jurkat细胞TCRBD2-BJ2基因重排对TCRβ链可变区互补决定区3(BVCDR3)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深入研究TCR基因重排奠定实验基础.方法RT-PCR扩增TCRBV26个亚家族CDR3区,结合TCR基因扫描(GeneScan)和基因测序技术,监测Jurkat细胞在增殖传代过程中以及在T细胞激活剂和超抗原SEA等刺激诱导后TCRBVCDR3谱系漂移及长度和序列变化.结果表达TCRBV8家族的单克隆细胞株Jurkat,在增殖传代过程中,以及经刺激诱导48或72h后,未监测到有TCRBV8以外的新的BV亚家族出现,BV8CDR3长度和一级核苷酸序列也未发生变化.结论Jurkat细胞发生的TCR基因重排可能不引起TCRBVCDR3改变,因而对TCRBVCDR3区抗原识别特异性(即抗原特异性漂移)并未产生影响,但并不排除TCR发生改变的可能性.
作者:邹红云;马骊;姚新生;温茜;罗微;王小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3年1月起我国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1].在此期间我院建立了发热门诊和发热病房,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防护措施.现将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来我地区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人2791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阿力古丽;热沙来提;彭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自身抗体一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在肝源性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217例慢性乙型肝炎(CH)、肝硬化(LC)患者血清GADA和ICA,观察GADA、ICA在CH、LC阶段的阳性率及其与糖尿病的关系.结果CH、LC合并糖尿病的患者72%(56/77)循环中存在一种胰岛自身抗体,而血糖正常的CH、LC患者胰岛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30%(42/1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6.620,P=0.000).CH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率52%(13/25)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NIDDM)合并肝损害的患者8%(2/25)(P<0.05).C肽水平下降的CH、LC患者中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率70%(24/34)亦明显高与C肽水平正常的患者40%(74/183)(P<005).结论GADA、ICA在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肝源性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实验室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张玲;石亚玲;洪文昕;贾卫东;李凌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调查我站流动献血车上采集的血液污染情况及其来源,并探讨去除初采集的少量血液对预防血液细菌污染所起的作用.方法用具有小型转移袋的血袋采集血液,以小型转移袋中的初血液为研究样本,用Bacter/Alert3D进行细菌培养检测,ATBExpress及其配套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总共培养样本932份.培养阳性的样本相对应的所有血液成分立即找出并进行培养鉴定.对采血环境、采血员和献血者的菌检样本用普通平皿培养并鉴定.结果932份全血样本中,有2份(119号和454号)培养结果为阳性,菌种鉴定分别为头葡萄球菌和G+杆菌,污染率为0.2%.两个阳性样本相对应的血液成分培养显示全无细菌生长.通过对空气、采血员手指和献血者进针区的检查,119号样本污染来源很可能是献血者的皮肤正常菌群;454号样本污染来源还不能确定.结论本组全血细菌污染率处于国外类似报道结果的低限值,并且通过去除初采集的平均12.9ml血液,防止了细菌污染其他血液成分.这一措施在预防全血细菌污染方面能起到有效作用.
作者:余晋林;卢瑾;罗海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与骨骼肌细胞凋亡时序性关系,探讨运动与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速度跑台训练,以力竭运动训练建立骨骼肌运动损伤动物模型,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率.结果正常运动量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在运动第1、3、7、14天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等运动量组和力竭运动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在运动第1、3、7、14天之间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P<0.05).安静组与正常运动量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无显著性差异;正常运动量组骨骼肌细胞凋亡率变化不明显;中等运动量组、力竭运动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在运动训练前3d迅速升高,随后相对稳定;力竭运动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高.结论运动可引起细胞凋亡和加速机体对凋亡细胞清除两种结果,这两种结果之间调控失衡,可能是造成骨骼肌运动损伤原因之一,说明运动具有双向性.
作者:蔡保塔;余斌;赵江萍;张幸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根据现有医学影像归档及通信系统(PACS)应用需求,分析探讨了建立医学图像数据网格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医学图像数据网格的软件基本框架,深入研究了医学图像数据网格中用户验证、元数据目录和存储代理三个关键组件的实现方法.
作者:张海;郭文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葡萄糖-6-磷酸酶多克隆抗体(G-6-PpAb)对大鼠血管源性脑水肿(VBE)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脑水肿、脑水肿甘露醇、脑水肿G-6-PpAb共4组.Wistar大鼠腹腔注射苯肾上腺素造成VBE模型,然后分别股静脉注射甘露醇、腹腔注射G-6-PpAb,用Evansblue(EB)法测定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并以远红外水分分析仪分别测定各组脑灰、白质水分含量百分比.结果G-6-PpAb组同甘露醇组相比对降低BBB通透性及大脑白质水分含量均有显著效果(P<0.01),对灰质的脱水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6-P活性与VBE中BBB的通透性改变有关,G-6-PpAb对VBE尤其是脑白质水肿有选择性治疗作用.
作者:陶珍;陆兵勋;张运周;程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螺旋藻中肌醇的含量.方法直接用浓硫酸醋酸酐溶液将肌醇转化为六乙酸肌醇,用质谱法定性,提取离子法定量.结果该方法在10~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9912;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8.12%.结论此方法检测准确、快速、干扰少,还适用于其他多种类型食品及天然产物中肌醇的检测.
作者:黄芳;曲彩红;吴惠勤;庄若君;黄晓兰;林晓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人内皮抑素重组蛋白对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凋亡的荧光检测法检测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重组人内皮抑素对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重组人内皮抑素具有明显的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ED50=550ng/ml,随重组蛋白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结论重组人内皮抑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内皮抑素抗血管生成的机制与其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杨芳;何援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ERK激活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ting技术,对比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细小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P21ras表达.结果实验期间,Wistar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动脉血压从(104±18)mmHg升高到实验结束时的(198±33)mmHg,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6周龄时的血压为(163±23)mmHg.肾血管性高血压组肾小球发生了明显的纤维化(P<0.05),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小球纤维化等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ERK1/2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09%、14.57%、29.44%和13.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ERK1/2染色阳性率分别为16.09%、24.17%、32.44%和18.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和1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平滑肌细胞中P21ras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Westembloting检测可见高血压组和1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组织磷酸化ERK1/2和P1ras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大鼠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时,P21ras基因表达增加使部分血管平滑肌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系统激活,导致部分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作者:景丽;张建忠;王一理;郭风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在图像分割算法中,将图像灰度分为多少类是首先需要决定的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分割的终结果.因此,必须合理地估计图像分类数,它在理论分析和应用上都是很重要的一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场的图像分类数的自适应估计准则.当该准则达到小时对应的类数就是图像正确分割所要求的分类数.准则中各参数由期望大法和大伪似然法来估计.试验表明,本文的算法能通过自适应的调整参数而正确地找到图像的分类数,并且在此分类数下能自动得到图像的大后验分割.
作者:颜刚;陈武凡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国拔毛癖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现状,丰富国内拔毛癖临床研究的资料.方法回顾分析11余年在我院就诊的52例拔毛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拔毛癖占脱发病人的0.91%,男:女为1:2.06,各年龄段均女性占优势.90.4%的患者年龄<18岁,初发年龄(10.20±7.11)岁,94.2%发病年龄<18岁.病程中位数为6月,73.1%的患者病程1年.头顶部受累占63.6%,颞部40.9%;单个和多个拔发斑各占一半.34例为(68.0%)表现为脱发斑,15例(30.0%)为毛发稀松斑,75.0%的患者有断发.90.9%的患者承认和/或被家人发现有拔发行为.18例随访到疗效,半数完全治愈,其余愈后复发或拔发减少,82.7%的患者就诊1~2次.结论拔毛癖以儿童和女性多见,多发于青春期前;表现为脱发斑和毛发稀松斑,常伴断发,顶部多见;多数患者承认和/或被家人发现有拔发行为;患者复诊率低.医生、病人及其家人均应提高对拔毛癖的认识,重视该病治疗,密切配合以提高疗效,皮肤科医生应承担起拔毛癖诊疗中的主要作用.
作者:熊春萍;张滨岳;侯显曾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利用噬菌体肽库技术筛选可特异性结合IL-2Rα的短肽序列,探索获得IL-2Rα小分子拮抗剂的可能性.方法以高表达IL-2Rα的MT-2细胞为钓饵,筛选噬菌体线性12肽库,用抗IL-2Rα单克隆抗体竞争洗脱结合的噬菌体,细胞ELISA、免疫组化鉴定阳性噬菌体克隆,并测序.结果随机挑选的17个克隆中有7个可与MT-2细胞结合.免疫组化显示阳性噬菌体克隆M15可与MT-2细胞及PHA刺激的PBMC结合.根据阳性克隆DNA序列,推导出氨基酸序列,共有6种序列,富含亲水氨基酸并包含Tyr、Phe、Leu保守残基.结论得到含Tyr、Phe保守残基的序列,阳性序列可结合细胞表面的IL-2Rα.
作者:刘北一;朱平;罗海波;富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孕产妇女的自测健康状况.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对50名一般育龄妇女人群,55名孕妇在产前、产后1周及42d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产前孕妇与一般育龄妇女在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及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方面的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孕妇产后1周在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方面的评分与其产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第42天在身体活动功能、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方面的评分与其产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妇产前虽然在生理健康方面比一般育龄妇女人群差,但自测健康总体上两者并不存在差异.孕妇产后1周的自测健康比产前差,产后第42天的自测健康明显好于产前.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是用于评价孕产妇女健康状况的一个有效方法和工具.
作者:许军;郭榕;黄海燕;张庆;许瑾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在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13只恒河猴的25个胫骨上制备20mm的骨膜与骨缺损,依据填充的材料不同随机分为五组,A组:β-磷酸三钙(β-TCP)+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血管束;B组:β-TCP+血管束;C组:β-TCP+BMSCs;D组:β-TCP;E组:空白对照.术后4、8、12周行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并计算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的大线性斜率(SSmax)和基线值(SIbaseline),拍摄恒河猴胫骨X线片并计算其透光度,同时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结果术后4、8、12周A组的SSmax值高,术后8周与4周相比SSmax有较大幅度的提高(P=0.003).术后8周A组5个样本的同位素计数比值与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的SSmax呈正相关关系(rs=0.899,P=0.038),术后12周A组5个样本的SSmax与X线片透光度呈负相关(rs=-0.892,P=0.042).结论SI-T曲线的SSmax能够准确地反映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情况,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高灵敏度和可定量分析的优点.
作者:王学明;裴国献;金丹;魏宽海;江汕;唐光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骨填充良性骨肿瘤切除后形成腔隙性骨缺损的效果,以探讨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的机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应用异体骨治疗135例良性骨肿瘤患者手术后骨缺损病例.结果在随诊的104例患者中,除1例因感染手术失败,7例肿瘤复发外,其余96例骨肿瘤患者的骨缺损均得到良好治愈,平均愈合时间9.7个月.未发现由于植入异体骨而引起传染病发生.结论同其他骨缺损填充方法和自体髂骨相比,此种方法可操作性强,安全性较高.在骨愈合率,骨愈合时间以及感染、复发等并发症的发生上同自体骨植骨手术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冀;王志强;张育敏;宋会平;原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确定ankyrin-B基因突变在日本人群QT间期延长综合征中的发病率以及ankyrin-B基因突变与QT间期延长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我们对相互之间无血缘关系的日本人群已确诊的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78例(男28例,女50例)进行了研究.在征得患者的同意之后,从其白细胞中提取纯化基因组DNA并行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随即对扩增的DNA行单链构像多态性(SSCP)分析.而后将突变或异常的SSCP产物分离后,采用自动荧光测序仪检测DNA序列.后再用150例正常健康人的DNA作为对照,对上述经测序确认的误义点突变进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以进一步证实误义点突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果我们在一例确诊的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的ankyrin-B基因的4603碱基位点上发现了从T到A的突变(T4603A).出现于基因的第40号外显子上的该误义点突变,导致了氨基酸序列第1535位点上的色氨酸残基被精氨酸残基所取代(W1535R).而该氨基酸序列正位于ankyrin-B基因高度保守的调节区域.结论新发现的位于ankyrin-B基因调节区域的误义点突变可能是导致4型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原因之一,而该突变似乎并不是导致日本人群4型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作者:周翔;清水贤巳;今野哲雄;井野秀一;藤野阳;内山胜晴;马渊智仁;金田朋也;藤田崇志;舜田英一;加藤大雅;舟田晃;马渊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肺微血管内皮三维培养系统,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Avastin对肺癌诱导的肺微血管生成的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血管生成抑制实验和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观察Avastin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随着Avastin作用浓度的增加,无血管结构区域的面积亦增加,由25μg/ml时的(0.944±0.073)cm2增加为100μg/ml的(5.189±0.192)cm2,凋亡率亦由(32.5±1.5)%增加为(39.2±1.6)%,并阻滞LVEC于G0/1期边界,造成细胞周期停滞,同时引起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结论Avastin可抑制肺癌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与Avastin阻滞LVEC于G0/1期边界,造成细胞周期停滞有关.
作者:刘锦新;王晓光;傅军;罗荣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33眼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病例的临床资料,晶体囊外摘除+一体式人工晶体植入术8眼,联合取出硅油3眼;单纯晶体囊外摘除术+硅油取出3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18眼,联合取出硅油1眼;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4眼,比较两种方法术后视力、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囊外摘除术¨眼中,8眼视力有提高,占72.73%;超声乳化术22眼中,16眼视力提高,占72.73%.囊外摘除术6眼硅油溢出,高达45.55%,超声乳化术仅2眼后囊破口.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术后的视力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晶体超声乳化具有更安全、稳定的优点,是目前首选的手术方式;熟练、轻巧的手术操作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周斌兵;臧晶;张少冲;林文雄;韩钟琳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