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供肾质量和移植肾急慢性排斥反应关系分析

于立新;曾京华;付绍杰;苗芸;叶桂荣;杜正平;韩聪祥

关键词:肾移植, 供体, 排斥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供肾质量的因素与术后移植肾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观察87例移植供肾缺血时间、活检组织的光镜表现结合移植后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移植术后跟踪3年,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28例,其中5例(17.8%)有供肾组织有不良改变;慢性排斥反应13例,其中6例(46.1%)有供肾组织有不良改变.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冷缺血时间、肾小管损伤是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冷缺血时间、肾小球硬化是慢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与慢性移植病的发生可能相关.结论提高供肾质量和减少上述的危险因素,对减少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有意义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同时妊娠2例分析(附获得2例健康活婴报道)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是治疗不孕症的辅助生育技术,但IVF-ET术后可能发生异位妊娠、宫内外同时妊娠等并发症.有报道行辅助生育技术治疗的妇女宫内妊娠并发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1].现报道2例宫内外同时妊娠并行妊娠输卵管部分切除术、剖宫产获得2例健康活婴.

    作者:刘国炳;邢福祺;庞占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靶向药物载体-磁流体的制备及表面改性

    应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以Fe3O4为母核的磁流体,并用葡聚糖-70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同时对用葡聚糖改性后的磁流体在强碱条件下链接6个碳的有机物链,考察其化学和物理稳定性,并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如激光粒度仪、FT-IR、XRD、TEM等对其进行表征.经过处理后的磁流体具有很强的耐酸碱能力,外观、稳定性和母核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表面葡聚糖的存在大大增加了磁流体的稳定性,适合在苛刻条件下用作药物载体或者进一步与具有相应活性基团的药物相结合.

    作者:阎玺庆;陈建海;蒋青锋;刘炜;西娜;吴志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结肠镜检查老年病人30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R)组与芬太尼(F)组.R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给药;F组单次给芬太尼1μg/kg.1 min后所有病人静脉注射负荷量丙泊酚0.4mg/kg,继以缓慢间断推注每次0.2mg/kg,至RamsayⅢ-Ⅳ级.记录诱导、插镜、苏醒及留观时间;记录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记录术中肢动、呼吸暂停、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肌强直次数;记录病人满意度.结果 R组病人的诱导、清醒、留观时间均显著少于F组(P<0.05).丙泊酚用于R组显著少于F组(P<0.05),术中R组的平均动脉压下降低于F组(P<0.05).术中肢动R组少于F组,呼吸抑制R组大于F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病人的满意度R组高于F组.结论静脉微量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是老年病人门诊检查的麻醉选择方法之一,术中应注意瑞芬太尼的给药速度,加强呼吸监护与管理.

    作者:尧永华;邬子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陈旧性旋转及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陈旧性旋转及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组9例采用骶髂关节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手术治疗.结果随访6~30月,骨盆骨折均获良好复位.临床功能恢复满意,9例患者均下地行走,8例无腰腿痛、患肢缩短等并发症.结论骶髂关节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可有效复位固定旋转及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矫正畸形,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

    作者:赵明杰;刘宁;林宏生;徐荣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B超下经母腹脐带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PTC穿刺针在B超引导下行脐带穿刺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对103例有各种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B超引导下行脐带穿刺术.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8.1%(101/103).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5例,宫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2例,重型α-地中海贫血Hb Bart's水肿胎3例.穿刺术后未出现流产、胎死宫内、胎盘早剥、宫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经母腹脐带穿刺术是一种成功率高、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

    作者:李萍;范瑞莲;周沫;杜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近50年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近50年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特点,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1955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 557例浸润性宫颈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50年来宫颈癌的平均发病年龄逐渐降低,由1955~1964年的(56.27±8.45)岁降至1995~2004的(43.81±8.90)岁;年轻宫颈癌(≤35岁)的构成比由3.42%升至24.91%.同时,临床早期(Ⅰ~Ⅱ期)的比例和非鳞癌的比例则逐步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病例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年轻人宫颈癌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具有非鳞癌比例高、淋巴结转移率高和临床晚期(Ⅲ~Ⅳ期)比例高等显著特点.针对宫颈癌发病的新趋势和临床特点,改变传统的治疗模式、探索相应的治疗新方法十分必要.结论近50年宫颈癌的发病具有明显年轻化、及临床早期比例和非鳞癌比例逐步升高的趋势.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年轻人宫颈癌具有显著不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对于生育年龄宫颈癌的治疗应充分考虑其生殖内分泌功能的保留问题.新辅助动脉化疗是现代宫颈癌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赵恩锋;鲍嫘;李超;宋磊;李亚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人尿酸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目的获得编码人尿酸转运蛋白(human uric acid transporter,hUAT)的全长基因.方法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中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中hUAT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然后通过RT-PCR法扩增目的片段.所得目的片段酶切后与载体pEGFP-C1连接,经酶切及序列分析鉴定.结果成功扩增出980 bp的hUAT全长基因,克隆到pEGFP-C1载体后酶切分析结果与预期一致,序列分析结果与Genbank上公布的hUAT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克隆出hUAT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完全正确,为对该基因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洪权;吴镝;陈香美;侯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清S100蛋白与星形细胞瘤放射性脑损伤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清S100蛋白在诊断星形细胞瘤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6例星形细胞瘤术后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S100蛋白水平.结果放射治疗前、治疗疗程中期及治疗疗程结束后血清S100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9.3%(8/86)和19.8%(17/86),治疗前后及治疗组间比较血清S100蛋白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星形细胞瘤放射性脑损伤可导致血清S100蛋白水平升高且与星形细胞瘤治疗疗程和剂量相关,检测血清S100蛋白可作为星形细胞瘤放射性脑损伤诊断较早期指标.

    作者:宋维舒;郭立兵;黄志勇;李俊杰;吴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医科大学二年级本科生自我概念水平对考试焦虑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对考试焦虑的影响.方法使用考试焦虑测验表和自我概念问卷调查某医科大学本科二年级580名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以及他们的自我概念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均与考试焦虑存在显著相关,其中一般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和英语学习自我概念是影响考试焦虑程度的重要因素.结论提高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和英语学习自我概念是缓解考试焦虑的有效途径.

    作者:许瑾;解亚宁;赵静波;许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补骨脂中补骨脂素的提取及纯化

    目的从中药材补骨脂中提取补骨脂素.方法补骨脂经粉碎后用50%乙醇浸渍提取,浸提液进行浓缩沉淀,得到膏状物,膏状物用甲醇溶解,活性碳脱杂质,再除去溶剂,放置过夜析出晶体.甲醇洗去稠状物得黄色片状晶体,甲醇重结晶后得针状白色晶体.薄层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纯度.紫外吸收光谱、H1-NMR谱鉴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 晶体物得率0.147%,是一个单体,经过波谱分析确定其为补骨脂素.用本方法获取纯品补骨脂素比较简便的方法.

    作者:刘志林;张相年;赵树进;周日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对SCID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生长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皮下移植病灶模型.治疗组尾静脉注射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Lm609(250μg/只),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的PBS,1周2次.4周后处死动物,测量病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灶微血管密度(MVD)及整合素avβ3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皮下移植病灶质量分别为(0.82±0.09)g和(0.51±0.93)g(P<0.05),病灶组织中MVD则分别为31.2±4.4和14.4±1.8(P<0.05),治疗组病灶受到显著抑制.结论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微血管形成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

    作者:赵军;宗利丽;李亚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东引种苏合香中桂皮酸的含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广东引种苏合香中桂皮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广东引种苏合香中游离桂皮酸含量为8.05%,总桂皮酸含量为35.85%,符合药典规定的桂皮酸含量要求.

    作者:张宏伟;贺丰;晁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供肾质量和移植肾急慢性排斥反应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供肾质量的因素与术后移植肾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观察87例移植供肾缺血时间、活检组织的光镜表现结合移植后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移植术后跟踪3年,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28例,其中5例(17.8%)有供肾组织有不良改变;慢性排斥反应13例,其中6例(46.1%)有供肾组织有不良改变.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冷缺血时间、肾小管损伤是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冷缺血时间、肾小球硬化是慢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与慢性移植病的发生可能相关.结论提高供肾质量和减少上述的危险因素,对减少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有意义的.

    作者:于立新;曾京华;付绍杰;苗芸;叶桂荣;杜正平;韩聪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疗作用(附12例报告)

    目的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对原位肝移植术后疑有胆道并发症(梗阻性黄疸)的12例患者进行ERCP.结果显示胆总管狭窄(梗阻)9例(伴胆总管结石2例),胆总管结石2例(伴胆总管扩张1例),移植肝肝内胆管变细1例.内镜下作胆总管气囊扩张、取石、放置金属胆总管内支架1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3例,留置鼻胆管引流2例.结论 ERCP可作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且对大多数肝移植术后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俊忠;崔毅;李初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基于直方图小熵的MR平移运动伪影校正的逆向迭代新算法

    MR扫描过程中病人的运动使获得的重建图像含有运动伪影,严重影响临床诊断.本文针对MR图像刚性平移运动伪影提出了一个新的全自动的后处理方法:逆向迭代修正法(IIC).利用本文提出的基于直方图的熵函数,IIC通过两个连续的步骤来消除模拟运动伪影:首先,在所有可能的运动方向上添加逆向相位差.然后,利用熵判断函数估计出实际的运动方向和位移,从而消除运动伪影.为了检验方法的可行性,IIC算法被用来消除由于刚性平移运动造成的MRI图像中的伪影.实验结果证明新方法与自动能量聚焦方法相比不仅在运行速度上有明显提高,而且能获得更好的校正图像.

    作者:江贵平;陈武凡;候振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管紧张素-(1-7)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异常的调节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收集并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别以不同终浓度的Ang-(1-7)(10、100、1000mol/L)和ox-LDL[25、50、100mg/L(蛋白质含量)]进行单独或联合刺激,并以A-779(终浓度为100nmol/L)进行干预,孵育24 h.以ELISA方法检测培养基上清液中t-PA和PAI-1蛋白含量,RT-PCR法检测PAI-1和t-PA mRNA的表达.结果 ox-LDL使PAI-1的分泌量显著增加,t-PA分泌显著降低,PAI-1 mRNA表达升高,t-PAmRNA表达降低(P<0.001~0.05),并呈剂量依赖性;Ang-(1-7)使PAI-1分泌量及PAI-1 mRNA表达显著降低,亦呈剂量依赖性(P<0.01~0.05),而对t-PA分泌及t-PA mRNA表达无影响;在混合刺激组中,与ox-LDL组比较,Ang-(1-7)使PAI-1及PAI-1 mRNA表达降低、t-PA及t-PA mRNA表达升高(P<0.01~0.05),但PAI-1及PAI-1 mRNA表达仍高于对照组,t-PA及t-PAmRNA表达仍低于对照组(P<0.05).加入A-779后,Ang-(1-7)的作用消失.结论Ang-(1-7)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异常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此作用是通过特异性受体介导的.

    作者:王立军;马虹;蔡乙明;何建桂;廖新学;曾武涛;王礼春;柳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与硫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缺铁性贫血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服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3次/d,每次2~3 ml;对照组服硫酸亚铁片,5 mg/kg·d,2次/d,两餐之间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贫血症状改善及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回升均比对照组快(P<0.05).结论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理想,耐受性好.

    作者:李玉权;麦露丝;常惠礼;余炳坚;黄之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与ACE I/D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D)基因多态性与雷米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病例选择: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AS患者,排除明显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疾病、严重感染或肝肾疾病、恶性肿瘤、影响随访、半年内有1个月以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用药史以及对ACEI过敏患者.样本量估计及分组:随机将患者分为ACEI组(雷米普利5 mg,治疗组)99例和对照组(不用ACEI和ARB治疗)21例,其中ACEI组按ACE(I/D)基因型分为DD、ID、Ⅱ组,每组保证少20例.药物治疗方案:雷米普利2.5 mg开始逐渐加至5 mg,疗程至少3个月.收集所有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相关指标作为基线指标.PCR检测ACE(I/D)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频率.ELISA法定量检测治疗前后入选患者hsCRP水平的变化.随访3个月.协方差分析ACE基因DD、ID、Ⅱ三种基因型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结果与结论雷米普利5 mg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AS患者3个月可降低患者hsCRP水平,按ACE(I/D)基因型分型DD、ID、Ⅱ三组患者之间治疗后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

    作者:王玲;周颖玲;林曙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 8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42例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总剂量66~70 Gy/33~35次,6~7周完成;B组44例常规放疗40 Gy后采用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4~30 Gy/6次,每次400~500 cGy,隔日1次,5~6周完成.结果 A、B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5.0%和82.9%,其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5%和31.7%(P<0.05);两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2.5%vs78.0%和40.0%vs53.7%(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4和19.8个月;两组患者早期放射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放射性食道炎和骨髓抑制,后期放射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两组接近.结论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优于常规放射治疗.

    作者:王希成;王思阳;杨曙;丁颖;商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蛋白质中变构通讯结构基础的方法分析与实现

    对变构通讯的理解是研究细胞信号转导的一个基本目标.本文介绍一种基于蛋白质家族序列的统计偶联分析方法,通过计算蛋白质序列中各氨基酸位点之间的统计偶联而获得相互偶联的氨基酸位点,构成变构通讯的结构基础.利用MATLAB语言编程实现了统计偶联分析方法;并首次根据2004年4月Swiss-Prot库中63 395条真核蛋白质序列计算了各氨基酸在所有真核细胞蛋白序列中的频率分布平均值,这一结果与Steve W.Lockless等根据1998年10月Swiss-Prot库蛋白序列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

    作者:谭小丹;卢智勇;苏永春;董爱荣;邓亲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