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在膝关节急性关节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张毅;赵新建;熊想莲;杨林;黄星球

关键词:关节软骨骨折/外科学, 膝关节, 关节镜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在膝关节急性软骨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7例(平均年龄29.4岁)膝关节急性损伤关节积血患者在1~5 d内行膝关节镜手术.结果膝关节镜检查发现7例髌骨软骨骨折、3例股骨髁软骨骨折、6例胫骨平台软骨骨折.结论关节镜是诊断膝关节急性软骨损伤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表达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在甲状腺癌和良性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情况,以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62例甲状腺癌(30例典型乳头状癌、22例滤泡型乳头状癌和10例滤泡型癌)和44例良性甲状腺病变(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甲状腺腺瘤和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CK19和TPO的表达.结果 CK19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率为96.8%,在良性甲状腺病变中极少表达或小灶性弱表达,表达率为4.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TPO在良性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率为100%,在甲状腺癌中极少表达或小灶性表达,表达率为3.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K19和TPO在甲状腺癌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杨清绪;邵春奎;冯智英;黄本强;韩安家;熊敏;赵文丽;武彤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蛋白质中变构通讯结构基础的方法分析与实现

    对变构通讯的理解是研究细胞信号转导的一个基本目标.本文介绍一种基于蛋白质家族序列的统计偶联分析方法,通过计算蛋白质序列中各氨基酸位点之间的统计偶联而获得相互偶联的氨基酸位点,构成变构通讯的结构基础.利用MATLAB语言编程实现了统计偶联分析方法;并首次根据2004年4月Swiss-Prot库中63 395条真核蛋白质序列计算了各氨基酸在所有真核细胞蛋白序列中的频率分布平均值,这一结果与Steve W.Lockless等根据1998年10月Swiss-Prot库蛋白序列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

    作者:谭小丹;卢智勇;苏永春;董爱荣;邓亲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疗作用(附12例报告)

    目的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对原位肝移植术后疑有胆道并发症(梗阻性黄疸)的12例患者进行ERCP.结果显示胆总管狭窄(梗阻)9例(伴胆总管结石2例),胆总管结石2例(伴胆总管扩张1例),移植肝肝内胆管变细1例.内镜下作胆总管气囊扩张、取石、放置金属胆总管内支架1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3例,留置鼻胆管引流2例.结论 ERCP可作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且对大多数肝移植术后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俊忠;崔毅;李初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人尿酸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目的获得编码人尿酸转运蛋白(human uric acid transporter,hUAT)的全长基因.方法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中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中hUAT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然后通过RT-PCR法扩增目的片段.所得目的片段酶切后与载体pEGFP-C1连接,经酶切及序列分析鉴定.结果成功扩增出980 bp的hUAT全长基因,克隆到pEGFP-C1载体后酶切分析结果与预期一致,序列分析结果与Genbank上公布的hUAT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克隆出hUAT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完全正确,为对该基因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洪权;吴镝;陈香美;侯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S100A4基因差异表达与肾癌细胞分化、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S100A4基因mRNA表达与肾癌细胞分化、转移的关系.方法提取31例肾癌及正常组织配对标本的总RNA,用RT-PCR方法测定S100A4基因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对S100A4基因差异表达与肾癌病人临床表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31例配对标本采用RT-PCR方法分别进行S100A4mRNA荧光检测比较,29例标本肿瘤组织中S100A4基因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其中低分化肿瘤组病人的S100A4指数高于高分化组(7.94vs 5.06,P<0.001);发生转移(包括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9.61vs5.53,P<0.001);低年龄组病人(≤50岁)S100A4指数与高年龄组无明显差异(6.31vs 6.66,P>0.05);肾颗粒细胞癌组与透明细胞癌组无明显差异(6.98vs6.02,P<0.05);肿瘤直径≤5 cm组与>5 cm组无明显差异(5.95vs 6.93,P>0.05).结论肾癌组织中S100A4基因mRNA可望作为肾细胞癌的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标记物之一;S100A4基因表达与肾细胞癌分化有关,癌组织S100A4mRNA测定有助于判定肿瘤的预后;S100A4基因差异表达与肾细胞癌转移明显相关.

    作者:周海宽;赵永斌;郑少斌;陈彤;毛向明;齐桓;吴容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外周血干细细移植后GVHD的动态监控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Ⅰ(sHLA-Ⅰ)血清浓度对预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夹心法,以W6/32单克隆抗体包被酶标板,加被检血清,再加抗β2m辣根过氧化物酶及底物显色.测定63名中国汉族正常献血员sHLA-Ⅰ含量,并对24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不同时间段血清sHLA-Ⅰ含量进行连续检测.结果6例未发生GVHD和4例仅发生Ⅰ度GVHD移植受者sHLA-Ⅰ水平在移植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而发生Ⅱ-Ⅳ度GVHD的14例移植患者在发生GVHD前3~7 d,sHLA-Ⅰ浓度就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0.05),在GVHD期升高程度更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经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至稳定期又降至基础水平.结论动态监控allo-PBSCT患者血清中sHLA-Ⅰ含量对预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及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荣;邱慧颖;章卫平;曹琼;兰炯采;温宏升;王健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与硫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缺铁性贫血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服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3次/d,每次2~3 ml;对照组服硫酸亚铁片,5 mg/kg·d,2次/d,两餐之间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贫血症状改善及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回升均比对照组快(P<0.05).结论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理想,耐受性好.

    作者:李玉权;麦露丝;常惠礼;余炳坚;黄之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内皮抑素的表达及体外活性研究

    目的构建携带人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Endo,介导其体外表达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无需包装辅助病毒的双质粒共转染方法制备rAAV-hEndo,测定其滴度及感染效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内皮抑素蛋白在体外感染细胞中的表达,并通过MTT法、细胞周期检测及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观察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影响.结果所制备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滴度为2×1012vg/ml,感染效率达98%.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内皮抑素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胞质.rAAV-hEndo感染细胞培养上清对ECV304细胞72 h增殖抑制率为67.3%.内皮细胞转染内皮抑素基因后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1期,其G1期占(72.5±4.0)%,与对照组(52.1±2.1)%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TUNEL法检测实验组内皮细胞凋亡指数为(32.6±3.2)%,与对照组(4.2±1.9)%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所制备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Endo能有效介导具有生物活性的内皮抑素表达,为进一步肿瘤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晓华;李湘平;李刚;刘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凉膈散药物血清对脂多糖诱导体外培养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κB的影响

    目的观察凉膈散药物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变化的影响,探讨凉膈散解毒作用的细胞信号转导调控机制.方法制备凉膈散药物血清;提取并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以凉膈散药物血清及LPS共同刺激已培养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NF-κB亚基p65,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测定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核的p65的荧光表达情况.结果小鼠巨噬细胞经LPS刺激1 h后,其核内的荧光强度(代表p65的表达量)显著增强.与LPS刺激组相比:抑制剂TLCK组、凉膈散药物血清不同剂量组的荧光强度值均较低,有显著性差异,以TLCK及凉膈散大剂量组强度值低,中、小剂量组次之;空白血清不同剂量组则均无显著差异.药物血清不同剂量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空白血清不同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不同剂量凉膈散药物血清均能抑制LPS所致的细胞核内p65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凉膈散解毒作用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之一.

    作者:江爱达;余林中;龚小卫;邓鹏;马晓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骨节病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调控因子的表达

    目的探讨大骨节病患者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因子Bcl-2、Bax、Fas及iNos表达分布的特点.方法收集15例大骨节病儿童和15例正常对照儿童关节软骨.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核糖核酸缺口标记(TUNEL)技术和Bcl-2、Bax、Fas及iNos蛋白免疫组化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碱性磷酸酶(B-SA)法染色,观察大骨节病儿童和正常对照儿童关节软骨的凋亡细胞和Bcl-2、Bax、Fas及iNos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的密度与分布.结果 (1)大骨节病儿童关节软骨中层凋亡阳性细胞数[(33.60±2.71)%]较正常关节软骨[(1.33±0.41)%]显著增多(t=11.59,P<0.01);(2)大骨节病儿童关节软骨表层和中层Bcl-2、Bax、Fas及iNos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关节软骨中的表达(t=11.75~18.65,P<0.01);大骨节病儿童关节软骨各层Bcl-2、Bax、Fas及iNos表达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F=73.49~114.42,P<0.01),以表层多[分别为(41.93±12.26)%、(45.60±15.78)%、(53.60±16.49)%和(45.47±14.02)%],其次为中层[分别为(14.93±3.50)%、(13.87±4.32)%、(23.27±4.83)%、(21.67±6.82)%].结论大骨节病患者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因子Bcl-2、Bax、Fas、iNos表达较正常人显著增多.

    作者:王世捷;郭雄;左弘;张银刚;许鹏;平智广;张增铁;耿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阴囊疾病7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附睾炎、睾丸炎、精索静脉曲张及睾丸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阴囊疾病患者应用二维超声显示睾丸、附睾、精索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睾丸、附睾、精索的血供情况.结果 3例睾丸扭转睾丸附睾内血供减少或消失,8例睾丸炎、26例附睾炎、30例精索静脉曲张血供增多:9例睾丸损伤和损伤程度较轻,见少许点状血流或血流信号减少.结论 CDFI作为一种经济、实用、准确、无创伤、可重复性的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阴囊疾患的首选方法.

    作者:罗晓燕;涂伟娴;吕小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核转录因子-κB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NF-κB及ICAM-1在35例正常子宫内膜、48例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及76例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NF-κB和ICAM-1主要表达于三组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在正常子宫内膜表达弱,而在异位内膜的表达强(P<0.001);②NF-κB和ICAM-1在正常子宫内膜、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88、r=0.773及r=0.777(P<0.01).结论 NF-κB和ICAM-1在内异症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高表达及二者之间的正相关性提示其在内异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芳;何援利;彭冬先;刘木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改进的核移植方法完成小鼠卵丘细胞重组胚的早期发育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有效且损伤小的核移植方法,研究来源于小鼠体细胞重组胚的早期发育.方法用尖锐的去核针在MⅡ期卵母细胞透明带上切开一个25 mm左右的小口,首先将第一极体挑出,再轻轻地挤压和负压吸引卵母细胞,去除包含有MⅡ期染色体-纺锤体复合体的少量细胞质.随后,将直径为10~12 mm的C57BL/6j小鼠卵丘细胞核注射到去核卵母细胞透明带下,构建供体核-卵母细胞复合体.用电融合的方法诱导复合体融合,并对重组胚激活.体外培养72 h,对重组胚发育到2细胞、4~8细胞和桑椹胚期等各阶段进行观察和计数.结果完成一个MⅡ期卵母细胞去核的平均时间为15 s;Hoechst 33342染色证明可以完全去除MⅡ期卵母细胞细胞核:去核成功率为95.5%,注核成功率为76.7%,供体核-卵母细胞复合体融合和重组胚原核形成率分别为68.2%和62.2%;重组胚体外培养72 h内发育到2细胞、4~8细胞和桑椹胚期的比率分别为57.5%、39.1%和27.6%;用2个微卫星位点D7Mit22和D4Mit204引物,扩增不同发育阶段重组胚的DNA片段,表明重组胚来源于供体卵丘细胞.结论应用改进的核移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去除卵母细胞细胞核,去核成功率高,而且操作简便,去核迅速,对卵母细胞损伤小,是研究小鼠体细胞核移植的一种简便可行的新方法.

    作者:沈新明;乔贵林;江培洲;李欣;黄华;姚开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ABCA1基因启动子区-191G/C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冠心病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ABCA1基因启动子区-191G/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血脂的影响及其在冠心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探讨204例冠心病患者和114例正常人的ABCA1基因启动子区-191位点G/C SNP在两组间、冠心病组不同临床表现型之间分布的差异及3种等位基因型与冠心病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与正常人组比较,3种等位基因型GG、GC、CC分布频率差异具有显著性,CC基因型在冠心病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5),C等位基因在冠心病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在稳定性心绞痛组(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3种等位基因型GG、GC、CC分布频率差异也具有显著性,ACS组CC基因型明显高于SAP组(P<0.05),C等位基因在ACS组中分布频率明显高于SAP组(P<0.01).在冠心病组中,3种等位基因型间体重指数、总胆固醇、总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临床指标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BCA1基因启动子区-191G/C SNP在不影响中国冠心病人群血脂水平的情况下增加冠心病的发生,C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的稳定性相关.

    作者:刘凌;郭志刚;王琦光;刘胜林;赖文岩;屠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百赛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目的研究百赛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IL-4、IL-10和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CHB患者给予百赛诺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抽取全血,同时选择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 CHB组PBMC培养上清分泌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7.18±7.43)pg/ml vs(8.24±4.16)pg/ml,P<0.05],而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36.25±19.92)pg/mlvs(121.68±44.40)pg/ml,P<0.01)];百赛诺治疗后,在第3个月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53.19±7.28)pg/mlvs(36.25±19.92)pg/ml,P<0.05],IL-4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9.74±7.75)pg/mlvs(17.18±7.43)pg/ml,P<0.01];HBeAg阳性组百赛诺治疗后IL-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均有统计学意义[(8.74±6.12)pg/mlvs(20.51±9.16)pg/ml,(50.71±30.76)pg/mlvs(26.03±10.48)pg/ml,P<0.05];而HBeAg阴性组各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百赛诺治疗CHB可提高患者Th1型细胞因子、降低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在CHB治疗中有一定调节免疫功能的临床价值.

    作者:施斌斌;彭劼;温帆渊;侯金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东引种苏合香中桂皮酸的含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广东引种苏合香中桂皮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广东引种苏合香中游离桂皮酸含量为8.05%,总桂皮酸含量为35.85%,符合药典规定的桂皮酸含量要求.

    作者:张宏伟;贺丰;晁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基于直方图小熵的MR平移运动伪影校正的逆向迭代新算法

    MR扫描过程中病人的运动使获得的重建图像含有运动伪影,严重影响临床诊断.本文针对MR图像刚性平移运动伪影提出了一个新的全自动的后处理方法:逆向迭代修正法(IIC).利用本文提出的基于直方图的熵函数,IIC通过两个连续的步骤来消除模拟运动伪影:首先,在所有可能的运动方向上添加逆向相位差.然后,利用熵判断函数估计出实际的运动方向和位移,从而消除运动伪影.为了检验方法的可行性,IIC算法被用来消除由于刚性平移运动造成的MRI图像中的伪影.实验结果证明新方法与自动能量聚焦方法相比不仅在运行速度上有明显提高,而且能获得更好的校正图像.

    作者:江贵平;陈武凡;候振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基因型B~D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B~D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比较GenBank中已发表的明确分型的143株HBV全序列,设计特异的组合引物探针,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对兰州地区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型B、C、D检测,并随机对检测的基因型各3株标本进行S基因测序验证.结果 128例标本中B型检出率为20.3%(26/128),C型71.9%(92/128),D型7.8%(10/128);18株HBV克隆标本S基因测序结果与本分型法完全一致.结论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能够简便、灵敏、快速、准确地鉴定HBV基因型,适宜用于HBV基因型的大规模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沈建坤;周荣;王战会;白培盛;马世武;张克;侯金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补骨脂中补骨脂素的提取及纯化

    目的从中药材补骨脂中提取补骨脂素.方法补骨脂经粉碎后用50%乙醇浸渍提取,浸提液进行浓缩沉淀,得到膏状物,膏状物用甲醇溶解,活性碳脱杂质,再除去溶剂,放置过夜析出晶体.甲醇洗去稠状物得黄色片状晶体,甲醇重结晶后得针状白色晶体.薄层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纯度.紫外吸收光谱、H1-NMR谱鉴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 晶体物得率0.147%,是一个单体,经过波谱分析确定其为补骨脂素.用本方法获取纯品补骨脂素比较简便的方法.

    作者:刘志林;张相年;赵树进;周日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RNAi技术沉默K562细胞中c-myc基因的初步研究

    目的运用RNAi技术,设计针对c-myc的小干扰RNA(siRNA),研究其干扰效果.方法针对c-myc mRNA的第1357靶位点设计siRNAs,经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法转染K562细胞,进行RT-PCR、细胞计数和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其干扰效果.结果转染组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c-myc mRNA表达明显减弱,细胞计数和MTT D(λ)值均有显著降低,并有明显的凋亡率.结论运用RNAi技术,可以有效地干扰c-myc的表达,并进一步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岳枫;马文丽;宋艳斌;石嵘;张宝;郑文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