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基于分水岭和模糊聚类的多级图像分割算法

龚剑

关键词:图像分割, 分水岭, 模糊聚类
摘要:分水岭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图像分割工具,它能够自动生成单像素宽度的封闭轮廓.分水岭算法的不足在于它的过分割结果,即生成大量小的封闭区域,使目标物体淹没其中.本文提出一种对分水岭算法过分割结果的模糊聚类方案,首先为每个分水岭区域定义特征量,然后根据这些特征量以及相邻区域之间的分水岭显著性计算两个相邻区域之间的近似程度,进而计算所有分水岭区域的模糊等价矩形,终形成图像的多级分割结果.本文对多种类型的图像进行了实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产甲胎蛋白胃癌1例报告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s,AFP)是卵黄囊瘤、畸胎瘤、肝细胞癌等多种肿瘤的重要肿瘤标志物.自从1970年Bour-reillee等[1]报道第一例产AFP胃癌(alpha-fetoproteins-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以来,陆续发现一些胃肠道肿瘤可产生AFP,其中以胃癌报道多,占全部胃癌的1%~6%[2],但总的来说国内外报道较少,其中血清AFP阴性的产AFP胃癌更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如下.

    作者:张新艳;石汉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262例

    目的观察脉冲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d)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的疗效.方法将牙本质过敏患牙262颗分为2组,实验组(n=131)采用脉冲Nd:YAG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n=131)采用氟化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即刻、1个月后、6个月后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脉冲Nd:YAG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作者:胡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运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图像软件分析TPA处理NIH3T3细胞前后的蛋白质表达谱差异

    目的建立及优化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并应用图像软件分析伏波醇酯(TPA)刺激前后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系的蛋白质差异表达,为进一步鉴定与TPA生物学作用有关的蛋白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提取TPA处理前后的NIH3T3细胞总蛋白质,经双向电泳,硝酸银染色后用软件分析显示两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结果软件分析显示TPA刺激前后的细胞蛋白质有明显的差异表达.结论高质量的双向电泳设备、熟练的电泳操作和图像处理技能是寻找稳定可信的功能蛋白质的必要条件.

    作者:沈新明;江培洲;黄华;李欣;姚开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成功抢救大面积脑梗死伴特高血糖等多种严重并发症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意识障碍、右侧肢体偏瘫3 d入院,在神经内科诊断为:(1)左额叶、颞叶大面积脑梗死(左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闭塞);(2)肺部感染.经保守治疗3 d,病情仍逐渐加重,左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深昏迷,考虑脑疝形成,转神经外科急诊.

    作者:邵合队;彭玉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一种基于分水岭和模糊聚类的多级图像分割算法

    分水岭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图像分割工具,它能够自动生成单像素宽度的封闭轮廓.分水岭算法的不足在于它的过分割结果,即生成大量小的封闭区域,使目标物体淹没其中.本文提出一种对分水岭算法过分割结果的模糊聚类方案,首先为每个分水岭区域定义特征量,然后根据这些特征量以及相邻区域之间的分水岭显著性计算两个相邻区域之间的近似程度,进而计算所有分水岭区域的模糊等价矩形,终形成图像的多级分割结果.本文对多种类型的图像进行了实验.

    作者:龚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RE)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检测RE、正常对照、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组及各级RE患者的H. pylori感染率.选取40例内镜分级B或C级的RE患者,H.pylori阳性及阴性各20例,雷贝拉唑治疗4周后内镜复查,比较治疗效果.结果RE组、正常组、慢性胃炎组、十二指肠溃疡组的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30.4%、28.8%、59.0%、91.5%,RE组感染率显著低于胃炎组和溃疡组,与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异;各级RE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无明显差异;RE患者经雷贝拉唑治疗后, H.pylori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病变愈合和症状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RE与H.pylori感染可能无相关性.

    作者:陈曼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合并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儿,男,2岁6个月.因双下肢无力、肌肉萎缩1月余,反复发热1周就诊.查体:体温38.5℃,双下肢肌及臀肌萎缩,肌力Ⅲ级,可站立,步态不稳,四肢肌张力减低.

    作者:薛杉;朱为国;陶少华;封志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组海葵肽类毒素hk2a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新西兰兔左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组海葵肽类毒素hk2a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新西兰白兔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新西兰兔CCHF模型,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静脉注射hk2a前后不同时段兔左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hk2a能够在给药后即刻明显增加实验兔的左室射血分数(P<0.05),作用时间持续60 min以上(P<0.05).与西地兰治疗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等特点.结论新型海葵肽类毒素hk2a能够明显改善CCHF新西兰兔的左心功能.

    作者:刘彦波;王鹏;欧阳平;许顶立;王磊;王永华;梁东;吴平生;徐安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绿茶多酚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目的本研究观察绿茶多酚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刺激下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应用不同浓度的AGEs分别刺激VSMCs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将不同剂量的绿茶多酚与AGEs共同作用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非放射性的MTS/PES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刺激下,绿茶多酚可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AGEs对p44/42 MAPK磷酸化蛋白表达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此作用可被绿茶多酚抑制.结论本研究提示绿茶多酚可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p44/p42MAPK磷酸化蛋白的表达.

    作者:欧阳平;彭文烈;许顶立;赖文岩;徐安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99mTc-N-NOET运动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状动脉疾病

    目的探讨99mTc-NOET(NOET)运动肺/心比值对冠状动脉疾病(CAD)多支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4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病人进行NOET运动一延迟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其中2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动脉狭窄≥50%,20例冠状动脉正常.结果NOET运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CAD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2%和95.0%.多支病变组(0.76±0.13)NOET运动肺/心比值显著高于单支病变(0.62±0.06)和冠脉正常组(0.58±0.13)(F=18.04,P=0.002-0.001).当NOET运动肺/心比值≥0.70时,其对冠脉多支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5%和83.3%.NOET运动肺/心比值与E/A比值具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r=-.771,P<0.0001).结论NOET运动肺/心比值对CAD病人的多支病变和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均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欧阳伟;何国荣;刘金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的纯化及活性测定

    目的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重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L-ansB-GHRH,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经裂解细胞、洗涤、乙醇沉淀、酸水解、SP-Sephadex C-25和Sephadex G25柱层析等方法纯化GHRH.用人生长激素放免试剂盒检测GHRH多肽的活性.结果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了融合蛋白,它以不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总蛋白的30%左右.经抽提、酸水解、层析等方法表明纯化倍数达147倍,多肽收率为0.68%.通过电喷雾质谱测得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235.25,与理论计算值相吻合.多肽的纯度经SDS-PAGE测定为单一峰.GHRiH三组刺激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之间差异显著(P<0.01),且随着剂量增加,差异明显增加.结论体外重组GHRH多肽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王晓华;张娜;张娟辉;邓虹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H/RS细胞与其背景细胞的微切割及其IgH基因重排检测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L)组织中H/RS细胞(Hodgkin andRecd-Sternberg cells)是否起源于B细胞、H/RS细胞的克隆性以及与背景淋巴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3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石蜡刮片组织进行IgH基因重排分析,并对其中6例重排阳性的病例经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BSAP)免疫标记,将标记阳性的H/RS细胞和背景淋巴细胞进行微切割后进一步行IgH基因重排分析.结果16例石蜡刮片组织IgH基因重排阳性.对6例经BSAP标记的cHL成功进行了微切割,其中19管H/RS细胞中,有14管出现重排阳性,细胞数目不同的各管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290);12管背景淋巴细胞有2管出现重排阳性,H/RS细胞与背景淋巴细胞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2).结论支持H/RS细胞来源于B细胞的理论,认为部分背景淋巴细胞可能具有瘤性增生活性,参与H/RS细胞的前体细胞组成.

    作者:周新华;赵彤;沈新明;余江;朱梅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冷却疗法对湿热环境下Ⅱ度烫伤大鼠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湿热环境下大鼠浅Ⅱ度烫伤创面即刻施行冷疗后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的改变,并评价冷疗敷料的降温效果.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常温常湿组、常温常湿冷疗组、湿热组和湿热冷疗组,每组6只.制作浅Ⅱ度烫伤模型后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条件,常温环境的实验条件为干球温度(Tdb)(26.33±1.29)℃、相对湿度(rh)(71.05±4.57)%,湿热环境的实验条件为Tdb(35.33±0.35)℃,rh(70.81±1.38)%.常温常湿组和湿热组不给予冷疗降温,常温常湿冷疗组和湿热冷疗组给予腹部冷疗敷料降温,暴露时间均为120min.连续监测HR、MAP,每20min记录1次.结果湿热组比常温常湿组、湿热冷疗组比常温常湿冷疗组MAP无差异(P>0.05),湿热冷疗组比湿热组、常温常湿冷疗组比常温常湿组MAP无差异(P>0.05).与常温相比,湿热环境使HR总体趋于增加(P=0.003),与对照组比较,冷疗使HR降低(P=0.002);4组组内7个不同时点H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65、85、105和125 min时点,湿热组比常温常湿组、湿热冷疗组比常温常湿冷疗组HR高,在5、25、45和85 min时点,与对照组相比,冷疗降低了HR.结论在湿热环境下,腹部冷疗敷料降温对大鼠MAP无影响,但却有效降低了大鼠HR,阻止了热损伤的进程.

    作者:李亚洁;张立颖;罗炳德;李亦蕾;林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某医院医务人员院内感染SARS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目的调查某医院医务人员院内感染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此次SARS院内感染的相关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13例护理人员发生院内SARS感染,输入性传染源为一女性肿瘤患者的丈夫,这名确诊SRAS的丈夫在发病期间与其妻至少有2周医院内密切接触史.13例中8名是后来借调入该肿瘤患者入住科室的,她们感染SARS的平均潜伏期为12.6 d.对与13例SARS病例在潜伏期内(1例为发病早期)有密切接触者共57人进行追踪观察1月,结果无1例感染SARS.结论SARS病人在潜伏期没有传染性或传染性不大.感染SARS与接触传染源的程度以及持续接触时间有关.SARS的发病可能与机体的免疫状况有关,SARS的病理基础可能与免疫损害有关.免疫抑制病人可能成为SARS的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和传染源.

    作者:李海兰;冯筱榕;戴琳;杨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两种剪接体在SH-SY5Y细胞中共表达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在SH-SY5Y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研究CDK-2的表达,用DNA银染技术观察PCR产物,割胶回收后,克隆到载体上、测序.结果在聚丙烯酰胺胶上可以观察到两条DNA带,相对分子质量小的DNA带染色较弱;将两条DNA带切下,回收后与载体连接,测序证实两条DNA带均为CDK-2基因的产物.结论CDK-2的两种剪接形式在SH-SY5Y细胞中共表达,其中一种剪接形式是第五外显子缺如,但其表达量比较弱,其作用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岳枫;马文丽;张宝;宋艳斌;郑文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前列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因尿频、尿急、尿痛2月余,加重伴排尿困难2 d,于2003年4月1日入院.2003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排尿次数增多,每天20余次,夜间小便3~4次,排尿及憋尿时出现会阴部钝痛,伴有大腿内侧放射痛.

    作者:林志春;陈燕萍;王蜀燕;张雪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兔出血性休克并腹内压升高后中性粒细胞免疫机能抑制

    目的探讨腹内压升高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炎性反应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均分为A(出血性休克并发腹内压升高)、B(出血性休克)、C(腹内压升高)、D(对照)4组.分别于创伤前、创伤后及创伤后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查中性粒细胞内细胞因子的产生、化学发光法检查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创伤后4h,A组较创伤前及其余各组中性粒细胞内细胞因子产生减少、吞噬能力下降,NF-κB表达抑制(P<0.05);B和C组除在创伤早期有所变化外,创伤后4h恢复到创伤前水平;D组各时间点无显著变化.结论出血性休克后腹内压升高对机体形成序贯性二次打击,导致中性粒细胞对内毒素的刺激反应性下降,免疫机能抑制.这可能有助于解释腹部间区综合征中发生败血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作者:吕琦;庄颜峰;王万明;陈学明;徐皓;坂本吉正;高原佐代子;西田昌道;小林国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拟行肝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磁共振扫描,运用计算机工作站的三维重建功能,获得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三维图像.结果MRI重建后图像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角度旋转,直观显示肝后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大小、形态、走行及相互的解剖关系,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及形态.结论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肝移植适应证的选择、术式的选择和术后观察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进城;林建华;李朝龙;刘兴国;季锡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广州地区人类杯状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中是否存在人类杯状病毒(HuCV)感染并初步探讨其感染水平.方法用ELISA法和RT-PCR分别检测266份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中诺沃克样病毒(NLV)的rNV、rMX和r387特异性IgG抗体和粪便标本中的HuCVRNA并将扩增目的产物同基因文库中的病毒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中的rNV、rMX和r387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0%、51.5%和71.1%.腹泻高峰期收集的100份散发非菌性胃肠炎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HuCV4株,均为NLV.在广州某学校暴发型非细菌性胃肠炎患者的10份标本中检出NLV3株.结论广州地区存在NLV引起的散发和暴发性非菌性胃肠炎,当地儿童在婴幼儿期即获得NLV感染,感染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作者:戴迎春;聂军;刘翼;姚英民;李志峰;俞守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肌源性诱导分化及转染VEGF基因的表达

    目的体外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肌源性细胞分化,并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dTrackCMV-h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后的表达.方法将20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从骨髓液中分离MSCs,对照组以低糖DMEM培养,实验组加用5-氮胞苷(10 mmol/L)诱导培养,第28天进行肌钙蛋白Ⅰ免疫组化染色.另构建AdTrackCMV-h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对照组MSCs,用Northernblotting 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浓度.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兔MSCs,实验组经5-氮胞苷诱导后MSCs向肌源性细胞分化,肌钙蛋白Ⅰ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成功构建AdTrackCMV-h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并通过脂质体转染MSCs,Northern blotting示转染的MSCs VEGF165表达信号明显强于未转染细胞,Western blotting示转染VEGF165基因的MSC表达VEGF,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浓度在转染后第3天(1 011pg/ml)和第5天(1 027pg/m1)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但至第13天(349pg/m1)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116pg/ml)和pAdTrackCMV组(125 pg/m1),P<0.01.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向肌源性细胞分化,转染VEGF基因可表达VEGF,有望将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结合以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作者:盛小刚;冯建章;吴书林;靳立军;余细勇;张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