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血浆中MBL-MASP复合物的纯化与分离

陈月;张丽芸;陈政良

关键词: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 亲和层析, 凝胶过滤
摘要:目的从人血浆中分离纯化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和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方法用非活化Sepharose 4B两步亲和层析纯化MBL-MASP复合物,再以Sephacryl S-300柱凝胶过滤将MBL和MASP分离.在纯化MBL-MASP复合物的整个过程中,除凝胶过滤缓冲液外,均加入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苯甲磺酰氟(PMSF)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10-邻二氮杂菲(1,10-phenanthroline),并控制温度在4℃.结果获得高度纯化的MBL和酶原形式的MASP.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表明所纯化的MBL相对分子质量为28000和32000肽链构成的功能性多聚体;配体结合测定和酵母菌凝集试验证实所纯化的MBL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建立了一种比较简便的同时分离纯化MBL和MASP酶原的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过氧化氢酶对SW480细胞线粒体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过氧化氢酶(CAT)对SW480细胞线粒体形态、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细胞内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变化.方法用脂多糖(LPS)刺激SW-480细胞,再用过氧化氢酶预孵育和治疗;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和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内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过过氧化氢酶预孵后,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线粒体损伤减轻,同时NF-κB的表达较LPS组和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但较正常对照组仍明显增加.结论CAT对SW480细胞的致炎因子刺激后的应激反应有保护作用,能减少细胞的凋亡和线粒体的损伤,这一作用可能与NF-κB的激活有关.

    作者:王群英;王继德;钟世顺;王亚东;孙勇;李良仁;张亚历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神经科监护病房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致病菌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了解神经科监护病房(NCU)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谱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85例神经科监护病房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进行痰菌分离,阳性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经培养鉴定共取得207株致病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8.51%,阳性球菌占30.91%,真菌1例,占0.48%.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49%,铜绿假单胞菌占14.49%,肺炎型肺炎克雷伯氏菌占8.7%,阴沟肠杆菌占6.76%,产气肠杆菌占6.28%,药敏结果表明细菌耐药明显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硫霉素仍保持较高敏感.结论神经科监护病房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主要致病菌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临床上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石孟云;谢惠芳;魏继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补肾中药对人成骨细胞钙离子摄取和钙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钙摄取和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从成人髂骨松质骨,分离人成骨细胞,以细胞形态学、碱性磷酸酶染色和体外成骨能力的检测鉴定成骨细胞.在成骨细胞培养液内分别加入含有高、中、低不同浓度的补肾中药鼠血清,以正常鼠血清作为对照.培养30 min后,进行成骨细胞胞内钙离子变化的检测;培养3 d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情况;培养28 d后,进行Von-Kossa染色,观察成骨细胞钙化结节的形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培养30min后,高、中、低3种浓度的补肾中药血清均能提高成骨细胞钙离子摄取能力;培养3 d后,中药组处于增殖期的成骨细胞明显升高,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培养28 d后,中药组成骨细胞钙化结节形成的数量也相对增多,其中,高浓度补肾中药血清处理组的钙化结节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补肾中药血清能提高成骨细胞钙离子摄取能力,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增加成骨细胞钙化结节的形成.

    作者:李娟;吴伟康;孙炜;余克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实验性孕兔急性肺栓塞体内的表达

    目的探讨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实验性孕兔肺栓塞模型血清中含量的变化.方法实验组17只孕兔采用白体血凝块经股静脉注入右心房内,造成肺栓塞模型,对照组10只孕兔注入生理盐水.分别于注栓前、注栓后0、2、4、8h测定血清中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结果实验组全部有肺栓塞的病理改变,发生率为100%,实验组的血120浆中内皮素于栓塞后即刻增高至栓塞后6 h,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注栓后即刻降低,注栓后4 h增高并持续至栓塞后8 h,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实验性孕兔肺栓塞时血清含量会发生显著变化.

    作者:钟梅;崔宝奎;余艳红;黄莉萍;刘宝瑛;宋天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围着床期子宫内膜解偶联蛋白2的表达变化及与不孕的关系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在子宫内膜表达规律、围着床期变化及其与不孕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原位杂交和Western blot检测21例正常子宫内膜,22例不同原因不孕患者分泌期子宫内膜以及7例早孕蜕膜和绒毛UCP2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组织内存在UCP2蛋白的表达,分泌期子宫内膜UCP2的表达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蜕膜组织UCP2的表达增加明显.在早孕绒毛滋养细胞层也存在UCP2的表达.与其他不孕妇女相比,输卵管积水者分泌期子宫内膜UCP2表达明显增加.结论UCP2可能参与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并可能参与胚胎着床调节,UCP2表达显著增加可能是子宫内膜拮抗活性氧族水平过度增高的代偿反应,反映了子宫内膜可能的氧化应激,后者可能是输卵管积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付志红;陈士岭;孔令红;李红;陈思梅;邢福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诱导内皮细胞产生活性氧

    目的探讨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对内皮细胞产生活性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用次氯酸氧化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备AOPP-BSA,以内皮细胞株ECV304为内皮细胞模型,用VICTOR1420多标记分析系统动态检测细胞氧化2,7-二氢二氯荧光素(DCFH)产生的荧光量,间接反映活性氧的产生量.结果AOPP能诱导内皮细胞产生活性氧.活性氧的产生量随BSA氧化程度的升高和AOPP-BSA浓度的增加而增多.用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小分子模拟物ebselen和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预处理细胞,可分别将AOPP-BSA诱导产生的活性氧抑制65%和29%.结论AOPP能够诱导内皮细胞产生活性氧,其部分机制可能与NADPH氧化酶激活有关.

    作者:袁方;刘尚喜;田建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肾移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成因及防治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成因及防治.方法总结分析作者医院肾移植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38例患者的发病原因、诊断依据、预防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依据病史、超声确诊的38例患者经及时的治疗,在3~20 d(平均6 d)内,患肢肿胀基本消退,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示广泛侧枝循环建立.结论肾移植患者有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较多危险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佳诊断措施,规范及时的抗凝、祛聚、溶栓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对高危患者可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作者:于立新;李川江;邓文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严重烧伤兔早期使用亚胺培南对体内α-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严重烧伤早期应用亚胺培南对痂下组织液和血浆中TNFα的影响.方法将16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即烧伤后亚胺培南治疗组和烧伤后生理盐水对照组.2组分别于伤后20 min内静滴100 mg泰能和等量生理盐水,8h/次,共3 d,并补液抗休克.采用ELASA法检测2组痂下组织液和血浆中TNFα的含量.结果家兔烧伤后血浆中TNFα含量较伤前明显增高,伤后16 h达到高峰,并维持较高水平至伤后72 h.在各相同时点,痂下组织液中TNFα分别较血浆中TNFα含量有显著增高.在烧伤早期应用亚胺培南治疗组痂下组织液和血浆中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严重烧伤早期使用亚胺培南,痂下组织液和血浆中TNFα水平较对照明显降低,提示亚胺培南对TNFα、内毒素释放呈低诱导状态,有利于防止和减轻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谭新东;戴飞;王甲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某部近十年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研究某部队肠道传染病发病规律,探讨肠道传染病发病因素.方法对上报军区疾控中心的肠道传染病疫情报卡、肠道传染病住院病人的病案首页、肠道传染病疫情处理的调查报告等资料整理统计后作分析.结果1992~2001年共报告了3 612例肠道传染病,主要是以细菌性痢疾(32.40%)、甲肝(26.80%)、伤寒(14.34%)、感染性腹泻(7.34%)为主,肠道传染病占传染病总数的40.13%.在1988~2002.4期间处理肠道传染病疫情15起,其中水型暴发9起,食物型暴发6起.结论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发生变化,提示新发肠道传染病的出现应引起重视;防治措施是供水系统要科学改造,饮食、饮水制度要落实,加强卫生指导和监测.

    作者:王亚东;张泓;陈世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和HER-2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表达的影响.方法2001年8月~2003年12月共有92例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新辅助化疗者59例作为化疗组,未行新辅助化疗者33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活检标本和术后大体标本瘤组织中ER、PR和HER-2表达和表达状态变化的差别.结果化疗组术后有37.29%(22/59)患者的ER表达出现量变,对照组为15.15%(5/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ER状态改变无显著差异.化疗组术后有23.73%(14/59)患者的PR表达出现量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化疗组术后有13.56%(8/59)患者HER-2表达出现变化,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辅助化疗能使部分乳腺癌组织中ER表达发生量变,但很少影响ER状态,而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PR和HER-2表达无影响.

    作者:赵健;吴一龙;王远东;赵光日;王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人血浆中MBL-MASP复合物的纯化与分离

    目的从人血浆中分离纯化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和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方法用非活化Sepharose 4B两步亲和层析纯化MBL-MASP复合物,再以Sephacryl S-300柱凝胶过滤将MBL和MASP分离.在纯化MBL-MASP复合物的整个过程中,除凝胶过滤缓冲液外,均加入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苯甲磺酰氟(PMSF)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10-邻二氮杂菲(1,10-phenanthroline),并控制温度在4℃.结果获得高度纯化的MBL和酶原形式的MASP.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表明所纯化的MBL相对分子质量为28000和32000肽链构成的功能性多聚体;配体结合测定和酵母菌凝集试验证实所纯化的MBL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建立了一种比较简便的同时分离纯化MBL和MASP酶原的方法.

    作者:陈月;张丽芸;陈政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心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心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彩色多普超声心动图检查58例川崎病患儿,测量冠状动脉直径,测量房室大小,计算心功能(EF%),观察各瓣膜有否返流及心包有无积液.结果58例川崎病患儿中发生心脏异常改变有31例(53.45%),冠状动脉病变28例,其中单纯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17例,右冠状动脉主干3例,左右冠状动脉同时累及8例,2例发生冠状动脉瘤,左室增大9例,右室增大6例,全心增大4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8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6例,心包积液13例,2例有短期内心功能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动态观察冠状动脉的病理改变、进展及估计预后,是无创评价和随访川崎病心脏改变的具价值的应用工具.

    作者:龙振荣;刘卓华;李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大剂量尿激酶在断肢(指)再植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在断肢(指)再植术中,静脉推注尿激酶防治血管危象的效果.方法1999年9月~2003年10月,对158例断肢(指)再植术中血管缝接后,静推尿激酶60万U;术后小剂量维持用药,每12 h用20万U;术后出现血管危象时,用大剂量100万~150万U尿激酶治疗.用药前后监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血小板.结果158例再植术后未出现血管危象117例,有效率74.1%.大剂量尿激酶治疗术后41例血管危象获得解除者37例,仅4例(1例断腕,3例断指)需再次探查,有效率达90.2%.以上结果均高于相关报道.结论在再植术中用中剂量尿激酶溶栓,术后小剂量间隔用药是可行的,可防止血栓形成;一次性大剂量用药能解救术后出现的血管危象,避免再次手术探查,既安全又有效,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黄潮桐;李敬矿;朱家恺;陆晓强;李庆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湿热环境下运动前后人体的改变血液流变学

    目的研究湿热环境下运动前后人体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90名南沙巡防区战士,分成老兵组、新兵组、新兵服药组(口服乌拉地尔片剂)3组,在湿热环境下20min内跑步3 000m,抽血测定跑步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跑步前后3组之间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差别,但跑步后3组之间改变的幅度不一样,其中新兵组幅度大,老兵组其次,新兵服药组幅度小,而3组之间的血浆指标无显著差别.结论湿热环境下运动对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较大,新、老兵在此环境下出现的耐受和适应情况不同,口服乌拉地尔片剂可以降低和减少运动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幅度.

    作者:周青;徐如祥;张世忠;彭萍;余俐;陈镇洲;樊龙中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柴胡皂甙对癫痫大鼠脑电的影响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对癫痫大鼠脑电的影响,探讨柴胡皂甙抗癫痫作用.方法用8周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A)、癫痫模型组(B)、拉莫三嗪组(C)、柴胡皂甙小剂量组(D)、柴胡皂甙中剂量组(E)和柴胡皂甙大剂量组(F),每组10只.后5组动物用青霉素致痫,在成功造模及用药物治疗后,分别检测脑电图和观察痫性发作行为.结果A组脑电图正常,B组脑电图显示明显癫痫放电,C组和F组癫痫大鼠脑电图恢复正常,D组大鼠脑电图有少量癫痫放电,E组大鼠脑电图基本恢复正常.C、D、E、F组与B组脑电图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柴胡皂甙对癫痫大鼠脑电图及痫性发作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黄运生;谢炜;陈宝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深低温停循环下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的麻醉处理

    多数颅内动脉瘤直径为6~15 mm,可在常规麻醉方法下行夹闭术,少数颅内动脉瘤当瘤体直径大于15 mm时,重要结构被其遮盖,影响视野和手术操作,易引起动脉瘤破裂出血导致死亡.国外已开展深低温停循环辅助下行此类手术,本院99年来行3例深体温停循环下颅内巨大基底动脉瘤夹闭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宝伟;米卫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survivin在结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26例早期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survivin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和分级结果,所有病例被分为survivin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其中高表达组有26例(26/126,20.6%),低表达组有100例(100/126,79.4%).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情况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是否转移、Dukes分期均无显著相关.然而,高表达的survivin与肿瘤复发、特别是血行转移显著相关(P<0.05).Survivin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生存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并用log-ranktest进行比较,两组之间生存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潜在的预后因素中(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是否转移、Dukes分期、survivin表达),survivin表达和Dukes分期被认为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独立预后因素.结论Survivi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术后复发相关: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率在survivin高表达组明显高于survivin低表达组,是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子.应用组织芯片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优点.

    作者:姚红兵;吴爱国;黄宗海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阿霉素碘油乳犬肝动脉栓塞后的靶向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

    目的研究阿霉素碘油乳(AD-E)经肝动脉栓塞后的靶向特征及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经犬肝动脉注入AD-E,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外周静脉血和肝栓塞部位组织中阿霉素药物浓度,并与阿霉素溶液给药组对照.结果AD-E组外周静脉阿霉素血药浓度显著低于阿霉素组,其T1/2β为阿霉素组的1.51倍.给药后10、24和48 h,AD-E组肝组织中阿霉素浓度分别为阿霉素组的5.42、3.33、和2.38倍.结论AD-E肝动脉栓塞给药明显改变阿霉素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肝组织靶向定位特征.

    作者:王新亚;杨莉;陈业豪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Fas/FasL和颗粒酶B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Fas/FasL、颗粒酶B与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中的细胞凋亡及与OLP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20例糜烂萎缩型,30例非糜烂型)OLP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Fas、FasL及颗粒酶B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OLP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95.32±28.99)比正常对照组(42.52±0.05)高(P<0.05),且OLP中凋亡上皮细胞多位于基底层或基底上层,而正常对照组的凋亡上皮细胞多位于表层及棘层.OLP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凋亡指数(35.12±9.89)则低于正常组(61.58±0.10)(P<0.05).OLP固有层FasL及颗粒酶B的阳性率分别为68%、6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糜烂萎缩型OLP固有层中淋巴细胞FasL及颗粒酶B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非糜烂型OLP(P<0.05).结论口腔扁平苔藓中同时存在角质细胞的凋亡增加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减少,Fas/FasL及颗粒酶B可能与这种凋亡的异常相关,且FasL及颗粒酶B的高表达与OLP病情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沈丽佳;阮萍;谢方方;赵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湿热环境对辐射损伤动物骨髓和脾脏的影响

    目的研究湿热环境对辐射损伤动物骨髓和脾脏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室温组和湿热环境组,两组小鼠首先分别给予6.5Gyγ射线一次全身均匀照射,然后室温组立即置于室温环境中,湿热环境组则先接受湿热环境作用1 h,再置于室温环境中.照后1、3、5、9、15 d,分别取两组小鼠的骨髓和脾脏,获取骨髓有核细胞(BMC)数、骨髓细胞DNA、脾/体质量比实验指标.结果湿热环境作用组小鼠和室温组小鼠相比,BMC、骨髓细胞DNA及脾/体质量比指标下降.结论湿热环境加重辐射损伤动物骨髓和脾脏的损伤.

    作者:郑莉;周美娟;丁振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