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

李召芹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中的作用价值,为提高整体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疾控中心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68例患者,根据挂号的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一组应用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临床路径护理设为观察组.结果:通过研究证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治疗天数分别是(11.53±3.79) mmol/L、(14.43±4.38) mmol/L、(10.33±1.76)d远远优于对照组的(6.29±1.23) mmol/L、(8.69±2.34) mmol/L、(18.43±3.89)d,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中,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的及早康复,缩短治疗时间,临床应用、推广价值极高.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予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应用二甲双胍片及吡格列酮片联合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两组FPG、P2hBG、HbAlc明显下降(P<0 05),治疗组尤显著(P<0 01),治疗组TG降低(P<0 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好,具有一定调脂作用,且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梅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费森CRRT机器临床运用中常见报警及警告的处理

    血液净化作为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在重症患者的救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ICU医师及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由于费森CRRT机器的复杂性及治疗操作界面全英文提示,在县级医院日常工作中、对CRRT机器的常见报警及警告不知如何处理,很容易导致治疗中断,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加重病情或引发医患纠纷,现将临床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报警及警告如何处理作一总结①,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郭全;戢运云;任冬云;张炫化;况娟;吕金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412例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重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重型手足口病患者年龄多在5岁以下,EV71阳性者285例.结论:重型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为主,治疗主要为抗病毒和对症治疗.

    作者:朱永杰;陈晓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630例中青年及老年人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我单位中青年、老年健康体检者心电图的异常发生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防疫提供依据.方法:将630名体检心电图资料,按两个年龄段分为两组:中青年组及年龄<<60岁,老年组及年龄>60岁.按拟定观察指标,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人群心电图在异常心电图、窭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左束支及分支传导阻滞、心室肥厚、ST-T改变和其他心电图异常差异有显著性(P<0 05);老年组心电图异常率及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01)并且对于合并有心电图异常和高血压病者,老年组也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01).结论:老年组心电图异常率以及合并高血压的心电图异常率都明显高于中青年组,揭示心电图异常改变与年龄、高血压有直接关系.定期健康检查,监测血压及描记心电图,对早期发现、预防、诊断、治疗老年人心脏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盛利波;王郑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安尔碘湿敷对患儿液体渗漏的护理干预及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安尔碘外敷对婴幼儿输液渗漏的临床疗效.方法1:取安尔碘置于无菌容器内,放置2cm×4cm4层无菌纱布块浸润其中待用.用时取已浸透之纱布块,以不外流水为准,直接敷于肿胀处,0.5h更换一次.方法2:取安尔碘一瓶,将适量的无菌棉签放于其中湿润,用湿润的棉签直接涂于肿胀部位,0.5h涂一次.结果:采用此法治疗,根据肿胀程度不同消肿的时间也不同,消肿时间在6-2 4h肿胀完全消失,不留任何遗迹.结论:安尔碘对输液渗漏引起的肿胀有治疗作用.

    作者:何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347位闵行区CDC“爱心小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来询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价

    目的:了解VCT来询者心理状况,并初步探讨对“艾滋病恐惧症”[1]人群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007年01~12月来闵行区CDC“爱心小屋”进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来询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调查347位来询者F2强迫观念和行为(27.4%)、F4抑郁(27.7%)以及F5焦虑(30.3%)三个因子的阳性比例较高.将本次来询者SCL-90与全国常模比较,除了F3人际关系敏感、F6敌对以及F8偏执观点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总分、总均分以及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焦虑自评表(SAS)标准分评定焦虑等级,347位来询者中,有轻度~量度焦虑的来询者接近40%.结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的来询者确实存在高于普通人群的强迫、焦虑等异常情绪表现.

    作者:王君燕;杨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在产前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

    胎盘植入是产科的危重症之一,对产妇及胎儿的危害极大,而且随着无痛人工流产及剖宫产率的上升,其发生率有升高趋势[1],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1例胎盘植入患者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产前超声检出率,减少漏诊.

    作者:彤丹;刘晨;马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静脉留置针吊牌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为了方便检查或抢救病人即维持多个静脉通道,尤其在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身上使用更为频繁.然而患者由于病情危重需要转科、转院或出院,以往单纯用静脉留置针登记本来提醒护士及时拔除留置针,但由于没有醒目的床头标志,偶有遗漏拔除静脉针的情况,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鉴于此点,我科自2013年6月分以来在患者床头挂一醒目的静脉留置针吊牌警示标识,针对患者日常的静脉留置针维护、转科、转院、出院时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使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的安全防范措施得到无缝隙落实.介绍如下:

    作者:陈以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毒后均给予系统的护理,就所有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5例中毒患者均于抢救1小时内达到阿托品化,并发症监护发生1例肺水肿,1例心律失常,2例休克,1例中间综合征,经过对症治疗病症消失,另有2例重度中毒患者抢救后发生呼吸衰竭死亡,其他43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行系统的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干预可以切实提升临床抢救成功率,临床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蔡金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模拟病人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比较将模拟病人引入的情景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从我校2010级学生中抽取13班为实验组,14班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有模拟病人的情景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护生的学习成绩和沟通能力以及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用t检验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沟通能力分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有模拟病人参与的情景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有明显的优势,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蔡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我校新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胃的:通过对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大一新生体质的监测,了解他们的营养状况以及在营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营养水平,保障大学生各种营养素的摄取,并为其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符合国家体育总局标准的“北京华夏汇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健康体质测试专用仪器,对我校新生身高体重进行测试,并按照我国常用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Broca的改良式,评价学生现实营养状况;结果:营养良好的占总人数的51.9%,营养不良占总人数的40.0%,营养过剩的占总人数的8.1%;结论:合理膳食,平衡营养,是大学生健康的保证,学校要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

    作者:芦翠红;王世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依从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依从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干预组50名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心理、行为、服药等方面的社区干预;对照组50例高血压患者只是常规处理,不做特殊社区干预.9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依从行为,主动治疗情况及血压得到控制的情况.结果:干预组在坚持规律服药、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定期检查等方面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也存在差异显著(P<0 05).结论:社区干预能提高患者的依从行为,提高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效控制高血压1,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艳萍;熊咏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栓塞诊治24例体会

    目的:探讨肺栓塞正确诊断及治疗,防治误诊、漏诊方法:入选24例呼吸困难、气短、胸痛患者,伴一过性意识障碍4例,咳痰带血5例,行心电图、心脏彩超、四肢静脉彩超、动脉血气分析及血生化等检查,被怀疑、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肺炎等,后行肺动脉CTA检查结果:24例患者为肺动脉栓塞,其中尿激酶溶栓1例,死亡2例,口服华法林23例,均常规检测INR,维持2.0-2.5,并吸氧等对症处置.结论:肺栓塞易误诊的疾病是冠心病,大的陷阱是心电图改变,如心电图V1-V4导联的T波倒置,Q3T3形成或伴有ST段抬高或下降,急性肺栓塞T波倒置常见于Ⅱ、Ⅲ、AVF、V1、V2,少见于Ⅰ、AVL和V3、V6,动脉血气分析和D二聚体有助于肺栓塞的诊断,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及肺动脉CTA检查可确诊肺栓塞.要注意寻找肺栓塞发生的诱因,鉴别胸痛是缺血性心绞痛或是胸膜性疼痛,注意双下肢静脉血栓病史或体征,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右心房扩大,肺动脉高压等.治疗:高危肺栓塞可以选择溶栓治疗,中危患者住院治疗,低危患者早期出院或院外治疗,口服华法林抗凝,维持INR在2.0-2.5.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患者,采用随机的分配原则,实验组6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显效有36例,护理有效有22例,护理无效有2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显校有23例,护理有效有25例,护理无效有12例,两组护理效果差异过大,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舒适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谢仪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相关资料,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采取有效对策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以美国血液技术公司生产的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1966例,献血反应者15例,美国科安比司特公司提供的Trima血细胞分离机及其配套的一次性管路耗材采集者1802人,献血反应者11例;3003名男性献血者献血反应者21人,765名女性献血者反应者5人;首次捐献机采血小板者579人,献血发应者9人,多次捐献者3189人,献血反应者17人.结果:MCS+血细胞分离机和Trima血细胞分离机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无显著性差异,男女献血者机采献血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初次献血者和多次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率有显著性差异,初次捐献者献血不良反应率高于多次献血者.结论:根据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时提出对策,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纪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因素,制定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减少医院护理纠纷等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常见的护理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实施应对措施,加强针对性重点监控,预防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有效的医院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后医院护理纠纷显著减少,提高护理的护理工作的质量,患者的满意度也逐渐增加.结论:采取有安全效的护理安全措施可以预防护理隐患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诺和锐佐诺和灵N治疗妊娠期糖尿病58例观察

    目的:观察诺和锐佐诺和灵N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经健康教育、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在正常范围内,采用诺和锐佐诺和灵N治疗孕妇58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0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除了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外,余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诺和锐佐诺和灵N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安全可靠,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陈勇兰;彭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尼莫地平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尼莫地平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儿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2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患者注射40mg尼莫地平注射液,实验组基于予以尼莫地平的基础上服用养血清脑颗粒,每天3次,每次4g,观察两组患者给药两周后的临床症状.结果:在对127例患者进行治疗后,效果很好,实验组联用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总有效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1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联用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度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生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两种抗凝剂对献血者四项酶联免疫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常用的两种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钠,肝素钠)对血站四项酶联免疫指标(HBsAg,抗-HCV,TP抗体,HⅣ抗体检测)采用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对于检测结果的干扰.方法:随机采集街头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标本119份,分别采用EDTA-Na2,肝素钠进行抗凝,然后与其相对应的的非抗凝血(取血清)离心后按照所采用的各试剂盒说明要求进行平行检测.结果:EDTA-Na2和肝素钠抗凝的两组标本在检测HBsAg时得出S/CO值与血清相比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检测抗-HCV时,EDTA-Na2抗凝的标本S/CO值与血清相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肝素钠与其相比,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1);在检测TP抗体时,EDTA-Na2和肝素钠的抗凝标本所得的S/CO值与血清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抗-HIV及抗原时,EDTA-Na2抗凝的标本S/CO值与血清相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肝素钠与其相比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DTA-Na2和肝素钠作为抗凝剂,会对血站四项酶联免疫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作者:孙森;孙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提高内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在临床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内科学,因其涵盖内容多,理论性强,教学内容抽象,学生普遍反映难理解,记忆困难,学习难度大,畏难情绪突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维.指导有效学习,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易懂、易学、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目标追求.笔者现将自己的学习思考梳理呈现,和同道们共同探讨其有效性.

    作者:王枚;曹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