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豚鼠离体心脏心电场分布的研究

周翔;尹炳生;农德斌;喻德旷

关键词:心脏, 传导测量术, 心电描记术, 盐水, 高渗, 水
摘要:目的确定豚鼠心电场的分布本质.方法将26只离体豚鼠心脏浸入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将参比点置于远离心电场源的零电位,记录3个平面左、右心室侧和与之垂直的前后侧共4个方向上不同距离的心电图结果每一平面4个方向上共16个点在两种溶液中都记录到以正波为主的心电图.结论排除导联参比点对体表标测的影响.心电场一致向外的分布方式表明心电场不是偶极场,可能是一个拟球面分布的单源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顽固性癫痫的致痫灶三维定位和综合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三维痫灶精确定位诊疗计划系统对74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术前、术中致痫灶三维精确定位,采用癫痫外科综合手术方案处理致痫灶、致痫网.结果术中64导皮层电极及8导深部电极检测证实三维痫灶精确定位诊疗计划系统定位准确可靠,随访疗效评估满意率达71.6%,总有效率达94.6%.术后正常神经功能保持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三维痫灶精确定位和癫痫外科综合手术方式是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较好方法.

    作者:张新伟;徐如祥;柯以铨;周谷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计算机芯片帮助失明者重见光明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地塞米松强化欧必亭、恩丹西酮抗术后恶心、呕吐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病人自控镇痛术条件下地塞米松是否具有强化欧必亭、恩丹西酮抗术后恶心、呕吐(PONV)之作用及其对伤口愈合之影响.方法120名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给予恩丹西酮8 mg;对照组B给予欧必亭3 mg;观察组C给予恩丹西酮8 mg+地塞米松10 mg;观察组D给予欧必亭3 mg+地塞米松10 mg.记录术后4、8、12、24 h及2、3 d时患者恶心、呕吐情况及伤口愈合等级、时间.结果A组与B组恶心、呕吐差异非常显著(P<0.01);C、D组较A、B组恶心、呕吐显著降低(Cvs A,P<0.01;DvsB,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伤口愈合等级、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病人自控镇痛术条件下地塞米松10mg具有明显强化欧必亭、恩丹西酮抗恶心、呕吐作用,该剂量地塞米松对伤口愈合时间及等级无影响.

    作者:汪晨;徐宁;熊利泽;刘慧芬;杨晓燕;路志红;盛鹏图;王丽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水杨酸钠与细胞外钾离子对豚鼠单离外毛细胞外向钾电流和静息电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水杨酸钠或在细胞外液中先加入氯化钾再加入水杨酸钠后,豚鼠单离外毛细胞(OHC)钾电流(IK)和静息电位(RP)的变化,分析水杨酸钠和K+对OHC生理功能影响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测试单独使用1 mmo1/L水杨酸钠以及在细胞外液中先加入10mmol/L氯化钾再加入1 mmo1/L水杨酸钠后IK和RP的变化.结果水杨酸钠具有使IK先增加后降低的双相时-效药理作用;细胞外液中加入氯化钾后,水杨酸钠对IK的作用减弱.水杨酸钠有降低RP的作用,但时-效关系不明显;细胞外液中加入氯化钾后,RP升高,然后回降至用药前水平.结论水杨酸钠对OHC生理功能的影响与K+有关,可影响OHC侧膜的K+电导和细胞内外K+分布,并通过对IK和RP的影响而改变OHC的兴奋性和机械活动特性,这些作用有可能是水杨酸影响OHC功能的耳蜗机制之一.

    作者:梁勇;钟乃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机械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脑动脉瘤后复发1例报告

    报道1例脑动脉瘤患者用机械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后,因弹簧圈被吸收而致动脉瘤复发,第2次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成功栓塞动脉瘤.

    作者:李铁林;韩志安;段传志;黄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治疗报告

    我科1991年~2000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3例,其中手术治疗211例;通过手术证实有21例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占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数的7.98%.21例患者中术前明确诊断17例,疑诊为椎管肿瘤4例.现将该组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等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刚毅;陈卫明;许振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兔VX2肝癌CT、MRI动态评价

    目的利用CT、MRI动态监测兔VX2肝癌生长情况,了解不同时期VX2肝癌的CT和MRI表现特点.方法移植法建立10只兔VX2肝癌模型(共20个病灶),种植后1、2、3周行肝脏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检查及MRI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种植后1周肿瘤CT、MRI检出率低,2周后上升至100%.平扫CT肿瘤表现为均匀低密度灶;注药后动脉期肿瘤显示为边缘环行强化,而肿瘤主体保持为低密度,其中14例(70%)肿瘤可见肿瘤供养肝动脉直达病灶边缘,9例(45%)肿瘤显示瘤内动脉血管;门静脉期病变降为低密度.T1WI和T2WI肿瘤分别表现为低信号和稍高信号,增强后同样呈边缘环行强化.种植后3周平扫CT、MRI显示肿瘤密度或信号变为不均匀.结论兔VX2肝癌为少血供肿瘤,CT、MRI检查可有效监测VX2肝癌生长情况.

    作者:贾洪顺;全显跃;曾盛;温志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致癫痫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2月,于2000年9月25日以食管癌并腹腔转移收入本院,既往无癫痫发作史,也无癫痫家族史.入院后行卡铂300mg、健择1.4 g化疗,之后行立体定向适形放疗,2 Gy/次,共11次.2001年5月12日患者再次入院.因胸骨后及腰背部疼痛加剧,于2001年5月1 5日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奇曼丁)100 mg/次、3次/日口服.当日夜间24时许,突然出现癫痫样发作,表现为双目凝视、面部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双手握拳、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即刻查体,血压正常,颈软.

    作者:孙凤蓬;蓝琳;张亚历;宋于刚;伍靖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异丙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期间CO2气腹对血流动力学和氧耗的影响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期间CO2气腹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和氧耗及CO2排出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24例,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及吸入氧化亚氮维持麻醉,并间断硬膜外腔给药.分别在诱导前、气腹前1 min和气腹后5、10、20、30、40、50、60 min及放气后5min记录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各项参数.结果在气腹前1 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CO2分压(PErO2)、氧耗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较诱导前显著降低(P<0.01).气腹期间及放气后5 min,MAP及HR较稳定,波动幅度不大.PETCO2在气腹后10min时较气腹前显著增加(P<0.01),以后继续升高.VO2和VCO2在气腹开始后逐渐升高,VO2在气腹后10 min时显著高于气腹前水平(F<0.01),VCO2在气腹后20min时较气腹前显著增加(P<0.05),以后VO2继续升高,而VCO2升幅较小.结论在LC手术期间,应用异丙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及气腹前适当过度通气可以减轻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

    作者:梁仕伟;林春水;肖金仿;古妙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评价

    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可有效地治疗炎症,同时避免或减轻由于抑制COX-1而导致的毒副作用,有乐观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其不良反应亦不容忽视.寻找临床评价好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是当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研究的重点.

    作者:贺巍;刘楚锋;黄昌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临床处理

    目的通过对8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进行阴道试产研究,探讨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103例,随机选择87例进行阴道试产研究.结果80例(91.95%)成功地完成了阴道分娩.在分娩后进行宫腔探查,发现1例子宫瘢痕不全破裂,即行剖腹探查子宫修补术,无1例发生孕产妇死亡.阴道分娩者的自然分娩率为35%,阴道助产率为65%.80例新生儿产后1 min Apgar评分≥8分者76例,4~7分者4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若具有试产适应证而无禁忌证,阴道试产是可行的.

    作者:黄平;刘国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病毒侵入细胞的过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凝血、纤溶活性变化及硝苯地平缓释剂对它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EH)患者血液凝血、纤溶活性变化以及硝苯地平缓释剂对它的影响.方法99例EH患者,按舒张压水平分为轻度48例、中度29例、重度22例,其中随机给25例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2周.设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单体(F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含量.结果EH患者的血浆DD、FM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PA浓度显著下降,且随EH程度加重而显著变化.舒张压与FM呈显著正相关(γ=0.374,P<0.001).EH伴左心室和左心房肥大者的血浆DD、FM和tPA浓度均明显升高.25例经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患者血浆DD、FM浓度显著下降(P<0.001),而tPA浓度显著升高(P<0 01).结论EH患者的血液凝血活性明显增强,纤溶活性显著下降,硝苯地平缓释剂可改善EH患者的凝血和纤溶功能失调.

    作者:迟东升;靳风霞;苏玉文;杨曙光;葛斌;吾柏铭;洪小苏;余荣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大肠早期癌变息肉的内镜诊治及随访

    通过详细的病理学检查,从4 000例内镜切除的息肉病人中发现121例病人为早期癌变息肉.根据癌组织侵润的深度和切缘是否有癌细胞残留决定行内科保守治疗或补做外科根治术,所有病人每年一次内镜检查.结果显示:33例m癌病人、27例切缘无癌细胞残留而且未做手术的sm1癌病人和38例补做根治术的Sm2癌病人均未出现复发,1例切缘有癌细胞残留的sm1癌和3例sm2癌因未做根治术出现复发.

    作者:陈村龙;杨希山;张振书;潘德寿;万田谟;张亚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C区蛋白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用PCR法获得编码乙型肝炎病毒C区不同蛋白的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表达这些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高分化肝癌细胞株HepG2中进行了稳定表达.

    作者:刘定燮;戴琳;骆抗先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人骨肉瘤细胞系OS-732诱导微血管生成的解剖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观察

    目的观察人骨肉瘤细胞系OS-732诱导微血管生成的解剖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通过解剖显微镜、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该细胞系诱导生成微血管的解剖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特点.结果OS-732细胞系具有较强的诱导血管生成能力,解剖显微镜下可见血管辐辏现象,透射电镜下可见新生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裂隙增宽,基底膜不完整,缺乏平滑肌成分.结论肿瘤诱导的新生血管在病理、生理及形态功能方面都具有特征性,以血管为靶点治疗骨肉瘤对改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颖嘉;王东;周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性期ST段抬高形态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患者急性期心电图ST段抬高形态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院时心电图V3导联ST段抬高的不同形态将62例首次住院的AAMI患者分为3组:A组(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18例,B组(ST段呈斜坡状抬高)27例,C组(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17例.测定3组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EVF),记录住院4周内严重并发症(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以及住院4周内的死亡率.结果3组患者血清CPK峰均值分别为2 014.4、4 486.8和5 826.9IU/L,A组CPK峰均值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和P<0.01),B组CPK峰均值显著低于C组(P<0.05);而3组患者LEVF分别为62.1%、48.6%和38.7%,A组LEVF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和P<0.01),B组LEVF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住院4周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4周内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AMI早期V3导联ST段抬高的不同形态可以反映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严重程度,入院时心电图V3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对AAMI患者的近期预后可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高玉琪;李志;丁明学;吴宏超;李公信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国人Brugada综合征家系中检测到一个新的基因突变K317

    Brugada综合征是近年被发现并逐渐得以认识的一类家族遗传性心脏疾病,表现为心脏性猝死或晕厥,但无器质性心脏损伤证据;心电图静息时表现为特征性胸前区导联V1~V3的ST段抬高,伴或不伴有右束支传导阻滞;猝死或晕厥发作时则表现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编码心脏电压依赖钠离子通道α亚单位的SCN5A基因是该病的致病基因之一,国外人员已在该基因上发现了10多个位点上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

    作者:陈哲明;孟素荣;彭健;赵永忠;徐湘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耐药乳腺癌MCF-7/Adr细胞c-myc的表达上调及与耐药的关系

    目的观察耐药乳腺癌细胞c-myc表达及其反义寡核苷酸对耐药的逆转效应,探讨c-mye在耐药调控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和其药敏亲本系MCF-7的c-myc表达水平.MTT法测定阿霉素作用于上述细胞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MCF-7/Adr耐药细胞c-myc的表达率为70 48%,其亲本药敏细胞系MCF-7 c-myc表达率仅46.02%,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阿霉素单独作用于MCF-7/Adr,IC50值为(22.00±1.92)μmol/L,但与4 μmo1/L c-myc反义寡核苷酸共孵育后,阿霉素的IC50值则显著下降为(9.60±1 04)μmol/L.结论与其亲本药敏细胞相比较,MCF-7/Adr的c-myc表达显著上调,抑制c-myc的过表达可部分逆转MCF-7/Adr的阿霉素抵抗,提示c-myc参与肿瘤耐药的发生.

    作者:陈俊;袁亚维;张积仁;周殿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双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应用10件成人鲜尸股骨,造成股骨远端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内侧采用聚乙烯板、外侧采用钢板双向固定,分别作压缩、弯曲、扭转等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另取10件标本进行单向外侧钢板固定作为对照.结果双向固定组抗弯曲、扭转能力显著增强(P<0,01),抗压缩能力也较单侧固定组强(P<0.05)结论双向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昂如;高道海;胡罢生;任高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