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东升;靳风霞;苏玉文;杨曙光;葛斌;吾柏铭;洪小苏;余荣水
目的观察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肥厚过程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p21、p57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探讨MAPK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SD大鼠主动脉中层平滑肌,贴壁法培养平滑肌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静止后,加入AngⅡ1×10-6mol/L和/或豆蔻酸佛波酰乙酯(PMA)20 nmol/L,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VSMC作对照.在刺激后90 min收集细胞,用免疫沉淀法检测MAPK活性的改变.在刺激后6和24 h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27、p57和p21蛋白表达量.结果AngⅡ可以使MAPK活性升高,但其升高幅度较低(仅较对照组增加了138%),未能抑制p27蛋白的表达,不能使VSMC增殖.PMA和AngⅡ共同作用时,可以轻度抑制p27蛋白的表达,但仍未能使VSMC增殖.结论MAPK通路是VSMC胞外增殖肥厚刺激信号进入核内的一条重要信息传导通路.
作者:刘煜;许顶立;汪明慧;欧阳平;赖文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三维痫灶精确定位诊疗计划系统对74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术前、术中致痫灶三维精确定位,采用癫痫外科综合手术方案处理致痫灶、致痫网.结果术中64导皮层电极及8导深部电极检测证实三维痫灶精确定位诊疗计划系统定位准确可靠,随访疗效评估满意率达71.6%,总有效率达94.6%.术后正常神经功能保持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三维痫灶精确定位和癫痫外科综合手术方式是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较好方法.
作者:张新伟;徐如祥;柯以铨;周谷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2月,于2000年9月25日以食管癌并腹腔转移收入本院,既往无癫痫发作史,也无癫痫家族史.入院后行卡铂300mg、健择1.4 g化疗,之后行立体定向适形放疗,2 Gy/次,共11次.2001年5月12日患者再次入院.因胸骨后及腰背部疼痛加剧,于2001年5月1 5日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奇曼丁)100 mg/次、3次/日口服.当日夜间24时许,突然出现癫痫样发作,表现为双目凝视、面部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双手握拳、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即刻查体,血压正常,颈软.
作者:孙凤蓬;蓝琳;张亚历;宋于刚;伍靖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利用CT、MRI动态监测兔VX2肝癌生长情况,了解不同时期VX2肝癌的CT和MRI表现特点.方法移植法建立10只兔VX2肝癌模型(共20个病灶),种植后1、2、3周行肝脏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检查及MRI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种植后1周肿瘤CT、MRI检出率低,2周后上升至100%.平扫CT肿瘤表现为均匀低密度灶;注药后动脉期肿瘤显示为边缘环行强化,而肿瘤主体保持为低密度,其中14例(70%)肿瘤可见肿瘤供养肝动脉直达病灶边缘,9例(45%)肿瘤显示瘤内动脉血管;门静脉期病变降为低密度.T1WI和T2WI肿瘤分别表现为低信号和稍高信号,增强后同样呈边缘环行强化.种植后3周平扫CT、MRI显示肿瘤密度或信号变为不均匀.结论兔VX2肝癌为少血供肿瘤,CT、MRI检查可有效监测VX2肝癌生长情况.
作者:贾洪顺;全显跃;曾盛;温志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体外培养的人骨肉瘤细胞株(OS-732)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含有不同浓度硝普钠(SNP)的骨肉瘤细胞株悬液加入肿瘤体外侵袭模型中,分别计数细胞跨膜侵袭的数量,分析不同浓度SNP组间细胞跨膜侵袭数量的差异及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随着SNP浓度的增加,人骨肉瘤细胞株细胞穿过膜的数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变化范围从平均每个视野184.4±12.8降至33.0±9.0,而PBS组平均为每个视野195.8±14.5.经统计分析,除SNP 500μmo1/L组与其他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各组(包括PBS组)均与非相邻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相邻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O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肉瘤细胞的体外跨膜侵袭能力.
作者:张新宇;靳安民;史占军;卢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科1991年~2000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3例,其中手术治疗211例;通过手术证实有21例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占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数的7.98%.21例患者中术前明确诊断17例,疑诊为椎管肿瘤4例.现将该组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等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刚毅;陈卫明;许振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免疫共刺激分子B7-1(CD80)、B7-2(CD86)表达的可调控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FITC-抗体直接标记的流式细胞检测技术(FCM)检测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MCF-7/ADR经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不同浓度(0、100、400、800IU/m1)和不同作用时间(0、12、24和48 h)处理后HLA和B7表达及其变化.结果rhIFN-α2b在浓度小于1×103IU/ml时对MCF-7/ADR细胞生长和增值无明显影响.经rhIFN-α2b(400IU/m1)处理,MCF-7/ADR细胞HLA和B7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PECR)有不同程度升高,以24 h时比较明显.当不同浓度rhIFN-α2b(100、400、800 IU/m1)处理24 h后,MCF-7/ADR细胞HLA-Ⅰ表达的PECR由未处理时的(76.26±7.55)%升至(78.12±8.34)%、(87.84±12.45)%、(83.98±10.37)%(P<0.05);HLA-DR由未处理时的(13.92±5.23)%升至(24.26±9.02)%、(31.48±6.33)%、(30.00±4.68)%(P<0.005);B7-1变化不明显,分别为(2.42±1.28)%、(1.91±2.71)%、(3.33±3.92)%和(2.62±1.27)%(P>0.05);B7-2由未处理时的(1.28±0.81)%升至(3.01±2.44)%、(4.62±2.81)%和(8.68±4.45)%(P<0.05).平均相对荧光强度(RLFI)以HLA-Ⅰ变化为明显,由未处理时的57.77±7.55升至79.29±8.34、79.85±10.23和89.85±12.45(P<0.001);HLA-DR和B7-2分子平均RLFI亦有不同程度升高,但B7-1平均RLFI变化不明显.结论rhIFN-α2b能够增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MCF-7/ADR的HLA和B7表达,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应用细胞因子有可能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HLA和B7的免疫耐受.
作者:但汉雷;赵燕;张健;张积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耐药乳腺癌细胞c-myc表达及其反义寡核苷酸对耐药的逆转效应,探讨c-mye在耐药调控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和其药敏亲本系MCF-7的c-myc表达水平.MTT法测定阿霉素作用于上述细胞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MCF-7/Adr耐药细胞c-myc的表达率为70 48%,其亲本药敏细胞系MCF-7 c-myc表达率仅46.02%,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阿霉素单独作用于MCF-7/Adr,IC50值为(22.00±1.92)μmol/L,但与4 μmo1/L c-myc反义寡核苷酸共孵育后,阿霉素的IC50值则显著下降为(9.60±1 04)μmol/L.结论与其亲本药敏细胞相比较,MCF-7/Adr的c-myc表达显著上调,抑制c-myc的过表达可部分逆转MCF-7/Adr的阿霉素抵抗,提示c-myc参与肿瘤耐药的发生.
作者:陈俊;袁亚维;张积仁;周殿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8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进行阴道试产研究,探讨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103例,随机选择87例进行阴道试产研究.结果80例(91.95%)成功地完成了阴道分娩.在分娩后进行宫腔探查,发现1例子宫瘢痕不全破裂,即行剖腹探查子宫修补术,无1例发生孕产妇死亡.阴道分娩者的自然分娩率为35%,阴道助产率为65%.80例新生儿产后1 min Apgar评分≥8分者76例,4~7分者4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若具有试产适应证而无禁忌证,阴道试产是可行的.
作者:黄平;刘国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EH)患者血液凝血、纤溶活性变化以及硝苯地平缓释剂对它的影响.方法99例EH患者,按舒张压水平分为轻度48例、中度29例、重度22例,其中随机给25例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2周.设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单体(F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含量.结果EH患者的血浆DD、FM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PA浓度显著下降,且随EH程度加重而显著变化.舒张压与FM呈显著正相关(γ=0.374,P<0.001).EH伴左心室和左心房肥大者的血浆DD、FM和tPA浓度均明显升高.25例经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患者血浆DD、FM浓度显著下降(P<0.001),而tPA浓度显著升高(P<0 01).结论EH患者的血液凝血活性明显增强,纤溶活性显著下降,硝苯地平缓释剂可改善EH患者的凝血和纤溶功能失调.
作者:迟东升;靳风霞;苏玉文;杨曙光;葛斌;吾柏铭;洪小苏;余荣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可有效地治疗炎症,同时避免或减轻由于抑制COX-1而导致的毒副作用,有乐观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其不良反应亦不容忽视.寻找临床评价好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是当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研究的重点.
作者:贺巍;刘楚锋;黄昌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应用10件成人鲜尸股骨,造成股骨远端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内侧采用聚乙烯板、外侧采用钢板双向固定,分别作压缩、弯曲、扭转等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另取10件标本进行单向外侧钢板固定作为对照.结果双向固定组抗弯曲、扭转能力显著增强(P<0,01),抗压缩能力也较单侧固定组强(P<0.05)结论双向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昂如;高道海;胡罢生;任高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病人自控镇痛术条件下地塞米松是否具有强化欧必亭、恩丹西酮抗术后恶心、呕吐(PONV)之作用及其对伤口愈合之影响.方法120名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给予恩丹西酮8 mg;对照组B给予欧必亭3 mg;观察组C给予恩丹西酮8 mg+地塞米松10 mg;观察组D给予欧必亭3 mg+地塞米松10 mg.记录术后4、8、12、24 h及2、3 d时患者恶心、呕吐情况及伤口愈合等级、时间.结果A组与B组恶心、呕吐差异非常显著(P<0.01);C、D组较A、B组恶心、呕吐显著降低(Cvs A,P<0.01;DvsB,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伤口愈合等级、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病人自控镇痛术条件下地塞米松10mg具有明显强化欧必亭、恩丹西酮抗恶心、呕吐作用,该剂量地塞米松对伤口愈合时间及等级无影响.
作者:汪晨;徐宁;熊利泽;刘慧芬;杨晓燕;路志红;盛鹏图;王丽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Brugada综合征是近年被发现并逐渐得以认识的一类家族遗传性心脏疾病,表现为心脏性猝死或晕厥,但无器质性心脏损伤证据;心电图静息时表现为特征性胸前区导联V1~V3的ST段抬高,伴或不伴有右束支传导阻滞;猝死或晕厥发作时则表现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编码心脏电压依赖钠离子通道α亚单位的SCN5A基因是该病的致病基因之一,国外人员已在该基因上发现了10多个位点上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
作者:陈哲明;孟素荣;彭健;赵永忠;徐湘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确定豚鼠心电场的分布本质.方法将26只离体豚鼠心脏浸入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将参比点置于远离心电场源的零电位,记录3个平面左、右心室侧和与之垂直的前后侧共4个方向上不同距离的心电图结果每一平面4个方向上共16个点在两种溶液中都记录到以正波为主的心电图.结论排除导联参比点对体表标测的影响.心电场一致向外的分布方式表明心电场不是偶极场,可能是一个拟球面分布的单源场.
作者:周翔;尹炳生;农德斌;喻德旷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