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王爱娇

关键词: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 临床病理, 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的鉴别诊断与诊断方法.方法:对20例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临床资料,经复习相关的参考文献后,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和子宫平滑肌瘤差别不大,肿瘤界面不模糊,能够看到线状桥与刷状缘连接,瘤细胞核异型性不高,不存在核分裂现象.结论:平滑肌腺瘤样瘤属于腺瘤样瘤变型的一种,其形态学特征明显,瘤性增生平滑肌束内存在腺瘤样瘤成分是其主要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临床应该将其和肿瘤相互鉴别.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卫生队做好传染病控制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卫生队是传染病工作的基层单位,承担着传染病病例报告、统计等工作,在疫情突发情况下,及时报告疫情是防止疫情扩散,控制疫情蔓延的前沿任务,同时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专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个案病例调查、重点传染病检测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1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把传染病防治摆到重要位置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将传染病防治工作列为日常重点工作之一,从思想上把传染病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从领导到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作者:刘广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麻醉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与研究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确治为100例围术期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50例给予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麻醉,对照组50例给予硬膜外麻醉.结果:治疗组呼之睁眼时间、拔除喉罩时间、离开后麻醉恢复室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选取不同的麻醉方法,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有利于患者后期的身心健康恢复.

    作者:甘亚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将96例初诊T2DM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实证(36例)、虚证(30例)与虚实夹杂证(30例)三组.所有患者均测定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let)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虚证患者的FCP、HOMA-islet、HOMA-IR均明显低于实证患者(均P<0.05).虚实夹杂证患者亦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虚证的初诊T2DM患者,其B细胞分泌功能障碍比较明显,而实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更为突出,虚实夹杂证患者介于两者之间.

    作者:陆小强;周夫;梁敏青;吴日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浮针验案二则

    1病历简介例1,患者王某,女,55岁,2013年11月,于浮针年会上,因天气寒冷、劳累后突感心前区刺疼难忍,胸闷,呼吸不畅,全身乏力不能自行走动,汗出,面色苍白,脉细缓弱.自含服救心丸,又点按和针刺内关穴等部位,缓解少许后,症状继续加重,众人准备送其去医院就诊,患者拒绝去医院,紧急时刻符仲华老师和贺青涛主任赶到,诊查病情后,急在患者左上臂内侧寻按筋肌膜触发点(简称P点),约在青灵穴(P点)下方浮针进针,针刺方向向上,浮针再灌注操作约3min后,留针.患者浮针治疗后即感胸前区疼痛减轻,呼吸顺畅,全身也渐渐有力,诸症明显好转.留针期间继续参加浮针年会,自觉神清气爽,浑身有力,面色如常.会议结束后,患者又感胸前区、左腋下及后背肩胛处隐痛,自行去医院就诊,急查心电图和心肌酶等相关项目,实验室检查一切正常,心脏64排螺旋CT显示部分冠脉狭窄.

    作者:袁文丽;闫勇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五种致腹泻大肠埃希菌多重PCR在食物中毒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食品安全问题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我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人数多,占总中毒人数的42.8%,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是引起人体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全球性疾病的常见病原菌,在我国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居所有传染病之首,国际上分类主要包括五类,即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肠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和粘附性肠埃希氏菌(EAEC),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这五种病原菌对预防和控制由其引起食物中毒事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宏;王艳;王永革;李玉;王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肛裂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为探讨不愿手术的肛裂患者需要保守治疗的方药,减轻患者痛苦及其他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我院肛肠科采用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肛裂.方法:将82例肛裂分两组治疗,治疗组服用中药麻杏甘石汤加味,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证明此方是治疗肛裂疗效较好的方药.

    作者:黄贤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腰大池引流术后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对41例腰大池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患者引流期间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注意引流液的量、流速、性状,并积极预防感染.结果:41例腰大池穿刺外引流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持续腰大池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患者引流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控制引流速度及引流量,严格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及时拔管,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薛红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

    分娩是指胎儿脱离产妇的这一过程和时期.分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产妇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会影响自然分娩率,造成难产、大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恶性后果.本文主要分析助产师及助产护理的方法,研究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双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血宁胶囊和缩宫素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血宁胶囊与缩宫素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80例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平分为两组,药物流产后,观察组采用宫血宁胶囊预防出血,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预防出血.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的术后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结论:宫血宁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具有消炎、止血作用,从而可以控制和缓减药物流产术后出血,同时能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分析

    1一般资料:患者,女,70岁,因“右下肢肿痛1周”来院就诊,患者3周前因子宫内膜癌在某三甲医院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住院治疗2周出院,出院后1天感右小腿肿胀,无疼痛、麻木不适,随后几天右小腿肿胀加重并蔓延至大腿部,感乏力、酸胀不适,早晨减轻,起床活动后加重,家人给予温水泡洗无效.体检:右下肢较对侧肿胀明显,无明显触痛,皮温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腓肠肌实验(-).患者到某三甲医院行右下肢血管B超: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刘士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毒复制并终将病毒从机体清除,阻断慢性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进程和预防肝细胞癌的发生,并减少肝脏相关疾病的死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对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别单纯应用a-干扰素治疗和将a-干扰素与巴利韦林联合应用治疗,旨在对比观察两组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术梅;张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目的:总结与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30例感染控制,加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和有效的护理患者充分药物止血的方法.结果:30病人住院时间是15~28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7天,治愈率100%.结论: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改善生活质量的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商向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士职业防护的管理

    众所周知护士在职业生涯中发生的职业暴露是司空见惯的事,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对如何减少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管理方面要下功夫.医院要建立健全各项职业防护相关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实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用规章制度、流程指导护理工作,也使护士职业防护工作有章可循.因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技术规范,从而减少各种职业暴露的发生的机会.

    作者:罗琴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循证护理在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江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开颅与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川疗效,并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分成微创治疗组60例和开颅手术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定向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3.33%,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因为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治疗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86例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为主,伴乏力、肌肉酸痛,肺部体征不明显,但胸部X线改变严重,部分出现肺外改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有的症状无特异性,疗程长,并发症严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雷勇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甲钴胺合用中药内外兼治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自拟中药内服,外用中药泡洗双足,对照组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足部震动感觉阈值测定较前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56%,2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

    作者:叶文静;张新志;邓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探讨

    目的:对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方法:观察经鼻内镜治疗鼻息肉、鼻窦炎389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种先进的手段,可以通过各种不同角度的内镜直视并彻底清除鼻窦内隐藏的病变.其基本特点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留鼻腔和鼻窦的结构.通过小范围或局限性的术式避免了面部切口,术中能保留鼻腔鼻类正常结构和黏膜,创伤小,有利于鼻腔功能的恢复.

    作者:赵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为加强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提出应在呼吸道的护理、气管切口的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等八个方面进行综合护理,以增进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由宏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脏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附6例报告)

    目的:探讨心脏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年间手术治疗的6例心脏脂肪瘤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检出脂肪瘤6例.4例出现ST-T波改变、1例伴阵发性宽QRS心动过速及室颤、1例出现房颤、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等心电图改变.本组均为孤立性脂肪瘤,边界清楚,具有薄层包膜,镜下以成熟脂肪细胞为主.术后随访3个月~7年,6例患者均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心脏脂肪瘤是除黏液瘤以外的第二位原发性心脏肿瘤.脂肪瘤的组织学病理学特征典型,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结果可诊断.

    作者:刘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