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职业防护的管理

罗琴兰

关键词:护士职业, 职业防护, 职业暴露, 护理工作, 管理制度, 职业生涯, 职业安全, 有章可循, 技术规范, 护理人员, 护理操作, 规章制度, 管理方面, 管理部门, 制度化, 规范化, 医院, 流程, 护工, 功夫
摘要:众所周知护士在职业生涯中发生的职业暴露是司空见惯的事,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对如何减少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管理方面要下功夫.医院要建立健全各项职业防护相关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实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用规章制度、流程指导护理工作,也使护士职业防护工作有章可循.因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技术规范,从而减少各种职业暴露的发生的机会.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喉显微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患者行喉纤维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科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对530例患者采取静脉复合麻醉下在直达喉镜暴露声门显微镜下切除声带病变手术治疗及护理的资料.结果:术后经耐心、细致的治疗护理,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喉显微手术创伤小,精度高,疗效满意,提高专科的护理质量是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沟通的重要性

    全面质量管理是检验科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而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各质量控制中非常必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沟通和联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规范化采集和处理标本,尽可能减少各种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才能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真实的实验依据.

    作者:高建萍;张淑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陪护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防范措施

    目的:加强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有效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新生儿科病区易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分析,制定出控制院内感染的对策.结果:新生儿科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感染率下降.

    作者:贾晓军;赵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58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及听力检查

    目的:回顾正常出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治疗及其听力检查结果分析.方法:总结我院正常出生新生儿出现的新生儿高胆258例,按血清胆红素分为轻、中、重三组,其中轻度68例,中度128例,重度62例,入院后根据黄疸的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同时做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OAE),中一重度黄疸同时做听性脑干电位检查(auditory brainstse response,ABR).结果:75.5%高胆患儿治疗三天出院,高胆时OAE通过率变化不大,而胆红素程度越高ABR异常率越高.结论:应对新生儿黄疸监测,早期干预及治疗.新生儿需做耳声发射,中、重度黄疸还做脑干诱发电位检查,早期发现高胆的危害,早期进行干预.

    作者:黄翠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营养治疗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观察组给予医学营养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以及围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营养治疗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在保障母耍安全,降低妊娠期母耍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35例)全身麻醉方法,对照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术后6h、24h、72h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h、24h、72h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影响不同,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

    作者:张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Flor-essence的生物学活性及作用研究进展

    Flor-essence(富兰·益赛思)是北美癌症患者在放化疗期间广泛使用的草本茶.大量的研究表明,富兰·益塞思具有抗氧化、免疫刺激、抗肿瘤等活性,并且对一些慢性疾病,特别是癌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本文就将近年来富兰·益塞思的生物学活性及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王亚君;张骐麒;邹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治疗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SR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11年2月期间在我科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1例ADPK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合并多囊肝,术前经影像学及家系调查确诊.11例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置管.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导管相关性并发症、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尿毒症症状改善情况、生存时间、退出透析或死亡等结局.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经过顺利,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2天.11例患者术后随访12~54个月,平均30个月.随访期间11例患者尿毒症症状均有改善,平均生存时间为31.6月.1例因腹膜炎拔管重置,1例于透析14个月后转为血液透析治疗,1例因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结论:腹膜透析治疗ADPKD患者安全有效,ADPKD患者也可以选择腹膜透析作为初始的肾脏替代治疗.

    作者:张英建;张瑞新;熊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对于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的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共30例.30例患者采取自身对照,通过对手术前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以及大尿流量的评价.结果:30例患者均被治愈,且患者无TURP综合征、大出血、膀胱穿孔以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复查患者的尿路平片以及B超发现均无残留的结石,清石率打到百分之百.且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以及大尿流量与其自身手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联合治疗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具有恢复速度快、创伤小、并发症少、高效安全等优点,由此证明这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较为理想的办法.

    作者:徐素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药学监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分析基层医疗机构药学监护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有效对策.方法:对某县基层医疗机构药学工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在药护监护工作中主要存在人才匮乏、药事人员专业能力较差等问题.结论:转变观念、完善服务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等,可有效提高基层医院药学监护工作质量.

    作者:宋强;蔡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探讨

    目的:针对临床脊髓型颈椎病的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之间患有脊髓型颈椎病的35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都采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为16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基本生活能够自理.按照JOA评定标准对神经功能改善进行评定,21例患者为优,10例患者为良,3例患者为可,1例患者为差,优良率为88.6%,椎间植骨全部融合.结论:脊髓型颈椎病采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安全,效果稳定,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雷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解析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3年8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对护理质量满意的有48例,2例患者不满意,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护理质量满意的有40例,不满意的有10例,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95.5±3 2)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83.5±2.7)分,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平均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到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上,效果良好,能获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和评分,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姜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外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及食管、胃、肠等手术后.现将我们在从事外科护理工作期间,对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承德县一煤炭企业2012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分析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健康之间的关系,促进职工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要求我们对全县各厂矿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现将一煤炭企业2012年从业员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徐淑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总结分析导致血液透室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血透室出现的全部不良事件的临床资料,主要从操作人员健康宣教环节、、护理核心制度、无菌观念,风险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进行原因剖析.结果:导致不良事件原因从高到低排行为:责任感缺失,观察不到位、护理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年轻护士培训不到位,技术不过关、风险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差、无菌观念薄弱、健康宣教不到位是导致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血液透析室安全管理、制定合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能有效控制血透室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杜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见习护士法律意识的教育

    1见习护士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1.1学习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现代医学模式赋予护理以新的内涵,护理服务也由单纯对“生物”的人进行护理,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的人提供全身心的整体护理.同时,医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前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基础上的,医疗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服务的职业性行为,医疗工作面对的是具有生理、心理、社会需要的整体的人.如今医疗发展还处于经验科学阶段,有很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不能说已经解决了.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腓骨下段骨折对踝关节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分析腓骨下段骨折对踝关节的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表现.方法:取30对同龄同种猪后肢建立腓骨下段骨折模型,其中随机抽取10对猪后肢作为一组,分为三组,每组有10例实验例数和10例对照例数,第一组为腓骨下段近端骨折,第二组为腓骨下段中段骨折(外踝韧带以上的位置),第三组为腓骨下段远端骨折即腓骨尖(包含距离踝尖2厘米以内的部分,外踝韧带以下的位置),三个组对稳定性进行组间比较及组内对照.结果:三个组腓骨下段的骨折对踝关节的稳定性进行评价,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踝关节稳定性影响大的是腓骨尖骨折.

    作者:宋思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双岐杆菌四联活菌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秋冬季婴儿腹泻常见的病原,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及水分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作者:孟春丽;张志萍;褚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议手术室亲情优质护理服务

    亲情优质护理服务概念:所谓亲情优质护理服务,即在提供临床护理服务活动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其中心就是创新一种人性化理念,创建一个家居环境,奉献一片爱心.我院手术室将整体化、人性化服务融入手术护理全过程,即从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几个方面对围术期病人进行亲情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生儿室多重耐药菌临床监测及防控对策

    目的:通过新生儿室多重耐药菌监测分析,制定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新生儿住院患者送检各类病原学标本3125份,导入DL-96细菌测定系统、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3125份标本中阳性菌株414株,检出率为13.25%,细菌以G+球菌为主,依据多重耐药菌诊断标准检出常见3种菌株多重耐药菌,43株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与血液.结论: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致病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主动监测,采取积极有效防控措施可以防止耐药菌株在医院内传播,从而降低医院感染.

    作者:陈琼;徐丽仪;万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