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军;赵敏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体会.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对其一般资料、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Barthel指数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61%,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提高治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58例均采用干扰素治疗并胰岛素控制血糖,根据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情况的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交谈法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得到普遍提高.结论: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能提高患者对丙肝合并糖尿病知识的认识,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儿科护士的工作忙碌而繁琐,其中输液来来回回加药占了很大部分时间.我院儿科至2010年使用双袋输液器以来,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使用三年以来,我总结了使用双袋的利与弊,以及对应措施.
作者:廖泽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影响皮试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对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进行比较和实施相关预防措施.结果:影响皮试的主要因素为:过敏史和皮试液配置以及皮试操作以及皮肤本身等因素.经过实施相关预防对策后,2013年出现的假阳性率为0.6%(12/2000)明显低于2012年3.4%(68/2000) (P<0.05).结论:对影响皮试的相关因素进行积极分析和研究,并实施相关预防对策,则能够有效地减少皮试假阳性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唐忠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和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4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早孕时行流产,10例阴道分娩.29例行剖宫产术.取同期40例正常剖官产术作对照,与28例剖宫产同时作肌瘤剔除术作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经统计学软件SPSSI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153±80.3)mL对(174±81.5)ML,手术时间(50±12.5)min对(58±18.0)min,P> 0.05].结论:(1)妊娠早期,如果肌瘤较大,估计对日后的继续妊娠影响较大,可先行流产再行肌瘤剔除.妊娠中晚期的子宫肌瘤一般不需特殊处理.(2)较小的子宫肌瘤不阻碍产道者,可经阴道分娩.对较大肌瘤的处理,如果肌瘤不阻碍产道可以考虑阴道分娩.只要选择好病例,术中术后作好充分的预防措施,剖宫产时剔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林庆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症,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占60%.脑出血是高血压痛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大脑中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发的自发性脑血管疾病,也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非常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患者经常处于昏迷或瘫痪状态,如果救护不当,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我科采用妥当的救护措施,有效的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为进一步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殷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方法:选择78例支原体肺炎儿童患者,随机分成阿奇霉素组36例和红霉素组42例,分别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进行抗肺炎支原体治疗.结果:阿奇霉素组在平均退热天数、咳嗽消失天数、胸片阴影完全吸收天数(平均治愈天数)均较红霉素组缩短,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红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红霉素,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讨.
作者:刘芳;王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及其临床效果,以求尽早排除尿管、减少尿路感染.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22例脊髓损伤的患者在脊髓损伤手稳定期给予定时夹管、按压膀胱、训练患者有意识排尿活动等康复方法.结果:在3周内拔管者7例,25~54天拔管者15例.17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手法排尿者4例,伴有尿失禁者1例,需配合假性导尿.结论:利用留置导管按膀胱容量进行排尿的方式,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达到接近生理状态,促进脊髓低位中枢与大脑间的联系,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早期对膀胱功能进行积极康复功能训练可促进脊髓损伤患者顺利排尿.
作者:富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尤其以下肢静脉多见,是外科术后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初期症状轻微,临床上常易被忽视、漏诊或误诊,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甚至致残.
作者:胡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门诊在对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中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作干预,10个月后统一进行检查.检测研究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门诊对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和药敏结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和门诊就医的100例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利用血培养仪和法国生物梅里埃ATB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100例艾滋病患者血液标本中,经过培养,阳性一共有26例,总阳性率为26.0%.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耐甲氧西林菌株,2株新生隐球酵母茵对5种抗真菌药物均敏感,1株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其他菌株为无毒或者低毒株.结论:艾滋病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真菌,其中以马尔尼菲青霉菌多,临床要注意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艾滋病机会性感染.
作者:黄新东;孙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柴防口服液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挑选我中心200例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研究柴防口服液对病人病情的缓解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退热时间、退热起效时间要比对照组短,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柴防口服液对于缓解病人的病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蒋加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癌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癌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73.8%,不良情绪反应率为33.3%,药物依赖率为31.0%;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90.9%,不良情绪反应率为13.6%,药物依赖率为6.8%.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不良情绪反应率、药物依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癌性疼痛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加入人文关怀可以很好地帮助患者环节疼痛,提高生活信心.
作者:马祥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消除寂寞、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减少因心理因素造成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平和心态,配合治疗.方法:正确分析判断不同老年人群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创造良好舒适的就医环境,合理有效沟通,提供人性化服务.结果:满足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心情舒畅保证安全、有效进行治疗.结论:社区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引导病人稳定心态,创建和谐的就医氛围,提高遵医行为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佳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
作者:杨立红;张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和评价奎屯地区现阶段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调查奎屯地区11个农牧团场0-2岁婴幼儿、8~10岁学龄儿童及18-40岁育龄妇女的盐碘、尿碘和甲状腺肿大率.结果:盐碘中位数为30.14mg/kg,碘盐覆盖率为1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99%.人群尿碘中位数为259.44ug/L.婴幼儿、学生、育龄妇女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52.29ug/L,277.54ug/L和227.33 ug/L.不同人群间尿碘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x2=16.91,p<0.05),适龄儿童的尿碘>耍幼儿>育龄妇女.8~10岁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为2.1%.结论:奎屯地区三种重点人群尿碘频数呈现高值偏移现象,建议下调加碘浓度.
作者:鲁玲;刘荣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紧贴实际指导新上岗护士如何适应本职工作,并成为业务骨干.方法:口授身范,帮助新上岗护士尽快转变角色,提升能力素质;针对患者要求,护士工作压力大等方面,教给应对的措施和解决之法.结果:在不断的引导与自身的实践中提升带教水平.
作者:张俊英;聂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符合足月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儿30例,对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患儿起病急,多有围产期窒息,剖宫产或者原发病;②进行性的呼吸困难,伴有严重的低氧血症,PaO2/FiO2比值<200mmHg;③X线特异,急性期胸部X线显示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或者“白肺”;④该病的治疗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⑤不能用其他系统疾病来解释等.结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通过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胸片等可确诊,控制原发病,应用呼吸机可改善预后.
作者:智月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为了应用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我院开展了细节护理,将人性化服务融入整体护理的核心,在全院开展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倡导在护理行为中实行人性化服务,以激励的手段,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关爱患者、关爱生命,落实人性化的操作;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健康的目的.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先天性唇腭裂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寻找可以有效预防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出生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归类分析与研究工作,并用x2检验对所获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先天性唇腭裂发病的原因与环境、遗传以及孕妇自身的患病情况、生活习惯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结论:在预防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出生的过程中,产前诊断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孕妇应该尽量对环境中存在的致畸因素进行避免,并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愉悦的精神.
作者:曹澧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女性阴道炎患者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此次收治的78例女性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阴道外阴药物和口服制霉菌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硝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82.05%(32/39)(P<0.05);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2.56%(1/39)与对照组17 95%(7/39)%比较(P<0 05).结论:临床上,采用甲硝唑治疗女性阴道炎患者,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