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偿献血招募体系的实践与经验

张燕华

关键词:无偿献血招募, 体系, 经验, 实践
摘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无偿献血招募体系,人性化的招募策略,招募形式的多样化、情感化,让更多的社会群体知晓无偿献血,使采供血机构的品牌形象能够深入人心,提高献血者的忠诚度,为临床提供充足、安全、有效的血液,确保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5例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效果良好,15例产妇均痊愈出院,存活率为100%.结论:对妊娠晚期产妇应细心观察,及早诊断,及时终止妊娠,术后严密观察出血和病情变化,积极地实施支持治疗,做好感染的预防,同时加强急性脂肪肝的处理和并发症预防,保证患者渡过危险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王衍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维生素C水平与血压的相关性探讨

    高血压病及由其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因此,研究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对预防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非高血压健康成人血清维生素C水平的测定,探讨人体血清维生素C水平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运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0例经阴道行直肠前凸修补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目的:总结了10例经阴道行直肠前凸修补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方法:结合我院2013年5月~9月,我科收治直肠前凸患者10例,年龄36~68岁,经直肠镜和肛门指诊显示直肠前凸3~4厘米术前完善各项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饮食护理,观察切口情况及排便情况,本组患者术后2~4天可正常排便,住院时间7~10天.结论:经阴道行直肠前凸修补患者加强护理和对饮食上的加强和注意是非常重要的,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作者:杜国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科盆腔炎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近年来,盆腔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根据盆腔炎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目前,临床上应用了新型病原学检测方法及诊断技术,这提高了妇科盆腔炎诊断的准确性,也给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抗生素不断应用在医疗系统,提高了盆腔炎的疗效,病程得到缩短,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作者:刘玉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循证护理在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江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改良式母乳喂养姿势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措施.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指征放宽,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母乳喂养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明显下降达65%.特别是产后24-48小时内由于伤口的疼痛、子宫收缩疼、输液管及导尿管的插入、体位受限,常使得一些剖宫产妈妈很快就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而丧失或放弃了母乳喂养信心[1].

    作者:邓菊芳;余娟;汪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尘肺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相关问题探讨(附30例报告)

    目的:探讨尘肺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诊治的30例尘肺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以缓慢起病者居多(60 0%),气胸症状及体征多不典型;以开放性(或称交通性,50.0%)、闭合性(或称单纯性,36 6%)为多见,同时双侧气胸发生率高(20 0%),并发皮下气肿(33.3%)、纵隔气肿(26 2%)、呼吸性酸中毒(30 0%);确诊28例,误诊2例(误诊率6 6%);治愈26例,死亡4例(死亡率13.3%).结论:尘肺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心肺功能多较差,对积极的剖胸或胸腔镜手术耐受性差;误诊率及病死率高,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作者:李弘;张建立;胡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此次就诊的116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6.55%(56/58)与对照组87.93%(51/58)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CR、HOMA-IR浓度出现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肾损伤和胰岛素抵抗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利丽;张素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外孕治疗进展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发育时称为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习称宫外孕(extrauterine pregnancy).近年来由于妇女婚前性行为及初孕人工流产率的增加,使盆腔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上升,输卵管炎和(或)输卵管周围炎使输卵管通而不畅,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增加[1].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症之一,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可是引起腹腔内出血,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可危及生命.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宫外孕的治疗由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输卵管治疗逐渐发展到腹腔镜治疗、保守治疗等,避免或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宫外孕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农玉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方法:对12例应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相关护理.主要从治疗前健康状况评估和心理护理,治疗中、治疗后观察,饮食护理,针眼护理,功能锻炼等方面具体护理.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皮肤护理、健康宣教,功能锻炼,均能耐受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无出现不适或药物过敏反应,未出现晕针、误穿、加热温度过高所致轻度烫伤的现象,未出现针眼处皮肤感染等现象.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出院1周后疼痛、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等均较前明显好转,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银质针导热疗法的治疗过程中,做好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马晓萍;樊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本文就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析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黄体酮胶丸治疗,观察组接受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差异显著(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差异显著(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茹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巨大儿2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分娩的216例巨大儿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216例正常体重儿为对照组,两组的孕周、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孕期增重及分娩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孕周、宫高+腹围、双顶径、孕期增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合理膳食及运动,防止巨大儿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及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刘伟;淮瑞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生化止血饮对药物流产蜕膜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生化止血饮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负压吸宫组、单纯药物流产组、益母草组、生化止血饮组,得到的新鲜蜕膜组织后,通过免疫组化对各组蜕膜组织中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进行比较,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的面积.结果:生化止血饮组能显著降低PR的阳性表达,与单纯药流组、负压吸宫组及益母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生化止血饮组的细胞凋亡面积显著增加,与单纯药流纽和单纯药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止血饮能增加蜕膜细胞凋亡面积,促进药物流产蜕膜细胞凋亡,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

    作者:郝松莉;马红丽;于燕;王秀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外孕致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时妇产科的四大急腹症之一,病情急重,故要求妇产科护士在抢救患者时做到稳、准、快,抢救工作有序不乱,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1].护士应具有全面的医疗护理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对危重患者做到积极,及时的抢救治疗.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宫外孕患者16例,发生失血性休克患者2例,由我科进行抢救抗休克治疗及护理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卓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疆卫生事业管理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卫生事业管理对新疆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卫生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建国以来,新疆卫生事业管理的高速发展形成可规模,为保障各族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总结卫生事业的历史经验,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温靖玄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从医患关系现状探讨临床实习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

    本文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临床实习教学中,加强了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引导了学生积极探讨医患关系规律,认识存在于医学研究与医疗实践中的文化、社会等人文因素,从而拓宽了学生视野,使他们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更加健全,提高了患者对实习医生满意度.

    作者:姜岩;刘晶;张伟;李晓华;随凤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治疗眩晕病经验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病因错综复杂,迁延难愈.我论治眩晕,主张先分清内外病因,如外感六淫侵袭,侵犯头窍,致使头脑失其清灵,其势较急,并兼有怕风、恶寒、恶心流涕等表征.内伤眩晕皆由于湿化痰浊,肝郁火盛,扰动肝风,或是阴虚阳亢,水不涵木,阳虚气弱,水饮内聚所致辞虚风内起,上扰清空,头窍失灵而发病.眩晕一症,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患者头昏眼花,甚则天旋地转,如坐船车,都显示一个“风动”故有“无风不作眩”之说.我治眩晕,立方用药,力求精专、全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用药经验,创造了治疗眩晕的一系列方剂,临床应用自如,得心应手,现介绍如下.

    作者:万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

    分娩时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对产妇而言确实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初产妇由于缺乏经验,通常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分娩时的应激既可以是生理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心理上的应激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恐惧.产妇的这种心理变化可以导致乏力、宫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等.助产人员应根据不同产妇不同的心理变化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增加产妇分娩的信心,使其顺利分娩.

    作者:巩凌燕;潘金栋;刘旭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临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疗效.方法:选取6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控制饮食及运动锻炼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控制饮食及运动锻炼治疗,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TG(血清甘油三酯)、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及GGT(Y-谷氨酰转移酶)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疗效明显较优,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TG、ALT、AST及GGT水平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较优,两组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2例患者用药期间出现腹痛、恶心等不良症状,但均耐受未做任何处理,治疗3~4d后不良症状消失.结论: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米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配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护理体会.方法:选60例老年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照内科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给予滋阴润肠口服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配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老年性便秘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张幸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