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68例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新

关键词:小切口, 甲状腺瘤,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对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在治疗甲状腺瘤方面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手术切口和改良小切口切除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明显小于传统组,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传统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小切口治疗甲状腺瘤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不规则流血刮宫标本的病理分析

    阴道不规则流血是妇科常见的临床表现,因而这类刮宫标本在日常外检工作中是非常常见的,现着重从病理角度分析.1 激素水平紊乱导致的流血激素水平紊乱导致的流血是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功能失调引起的无排卵或排卵后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而非生殖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异常.子宫内膜的形态变化,可以反应下丘脑——垂体——卵巢的功能状态,卵泡的发育情况.

    作者:杨朝晖;孙琳;罗桥伟;李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足口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发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柯萨奇病毒,另一类就是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EV71型病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发病前的症状与感昌相似,容易被忽视,其潜伏期一般为3-5天,常伴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躯症状,患几因哭闹、拒食、低热等症状而来医院就诊,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低龄儿童,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多见,手足口病从每年的四五月份开始,七八月份高发.

    作者:谈开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流动人口特约分娩点孕产妇保健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究流动人口特约分娩点孕产妇保健的情况,有助于对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管理.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流动人口孕产妇800例,收集孕产妇病史资料以及分娩登记表,分析保健的情况.结果:产前检查0次或者1次比例为60.0%,剖宫产孕妇总费用平均为3385.0元,阴道分娩总费用为1110.5元.结论:流动人口孕产妇对保健服务的利用率比较低,住院分娩的费用比较高,文化水平以及家庭收入偏低,需要加强宣传,并降低住院费用,有助于提高保健服务利用率.

    作者:白晓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析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情况

    现在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南,全世界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疾病困扰,虽然医学研究和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并且医疗和医保条件逐渐改善.但是在一些疾病面前人们还是显得那么无力和无助,原发性脑淋巴瘤就是折磨着很多的疾病之一,医学领域也在对此项疾病在进行不断的研究,争取通过一些措施和手段使更多患者能够早日康复,不受病痛的折磨.文章通过实例分析,对原发性脑淋巴瘤、CT和MRI进行阐述,并且通过病患的临床现象探析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情况.

    作者:韩云鹏;韩芳;焦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自制蛋黄油治疗肛裂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自制蛋黄油治疗肛裂的效果,将60例急慢性肛裂病人采用自制蛋黄油局部换药治疗.结果痊愈48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100%,效果满意.结果表明自制蛋黄油能化淤生新、生肌止痛、促进创面再生及修复,方法简单,疗程短.

    作者:白小玲;王大琤;刘小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镜检在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镜检在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尿检呈阴性的200份标本,均进行镜检(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尿液分析仪检验显示200份标本均为阴性,镜检结果显示200份标本中,有异常30份,漏诊率为15.0%(30/200).在30份异常尿液样本中,WBC阳性16份,RBC阳性7份,霉菌阳性2份,滴虫阳性5份.结论:临床上所采用的干化学法尿液分析无法完全替代镜检,在做干化学法尿液分析时,有必要辅助应用镜检,以提高检验准确性.

    作者:汪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1日起在本院儿科治疗的142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对照组70例,两组均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微生态制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d d),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喜炎平5mg/(kd d),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退热、腹泻改善时间及总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40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72.86%,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抗菌药物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与技术.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3000例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病患加以回顾性分析,据此对妇产科病患服用抗菌药物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开展系统研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结果:3000例行妇产科手术的病患中,出现医院感染的120例,感染率是4.0%.其中,妇科出现医院感染76例,感染率2.5%,产科出现医院感染的44例,感染率为1.5%;普遍的感染位置是呼吸道,其余依次为:泌尿系统、胃肠道、手术创口及宫腔,妇产科病患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并发疾病、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长.结论:营造规范一流的无菌操作环境,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实现消毒隔离工作,强化病房的管理,有条不紊地采取多种对策,使医院感染率得以有效地控制,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作者:雷常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中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炮制后不同中药理化性质分为5组,生物碱类组、甙类组、挥发油类组、鞣质类组和有机酸类组,并分析各组疗效.结果:炮制后中药疗效较好,各组有效率均在86%以上,其中甙类组、挥发油类组和鞣质类组疗效均在90%以上.结论:中药炮制方法可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提高药物临床疗效.

    作者:晏朝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丙泊酚在人流术中镇痛和预防人流综合征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和预防人流综合征的作用,探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及预防人流综合征的方法.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自愿行人工流产者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8人.实验组术前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2.0mg/kg,如手术超过8分钟,再追加50~70mg,对照组不使用任何镇痛药,而选用传统方法.结果:在人工流产术中使用丙泊酚静脉注射镇痛得到满意镇痛效果,总有效率100%,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孕妇术后恢复快,副反应小;对照组有效率46.87%.两组比较(p<0 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使用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手术,具有较好的扩张宫颈及镇痛作用,并且有效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朱国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病案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病案管理直接影响医院的管理质量,与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密切相关.本文总结我国病案管理的现状,展望病案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病案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丁玉梅;王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法治愈慢性鼻窦炎所致中鼻甲、下鼻甲肥大46例

    慢性鼻窦炎而致的中、下鼻甲肥大引起鼻窦炎而致头痛、鼻塞,嗅觉障碍、精神抑郁、萎靡不振、食欲下降、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同时中下鼻甲肥大堵塞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漏斗筛泡、前组筛房中鼻道半月裂孔及上颌窦自然开口等该部位易受鼻及鼻窦炎性病变的侵犯,而本身的引流和通气障碍又是引起和加重各鼻窦慢性炎症的主要原因,因而解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阻塞后引流改善炎症消退.慢性鼻窦炎引起中下鼻甲肥大,进一步加重慢性鼻窦炎的症状,二者互为因果.应用30%三氯乙酸溶液棉球涂抹肥大的鼻甲,解除窭口鼻道复合体的阻塞后引流改善炎症消退,不破坏鼻腔结构,手术简单、不引起出血,头痛、以及空鼻症,不影响患者工作,.使鼻腔功能恢复,达到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

    作者:胡宜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普勒超声评价冠心病人左室舒张功能研究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对冠心病人左室舒张功能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3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通过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者三尖瓣、二尖瓣、A峰速度、E峰速度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峰较高、E峰较低、IVRT以及EPSS有所延长.结论:在对关心病人左室舒张进行评价时,通过多普勒超声能够直观看出患者三尖瓣、二尖瓣以及A峰、E峰的各项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诊疗的作用分析

    前Sl蛋白(preS1),前s2蛋白和乙型肝炎病毒s抗原(HBsAg)三者共同构成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衣壳蛋白,PreS1含有肝细胞膜受体,在HBV感染肝细胞和机体免疫应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基因检测以及病理肝活检等方法,联合动态对比分析乙型肝炎病毒PreSl在诊断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以及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作者:尹兴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普外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尤其以下肢静脉多见,是外科术后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初期症状轻微,临床上常易被忽视、漏诊或误诊,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甚至致残.

    作者:胡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偿献血后止血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止血方法对保护献血者血管的效果.方法:将100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500人.A组:人工按压针眼B组:绷带纱布块固定按压针眼.结果:B组绷带沙布块固定按压针眼,血管外渗率较少(P<0 01);A组血管外渗率为多.结论:绷带纱布块固定按压针眼能较好的保护血管,.

    作者:王亚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探析

    目的:分析探讨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0例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制定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切口感染患者病症改善的影响,探讨会阴侧切伤口感染并发症的对症处理及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0例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患者经系统的护理干预,患者切口感染病症明显缓解,康复期间并未发生其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患者采取系统的饮食护理、切口护理、体位指导等可以切实缓解患者感染病症,促进切口愈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介入导管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对策

    随着微创医学的迅速发展,介入诊疗技术在临床上己广泛应用,对于身处高新科技密集运用的导管室护士来说工作繁重、急诊患者多、节奏紧张、生活缺乏规律性,易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并且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工作,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同时还要接触X射线、化学消毒剂、抗肿瘤药物、设备噪音等多种有害因子,导致介入导管室护士成为高危群体.

    作者:何水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蒙药辩证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是指由卵巢功能失调而非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不正常阴道出血.蒙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从蒙医的理论角度分析,该病属蒙医的妇病之“月经病”、“血重”、“经漏”等病症的范畴.蒙医”认为月经的形成系三根、七素之正常功能作用于生殖器官的结果.当饮食起居不当、情志改变等引起机体的三根失衡、气血失和或因剧烈运动损伤血脉等均可致经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止.治疗本病以调经止血、益七素除病根为总则.近两年多来,本人对用蒙药辨证施治,止血和调整月经周期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白斯日古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72例产褥感染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孕产妇产褥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孕产妇产褥感染患者72例,并对引发其产褥感染的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结果:72例产褥感染患者经一系列的个性化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患者疼痛均明显减轻,情绪也基本稳定,产褥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且终基本消失了,所有患者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主要是由病原学检查中的支原体感染所引发的,是否存在高危因素是衡量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重要指标,采用抗生素治疗并结合中西医配合治疗产褥感染患者,可极大的降低剖宫产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