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蚊防御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支国舟;陈晓光;周晓红;彭鸿娟;林立丰;易建荣;江静娴;张淑萍

关键词:蚊科, 防御素基因, 克隆, 分子, 序列分析, DNA
摘要:目的克隆我国重要蚊媒的防御素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分别提取埃及伊蚊、白纹伊蚊、致乏库蚊、中华按蚊的基因组DNA和总RNA.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防御索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和RT-PCR.结果分别从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预期片段,将片段切胶纯化后进行序列分析并与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比较,显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扩增片段与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而中华按蚊的扩增片段则与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低,且不具备特征性的6个半胱氨酸序列.结论克隆出埃及伊蚊和自纹伊蚊的防御素基因,蚊虫防御素基因的同源性高低与其遗传分类距离有一定的平行关系.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原位逆转录PCR检测千细胞因子mRNA在白血病细胞的表达

    目的探索应用原位逆转录PCR(RT-PCR)检测低拷贝的干细胞因子mRNA在白血病细胞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在普通的PE480型PCR仪进行原位RT-PCR,检测干细胞因子mRNA在K562、HL-60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的表达.结果直接法和间接法原位RT-PCR均可以检测到干细胞因子mRNA在K562、HL-60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表达,而常规的原位杂交则为阴性.结论(1)干细胞因子在K562、HL-60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均有表达,但是表达量较低,应用原位RT-PCR可进行检测;(2)在普通的PE480型PCR仪上可以进行原位PCR.

    作者:吴彬;刘晓力;宣文兰;冯茹;尹芳;周淑芸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鼻咽、鼻腔外扩展的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报道7例鼻咽、鼻腔外扩展的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诊治体会,探讨范围广泛的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手术径路、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作者:郭梦和;李永贺;黄以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胫骨粗隆和髌韧带侵润性痛风结节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左膝下肿块近20年、反复疼痛5年于2001年10月9日入院.开始发现时左膝下肿块只有小手指甲大小,无不适感觉,5年前开始在左膝活动较多后感觉疼痛,近2.年来可见肿块逐渐增大、疼痛程度加重并常伴有局部肿胀.

    作者:徐波;张耀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尿液水通道蛋白-2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较为稳定的定量检测尿液水通道蛋白-2(AQP2)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方法人工合成AQP2蛋白C-末端的CELHSPQSLPRGSKA多肽片段,并与KLH联接,制备兔抗AQP2多肽片段的多克隆抗体,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部分抗AQP2抗体IgG.建立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尿液AQP2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双抗体夹心EUSA法成功建立,灵敏度为15.625 pmol/ml,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65%和14.05%;用该法定量检测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后不同梗死面积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尿AQP2浓度,其结果与Westem blotting半定量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双抗体夹心EUSA法可以较好地定量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尿AQP2蛋白浓度,且较Western blotting更加简便易行,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武生;许顶立;殷晓燕;任昊;孟素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凝血栓蛋白-1I型重复序列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凝血栓蛋白-1I重复序列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儿肺组织中扩增凝血栓蛋白-1 I型重复序列基因,通过连接反应构建重组克隆载体和重组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双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获得了预期的扩增产物——凝血栓蛋白-1 I型重复序列基因,测序结果经GenBank分析,一致性为99%.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TSP-1 I型重复序列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李小卫;刘伊丽;吴平生;周忠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周围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分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的变化

    目的研究损伤的周围神经能否激活和促进雪旺细胞分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方法切取SD乳鼠损伤和未损伤的臂丛及坐骨神经,分离、纯化、培养雪旺细胞,72 h后分别收集培养基,即得损伤神经雪旺细胞条件培养基及未损伤神经雪旺细胞条件培养基,以含10%小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其中的MIF含量.结果损伤神经雪旺细胞条件培养基中MIF含量明显高于未损伤神经雪旺细胞条件培养基及对照组,未损伤神经雪旺细胞条件培养基中MIF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损伤的周围神经能激活和促进雪旺细胞分泌MIF,在激活巨噬细胞、调节免疫炎症反应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涛;秦建强;霍霄鲲;余磊;熊绍虎;刘大庸;钟世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我国科学家获得肺癌血清标志蛋白分子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石膏外固定导致坐骨神经挤压伤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因车祸导致右大腿外伤后肿痛、畸形并活动障碍6h入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右大腿轻度肿胀,压痛,存在反常活动和骨摩擦音,右下肢感觉正常,右足和右足各足趾背伸和跖屈肌力正常.X线显示右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经术前准备后,急诊于伤后8 h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作者:钟润泉;马伯俊;曾宪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动物抗病毒防御新机制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雌、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脏维生素D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维生素D受体mRNA的影响.方法25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OVX组(单纯去卵巢组)、OVX+E组(去卵巢+补充雌激素组)、OVX+P组(去卵巢+补充孕激素组)、OVX+E+P组(去卵巢+补充雌、孕激素组),每组5只.喂养3个半月后处死,取肝脏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结果与去卵巢组比较:(1)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脏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有显著上调作用;(2)雌、孕激素联合用药组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介于单用雌激素和孕激素之间;(3)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脏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无显著上调.结论雌激素能促进去卵巢大鼠肝脏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的表达.

    作者:周筠;叶仁清;蔡德鸿;张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一种引入ISODATA动态聚类的医学图像中值滤波算法

    目的提出一种医学图像中值滤波算法,以改进经典中值滤波存在的不足.方法将模式识别中的ISODATA聚类引入到中值滤波算法中,将分类的结果作为参数来确定如何进行中值滤波,以及是否需要进行中值滤波处理.结果本算法能够滤除严重的脉冲噪声干扰,同时保持图像细节.结论本算法跟经典中值滤波算法相比,提高了信噪比,增强了图像质量.

    作者:席卫文;周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都梁软胶囊的药效及毒性试验

    目的观察都梁软胶囊和都梁丸的镇痛作用、对血瘀动物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毒性作用.方法在小鼠热板和扭体反应模型上,观察用药后舔足潜伏期和扭体数的改变;采用LG-R80全自动血液粘度测试仪测定血瘀大鼠模型全血、血浆的粘度变化;并行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观察.结果都梁丸5 g/kg@kg.w.及都梁软胶囊10、5、3 g/kg@b.w.均能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并延长小鼠舔足潜伏期.服用都梁软胶囊0.5 h后即可出现止痛作用,而都梁丸则在服用1 h后才能观察到止痛作用.都梁软胶囊和都梁丸均能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实验未发现药物毒性反应.结论无论是胶囊还是丸剂均有明显的止痛、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作用,但都梁软胶囊在止痛方面起效快,且临床应用有效、安全.

    作者:邓虹珠;陈育尧;陈江华;肖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HBV转录后调节序列中与干扰素α应答有关位点的初步鉴定与分析

    目的筛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转录后调节序列中与干扰素α治疗应答有关的差异位点.方法采用PCR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法,对31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上的转录后调节序列(HPRE)片段扩增后测序,与GenBank中来源于欧美人群的乙型肝炎序列进行比较,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中国慢性HBV感染者HPRE的β2区,存在3个位点变化,分别为ntl 504(T→C),占75.0%;ntl 508(C→T),占57.1%,C→G,占10.7%;nt1509(C→T),占60.7%.而在欧美HBV感染者的HBV DNA序列中均不存在上述位点变化.HPRE位点差异的发生率与HBVDNA水平未见明显相关.结论不同种族HBV感染者转录后调节序列的差异可能与干扰素α治疗的应答性有关.

    作者:邢同京;骆抗先;侯金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应用RD-PCR方法制备K562细胞表达谱芯片基因探针

    目的收集K562细胞表达谱芯片的基因片段.方法培养K562细胞,抽提其mRNA,反转录为cDNA,应用限制性显示PCR技术(RD-PCR)分离K562细胞不同组别的产物片段,分别行PCR扩增.结果制备了可用于基因芯片制作的基因探针片段.结论RD-PCR方法适合于基因芯片探针的收集.

    作者:毛向明;马文丽;姜立;郑文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医学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时态、语态和人称

    作者总结了医学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各部分时态选择的一般原则,同时探讨了语态和人称的使用方法.

    作者:王征爱;宋建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热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热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及热应激预处理模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大鼠丙二醛(MDA)浓度,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中的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并有随再灌时间延长不断升高的趋势,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热应激预处理后,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明显增高(P〈0.01).结论热应激预处理可增强SOD清除细胞内氧自由基的水平.

    作者:孙永建;王前;裴国献;郑磊;谭雄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我国科学家成功繁殖克隆兔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7例报告

    报道7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及结果等,并对该症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进行讨论.

    作者:齐秋长;朱立新;贺文;覃承诃;王立君;杨俊;汪枚初;韩赛平;彭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转录因子Sp1和Sp3对Jurkat T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p1、Sp3对JurkatT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调节作用.方法用脂质体将Sp1、Sp3表达载体转入Jurkat T细胞,用Westem blotting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用端粒酶PCR-EL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并用银染显示端粒酶活性梯度;用RT-PCR方法检测hTERTmRNA水平.结果Sp1、Sp3载体转化36 h的细胞Sp1、Sp3蛋白水平分别升高59.6%(P〈0.01)和36.8%(P〈0.05);随着Sp1表达水平的增加,端粒酶活性和hTERT mRNA水平明显增加,增加率分别为38.5%(P〈0.05)和25.4%(P〈0.05).而Sp3表达载体对端粒酶活性和hTERT 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转录因子Sp1通过调节hTERT mRNA转录水平而调节Jurkat T细胞端粒酶活性,Sp3无此作用.

    作者:庞建新;程希远;吴曙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精氨酸增强的胃肠外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氨酸增强的胃肠外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南方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分别接受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或精氨酸增强的肠外营养支持(20g/d)1周,检测及分析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8+、CD4+/CD8+、IL-2R、NK、C3、C4、CH50、IgG、IgA、IgM等指标).结果结直肠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免疫抑制,精氨酸增强的肠外营养支持组患者的免疫功能(CD4+、CD4+/CD8+、NK、IL2R)在术后第4天、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精氨酸能改善大肠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增进肠外营养的效果.

    作者:宋京翔;卿三华;黄祥成;齐德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