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春;李嵘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严重的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发生的严重影响肝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及时合理的治疗对其尤为重要.乳果糖和门冬氨酸鸟氨酸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药物,两者联用起到协同作用;谷氨酸钾、谷氨酸钠则为临床上较早用于肝性脑病的药物,我们将其作为对照,对肝性脑病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安晓丽;王红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术后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采用统计学检验比较同期老年组和青年组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老年组的术后并发症率高于青年组.主要表现为皮瓣坏死和上肢功能障碍.结论:严格控制合并症、保持皮肤合适的张力及加强有序的自我功能锻炼能减少老年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白海峰;田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阐述了无锡市在新医改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对和谐医患关系的发展依然造成阻碍的若干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之上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作者:顾佳亮;胡艺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效果,完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CC)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许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饮食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治疗与护理,采取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观察饮食治疗前及出院8个月后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饮食干预对糖尿患者血红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提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饮食治疗仍然是成功的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同时,还需重视和加强饮食护理的远期宣传教育.
作者:崔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就业前体检血常规检验结果异常原因.方法:对来我中心体检的6088名就业前人员进行血液检查,采用常规抽血、盲法编管,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结果:6088名就业前人员中有34名因血常规项目异常而被陶汰,不合格数占0.56%(34/6088).讨论:分析造成血常规异常的原因,提示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对他们应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作者:黄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弹力带加压止血器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68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选择弹力带加压型桡动脉加压止血器压迫止血出现的局部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穿刺部位渗血、出血7例,穿刺局部血肿4例,前臂血肿1例,手部循环障碍3例,穿刺口疼痛5例,手部挠神经感觉异常3例.经及时处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后应用弹力带加压型桡动脉止血器的患者,针对相应并发症,应加强目的性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得到相应的处理和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桡动脉压迫器能安全止血且不影响患者活动,恰当的护理措施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女,32岁,因反复无明显诱因右下腹疼痛7天来院就诊,查体:腹软,未见胃肠蠕动波形,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明确包块.门诊以腹痛待查申请彩超检查.超声显示肝、胆囊、胰腺、脾脏、双肾、膀胱、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右下腹探及一大小约6.8cm×4.0cm×3.7cm不均质低回声团块,横切面呈“同心圆征”(图1),纵切面呈“套筒征”,CDFI示团块壁上可见短线状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右下腹不均质低回声包块,考虑肠套叠,肿瘤待排.术后诊断:回肠恶性淋巴瘤伴肠套叠.
作者:陈琦东;陈丽燕;倪超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约90%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麻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有发热、咳漱、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科普利克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人们对麻疹普遍易感,没使用麻疹疫苗时,几乎人人必患.我国从1965年建立了自己的减毒活疫菌株,并普遍使用了减毒活疫苗.麻疹活疫苗注射后,使被接种的易感儿童发生一次与自然麻疹相似的感染过程,产生特异性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于接种后10~14d即可产生抗体,1个月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作者:徐美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低下对儿童骨骼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进行TT3、TT4及BGP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70例观察组中,有55例(78.57%)骨龄测定显示骨龄落后,且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TT3、TT4低下程度与骨骼X线改变有显著差别,尤其是TT4值越低其骨骼X线改变越多;观察组的血BGP、CT均低于对照组,血PTH、AKP及CA2+、P3+高于对照组.结论:甲状腺功能低下会抑制儿童骨骼发育,临床可通过检测TT3、TT4及BGP,以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宋扬;孙莉红;陶丽;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白血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变化的特点,更易发生院内感染.为探讨白血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我们收集了3年来在我科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335例,对发生院内感染的8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了解白血病患者的易感因素,有利于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1 临床资料1.1 收集本科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期间收住院的白血病患者335例,发生院内感染88例,其中男51例,女37例,年龄5~73岁,平均34岁,感染率为26.27%.均符合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
作者:高燕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肺源性心脏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无创性呼吸机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为3-9h的连续治疗时间,5-46d的疗程,与此同时,还要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在经过护理之后,40例患者当中有34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达到了97.5%的总有效率,同时达到了100%的护理满意度.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医疗纠纷的减少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大幅度提高.
作者:陶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例COPD患者进行持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交替鼻导管吸氧,抗感染、化痰、营养支持等治疗,根据病情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拟出护理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细致周到的护理结果1例经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及呼吸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芳;李琼;王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塞运动性失语疗效较好,可以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合华;闫海青;常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月妊娠糖尿病患者9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血糖值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早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胰岛素与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相结合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值控制在较平稳的状态,对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董良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胃肠减压及各种支持疗法,仍未解除梗阻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病人肠梗阻得到了解除,康复出院.结论:预防术后过渡粘连的产生,需要手术轻柔,尽量减少对腹腔的污染,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是保证康复的必备条件.
作者:米拉;陈雯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剖析2007-2009年我县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针,为指导合理的分娩方式及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3年来我县住院分娩的资料.结果:3年来总住院分娩总数为例5368人,剖宫产率分别为:37.52,41.22,54.08,成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指针中社会因素和脐带绕颈上升明显.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先导作用,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及职业操守,正确掌握剖宫产指针,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作者:罗秀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当前,在一些医疗机构,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已经成为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的主要的杀手之一,WTO(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全球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因为不合理用药[1].在我国,医院用药的不合理情况也是比较严重的,用药不合理占到用药者的11%~30% [2],造成用药不合理的主要的原因是临床医生、药师的用药不合理.因此,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完善临床用药的监管体系,让临床药剂师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参与到临床用药的指导过程中.本研究将对我院的不合理用药以及用药干预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惠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有效地消除了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使患者在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检查.结论: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患者检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子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血栓性疾病患者应用血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价值.方法:选自本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血栓性疾病患者30例,另选同期接受本院常规体检且结果显示为健康的正常人50例,采用统计学分析对比2组患者各项血流变指标,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以度纤维蛋白原.结果:2组各项血流变指标对比均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需要经常接受血流变的体检,这样能够及时检测出血栓性疾病,对于相关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孙从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