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反义c-myc RNA的瞬时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曾嵘;刘小蓉;李进;戴云;安靓

关键词:反义RNA, 基因转染, 血管平滑肌细胞
摘要:目的了解癌基因c-myc分子中各个区域的作用,找出佳的反义封闭靶区,为c-myc表达增高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系统地构建了人类3种反义c-myc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aM1、aM2和aM3),分别载有c-myc第1、2和3外显子的反义片段,经脂质体转染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并于转染后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瞬时表达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2使c-myc表达量减少了37.6%,aM1为对照组的98.8%,而aM3却使c-myc表达增高21.7%;与此同时,aM1和aM2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分别下降了36.0%和30.9%,而aM3组PCNA表达增高.DNA分析则表明3种载体均使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略为增高(aM2>aM1>aM3),S 期比例略下降(aM1>aM2>aM3),但尚未有DNA合成量的明显改变.结论反义基因的导入在瞬时表达时可影响细胞中靶蛋白及其他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但对细胞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尚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安普索口服液与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

    目的测定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30 ml乐舒痰口服液(含安普索3 mg/ml)或90 mg安普索片剂后的血药浓度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安普索在体内的转运和分布呈一房室模型,口服液与片剂的Tmax分别为(1.95±0.66)和(2.03±0.98)h,Cmax分别为(161.7±39.3)和(166.9±35.5) ng/ml,t1/2分别为(5.89±1.48)和(5.32±1.57)h,AUC分别为(1 699.9±252.0)和(1637.7±262.4) ng h/ml.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口服液与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6%.结论两药剂是生物等效制剂.

    作者:宋维舒;程远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卵巢和子宫内膜上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卵巢、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人正常卵巢、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 (1) 卵巢VEGF表达定位于颗粒细胞胞浆及胞膜,卵泡膜细胞也有少量分泌,卵泡液呈阳性表达;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表达依次增强,三者之间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2) 子宫内膜VEGF表达定位于腔上皮及腺上皮,在增生中后期及分泌早期表达逐渐增强,分泌中期为表达高峰,与其他各时期比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1) VEGF随卵泡生长表达逐渐增强,与卵母细胞成熟同步,提示VEGF可能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2)VEGF在子宫内膜腔上皮和腺上皮局部表达,随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改变,分泌中期表达强,提示VEGF可能参与胚胎着床过程.

    作者:邢福祺;梁卫华;陈士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bcl-xS基因对化疗引起的大肠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bcl-xS基因对化疗后大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基因转染方法进行LoVo细胞bcl-xS基因转染,然后用MTT和ELISA法检测bcl-xS转染细胞对化疗药MMC及5-FU敏感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 bcl-xS转染可增强LoVo细胞对化疗药MMC及5-FU的敏感性,与经neo转染的细胞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ELISA细胞死亡试剂盒研究发现,LoVo细胞对化疗药敏感性的增加是由于凋亡所致,而且MMC和5-FU对bcl-xS转染细胞凋亡的诱导是对照组neo转染细胞的1~4倍.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了bcl-xS转染途径的靶治疗功用.

    作者:韩慧霞;姜泊;张亚历;周殿元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卡维地洛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carvedilol)原料及片剂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将原料与片剂置于不同影响因素(强光、高温、高湿、空气暴露)、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考察等条件下,定期检测其各项指标并对实验前后的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鉴定.结果卡维地洛原料及片剂各项指标考察结果无明显变化,强光照射引起卡维地洛轻微变黄,结论卡维地洛原料及片剂稳定性良好.

    作者:徐继红;陈卫民;刘叔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瘢痕疙瘩43例报告

    1998年1月~1999年6月我院使用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瘢痕疙瘩43例,治愈18例(41.8%),有效和显效21例(48%),无效4例(9.3%).我们认为,使用90锶/90钇敷贴器是治疗该疾病较好的办法.影响治疗效果及复发的因素有:有明显家族史;有既往注射激素或放疗后复发史者;未能按医嘱完成放疗量或每次放疗间隔时间过长是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池淑丰;杨晓林;路绍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的病理学观察

    目的观察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PU)的发病情况及病理学改变.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制作PU动物模型,观察PU发生情况及其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结论 PU发生率为70.27%,主要表现为虹膜睫状体血管扩张充血,浆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在该处浸润,早期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非肉芽肿性炎症,无结节样结构,也无组织坏死增生;少量眼则表现为以虹膜睫状体部分组织出血坏死为特征的Arthus型炎症.均符合免疫复合物型炎症的病理改变.

    作者:陆晓和;俞琼;柯晓云;徐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13例胸腹部动脉瘤外科治疗经验分析

    目的探讨胸腹部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本研究的13例动脉瘤中,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胸降主动脉瘤2例、胸腹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4例、双髂总动脉瘤1例.行Wheat手术1例、Bentall手术2例、Cabrol手术2例、单纯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7例、假性动脉瘤切除补片修补术1例.结果早期死亡2例(15.4%),其余11例痊愈.随访9个月至4.5年,除1例因晚期胆管癌死亡外,其余10例疗效良好.结论应根据动脉瘤的病变部位和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和循环辅助方式;尽可能彻底切除病变和使用准确的吻合技术,保留瘤壁进行包盖,使胸腹部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更安全;局限性主动脉瘤成形术符合血液动力学的要求,而且手术风险小,值得推广.

    作者:王武军;蔡开灿;邹小明;杨锡耀;屈立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聚乳酸对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检测聚乳酸(PLA)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体外成骨的过程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BMSC传代细胞分别与PLA进行复合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及其与生物材料附着情况,检测BMSC的增殖能力、蛋白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含量.结果 BMSC可以在PLA表面贴附,PLA对BMSc的增殖及功能表现无明显影响.结论PLA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有望作为BMSc的载体用于骨组织工程研究.

    作者:金丹;裴国献;王前;卢则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培哚普利对冠心病合并轻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0例冠心病合并轻度CHF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安慰剂平行对照法进行分组,并前瞻性观察经培哚普利治疗8、16 周后,其心率变异性(HRV)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经培哚普利治疗8 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左心室收缩功能无显著变化,而HRV已有显著升高,尤以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指标为著,如rMSSD从(30±17)ms升高至(35±13) ms(P<0.01)、pNN50从(8±5)%提高至(11±6)%(P<0.01)、HF从(9±2)ms升高至(14±3)ms(P<0.01);而反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活动均衡性的指标LH/HF从1.5±0.2下降至1.2±0.4 (P<0.05) .培哚普利治疗16 周时,随着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善,HRV进一步升高.结论研究表明,ACEI可提高CHF患者心脏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其早期效应不依赖于心功能的改善,提示应用ACEI治疗CHF,有可能减少心律失常性死亡.

    作者:刘品明;许兆忠;韩碧银;吕俊豪;傅向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肾上腺神经节瘤5例报告

    肾上腺神经节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良性肿瘤.我院于1992~1999年间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桓;郑少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CD14的水平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中sCD14的水平与继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以ELISA法检测60例慢乙肝患者血清sCD14和TNF-a水平,同时,应用基质显色法定量检测了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并将三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轻度慢乙肝(A组)患者血清sCD14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中度慢乙肝(B组)和重度慢乙肝(C组)sCD1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慢乙肝继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者血清中sCD14s为(4.8±2.3)mg/ml,而无继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者其sCD14为(2.9±1.9)mg/ml,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 P<0.01).A组患者血清中sCD14水平为(3.0±1.7)mg/ml,而TNF-a为(4.69±2.75)ng/ml,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γ= 0.76,P>0.05);而B组和C组其sCD14水平分别为(5.2±2.1)mg/ml和(6.9±3.4)mg/ml,TNF-a分别为(9.48±6.15)ng/ml和(14.23±8.29)ng/ml,B组、C组的sCD14水平分别与自身组TNF-a有显著相关性(γ=0.87,P<0.01;γ=0.91,P<0.01).结论慢乙肝继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者sCD14水平显著升高,说明sCD14水平可显著提高慢乙肝患者对内毒素的敏感性,LPS与sCD14结合,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NF-a,从而损伤肝细胞.

    作者:郑瑞丹;饶日春;徐忠玉;杨铮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早期气管切开术对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防治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胸部外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以我科收治的30例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1例行气管切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气管切开患者,全部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死亡6例,死亡率54.5%,存活5例者均以肺部为原发病变.未行气管切开者发生感染12例,死亡9例,死亡率7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可提高以肺部为原发病变MODS患者的生存率,但可增加感染率.

    作者:黄志勇;王武军;邹小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首期赴美继续教育培训班结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分子学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电镜观察、Hoechst33342染色、Western blotting 印迹分析法研究Ox-LDL诱导VSMCs凋亡的效应及其分子学机制.结果 Ox-LDL作用VSMCs 24 h后,电镜下VSMCs出现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细胞核固缩、凋亡小体形成;Hoechest33342染色可见,凋亡的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出现浓染致密的块状或颗粒状荧光;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53蛋白含量升高,而Bcl-2蛋白含量降低.结论 Ox-LDL 能诱导大鼠VSMCs 凋亡,并呈现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p53和bcl-2基因在Ox-LDL诱导的VSMCs凋亡中可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彭刚艺;凌文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改良的胶原酶滑膜细胞分离培养法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滑膜细胞培养法.方法修剪、收集关节滑膜层,依次以胶原酶、0.2%胰蛋白酶、0.2%胰蛋白酶-0.02%EDTANa2消化,100目筛网过滤,D-hanks液洗网后培养,行显微镜、电镜、ABC法免疫组化鉴定.结果培养的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和特征,免疫组化染色示vimentin阳性、CD68阴性,纯度达98%以上,符合B型滑膜细胞特点.结论改良的胶原酶消化法是一种有效的滑膜细胞培养方法.

    作者:彭卫华;侯凡凡;蒋建平;张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小鼠体内脂质体干扰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脂质体干扰素(L-IFN)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价值.方法通过临床药理实验测定L-IFN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小鼠血中,L-IFN的消除相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分别为(9.64±0.08)h、(77.83±1.62) ml、(5.59±0.02) ml/h,纯干扰素(IFN)则分别为(7.02±0.04)h、(1 619.00±40.48) ml、(159.80±1.67) ml/h;在小鼠肝中,L-IFN的消除相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分别为(10.55±0.30) h、(271.40 ±3.89) ml、(17.83±0.23) ml/h,IFN则分别为 (9.45±0.45) h、(4 709.00±50.42) ml、(345.00±4.26) ml/h.L-IFN在血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IFN的286%,在肝中则为IFN的194%.结论 L-IFN作为一种新剂型,有望日后应用于临床肝炎病人的治疗.

    作者:黄耀芳;胡俊;章廉;王燕军;刘定立;骆抗先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南方医院完成亚洲首例双前臂异体移植术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外伤后迁延性昏迷病人的脑电图波型与预后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迁延性昏迷病人的脑电图(EEG)波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动态观察与分析了23例重型颅脑外伤后迁延性昏迷病人的EEG波型.结果本组中A、B和C型各2例;D型1例;E和F型各6例;G型4例.结论 A、B、C、D和G型5种EEG昏迷波型对重型颅脑外伤后迁延性昏迷病人的早期预测有参考价值,而E和F波型对早期预测不能确定,取决于脑部结构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等因素.

    作者:康维礼;洪军;王升旭;贺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p53、bcl-2及bax基因在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凋亡调控基因p53、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及其与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NHL)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2例NHL的凋亡调控基因p53、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状态.结果 p53及Bcl-2蛋白的表达率、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密度均随NHL恶性程度的发展而逐渐增高,低度恶性组明显低于中度及高度恶性组(P<0.01),而中度及高度恶性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与此相反,Bax蛋白在低度恶性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及高度恶性组(P<0.01).结论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NHL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它们的表达状态和NHL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立生;赵俊生;潘令嘉;孙勇;张亚历;周殿元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气囊导尿管临床并发症的处理经验分析

    本研究对我院自1986~1999年间施行的26 550例次气囊导尿管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除导尿管共有的并发症(如感染等)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并发症共发生57起,占0.203%,现就其发生原因、防治体会讨论如下.

    作者:李新民;唐培;左翼;游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